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化学: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基础1: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不稳定,易分解。溶液的酸碱性对H2O2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如在碱性溶液中,H2O2分解较快。另外,见光、遇热、遇到大多数的金属氧化物(MnO2、Fe2O3、CuO等)分解也很快。 MnO2的用量以及颗粒大小均会影响分解速率。,定性:析出气泡的快慢程度;,定量:测定单位时间内放出O2的体积;,例:学生为了探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准备了以下仪器和试剂:仪器:药匙、锥形瓶、双孔橡胶塞、导管、橡胶管、螺旋夹、量筒、分液漏斗、水槽等等 试剂:6%双氧水、MnO2、CuO、活性炭、FeCl3固体、KI溶液、蒸馏水等
2、 实验:取用活性炭、氧化铜、MnO2和KI作催化剂,均取粉末状固体(KI除外),每次实验均取其质量0.1g,双氧水每次均用5mL。,(1)从实验的数据中,你得出的有关催化剂催化效率的结论是:,(2)根据上述信息,请选择哪些仪器组合成一套装置可完成上述实验。所选仪器是: (填序号,(3)所给的仪器中,还缺少的必要的仪器是 (至少两种),同一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接触面积有关;不同的催化剂对同一反应的催化效率不同。,托盘天平、计时器,(4)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 ,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
3、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 更为合理,其理由是 。,产生气泡的快慢,消除阴离子不同对实验的干扰,实验化学:硝酸钾晶体的制备,一:制备原理分析:,NaNO3+KCl NaCl+KNO3,理论分析:根据KNO3、NaCl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可将混合液加热浓缩,当温度高于100 时,由于KNO3溶解度增加很多,不析出,但NaCl的溶解度增加甚少,故随溶剂的减少而析出。通过过滤除去NaCl后,再将此溶液冷却至室温,即有大量的KNO3晶体析出。,类比联系自然界中存在天然纯碱主要来自于碱湖和固体碱矿。工业上以氯化钠为原料生产纯碱。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将二氧化碳通入
4、到氨水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其原理为: NH3+CO2+H2O=NH4HCO3NaCl+NH4HCO3 = NaHCO3 + NH4Cl然后分离得到NaHCO3,使其受热分解得到Na2CO3。,实验方案组织,1、称取、溶解:称取20g NaNO3 和17g KCl放入100mL小烧杯中,加入35mL蒸馏水。,考虑:如何加快固体的溶解?,加热至沸并不断搅拌,2、蒸发结晶析出NaCl:继续加热、搅拌,减少水量,考虑:蒸发到什么时候?,溶液减少约为原来一半,考虑:此时如何分离除去氯化钠晶体以得到KNO3溶液?,若用常压过滤对KNO3溶液的分离是否有影响?,过滤存在问题:因过滤速度慢,导致KNO3溶液温
5、度降低而使KNO3晶体析出。,实验方案组织,3、趁热过滤:当溶液体积减少到约为原来一半时,迅速趁热过滤。承接滤液的烧杯应预先加2mL蒸馏水。,考虑:过滤时烧杯为何要预先加2mL蒸馏水?,使NaCl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以防其在KNO3冷却结晶时因降温而析出。,4、冷却结晶,减压过滤得到KNO3晶体:把滤液(KNO3,含NaCl)冷却到室温,然后进行减压过滤得到较干燥的晶体。,考虑:得到的硝酸钾晶体纯度如何?,硝酸钾粗产品(含NaCl),当第一次结晶得到的晶体纯度不合要求时,重结晶:将所得的晶体溶于少量的水,然后再进行蒸发结晶或冷却结晶、过滤的过程叫重结晶。,5、重结晶,提纯KNO3晶体:留
