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样题举例(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技能考试)(一)样题举例之一:样题:林某某,男,56 岁,已婚,农民。2003 年 2 月 10 日初诊。去年 8 月上旬,出现口渴,欲饮冷水,每昼夜饮水约 3 暖壶。食量较平时增加一倍,尿量多味臭。在当地服用中药汤剂治疗,病情时重时轻,遂来就诊。现患者仍多食易饥,大便干燥。T:36.50C,P:83 次/分,R:17 次/ 分,BP: 120/80mmHg。形体消瘦,口干唇燥,舌质红,苔黄,脉滑实有力。尿糖(),空腹血糖 12mmol/L。肝胆肾脏 B 超未见异常。要求:根据上述样题,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论治。时间:60 分钟。参考答案:主诉:多饮,多食,多尿,
2、消瘦半年。现病史:患者于半年前开始出现口渴,欲饮冷水,每昼夜饮水约 3 暖壶,食量较平时增加一倍,尿量多而味臭。在当地服用中药汤剂治疗,病情时重时轻,遂来就诊。现患者仍多食易饥,大便干燥,口干唇燥。既往史等:无特殊。体格检查:T:36.50C,P:83 次/分,R:17 次/分,BP:120/80mmHg一般情况:神色:无异常。形态:形体消瘦,余无异常。语声:无异常。气息:无异常。舌象:舌质红,苔黄。脉象:滑实有力。皮肤、粘膜、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异常。头部及其器官:未见异常。颈项:未见异常。胸部(胸廓、肺部、心脏、血管):未见异常。腹部(肝、脾):未见异常。二阴、脊柱四肢:未见异常。神经系统
3、: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尿糖(),空腹血糖 12mmol/L。肝胆肾脏 B 超未见异常。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与中医病证鉴别:患者以多饮多尿,消谷善饥,消瘦为主要表现,辨属中医的消渴。目前以多食易饥,大便干燥为突出表现,属胃火炽盛证。胃火炽盛,腐熟水谷力强,故多食易饥。阳明热盛,耗伤津血,无以充养肌肉,故形体消瘦。吸津不足,大肠失其濡润,故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为胃热炽盛之象。本病证当与瘿病相鉴别,瘿病中气郁化火,阴虚火旺的类型,以情绪激动,多食易饥,形体日渐消瘦,心悸,眼突,颈部一侧或两侧肿大为特征。其中的多食易饥、消瘦,类似消渴的中消,但眼突,颈前生长肿物则与消渴有别,且无
4、消渴病的多饮、多尿、尿甜等症。西医诊断依据:1、多饮、多食、多尿、消瘦;2、尿糖(),空腹血糖 12mmol/L。西医鉴别诊断:本病当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相鉴别。二者均有多食易饥,消瘦,但糖尿病有多饮多尿,辅助检查血糖升高,空腹大于 7mmol/L,餐后 2 小时大于 11mmol/L。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有心悸,眼突,甲状腺肿大,体检甲状腺听诊有血管杂音,辅助检查甲状腺功能功能异常:TSH 降低,T3、FT3、T4、FT4 升高。诊断:中医疾病诊断:消渴中消中医证候候诊断:胃热炽盛 西医诊断:2 型糖尿病中医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方剂:玉女煎加减。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黄连 9 克山栀子 1
5、2 克石膏 18 克知母 9 克生地黄 15 克麦冬 12 克生甘草 6 克牛膝 9 克三剂,水煎服。日 1 剂,早晚分服。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1、一般治疗: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治疗、体育锻炼和自我监测血糖。2、口服药物治疗(1)、促进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格列本脲、格列吡嗪。(2)、双胍类:二甲双胍。(3)、a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4)、胰岛素增敏剂:曲格列酮、罗格列酮。(5)、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敏剂:瑞格列奈。3、胰岛素治疗。(二)样题举例之二: 病例摘要:王某,男,60 岁,农民,已婚。2007 年 3 月 22 日初诊。同期腹大胀满 8 年,近 1 月来症见脘腹胀满,午后及入夜
