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新课堂下的小学音乐创新教学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这是我国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人生格言,是对“音乐”一词的最好诠释。的确,音乐是学生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通过老师的启迪和自我感受,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陶冶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品德修养。 音乐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起着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教学呢?我认为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创新的精神。小学音乐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培养审美趣味的有利条件。有许多适合于学生的旋律动听、形象鲜明的音乐作品。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启迪学生。在这方面不断积累经验,如:创设
2、优美的音乐教学环境;用多媒体进行欣赏教学;用角色化的歌表演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用评比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等等,在我的教学实践中起到了良好效果。 一创设情境角色课堂,培养学生审美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我选择好的音乐图片,播放动听的故事,让学生有一个好心情。并且我大胆地将学生对音乐带体会引入课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求异、求新.例如音乐教材编成故事导入新课,使教学过程故事情节变化常能很好的导入新课,我在讲保护小羊一课时,先出示象,狗熊,刺猬团结一心战胜恶狼的图画,然后讲到:一个夏天的早上,天气分外晴朗,一群小羊唱着歌上了山岗,吃又鲜又嫩的青草。突然山坡上跑来三
3、只恶狼,眼睛里闪着可怕的光芒吐着血红的舌头,一步步向小羊逼近小羊看到恶狼来了,吓得拼命大叫起来, “大象爷爷救命啊”, “熊哥哥救命啊”。正在远处做游戏的动物听见了,立刻飞跑过来绘声绘色的描述,使学生轻松愉快的进入了角色.由学生对故事进行角色表演,让学生感知音乐的魅力,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美,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趣味无争辨” ,不同的学生喜爱的音乐是不同的,没有必要让学生都有相同的爱好。相反的,我非常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我放弃了引导和教育。因为由于学生受年龄、文化影响,他们往往对现在的音乐知道的多,因而很感兴趣。我们的祖先在人类历史长河下创作了非常丰富的音乐作品,都
4、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我们负有不断扩大学生音乐审美视野的任务,要让学生不仅喜欢现在的音乐,对历史上的的优秀音乐作品也能逐渐欣赏、喜欢。 , 音乐的乐趣是面向所有学生敞开大门的,不断陶冶着他们性情、滋养他们的心灵。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趣,正如国外一位著名作曲家所说:“学习音乐不仅是为了艺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训练头脑,发展身心,在这方面,音乐是非常重要的。 ” 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开拓学生视野。 不断培养学生敢于创造的意识、勇于创造的能力。学生的创新精神一旦被老师肯定,他们会得到一种合理的新意而欣喜若狂。
5、 办家家一课,我说;老师能做出“炒小菜,蒸鸡蛋”的小菜,你会吗?学生说出了“煮花生,蒸大米,下面条”我让每个家庭做两样饭菜,并给它们起自己喜欢的名字,结果学生起了“羊肉串”, “汉堡包”, “拌黄瓜” 等很多好听的名字。最后让学生创编歌词时,他们很容易说出了:“煮花生,蒸大米,炒好小菜开饭了”;“炸油条,汉堡包,炒好小菜开饭了”;“炒青菜,拌黄瓜,炒好小菜开饭了”。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创编能力。 学生的创造力不仅能带给学生美的享受,体验音乐的美感,还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音乐是人的精神最精致的产物之一。人生其智慧的深处有一种独特的神秘的感觉,即美的感觉,借助于它,人才能领悟艺术”,人的音
6、乐美感来源于社会意识,创造美感更是赏心悦目, “是经过感官到达于情感、想象、理智、意志等方面的高级心理活动,是在感性直觉中积淀着理性内涵的审美体验”。在学母鸡叫咯咯时,我制作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头饰,学生有了很强的好奇心,学习兴趣盎然,学生还自创了小羊咩咩咩 , 小狗汪汪汪等好听的歌曲,课堂气氛异常热烈。再如, 粗心的小画家一课,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平时的粗心事,今后如何做?既使学生乐于学习,又进行了思想教育,如何做一个细心的小画家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养成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创作情趣。因此,我在教学中熟悉音乐教材,针对全体学生,考虑好每一个教学情境,抓住每一个发展学生创造力的机会,让学生激情的创作,动情