6、下约0.1g粗产品,其余粗产品和水按照质量比2:1混合,溶解、加热浓缩、再冷却结晶、过滤得到较高纯度的硝酸钾晶体。,考虑:设计实验证明重结晶后KNO3晶体纯度提高?,影响晶粒生成的条件?,实验化学P14,例、由上表分析:将一定浓度的硝酸钠和氯化钾混合溶液加热至沸腾,有晶体析出。趁热过滤,分离出晶体A。将上述滤液冷却至室温,又有晶体的B析出。 (1)晶体A的主要成分是_,含有的少量杂质是_,要除去晶体 A中的少量杂质的方法是_. (2)晶体B的主要成分是_,含有的少量杂质是_,要除去晶体 B中的少量杂质的方法是_. (3)用少量热水淋洗晶体也是一种除去晶体中少量杂质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晶体 _
7、(填A或B),NaCl,KNO3,加少量水溶解再过滤,KNO3,NaCl,重结晶,A,表1 KNO3等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实验化学:硫酸亚铁铵制备,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又称摩尔盐,透明、浅蓝绿色单斜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比一般的亚铁盐稳定,在空气中不易氧化。,考虑:根据以下信息,如何制备硫酸亚铁铵?,铁屑溶于稀硫酸中生成FeSO4溶液:等摩尔的FeSO4和(NH4)2SO4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硫酸亚铁铵复盐晶体。 FeSO4 + (NH4)2SO4 + 6 H2O = (NH4)2SO4FeSO46H2O,硫酸亚铁铵制备的实验方案设计和细节
8、处理,一、硫酸亚铁制备方案,(1)废铁屑净化处理:为了节约成本,变废为宝,常用废铁屑和稀硫酸反应制备硫酸亚铁。,思考1 : 工业废铁屑常沾有油污(植物油),实验之前要除油。用什么试剂处理?,思考2 : 当看到铁屑变成银白色时,除油干净。此时如何分离碱洗后的铁屑?,思考3 : 倾析法分离得到的铁屑还得用水进行洗涤,为什么?如何检验铁屑水稀至洁净?,热的碳酸钠溶液,倾析法,见P89,废铁屑处理方案:称取铁屑5g置于锥形瓶中,加15 mL 1mol/L Na2CO3溶液,浸泡数分钟后,用倾析法倒掉碱液,然后用水洗涤铁屑;晾干。,(2)制备硫酸亚铁:Fe + H2SO4 = FeSO4 + H2,思考
9、1:制备时哪个过量对于硫酸亚铁制备更有好处?,铁屑中常含有铁锈,对制备有无影响?,思考2:由于铁屑中常含有杂质,反应中会有少量有毒气体产生,如H2S、PH3,此时实验中要注意什么问题?,思考3:在反应过程中要适当补充水的目的是什么?,通风橱中进行或增加尾气处理装置(CuSO4溶液吸收),1、防止硫酸亚铁晶体析出; 2、加水,保持酸度,防止铁被氧化成Fe3+。,思考4:在实验基本反应完,再加入1mL3mol/LH2SO4溶液的目的是什么?,思考5:如何分离反应后的硫酸亚铁溶液?,1、抑制Fe2+水解;2、防止Fe2+被氧化,FeSO4制备方案:称取4.2g洗净的铁屑,放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加入25
10、 mL 3 mol/L H2SO4溶液,水浴加热,并不断振荡锥形瓶。反应过程中应适当补充水,使溶液的体积基本保持不变,待反应基本完成后,再加1 mL 3 mol/L H2SO4溶液,趁热过滤。 滤液转移至蒸发皿。,趁热过滤以防FeSO4晶体析出,二、硫酸铵饱和溶液制备方案,称取9.5g(NH4)2SO4晶体,配成饱和溶液。,思考:蒸馏水有何要求?,该蒸馏水必须加热煮沸除氧,三、硫酸亚铁铵制备方案,将(NH4)2SO4饱和溶液倒入到制得的硫酸亚铁溶液中,小火加热、搅拌使(NH4)2SO4溶解。继续加热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刚出现晶膜为止,静置自然冷却至室温待晶体析出,减压过滤,用少量95%乙醇洗涤晶
11、体两次。将晶体置于两张干净滤纸之间,轻压以吸水,至晶体不再粘附玻璃棒为止。称量,计算产率。,思考:为何要用乙醇洗涤晶体?,防止晶体溶解损耗,除水干燥。,思考:浓缩溶液制硫酸亚铁铵时,能否将溶液浓缩至干?,不行。1、导致脱去结晶水;2、亚铁会被空气氧化。,F,E,D,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SO4FeSO46H2O在空气中比一般亚铁盐稳定,是分析化学中常见的还原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述方法来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实验步骤:(1)把30%NaOH溶液和废铁屑混合、煮沸、冷却,将洗涤铁屑后的NaOH溶液装入F中。(2)在E中用处理过并以及用蒸馏水洗涤过的Fe屑和稀H2SO4反应制取FeSO4。(