6、明显,面色苍黄,胸闷纳少,神疲乏力,四肢不温,双下肢浮肿,小便短少。查体:T:36.9,P:68 次/分,R:18 次/分,BP:90/60mmHg。神志清楚,巩膜黄染,腹部膨隆,肝肋下 3 指,质地中等,无触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浮肿。舌淡胖,苔薄白,脉沉迟无力。辅助检查:乙肝六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病毒 e 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HBVDNA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86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66U/L,白蛋白 27g/L。腹部 B 超示:肝硬化、脾大、腹水。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鉴别诊断:请与原
7、发性肝癌相鉴别。考试时间:60 分钟。参考答案:(主诉、病史、体查及辅助检查等答案内容请各位根据病例资料自己组织,在此略)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脘腹胀满,午后及晚上明显,面色苍黄,胸闷纳少,神疲乏力,四肢不温,双下肢浮肿,小便短少。舌淡胖,苔薄白,脉沉迟无力,诊断为鼓胀,辨证为脾肾阳虚证。因脾肾阳虚,水寒之气不行,升降失常,肝脾肾三脏受损,而引发本病。西医诊断依据:腹大胀满 8 年,加重 1 月。巩膜黄染,腹部膨隆,脾大,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浮肿。3、乙肝六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病毒 e 抗原(+)、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VDNA(+);丙氨酸氨基转
8、移酶 86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66U/L,白蛋白 27g/L。腹部 B 超示:肝硬化、脾大、腹水。西医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一般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甲种胎儿球蛋白升高。B 超或 CT提示肝内占位病变。诊断:中医诊断:鼓胀中医证候诊断:脾肾阳虚证西医诊断:乙肝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中医治法:温肾补脾,化气行水。方剂: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加减。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制附子 6g干姜 10g生白术 15g党参 15g茯苓 15g猪苓 15g泽泻 10g车前子 10g枳实 10g茵陈 15g栀子 12g炒麦芽 10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药物、手术等):1
9、、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低盐饮食。2、利尿剂:氢氯噻嗪,氨体舒通,速尿。3、放腹水、补充白蛋白、腹水的超滤回输、肝移植。男性,54 岁,反复咳嗽、咳痰、气喘 10 年,再发 1 个月余。患者 10 年前冬季受凉后出现咳嗽、咳少许白粘痰,曾予消炎、止咳药治疗,症状持续约 1 个月后逐渐缓解。其后,每年冬春季节或气候变化时咳嗽、咳痰,以每日晨起或夜间睡前为甚,痰液白粘。1 个月前,因劳累、受凉、及烟酒刺激,患者咳嗽,咳痰,胸闷,气喘等症状又发,且较过去加重,无发热,无黄脓痰。现症见:喘咳气急,胸部胀闷,稍动则喘息不已,痰多稀薄色白,兼头痛,恶寒,无汗,口不渴,眠差,纳可,便调。苔薄白而滑,脉浮紧。T
10、 36.5,P 96 次分,R 20 次分,BP 1811 kPa。胸廓视诊呈桶状,肋间隙增宽。双肺呼吸音弱,叩诊呈过清音,听诊呼吸音清,可闻及明显湿啰音。血常规:淋巴细胞 0.177,单核细胞 0.092,嗜碱细胞计数 0.10109L。胸片结果示:两肺间质性炎症。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时间:40 分钟标准会员试题分数预测: 请根据以下标准给自自已打分:评分要点:(总分中西医结合 35 分,中医 42 分)辨病辨证依据:风寒上受,内合于肺,邪实气壅,肺气不宣,故喘咳气逆,胸部闷胀。寒邪伤肺,凝液成痰,则痰多稀薄色白。风
11、寒束表,皮毛闭塞,故见恶寒、头痛、无汗等表寒证。苔薄白而滑,脉浮紧亦为风寒在表之征。病因为风寒袭肺。病机为重感风寒,邪袭于肺,内则壅遏肺气,外则郁闭皮毛,肺卫为邪所伤,肺气不得宣畅。病位在肺。病性属实证。(中西医结合 7 分,中医 10 分)西医诊断依据:(中西医结合 8 分,中医 7 分,师承 5 分)(1)54 岁老年男性,反复咳痰喘病史 10 年;(2)桶状胸,双肺呼吸音弱,叩诊呈过清音。双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诊断:(中西医结合 7 分,中医 8 分,师承 6 分)中医诊断:喘证风寒袭肺西医诊断: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治法:宣肺散寒。(5 分)方药: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中西医结合
