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两岸互动的一些原则.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9187607 上传时间:2019-07-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岸互动的一些原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两岸互动的一些原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两岸互动的一些原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两岸互动的一些原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两岸互动的一些原则9月4日联合早报发表杜平:北京和台北还能如何互动一文,对近期两岸互动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值得两岸高层的重视。我也想对两岸互动的原则提出一些看法。大家都承认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是值得双方珍惜的机遇,一年多来,主要依靠双方的善意,维持和平稳定的局面,可是毕竟两岸还存在不少歧见,如果处理不当,对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就可能造成伤害,达赖访台就是一个例子。现在双方采取一些补救措施是必要的,建立危机处理机制、两岸热线等等也提出来了。与此同时,两岸签订相关协议,建立起一定的规则和制度,似乎应当提上议事日程。我想在当前条件下,以下几条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应当可以得到双方的认可。要互相尊重,不要

2、强加于人。两岸政治上的歧见,是现实存在的,不是短期内所能消除的。既然双方已经同意“搁置争议” ,就应当互相尊重,尊重对方的立场与“坚持” 。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大家都把它搁置起来,不去挑起争端,留待将来解决;不要制造舆论、隔空放话或施加压力,迫使对方接受自己的主张;不要有意制造对方已经接受己方某个政治主张的假象;不要认为对方没有表态就等于默认或接受;否则就是不尊重对方,强加于人。要求同存异,不要否定差异。在搁置争议条件下, “搁置”的是双方的差异,这些差异暂时不去解决它。因此,不能要求对方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要去批判对方的政治主张,不要以己方的“主流民意”迫使对方改变政治主张。两岸在政治上的差

3、异与歧见,可以说是“大异” ,不是容易解决的,需要时间,需要过程,不要急于解决。应当允许差异的存在,不要抹煞差异、无视差异或否定差异。我们主张求同存异,就是因为这个“异”是不容易解决的,包括社会制度、政治体制的差异等等。几十年来两岸走出不同的道路,还要沿着既定的方向走下去,有人认为自己的制度最好,要对方完全接受,那是做不到的。所以这些“异”要“存”起来,留待将来处理。有的差异可能以后会逐渐消除,有的则可能长期保留,不必强求一致。有人主张“求同化异” ,那是过高的要求,有的“异”是“化不了”的,留着它并没有坏处,完全“化异” ,两岸完全一样,大可不必。要善意回应,不要置若罔闻。一方有善意的表现,

4、另一方就要以善意来回应,这样互相鼓励,共同合作,就会维持良性互动的局面。如果一方有善意的表现,另一方视而不见,置若罔闻,就会让对方感到不解:不知自己的善意是否被接受,或者反而引起不满。这样,对方就可能不再主动地表达善意,结果对两岸关系的发展没有好处。在野党的反应,一般民众的反应,可能有各种考虑,见仁见智,不必过于介意。关键是执政当局的态度,如果把对方的重大政治宣示,或重要的两岸政策措施“晾”在一边,至少在“礼貌”上有所欠缺,这也不是一种郑重的态度,还可能伤害到对方的感情,影响到对方的民意。要互相合作,不要首先“背叛” 。如果一方采取合作的态度,另一方就可能用合作的态度来回应;如果一方采取不合作

5、的态度,对方也就可能不合作。面对这种情况,正确的态度应当是:一、不首先“背叛” ,即不首先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二、对于“背叛”不能置之不理,应当有所表示;三、不是一味地“报复” ,只要一方要合作,另一方也要合作。具体地说:要使双方合作能够继续下去,不论哪一方都不能以任何理由为借口,首先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所谓“政治利害” “选举算计” “满足民意” “价值观念”等等,都不能作为伤害两岸关系的借口。自己的“得分”不能建立在对方“失分”的基础上,而应当让对方也“得分” 。不要搞小动作,耍小聪明,不要想占对方的便宜。一次两次,对方可能采取宽容的态度,一而再,再而三,还会有合作的基础吗?所以,一方对另一方

6、的“背叛”或不合作,应当表达不满,提出警告,目的是不让对方走得太远,促使对方回到合作的道路。反之,如果不给予警告,那就等于鼓励“背叛”与不合作。所以,警告也是为了鼓励合作。要为对方着想,不要伤害对方。两岸之间应当互相设身处地,考虑对方的处境,考虑对方的政治需要、政治立场与主流民意。要互相宽容、包容,共创双赢。不能要求对方按照己方的意愿办事,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的主张正确对方一定要接受。对于对方十分“在意”的事,敏感的事,尤其要慎重对待。不要给对方出难题,不要给对方添麻烦,不要有意无意地踩上对方的“红线” ,不要试图“突破”对方的底线。给对方造成伤害,破坏了两岸关系,即使对方不报复,也不会对自

7、己有利。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的事都不要去做。要启动危机处理机制,不要“突然袭击” 。只要台湾还存在政党政治,就会有执政党与在野党之争,在野党给执政党制造难题是司空见惯的事,这些难题往往涉及两岸关系。两岸间的争议不因搁置而自行消失,偶而“擦枪走火”也在所难免,对此两岸当局应当要有所准备。建立国共平台、两岸热线以及危机处理机制等等,都是可以采取的办法。及时沟通,事先协调,共同寻求正确的处理办法。关键是应当在遇到问题时,一定要立即启动这些机制,而不是可有可无、可用可不用。只要是涉及两岸关系的事,就不是一方自己的事,就不能以任何借口不启动这些平台、热线、机制。不经过与对方沟通,擅自做出涉及两岸关系的重要决策与举措,对对方来说,实际上是一种“突然袭击” ,这就会伤害到对方,也可能造成双方的误解、误判,使两岸关系遭到不必要的伤害,谁能保证只会伤及皮肉、不会伤及筋骨?以上是在“搁置争议“条件下,双方相处的最低标准的一些原则,双方没有理由不接受。当然,还会有其他原则,希望通过讨论,加以充实。为了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两岸有必要根据一些基本原则签订一个简单的协议,定出几条行为规范或游戏规则,保证共同遵守,促使两岸互动走上正轨。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今后要按协议办,谁遵守协议,谁违反协议,社会公众可以监督。这对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应当是一件好事,可能也是一件不可缺少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