12、3)将硫酸亚铁溶液与硫酸铵溶液混合,结晶得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SO4溶液,NaOH溶液,(1) 把30%NaOH溶液和废铁屑混合时NaOH溶液的主要作用是,(2)Fe屑和稀H2SO4反应产生的氢气可赶走装置中的氧气及(NH4)2SO4溶液中的溶解氧,操作时应先关闭活塞 ,并同时打开活塞 。请写出Fe屑和稀H2SO4反应产生的氢气的另外一个作用 。,(3)使硫酸亚铁铵结晶可采取两种方法:蒸发溶液、再自然冷却结晶;不蒸发溶液、直接自然冷却结晶。你认为较好的方法是 。(填序号),除去混在氢气中的酸性气体,A,BC,将E中的产生的硫酸亚铁溶液压入D中,镀锌铁皮的腐蚀(白铁皮),负极:Zn 2
13、e Zn2+ 正极:2H 2e H2 析氢腐蚀2H2O O2 4e 4OH 吸氧腐蚀,镀锡铁皮的腐蚀(马口铁),负极:Fe 2e Fe2+ 正极:2H 2e H2 析氢腐蚀2H2O O2 4e 4OH 吸氧腐蚀,实验化学: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测定,通过适当的途径与方法,测定出镀锌铁皮中锌的质量(mZn),然后根据mZnV=2hs (h为镀锌铁皮的单侧厚度),计算求得镀锌层的厚度h,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的测定原理,方案4.将一定质量的镀锌铁皮投入到足量的盐酸溶液中,使其完全溶解,通过测量氢气的体积,计算铁皮上的锌的质量。,方案1.将一定质量的镀锌铁皮(W1)投入到足量的Fe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
14、取出铁片,洗净、烘干、称量(W2),计算铁皮上的锌的质量。,方案5.将一定质量的镀锌铁皮投入到足量的盐酸溶液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在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烘干、灼烧沉淀,最后称量。,方案2.将W1g的镀锌铁皮投入到足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取出铁片,洗涤、烘干后称量为W2g。,方案3.将一定质量的镀锌铁皮放入硫酸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片,洗涤、烘干后称量。,负极:Zn 2e Zn2+ 正极:2H+ 2e H2,开始:产生氢气速率较快(原电池原理) 后期:产生氢气速率显著减慢(原电池消失) 待产生氢气的速率显著减慢,可定反应完全!,方案3.将一定质量的镀锌铁皮放
15、入盐酸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片,洗涤、烘干后称量。,考虑:如何判断镀锌铁皮已完全反应?,实验方案:将镀锌铁皮经称量后放入烧杯,加入40mL6mol/L盐酸。反应时用玻璃棒小心翻动铁皮,使铁皮两边镀锌层充全反应。到反应速率突然减小时(产生气泡的速率变得极慢)立即取出未反应的铁皮,用蒸馏水洗净、烘干、称量。,方案4.将一定质量的镀锌铁皮投入到足量的盐酸溶液中,使其完全溶解,通过测量氢气的体积,计算铁皮上的锌的质量。,测量原理:排出水的体积等于收集气体的体积,前提:气体与所排液体必须不反应、不溶解。,方案5.将一定质量的镀锌铁皮投入到足量的盐酸溶液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在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烘干、灼烧沉淀,最后称量。,考虑: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离子反应?,考虑:过滤用到哪些玻璃仪器?,考虑:为何要洗涤?,考虑:如何洗涤?,考虑:如何判断洗涤干净?,考虑:烘干后的固体是什么? 如何判断已烘干?,加热、冷却后称量,直到前后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g为止。,难溶的氢氧化物一般受热均易分解,应以稳定物质作为称量目标。,过滤器中加蒸馏水直到淹没固体,待其自然滤出后,重复2-3次,必须清楚吸附的具体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