12、8 分,中医 10 分)麻黄 6g 紫苏 15g 杏仁 10g 炙甘草 6g半夏 15g 紫菀 15g 白前 10g 橘红 10g服法:水煎服,日 1 剂。每次 150ml,每日 2 次。 试题 2 会员试题分数预测女性,60 岁,烦闷、失眠 2 年,加重 1 个月。患者于 2 年前因生气,出现阵发心悸、胸闷、烦躁不安,睡眠欠佳,未进行任何治疗。近日由于生气,患者感心悸、胸闷、情绪不宁症状加重,饮食明显减少,并出现夜间失眠,有自杀倾向。现症见: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善太息,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腹胀纳呆,苔薄腻,脉弦。T 36.8,P 77 次分,R18 次分,BPl7 12kPa。神志
13、清楚,表情忧郁。全身皮肤粘膜、浅表淋巴结无异常。双肺叩诊清音,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 77 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神经检查无异常。血常规正常;心电图、脑电图均正常;B超示肝胆胰脾正常。平素体健。无其他病史记载。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时间:40 分钟标准会员试题分数预测: 请根据以下标准给自自已打分:评分要点:(总分中西医结合 35 分,中医 42 分)辨病辨证依据:情志所伤,肝失条达,故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厥阴肝经循少腹,挟胃,布于胸胁,因肝气郁滞,气机
14、不畅,气滞血瘀,肝络失和,故见腹胀、胸闷、胁痛。肝气犯胃,胃失和降,故脘闷嗳气,纳呆。肝气乘脾,则腹胀,大便失常。苔薄腻,脉弦,为肝胃不和之象。(中西医结合 7 分,中医 10 分)西医诊断依据:(中西医结合 8 分,中医 7 分,师承 5 分)(1)老年女性,易恼怒,失眠近日症状加重;(2)表情忧郁,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3)心电图、脑电图均正常。诊断:(中西医结合 7 分,中医 8 分,师承 6 分)中医诊断:郁证肝气郁结西医诊断:抑郁症治法:疏肝理气解郁。(5 分)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中西医结合 8 分,中医 10 分)柴胡 10g 枳壳 12g 芍药 15g 甘草 6g 香附 1
15、2g 川芎 12g 陈皮 12g 合欢皮 15g当归 15g 郁金 12g服法:水煎服,日 1 剂。每次 150ml,每日 2 次 试题 3 会员试题分数预测女,49 岁,因惊吓而心悸半月。半月前因突受惊吓而发心悸,惊惕不安,自服舒乐安定心悸未见明显改善,遂来就诊。现症见:心悸,坐卧不安,情绪抑郁,纳呆食少,喜安静,少寐多梦,舌质淡,苔薄白,脉代、虚弦。T: 36.5,P:80 次分,R :18 次分,BP :13080mmHg。神志清,精神不振,心率 80 次分,偶可闻及早搏,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示:室性早搏。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
16、;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时间:40 分钟标准会员试题分数预测: 请根据以下标准给自自已打分:评分要点:(总分中西医结合 35 分,中医 42 分)辨病辨证依据:惊则气乱,心神不能自主,故心悸,坐卧不安。心不藏神,神不内守,故少寐多梦。情绪抑郁,肝不疏脾土,故纳呆食少。脉代、虚弦,为心神不安之象。(中西医结合 7 分,中医 10 分)西医诊断依据:(中西医结合 8 分,中医 7 分,师承 5 分)1.心悸半月;2.体格检查:心率 80 次分,偶可闻及早搏,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3.心电图示:室性早搏。诊断:(中西医结合 7 分,中医 8 分,师承 6 分)中医诊断:心悸心虚胆怯西医诊断:心律失
17、常室性早搏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5 分)方药:安神定志丸加味。(中西医结合 8 分,中医 10 分)龙齿 15g 茯神 15g 人参 3g 远志 10g石菖蒲 15g 茯苓 15g 琥珀粉 2g(冲服)酸枣仁 10g 大枣 10g服法:水煎服,日 1 剂。每次 150ml,每日 2 次。 试题 4 会员试题分数预测女,47 岁,反复尿频,尿急,尿痛 9 年,复发 2 天。9 年前游泳劳累后出现尿频,尿痛,尿急,经治疗后症状消失。以后常因劳累发作。2 天前因劳累出现小便涩,淋沥不已,腰膝痠软,神疲乏力,便溏,夜寐安,小便调,遂来就诊。体格检查:T 36.5,P 82 次分,R 18 次分,
