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
2、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溆浦县高中 2019-2020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选择题1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213xx45()x45x450x2
3、 有以下四个命题:若 = ,则 x=y若 lgx 有意义,则 x0若 x=y,则 = 若 xy,则 x2y 2则是真命题的序号为( )A B C D3 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 (单位:cm) 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是( )cm 3A B2 C3 D44 如图,正方体 ABCDA1B1C1D1的棱线长为 1,线段 B1D1上有两个动点 E,F,且 EF=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AC BEBEF平面 ABCD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
4、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
5、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C三棱锥 ABEF 的体积为定值D异面直线 AE,BF 所成的角为定值5 过点(0,2)的直线 l 与圆 x2+y2=1 有公共点,则直线 l 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6 某市重点中学奥数培训班共有 14 人,分为两个小组,在一次阶段考试中两个小组成绩的茎叶图如图所示,其中甲组学生成绩的平均数是 88,乙组学生成绩的中位数是 89,则 的值是(
6、)mnA10 B11 C12 D13【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样本平均数、中位数、茎叶图等基础知识,意在考查识图能力和计算能力7 已知函数 ,关于 的方程 ( )有 3 个相异的实数根,则 的()xef=2()()10fxaf-+-=aR a取值范围是( )A B C D21(,)e-+21(,)e-2(0,)1e-21e-【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函数和方程、导数的应用等基础知识,意在考查数形结合思想、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 如图所示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中正视图是一个正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A B C + D + +19 已知命题 p:“1,e ,alnx ”,命题 q:“ xR
7、,x 24x+a=0”若“pq” 是真命题,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
8、,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A(1,4 B(0,1 C1,1 D(4,+ )10已知直线 xy+a=0 与圆心为 C 的圆 x2+y2
9、+2 x4 y+7=0 相交于 A,B 两点,且 =4,则实数 a 的值为( )A 或 B 或 3 C 或 5 D3 或 511数列a n的首项 a1=1,a n+1=an+2n,则 a5=( )A B20 C21 D3112设偶函数 f(x)在(0, +)上为减函数,且 f(2)=0 ,则不等式 0 的解集为( )A(2 ,0)(2,+ ) B( ,2)(0,2) C( ,2)(2,+) D(2,0)(0,2)二、填空题13已知 , , 与 的夹角为 ,则 |a|1b2a3b|2|ab14已知函数 ,则 _; 的最小值为_15已知 , 为实数,代数式 的最小值是 .xy 222)3(9)(1
10、yxy【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两点之间距离公式的运用基础知识,意在考查构造的数学思想与运算求解能力.16已知过双曲线 的右焦点 的直线交双曲线于 两点,连结 ,若2(0,)ab2F,AB1,FB,且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1|ABF19ABA B C D55263632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
11、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
12、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双曲线定义与几何性质,意要考查逻辑思维能力、运算求解能力,以及考查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转化思想17设 满足条件 ,若 有最小值,则 的取值范围为 ,xy,1xyazxya18抛物线 y2=6x,过点 P(4,1)引一条弦,使它恰好被 P 点平分,则该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三、解答题19【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如皋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已知函数 ,3213fxkx其中 .kR(1)当 时,求函数 在 上的值域;3fx0,5(2)若函数 在 上的最小值为 3,求实数 的取值范
13、围.fx1,2k20【常熟中学 2018 届高三 10 月阶段性抽测(一)】已知函数有一个零点为 4,且满足 .324fxaxbxc,Ra01f(1)求实数 和 的值;bc(2)试问:是否存在这样的定值 ,使得当 变化时,曲线 在点 处的切线互相平行?0 yfx0,fx若存在,求出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0x(3)讨论函数 在 上的零点个数.gfa,4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
14、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
15、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21已知函数 f(x)= ,求不等式 f( x)4 的解集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4);B( 3,0),C(1,1)(1)求点 C 到直线 AB 的距离;(2)求 AB 边的高所在直线的方程23已知椭圆 E 的长轴的一个端点是抛物线 y2=4 x 的焦点,离心率是 (1)求椭圆 E 的标准方程;(2)已知动直线 y=k(x+1 )与椭圆 E 相交于 A、B 两点,且在 x 轴上存在
16、点 M,使得 与 k 的取值无关,试求点 M 的坐标24ABC 中,角 A,B,C 所对的边之长依次为 a,b,c ,且 cosA= ,5(a 2+b2c2)=3 ab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
17、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求 co
18、s2C 和角 B 的值;()若 ac= 1,求ABC 的面积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
19、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溆浦县高中 2019-2020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
20、据 可知,B 正确。a考点:指数运算。2 【答案】A【解析】解:若 = ,则 ,则 x=y,即 对;若 lgx 有意义,则 x0,即对;若 x=y0,则 = ,若 x=y0,则不成立,即错;若 xy0,则 x2y 2,即 错故真命题的序号为故选:A3 【答案】B【解析】解:由三视图可知:此几何体为圆锥的一半,此几何体的体积= =2故选:B4 【答案】 D【解析】解:在正方体中,ACBD,AC平面 B1D1DB,BE 平面 B1D1DB,ACBE,故 A 正确;平面 ABCD平面 A1B1C1D1,EF平面 A1B1C1D1,EF平面 ABCD,故 B 正确;EF= ,BEF 的面积为定值 EF