7、的演唱,声情并茂的描述,引导学生细细品味音乐,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趣味、丰富的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艺术是息息相通的,歌曲欣赏完了,一幅幅夸张的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歌曲诞生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了美,创造了美。音乐的创造是变化发展的,是极具开放性的。要引导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让学生走上自我创作,自我发展的道路。 三 使学生遨游创作的天地、体验成功的喜悦。 好奇是学生的独特天性,学生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总想自己去亲自体会、感受。能通过特有的形式丰富自己的头脑。我抓住瞬息就去的机遇对学生进行创作的辅导。当然,审美趣味的扩展是以生活验体为基础的。这就需要音
8、乐教师不断地加强自身文化素养,特别是音乐素养的积累,不断提高进行音乐教改的探索,增强音乐的“好奇”性,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从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中汲取精神养料,扩展音乐审美趣味,提高自我修养,开阔音乐视野。 音乐教学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跳出来,把填鸭式教学转变为积极引导,记得上一堂音乐课,根据旋律打击节奏,一个学生用文具盒敲桌子,其它学生也跟着学,我说,刚才有几个同学发现了一种打击乐的声音,文具盒桌子不经打,我们能不能用其它东西自制乐器来打击呢?学生听后纷纷发表意见,我当即拿出几件简单的打击乐器,请学生们观察后自己做一件打击乐器,于是我和学生们一起利用竹筒、竹板等制作乐器,一起用自己造的
9、乐器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创编节奏,上课时击打“乐器”体验打击乐的自由开放的乐曲。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对学生进行成功创造音乐的培养可以从对生活的体验开始,音乐创作活动是最有效的体验和学习音乐方法之一。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不仅需要学习别人的作品的内容,更需要的是培养他们运用生活体验去创编音乐,音乐创作活动将会给学生提供一个积极活动的机会。我常常采用自编歌词和自编旋律的形式,如:我让五年级学生自编欢乐颂歌词,大家歌词编得很幼稚好玩,唱的有滋有味,有些同学还自编了其他的歌词让我点评,体验到成功给自己带来的欢乐。 四 提高审美品位, 培养高尚情操。 音乐是
10、流动的,几个音符通过不同的组合,带给我们的则是缤纷斑斓的听觉享受。学生对音乐的品味是多种多样的,教师积极向上的音乐品味对学生起着导向作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学生对音乐的自我创作使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更上一层楼。在学习我的朋友就是你时,我让学生自由组合歌舞,做游戏,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想着法子玩,其中两个学生先面对面站着,又相互转了一圈像在找朋友,最后,双脚蹦回原地,各自指着对方,表明各自找到了自己的朋友;还有的学生双手搭桥唱着我的朋友就是你 ,其它学生排着队从桥下走过,当唱到“我的朋友就是你”时,罩着谁,谁就替代搭桥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表演歌曲的内容,教师只起到一个引导者的
11、作用,对于有创新的游戏加以鼓励,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表演中体会到音乐美。 在很多活动中,学生通过具体操作音乐基本要素,得到令人兴奋的音乐创作过程的体验,感受音乐的美感,提高音乐的品味。音乐能细腻地反映人的情感,学生从这音乐中感受歌曲的丰富情感,从中获取精神力量,使思想得到升华,这就是音乐的潜移默化作用。许多音乐大师对音乐一生都孜孜不倦的追求,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我们要让音乐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人生智慧。 总之,音乐,可以称作是人类的万能语言。在音乐教学中,我一方面要加强音乐知识、音乐审美教育的学习,正确地认识音乐在生活学习中的作用,我进行着音乐创作方面的初步尝试,和学生都有快乐的体验也有失败的懊丧,音乐创造力是发展小学生初步的创造思维和能力,它将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的始终,我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小学生初步经历和体验音乐的创作过程,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对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拓展学生音乐视野,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水平,让学生在音乐伴随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