18、BP l2080mmHg。神志清楚,精神萎靡,面白,心肺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肾区轻叩痛,双下肢无水肿。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尿常规:白细胞 15个Hp,蛋白(-)。肾盂造影:肾盂变形。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时间:40 分钟标准会员试题分数预测: 请根据以下标准给自自已打分:评分要点:(总分中西医结合 35 分,中医 42 分)辨病辨证依据:淋证日久,损伤脾肾。肾气不固,故小便涩,淋沥不尽。劳则耗气,故遇劳即发。肾阳虚,故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脾虚气血生成不足,故面白;脾阳虚,故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脾肾两虚,气血
19、不足之象。(中西医结合 7 分,中医 10 分)西医诊断依据:(中西医结合 8 分,中医 7 分,师承 5 分)1.反复尿频,尿痛,尿急 9 年;2.查体肾区叩击痛;3.尿常规:白细胞 15 个Hp,蛋白(-)。肾盂造影示肾盂变形。诊断:(中西医结合 7 分,中医 8 分,师承 6 分)中医诊断:淋证 劳淋脾肾两虚西医诊断:慢性肾盂肾炎治法:健脾益肾。(5 分)方药:无比山药丸加减。(中西医结合 8 分,中医 10 分)党参 l0g 黄芪 15g 山药 15g 莲子肉 12g茯苓 10g 薏苡仁 20g 泽泻 10g 扁豆衣 6g山萸肉 10g 菟丝子 20g 芡实 10g 金樱子 10g 煅
20、牡蛎 20g服法:水煎服,日 1 剂。每次 150ml,每日 2 次。 试题 5 会员试题分数预测女,55 岁,胸部闷痛反复发作半年,加剧 2 天。半年前劳累后出现阵发性胸部闷痛,每次持续 23 分钟,范围如拳头大小,胸痛夜间发作较甚,疼痛位置固定不移,时有心悸不宁,可经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2 天前劳累后胸部闷痛再发,较前严重,遂来就诊。现前胸刺痛,唇暗,舌质紫暗,脉沉涩。T:36.8,P:78 次分,R:20 次分,BP:BP13085mmHg。神志清,精神不振,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V5、V、I、aVL 导联的 ST 段下降 0.1mV,T 波低平。实验室检查:血胆固醇 6.2m
21、molL,甘油三酯4.76mmolL,血粘度增高。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时间:40 分钟标准会员试题分数预测: 请根据以下标准给自自已打分:评分要点:(总分中西医结合 35 分,中医 42 分)辨病辨证依据:胸部刺痛,固定不移是瘀血内停,络脉不通的征象。血属阴,夜亦属阴,两阴相加,瘀血更重,故入夜痛甚。瘀血阻塞,心失所养,故心悸不宁。舌质紫暗,脉象沉涩,均为瘀血内停之象。(中西医结合 7 分,中医 10 分)西医诊断依据:(中西医结合 8 分,中医 7 分,师承 5 分)1.前胸刺痛反复发作半年,夜间发作较甚,疼痛位置固
22、定不移,每次持续 23 分钟,经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2.心电图检查:V5、V6、I、aVLST 段下降 0.1mV,T 波低平; 3.实验室检查:提示血粘度增高。 诊断:(中西医结合 7 分,中医 8 分,师承 6 分)中医诊断:胸痹心血瘀阻西医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5 分)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中西医结合 8 分,中医 10 分)柴胡 10g 枳壳 10g 当归 15g 赤芍 10g川芎 10g 桃仁 10g 红花 6g 郁金 15g降香 10g 延胡索 10g 甘草 6g服法:水煎服,日 1 剂。每次 150ml,每日 2 次。男,16
23、 岁,呼吸困难反复发作 3 年,受凉后再发 2 小时。患者3 年前因受凉后出现鼻痒,喷嚏,流涕,继则呼吸困难,喉中有哮鸣声,伴咳嗽,咳少量白痰,胸闷,不予治疗可自行缓解,未经系统治疗。2 小时前因受凉患者再度出现呼吸困难,喉中有声哮鸣,胸膈满闷,面色晦滞,口渴喜热饮。舌苔白滑,脉弦紧。无药物过敏史,家族有相关病史。T:37.5,P:100 次分,R:22 次分,BP:l3085mmHg。神志清,精神不振,呼吸困难,口唇紫绀,见三凹征,双肺叩诊呈过清音,满布哮鸣音,心律齐,心率 100 次分,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胸透:两肺透亮度增加。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IgE0.05gL。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
24、,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时间:40 分钟标准会员试题分数预测: 请根据以下标准给自自已打分:评分要点:(总分中西医结合 35 分,中医 42 分)辨病辨证依据:寒痰伏肺,为病之宿根。伏邪遇感引触,痰随肺气升,气因痰湿阻,气道不畅,故呼吸困难而哮鸣有声。肺气郁闭,不得宣畅,故胸膈满闷。阴盛于内,阳气不能宣达,故面色晦滞。病因于寒,内无郁热,故口不渴而喜热饮。舌苔白滑,脉弦紧,皆为寒盛之象。(中西医结合 7 分,中医 10 分)西医诊断依据:(中西医结合 8 分,中医 7 分,师承 5 分)1.呼吸困难反复发作 3 年,伴有胸闷咳嗽,与接触冷空气有