21、1= ,又 AC平面 BDD1B1,AO 为棱锥 ABEF 的高,三棱锥 ABEF 的体积为定值,故 C 正确;利用图形设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 ,当 E 与 D1重合时 sin= , =30;当 F 与 B1重合时 tan= ,异面直线 AE、BF 所成的角不是定值,故 D 错误;故选 D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
22、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
23、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5 【答案】A【解析】解:若直线斜率不存在,此时 x=0 与圆有交点,直线斜率存在,设为 k,则过 P 的直线方程为 y=kx2,即 kxy2=0,若过点(0,2 )的直线 l 与圆 x2+y2=1 有公共点,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d1,即 1,即 k230,解得 k 或 k ,即 且 ,综上所述, ,故选:A6 【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甲组中 ,解得 乙组中 ,78469209587m3892所以 ,所以 ,故选 C9n12mn7 【答案】D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
24、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
25、(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xyOe1第卷(共 90 分)8 【答案】D【解析】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如图所示的三棱锥,其中侧面 PAC面 ABC, PAC 是边长为 2 的正三角形, ABC 是边 AC=2,边 AC 上的高 OB=1,PO=
26、 为底面上的高于是此几何体的表面积 S=SPAC +SABC +2SPAB = 2+ 21+2 = +1+ 故选:D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
27、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由三视图求体积和表面积,解决本题的关键
28、是得到该几何体的形状9 【答案】A【解析】解:若命题 p:“1 ,e,alnx ,为真命题,则 alne=1,若命题 q:“xR,x 24x+a=0”为真命题,则=16 4a0,解得 a4,若命题“pq” 为真命题,则 p,q 都是真命题,则 ,解得:1a4故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为(1,4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合命题与简单命题之间的关系,利用条件先求出命题 p,q 的等价条件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0【答案】C【解析】解:圆 x2+y2+2 x4 y+7=0,可化为(x+ ) 2+(y2 ) 2=8 =4, 2 2 cosACB=4cosACB= ,ACB=60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 = ,
29、a= 或 5 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
30、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故选:C11【答案】C【解析】解:由 an+1=an+2n,得 an+1an=2n,又 a1=1,a5=(a 5a4)+ (a 4a3)+(a 3a2)+(a 2a1
31、)+a 1=2(4+3+2+1)+1=2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数列递推式,训练了累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基础题12【答案】B【解析】解:f(x)是偶函数f( x)=f(x)不等式 ,即也就是 xf(x)0当 x0 时,有 f(x)0f( x)在( 0, +)上为减函数,且 f(2)=0f( x) 0 即 f(x)f(2),得 0x2;当 x0 时,有 f(x)0x0,f(x)=f(x)f(2),x2x2综上所述,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2)(0,2)故选 B二、填空题13【答案】 2【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向量夹角与向量数量积的应用 与 的夹角为 , ,ab231ab |ab222()|4
32、|ab14【答案】【解析】【知识点】分段函数,抽象函数与复合函数【试题解析】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
33、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当 时,当 时,故 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 15【答案】 . 41【解析】16【答案】B【解析】由于玻璃板
34、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35、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17【答案】 1,)【解析】解析:不等式 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由 得 ,当,1xyazaxyxz时,平移直线 可知, 既没有最大值,也没有最小值;当 时,平移直线 可知,在点 A 处0a
36、lz 12l取得最小值;当 时,平移直线 可知, 既没有最大值,也没有最小值;当 时,平移z03lz 1a直线 可知,在点 A 处 取得最大值,综上所述, 4l 1aOxy1l23l18【答案】 3xy 11=0 【解析】解:设过点 P(4,1)的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为 A(x 1,y 1),B(x 2,y 2),即有 y12=6x1,y 22=6x2,相减可得,(y 1y2)(y 1+y2)=6(x 1x2),即有 kAB= = = =3,则直线方程为 y1=3(x4),即为 3xy11=0将直线 y=3x11 代入抛物线的方程,可得9x272x+121=0,判别式为 722491210,由于
37、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38、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故所求直线为 3xy11=0故答案为:3xy 11=0三、解答题19【答案】(1) ;( 2) .1,k【解析】试题分析:(1)求导,再利用导数工具即可求得正解;(2)求导得 ,再fx
39、31xk分 和 两种情况进行讨论;k试题解析:(1)解: 时,3k32691fxx则 219fx令 得 列表02,x, 1,33,53f+ 0 - 0+x1单调递增 5单调递减 1单调递增 21由上表知函数 的值域为fx1,2(2)方法一: 233kxxk当 时, ,函数 在区间 单调递增1k,0ff1,2所以 min11fxf即 (舍) 53当 时, ,函数 在区间 单调递减2k,20xfxfx1,2所以 min86132ffk符合题意当 时,1当 时, 区间在 单调递减,xk0fxf,k当 时, 区间在 单调递增22所以 3min13ffk化简得: 3240k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
40、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
41、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即 210k所以 或 (舍)注:也可令 324gk则 26k 对 1,0在 单调递减324g1,2k所以 不符合题意0综上所述:实数 取值范围为 方法二: 2331fxkxxk当 时, ,函数 在区间 单调递减k1,0ff,2所以 min8623ffk符合题意 8 分当 时, ,函数 在区间 单调递增k,2xfxfx1,所以 不符合题意min3ff当 时,1k当 时, 区间在 单调递减,x0fxf1,k当 时, 区间在 单调递增22所以 不符合题意min23ffkf综上所述:实数 取值范围为 20【答案】(1) ;(2)答案见解析;(3)当 或 时, 在 有两个零点;1,4bc 1a0gx0,4当 时, 在 有一个零点.0agx0【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得到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