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汽化、液化、升华、凝华.doc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9199029 上传时间:2019-07-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化、液化、升华、凝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汽化、液化、升华、凝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汽化、液化、升华、凝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汽化、液化、升华、凝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汽化、液化、升华、凝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年 级 初二 学 科 物理 版 本 通用版内容标题 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编稿老师 刘铁军【本讲主要内容】汽化、液化、升华、凝华液态和气态间的变化过程,即汽化、液化;固态和气态间的变化过程,即升华、凝华。【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本讲要掌握汽化的两种方式,即蒸发和沸腾,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沸腾的条件,液体沸腾时特点,以及蒸发和沸腾的异同;液化的方法、特点;升华和凝华的特点。一、汽化: 1、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2、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上的汽化现象在 任何温度下 都可以发生蒸发现象,蒸发是一个 吸热 过程,所以蒸发有 制冷 作用影响蒸发

2、快慢的因素a、液体温度的高低 b、液体表面积的大小c、液体周围空气流速的快慢(2)沸腾: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3)液体沸腾时,吸热但温度(沸点)不变(4)沸腾条件:a、达到沸点 (不同液体沸点不同)b、继续吸热(5)汽化是吸热过程二、液化:1、定义: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汽化的反过程2、液化方法:a、 降低温度 (所有气体) b、 压缩体积 (部分气体)3、液化是 放热 过程三、升华: 1、定义: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常见的升华现象:樟脑丸变小、灯泡丝变细、干冰升华、碘受热升华等2、升华是吸热过程,有制冷保鲜作用四、凝华:1、定义: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常

3、见的凝华现象:霜、雪的形成、灯泡壁变黑等2、凝华是放热过程第 2 页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解题方法指导】例 1. 在卫生间里洗热水澡时,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分别是 、 。解析:镜面变得模糊是因为镜面上有雾气,这些雾气是小液滴,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最后镜子又清晰是因为雾气变为水蒸气了。所以答案是液化、汽化例 2. 电灯正常工作时温度在 2000以上,电灯丝应选用钨丝,是由于钨的熔点较_。用久的灯泡灯丝变小,灯泡发黑,这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是_和_。解析:灯泡正常工作时的温度很高,一般的金属在这个温度下早已经熔化了,只

4、有钨的熔点较高;灯丝变小是因为高温直接变为气体,当灯泡停止工作时温度降低又直接变为固体,附着在灯泡壁上。所以答案是高 升华 凝华例 3. (05 泉州)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 早春的雨 B. 初夏的雾C. 深秋的露 D. 隆冬的霜解析:本题是对自然界中的一些物态变化的考查,雨是溶化或者液化形成的;雾、露是液化形成的;霜是凝华形成的,所以答案选 D。【考点突破】【考点指要】这一讲在中考中考试分值大约为 2 分,主要以填空题、选择题为主,对知识的考查一般为基础题。这类题抓住变化前后物质的状态即可轻松解决。【典型例题分析】例 1. (05 襄樊市)夏天对着开水杯“吹气” ,能使开水变凉

5、,这是因为_,使水温下降。冬天对着手“哈气” ,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气遇冷_,使手表面温度升高。解析:此题的考点是汽化过程中热量的吸收和液化过程放热的考查,水变凉是热量被吸收了,是水杯表面的水蒸气吸热造成的;对着手“哈气”是口中温度较高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造成的。所以答案是汽化吸热(或蒸发吸热) ;液化放热。例 2. (05 广州白云区)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 衣柜内的卫生球变小B. 湿衣服变干C. 霜的形成D. 露的形成解析:此题的考点是对物态变化的考查,卫生球变小是升华现象;湿衣服变干是蒸发现象(汽化现象)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所以答案是 D。例 3.

6、夏天吹电风扇人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A. 吹过来的风的温度比室温低 B. 室内的温度降低了C. 汗液蒸发使人体表面的温度下降 D. 风把人体的温度传到了空气中第 3 页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解析:此题是对蒸发吸热以及对加快蒸发的因素的考查,所以答案选 C。【综合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A. 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 用扫帚把地上的积水扫开C. 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 D. 喝开水时为了不烫口向水面吹气2、夏天游泳时,在水里并不觉得凉,而上岸后觉得凉,这是因为( )A. 水的温度比气温高得多B. 人刚上岸,还没有习惯岸上的环境C. 人体热量一部分传递到空气中D