25、关;2.发作时见三凹征,双肺叩诊呈过清音,满布哮鸣音;3.存在发作期和症状自行缓解期;4.本病有家族史;5.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IgE0.05gL(升高)。诊断:(中西医结合 7 分,中医 8 分,师承 6 分)中医诊断:哮证发作期寒哮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5 分)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减。(中西医结合 8 分,中医 10 分)射干 10g 麻黄 6g 干姜 10g 细辛 3g半夏 15g 紫菀 15g 款冬花 15g 五味子 10g服法:水煎服,日 1 剂。每次 150ml,每日 2 次 试题 7 会员试题分数预测男,65 岁,发作性胸闷胸痛 8 年,加重 1 天。8
26、年前因过劳后出现胸闷胸痛,向左肩背放射,休息 35 分钟后疼痛自行缓解。以后常因劳累、情绪激动诱发,未系统治疗。1 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时作时止,自觉较前严重,遂来就诊。现症见: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头晕目眩,口干。T:36.5,P:82 次分,R:19 次分, BP:l2580mmHg 。神志清,精神不振,面色不华,两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律整、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舌偏红少苔,脉细弱无力。心电图示 II、III、avF 导联 ST 段水平下移为 0.1mV。血脂示胆固醇 6.5mmolL。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
27、药写在文本框上。时间:40 分钟标准会员试题分数预测: 请根据以下标准给自自已打分:评分要点:(总分中西医结合 35 分,中医 42 分)辨病辨证依据:年过花甲,心气渐衰,心血运行不畅,气血痹阻不通,故胸闷胸痛。劳则气耗,故劳累诱发。胸痹日久,气阴两虚,气虚则无以行血,阴虚则脉络不利,更使血行不畅,气血瘀滞,故胸闷胸痛时作时止,持久不愈。气虚则倦怠乏力,气短;血不濡面则面色不华,心失所养,又阴虚火旺,故见心悸。血虚不能滋养清窍则头晕。口干为阴血虚之象。舌红少苔,脉细弱无力为气阴两虚之征。(中西医结合 7 分,中医 10 分)西医诊断依据:(中西医结合 8 分,中医 7 分,师承 5 分)1.发
28、作性胸闷、胸痛,持续时间 35 分钟;2.心电图示心肌缺血:3.老年男性患者,血脂升高等危险因素。诊断:(中西医结合 7 分,中医 8 分,师承 6 分)中医诊断:胸痹气阴两虚西医诊断: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5 分)方药:生脉散合天王补心丹加减。(中西医结合 8 分,中医 10 分)党参 15g 黄芪 15g 麦冬 l0g 天冬 l0g五味子 10g 炒白术 15g 茯苓 15g 当归 15g白芍 15g 丹参 l5g 川芎 15g 炙甘草 10g服法:水煎服,日 1 剂。每次 150ml,每日 2 次 试题 8 会员试题分数预测男,40 岁,反复胃痛 6 年,
29、2 天前吐血约 200ml。患者 2 天前与人争吵之后,胃脘痛连及两胁,口苦,心烦易怒,寐少梦多,呕吐鲜红样胃内容物约 200ml,遂来就诊。原有慢性胃炎病史 6 年,反复胃脘胀痛,餐后 12小时加剧,纳呆。查体:T:37 ,P :104 次分,R:22 次分,BP:100 60mmHg。神志清楚,心率 104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中上腹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肠鸣音 8 次分。舌质红绛,苔黄,脉弦数。胃镜检查报告:“慢性糜烂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 7.7109L ,中性白细胞 65.4,淋巴细胞 34.2,红细胞 4.851012L,血红蛋白 125gL,
30、血小板 125109L。呕吐物潜血试验:(+)。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时间:40 分钟标准会员试题分数预测: 请根据以下标准给自自已打分:评分要点:(总分中西医结合 35 分,中医 42 分)辨病辨证依据:患者恼怒伤肝,肝郁化火,肝火横逆犯胃,则胁痛连及胃脘。胃络损伤则吐血。肝火上炎,则口苦,易怒。热扰心神,故心烦,寐少梦多。舌红绛,苔黄脉弦数为肝火亢盛,耗伤胃阴之象。(中西医结合 7分,中医 10 分)西医诊断依据:(中西医结合 8 分,中医 7 分,师承 5 分)1.反复胃脘胀痛 6 年,呕吐鲜红样胃内容物约 200
