1、 把百姓之利放心间古建林近期,国家公务员局宣布,新一年度国家公务员招考将加大对考生“德” 的考察。为官要有官德,这也是自古以来,社会对官员的一种基本要求。有官德,才能造福一方。有官德,才能更好地服务百姓。有官德,才能得到百姓的高度认可。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仔细思量,我们就能从中明白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一切以民为本,满足百姓的需求就是为官者最好的德。孟子还说,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简而言之,要赢得老百姓的心,就应该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这样就能够赢得天下了。既然老百姓有需求,我们就应该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把百姓之利放心间,一切问题也就
2、迎刃而解了。况且,我们常说,百姓利益无小事。所以,百姓之利就是天下的大利。一个能把百姓之利放心间的官员,他一定不会有害民之举,愚民之策,误民之法。做什么都把百姓之利放在第一位的人,就一定是一个敢作敢为的人,一个有大政绩的人,才是一个最有官德的人。想到我们的官员在处理拆迁问题的时候,若不是急功近利,追求高效做业,不是强干、蛮干、糊涂干,不是为了完成预先的计划任务,而是事先多问一个百姓的需求合理吗?百姓的利益诉求我怎样才能满足?如何在现有的政策法规之下给百姓一个最满意的答案?这样做的话,怎么会激起民怨呢?古人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我们也许能防住百姓之口,却防不了百姓之怨。百姓有怨,我们首先要做的
3、是疏导。假如为了政绩,只会堵塞疏怨之口。若不顾百姓之利,强拆了房子,百姓没有办法合理诉求,以死抗争之时。双方都不是赢家,当百姓不是赢家时,天下有何来赢家呢?你拆掉了百姓的房子,你也在无形之中动摇了国之根本,动摇了江山社稷,动摇了我们党九十多年来历经风雨在人民心中铸就的不朽丰碑。为官者,若能把百姓之利放心间。就不会有为了处理问题而想出的“钓鱼执法” 。给百姓下陷阱、下圈套,这种扰民之举,罔民之举,贻害无穷。此时,孟子又告诉我们: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只有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才不会出现不和谐的事情。当我们的执法者,因为自己
4、的愚昧,不文明执法,让百姓满街乱窜时,只会伤害百姓的心。可知,这个社会自然灾害伤得起,而百姓之心伤不起。不能出现了伤百姓之心的事情,都归咎于请的是临时工,解聘了事。素不知,只要是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他就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只要身上有国徽,就是国家的代表。为官者,在制定政策时,首先想的应该是为百姓谋福利,要多听听百姓的意见,政策要真正反映百姓心声,而不是搞形式主义的听证会。最后落实政策的时候,百姓首先是抵触而非乐意接受,只能说明政策不完善。当用一个不符合百姓之利的政策去实施管理的时候,罚款又岂能解决问题呢?在执法过程中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只会玷污法律的公平公正,让受罚者更加藐视法律,认为“钱可以解决一切” “钱可以通天” ,最终也是两败俱伤。而且, “猫捉老鼠”只会让管理者和百姓对立起来。而百姓是社稷的根基,和根基对立,无异于玩火自焚,让自己走上不归之路。德不存,国将危。所以,为官者应该多想想百姓之利,时刻把百姓之利放心间,一心一意求百姓之利。如此,人心怎会不和,社会怎会不和谐呢?通讯地址:江西省修水县第一中学邮编:332400电话:1380356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