7、. 上岸后,人身上的水蒸发时从身体表面吸收了热量3、在烧热的油锅内溅入水滴时,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并溅起油来,其主要原因是( )A. 溅入的水温度低 B. 水是热的不良导体C. 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低 D. 以上说法都不对4、虽然温度相同都是 100,但被水蒸气烫伤要比被水烫伤严重,这主要是因为( )A. 气体比液体温度高 B. 水蒸气容易钻进皮肤C. 水蒸气液化要放出大量的热 D. 这是自然规律5、盛夏,打开冰糕的包装纸,常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 ,这些“白气”是( )A. 冰熔化后产生的小水滴 B. 冰熔化后蒸发的水蒸气C. 冰熔化后,先蒸发后液化成的小水滴D. 冰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放热

8、液化而成的小水滴6、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现象是( )A. 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 B. 冬天,玻璃窗上结冰花C. 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D. 夏天,水缸外壁“出汗”7、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 水结成冰 B. 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C. 严冬东北地区的树上常有树挂 D.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子8、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A. 把蔬菜装入塑料袋后放入冰箱 B. 给墨水瓶加盖C. 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D. 把新鲜的柑橘装入塑料袋9、有些饭店在洗手间外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A. 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

9、并提高了水的温度B. 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C. 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 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温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10、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到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四周流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第 4 页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A. 为了新奇,美观 B. 为了寻欢作乐C. 为了清洁房顶 D. 为了解暑降温11、将饺子放在水中煮不会变黄变焦,而放在油中煎就会变黄变焦,这是因为( )A. 油放出的热量比水多 B. 油的比热比水大C. 油的沸点比水高 D. 油的导热性比水好12、严冬,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户外进入温暖的房间,镜片

10、上会雾蒙蒙的,这是因为( )A. 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成水附着在镜片上B. 空气遇冷放热液化成液态空气附着在镜片上C. 热气附着在镜面上 D. 以上说法都不对13、衣柜里放些卫生球用来预防虫蛀,在卫生球逐渐变小直至消失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熔化 B. 蒸发 C. 沸腾 D. 升华14、寒冷的冬天,在玻璃门窗上常常会结出冰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 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C. 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 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15、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保鲜,这是因为干冰( )A. 蒸发时从空

11、气中吸收大量的热 B. 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C. 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 D. 液化时吸收大量的热二、填空题1、刮风时,土地易变干,这是因为_ _。2、炎热的夏天,人们发现中暑患者后,常常把患者扶到通风处,并在患者身上擦酒精,这里用到的主要物理道理是:(1)_;(2)_。3、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加热到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气泡,气泡上升过程中,在水面下的形状变化大致为图中的哪一种?_(填字母) 。水沸腾的过程中,水的温度_(选填“升高”或“降低” “不变” ) 。但必须继续_。4、一支大的注射器的小孔用橡皮帽堵住,里面装有乙醚蒸气。如图所示。现在推动活塞,压缩乙醚蒸气的体积,当乙醚蒸气被压缩到一

12、定程度时,会看到注射器中出现了_乙醚,这表明用_的办法可以使气体液化。5、北方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地呼出“白气” ,这是呼出的_遇到_液第 5 页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化成的_。6、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将会_。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_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的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_形成的。7、如图所示,把少量的碘放在烧杯中,用热水微微加热,可以看见_生成,这种现象叫_。停止加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8、2001 年开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

13、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水蒸气就成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为雨点落到地面上。(本题每空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 。9、戴眼镜的人喝热开水时,镜片变得模糊不清,这是_现象;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会出现一层“白粉” ,这些“白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而成的。10、2005 年春节晚会上,一群风华少女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1)佛光普照,梵音如丝,聆听脱俗乐音,我们能分辨出究竟是何种乐器在发声,因为不

14、同的乐器发声,其_是不同的。 (填“音调” 、 “音色”或“响度” )(2)舞台上云雾缭绕,宛如天庭,它们是固态二氧化碳 _时吸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而产生的效果。 (填物态变化)(3)聋哑少女听不清声音,她们是如何感知音乐节奏的?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箱、舞台产生_,从而使靠在音箱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第 6 页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综合测试答案】一、1、C 2、D 3、C 4、 C 5、D6、C 7、C 8、C 9、A 10、D11、C 12、A 13、D 14、A 15、B二、1、刮风可以增加空气流速使水份蒸发加快2、通风处可以增加空气流速使酒精蒸发加快,酒精蒸发吸热3、B,不变,吸热 4、液态 ,压缩体积 5、高温水蒸气,冷空气,小水滴 6、熔化,汽化,液化7、碘蒸气 ,升华,烧瓶底部有固态的碘出现 8、升华,熔化 9、液化,液化 10、 (1)音色 (2) 升华,液化 (3)振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