31、ml。2.腹部平软,中上腹压痛,肠鸣音 12 次分。3.血红蛋白 125gL :呕吐物潜血试验:(+) 。4.胃镜检查报告:“慢性糜烂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诊断:(中西医结合 7 分,中医 8 分,师承 6 分)中医诊断:血证 吐血肝火犯胃西医诊断:上消化道出血慢性糜烂性胃炎治法:泻肝清胃,凉血止血。 (5 分)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中西医结合 8 分,中医 10 分)龙胆草 6g 黄芩 15g 栀子 10g 生地黄 15g柴胡 10g 藕节 10g 早莲草 30g 茜草 15g生地榆 15g 生甘草 6g服法:水煎服,日 1 剂。每次 150ml,每日 2 次。 试题 9 会员试题分数
32、预测女,35 岁,呼吸困难,喉中哮鸣有声反复发作 4 年,再发 1 天。 患者 4 年前因食海鲜后发生呼吸困难,喉中哮鸣有声,不能平卧,经治疗缓解(具体治疗不详) ,后常因饮食不当而发作。1 天前因食辛辣食物后出现呼吸困难,喉中痰鸣如吼,胸闷,咳嗽,吐黄色粘痰,咯吐不利,汗出,面赤,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T:38.5,P:100 次分,R:21 次分,BP:l30 70mmHg。神志清,精神不振,皮肤湿润有汗,双肺叩诊呈过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满布哮鸣音,呼气相为主。胸片:双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理增多。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 85mmHg(正常 75100mmHg);动脉血二氧化
33、碳分压 40mmHg(正常 3545mmHg)。WBCl3.0109L,中性粒细胞 80,嗜酸性细胞 8。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时间:40 分钟标准会员试题分数预测: 请根据以下标准给自自已打分:评分要点:(总分中西医结合 35 分,中医 42 分)辨病辨证依据:宿痰久蕴化热,痰热伏肺。伏邪遇感引触,肺失宣降,故呼吸困难,喉中痰鸣如吼,咳嗽。胸部气机不展,故胸闷。热灼津液,津聚成痰,痰热胶结,故痰黄粘稠,咯吐不利。痰火郁蒸,故汗出,面赤,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痰热内蕴之象。(中西医结合 7 分,中医 10 分
34、)西医诊断依据:(中西医结合 8 分,中医 7 分,师承 5 分)1.反复发作的呼吸气促困难、喉中痰鸣,伴有胸闷咳嗽;2.发作时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满布哮鸣音,呼气相为主;3.胸片:双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理增多;4.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02)85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02)40mmHg;血常规:WBC l3.0109/L,中性粒细胞 80,嗜酸性细胞 8。诊断:(中西医结合 7 分,中医 8 分,师承 6 分)中医诊断:哮证发作期热哮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5 分)方药:定喘汤加减。 (中西医结合 8 分,中医 10 分)麻黄 6g 白果 10g
35、 杏仁 10g 胆南星 10g款冬花 15g 苏子 10g 黄芩 15g 桑白皮 20g甘草 6g服法:水煎服,日 1 剂。每次 150ml,每日 2 次。 试题 10 会员试题分数预测男性,53 岁,咳嗽咳腥臭脓血痰 3 天。患者 3 天前不慎外感后出现发热,咳嗽,咳黄痰,自服消炎止咳药后无明显缓解,遂来就诊。刻下:咳嗽伴有痰血,味腥臭,胸中烦满而痛,气喘,身热,面赤,烦渴,苔黄腻、质红,脉滑数。T:37.8,P:90 次分,R:24 次分,BP:16 11kPa,肺部听诊:右下肺呼吸音低,左上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左上肺呼吸音减弱;胸片示:左上肺 6cm7cm 大小厚壁空洞影,内可见液平。右下
36、肺见大片密度增高影,右上肺见条索影;胸部 CT 检查示:左肺上叶尖后段占位,结核可能,肺癌待排。右肺上叶结核(纤维钙化灶) 伴右侧胸膜增厚、粘连。右肺中叶炎症。平素体健。无其他病史记载。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时间:40 分钟标准会员试题分数预测: 请根据以下标准给自自已打分:评分要点:(总分中西医结合 35 分,中医 42 分)辨病辨证依据:血败肉腐,痈脓内溃外泄,故咳吐腥臭脓血痰,热毒瘀结,肺损络伤则咯血,脓毒蕴肺,肺气不利,则胸中烦满而痛,气喘,热毒内蒸,故身热,面赤,烦渴,苔黄腻、质红,脉滑数。病因为感受风热之邪。
37、病机为风热火毒,壅滞于肺,热壅血瘀,蕴毒化脓。病位在肺。病性为邪盛的实热证候。(中西医结合 7 分,中医 10 分)西医诊断依据:(中西医结合 8 分,中医 7 分,师承 5 分)(1)男性,53 岁,咳嗽咳腥臭脓血痰 3 天。(2)右下肺呼吸音低,左上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左上肺呼吸音减弱。 (3) 全胸片示:左上肺 6cm7cm 大小厚壁空洞影,内可见液平。右下肺见大片密度增高影,右上肺见条索影。胸部 CT 检查示:右肺中叶炎症。 诊断:(中西医结合 7 分,中医 8 分,师承 6 分)中医诊断:肺痈溃脓期西医诊断:肺脓肿治法:排脓解毒。(5 分)方药:加味桔梗汤加减。(中西医结合 8 分,中
38、医 10 分)桔梗 10g 生甘草 6g 象贝母 10g 橘红 10g金银花 15g 生苡仁 30g 葶苈子 10g 白及 15g服法:水煎服,日 1 剂。每次 150ml,每日 2 次女,47 岁,反复尿频,尿急,尿痛 9 年,复发 2 天。9 年前游泳劳累后出现尿频,尿痛,尿急,经治疗后症状消失。以后常因劳累发作。2 天前因劳累出现小便涩,淋沥不已,腰膝痠软,神疲乏力,便溏,夜寐安,小便调,遂来就诊。体格检查:T 36.5,P 82 次分,R 18 次分,BP l2080mmHg。神志清楚,精神萎靡,面白,心肺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肾区轻叩痛,双下肢无水肿。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尿常规
39、:白细胞 15 个Hp,蛋白( )。肾盂造影:肾盂变形。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时间:40 分钟标准会员试题分数预测: 请根据以下标准给自自已打分:评分要点:(总分中西医结合 35 分,中医 42 分)辨病辨证依据:淋证日久,损伤脾肾。肾气不固,故小便涩,淋沥不尽。劳则耗气,故遇劳即发。肾阳虚,故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脾虚气血生成不足,故面白;脾阳虚,故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脾肾两虚,气血不足之象。(中西医结合 7 分,中医 10 分)西医诊断依据:(中西医结合 8 分,中医 7 分,师承 5 分)1.反复尿频,尿痛,尿
40、急 9 年;2.查体肾区叩击痛;3.尿常规:白细胞 15 个Hp,蛋白( )。肾盂造影示肾盂变形。诊断:(中西医结合 7 分,中医 8 分,师承 6 分)中医诊断:淋证 劳淋脾肾两虚西医诊断:慢性肾盂肾炎治法:健脾益肾。(5 分)方药:无比山药丸加减。(中西医结合 8 分,中医 10 分)党参 l0g 黄芪 15g 山药 15g 莲子肉 12g茯苓 10g 薏苡仁 20g 泽泻 10g 扁豆衣 6g山萸肉 10g 菟丝子 20g 芡实 10g 金樱子 10g 煅牡蛎 20g服法:水煎服,日 1 剂。每次 150ml,每日 2 次 试题 11男,56 岁,连续 5 个冬天咳嗽、咳痰,今冬复发 2
41、 天。5 年前冬天因感冒后出现咳嗽、咳大量白痰,经治疗病情有所好转(具体不详) 。从此以后每年入冬后发生咳嗽、咳痰,持续至来年立春后方能缓解。今冬 2 天前开始咳嗽咳痰,遂来就诊。现症见:咳嗽,咳大量白痰,胸闷不舒,纳呆,食少,大便不爽。T 36.6,P 78 次/分,R 20 次分,BP l2585mmHg。神清,精神可,两肺呼吸音清,可闻及广泛的湿啰音。舌淡红,苔白腻,脉濡滑。胸片:两肺纹理增粗、紊乱。血常规:WBC11.0109/L。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时间:40 分钟标准会员试题分数预测: 请根据以下标准给自自
42、已打分:评分要点:(总分中西医结合 35 分,中医 42 分)辨病辨证依据:外邪侵袭,肺卫首当受邪,肺失宣降,津液不布,津凝为痰,故出现咳嗽、咳痰量多。肺病日久损及于脾,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上渍于肺,壅遏肺气,故咳嗽、痰多,色白而稠厚长期不愈。痰湿内停,气机不畅,故胸闷不舒。痰湿阻于中焦,故见纳呆,食少,大便不爽。舌苔白腻,脉濡滑为痰湿内盛之象。(中西医结合 7 分,中医 10 分)西医诊断依据:(中西医结合 8 分,中医 7 分,师承 5 分)1.每年咳嗽咳痰持续咳嗽长于 3 个月,已 5 年;2.听诊两肺可闻及广泛的湿啰音。胸片:两肺纹理增粗、紊乱。诊断:(中西医结合 7 分,中医 8 分
43、,师承 6 分)中医诊断:咳嗽痰湿蕴肺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5 分)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中西医结合 8 分,中医 10 分)陈皮 10g 半夏 10g 天南星 10g 茯苓 15g莱菔子 10g(包煎) 白芥子 6g 苏子 10g 苍术 15g厚朴 10g 白术 15g 炙杷叶 15g 甘草 6g服法:水煎服,日 1 剂。每次 150ml,每日 2 次。 试题 12女,38 岁,咳嗽,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大便干 2 天。10 天前因外感出现咳嗽,咳声重浊,咳吐黄粘痰,量多,伴发热、口渴、胸痛。经抗菌素治疗后(具体不详)症状减轻,发热缓解。2 天前仍咳嗽,
44、咳少量黄痰,痰粘不易咳出,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大便干,夜寐不安,遂来就诊。T:37.2,P:80 次分,R:20 次分,BP:l2585mmHg。神志清,精神可,两肺呼吸音清,可闻及散在的干性啰音。舌红,少苔,脉细。胸片:双肺纹理增粗。血常规:WBC6.0109/L,中性 65。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时间:40 分钟 标准会员试题分数预测: 请根据以下标准给自自已打分:评分要点:(总分中西医结合 35 分,中医 42 分)辨病辨证依据:外感邪热犯肺,肺气不利,故咳嗽;热灼胸络,津凝为痰,邪热伤津,故胸痛,咳声重浊,咳吐黄
45、痰,口渴。咳嗽日久,损伤肺阴,肺失润降,故咳痰量少,且不易咳出。肺阴不足,津液不能濡润,故口干咽燥。肺与大肠相表里,肺阴伤则肠液不足,故大便干。阴虚则火旺,故五心烦热。热扰心神,则夜寐不安。舌红少苔,脉细为阴虚内热之象。(中西医结合 7 分,中医 10 分)西医诊断依据:(中西医结合 8 分,中医 7 分,师承 5 分)1.咳嗽,咳黄色粘痰,量多,伴发热胸痛;2.听诊: 两肺可闻及散在的干性啰音。胸片:肺纹理增粗。诊断:(中西医结合 7 分,中医 8 分,师承 6 分)中医诊断:咳嗽 内伤咳嗽肺阴亏耗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治法:滋阴润肺,止咳化痰。(5 分)方药:沙参麦门冬汤加减。(中西医结合
46、 8 分,中医 10 分)沙参 15g 麦冬 15g 桑白皮 10g 玉竹 15g天花粉 15g 百合 15g 川贝母 10g 地骨皮 10g黄芩 15g 甘草 6g服法:水煎服,日 1 剂。每次 150ml,每日 2 次。 试题 13男,40 岁,反复胃痛 6 年,2 天前吐血约 200ml。患者 2 天前与人争吵之后,胃脘痛连及两胁,口苦,心烦易怒,寐少梦多,呕吐鲜红样胃内容物约 200ml,遂来就诊。原有慢性胃炎病史 6 年,反复胃脘胀痛,餐后 12小时加剧,纳呆。查体:T:37 ,P :104 次分,R:22 次分,BP:100 60mmHg。神志清楚,心率 104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
47、。腹平软,中上腹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肠鸣音 8 次分。舌质红绛,苔黄,脉弦数。胃镜检查报告:“慢性糜烂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 7.7109L ,中性白细胞 65.4,淋巴细胞 34.2,红细胞 4.851012L,血红蛋白 125gL,血小板 125109L。呕吐物潜血试验:(+)。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时间:40 分钟标准会员试题分数预测: 请根据以下标准给自自已打分:评分要点:(总分中西医结合 35 分,中医 42 分)辨病辨证依据:患者恼怒伤肝,肝郁化火,肝火横逆犯胃,则胁痛连及胃脘
48、。胃络损伤则吐血。肝火上炎,则口苦,易怒。热扰心神,故心烦,寐少梦多。舌红绛,苔黄脉弦数为肝火亢盛,耗伤胃阴之象。(中西医结合 7分,中医 10 分)西医诊断依据:(中西医结合 8 分,中医 7 分,师承 5 分)1.反复胃脘胀痛 6 年,呕吐鲜红样胃内容物约 200ml。2.腹部平软,中上腹压痛,肠鸣音 12 次分。3.血红蛋白 125gL :呕吐物潜血试验:(+) 。4.胃镜检查报告:“慢性糜烂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诊断:(中西医结合 7 分,中医 8 分,师承 6 分)中医诊断:血证 吐血肝火犯胃西医诊断:上消化道出血慢性糜烂性胃炎治法:泻肝清胃,凉血止血。 (5 分)方药:龙胆泻肝
49、汤加减。(中西医结合 8 分,中医 10 分)龙胆草 6g 黄芩 15g 栀子 10g 生地黄 15g柴胡 10g 藕节 10g 早莲草 30g 茜草 15g生地榆 15g 生甘草 6g服法:水煎服,日 1 剂。每次 150ml,每日 2 次 试题 14女,49 岁,因惊吓而心悸半月。半月前因突受惊吓而发心悸,惊惕不安,自服舒乐安定心悸未见明显改善,遂来就诊。现症见:心悸,坐卧不安,情绪抑郁,纳呆食少,喜安静,少寐多梦,舌质淡,苔薄白,脉代、虚弦。T: 36.5,P:80 次分,R :18 次分,BP :13080mmHg。神志清,精神不振,心率 80 次分,偶可闻及早搏,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示:室性早搏。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时间:40 分钟标准会员试题分数预测: 请根据以下标准给自自已打分:评分要点:(总分中西医结合 35 分,中医 42 分)辨病辨证依据:惊则气乱,心神不能自主,故心悸,坐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