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大版九年级上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178241 上传时间:2019-07-27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27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大版九年级上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河大版九年级上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河大版九年级上语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河大版九年级上语文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河大版九年级上语文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秋 夜一、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思想本文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 ,作于 1924 年 9 月, 秋夜是一篇含蓄隽永的散文诗,文章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紧扣各种景物的特征,赋予它们不同类型的人物性格,借以寄寓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因此,教授本文时,应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理解景物的象征意义,并体会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同时辅以一定的练习,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原则。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体会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体会文章描绘出的含蓄隽永的意境,从而感受作者的爱憎情感。三、教学重点抓住景物特征,理解景物的象征意义,体会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四、教学

2、难点如何将不同性质的两类事物加以区分,从而体会作者爱憎情感。五、教学方法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辅以练习检测巩固课堂效果,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六、教学过程布置预习:认真阅读秋夜 ,标出自然段落,分清结构层次,划出重点、关键词语,思考其深层含义。2、导入:1924 年初,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一个新的革命高潮逐步在全国形成,但是穷途末路的封建军阀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一方面残酷镇压革命力量,另一方面,疯狂围剿新文化运动,为此,鲁迅先生写下了一篇寓意深刻、动人心弦的战斗篇章秋夜 (板书课题)简介野草 (投影下列内容,并指名朗读)野草是鲁迅唯一的一部抒情散文诗集,

3、收作品二十三篇,大部分写于 1924 年至 1926年之间。这期间是鲁迅思想向共产主义世界观飞跃的前夜,因此, 野草总的主题是:“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 ”(三闲集我和语丝始终 )研读文前提示,出示教与学的目标(投影)体会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体会含蓄隽永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检查预习,思考:文中作者写了秋夜中的哪些景物。作者对这些景物寄寓了强烈的爱憎感情,哪些是作者所热爱的?哪些是憎恶的?(归纳板书)枣树 天空热爱(光明) 青虫 憎恶(黑暗) 月亮红花 恶鸟以上都是些很常见的景物,但在作者笔下却蕴含着悠远的艺术魅力,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运用了象征手法(板书) ,而

4、这些景物到底象征了什么呢?(仔细研读课文)课文第一节:作者为什么不说“有两株枣树”却用“一株还有一株”?(讨论明确):这是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指出赞颂对象,使读者有一个突出而强烈的印象。为什么说奇怪而高的天空的微笑大有深意?从“繁霜洒在园里的野花草上”这一句,我们能否看出其深层含义?明确:(1) “微笑”是指反动军阀表现出的虚伪做作的微笑,显示其欺骗手段的高明而洋洋得意。(2) “繁霜”实指军阀政府实行文化高压政策,极力摧残“园里的野花草” 。指名朗读第 4 节,思考:枣树有哪些特征?找出描绘枣树的句子。 (略)为什么“只有创伤,其他一无所有”的枣树却欠伸得很“舒服”?讨论明确:“一无所有”的

5、枣树更便于战斗,因为折磨增强了他的毅力,摧残砥砺了他的斗志。文中写枣树时用了三个“直刺” ,其含义是否相同?讨论明确:一二两个“直刺”表明了枣树的斗争对象,第三个“直刺”写出了枣树那种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战斗风格。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枣树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呢?(板书:)坚毅不屈的战士形象,是作者着力赞颂的对象。小红花又是一种什么形象呢?(投影下列判断题)(1) “小粉红花”象征了那些被压迫、被摧残的弱小者,作者对其的感情是:同情( )(2)第三段化用了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中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告诉人们黑暗不会永远地统治大地,光明终将到来。( )(3)红花的梦秋后有春,坚信春天必然到来

6、,充满胜利的信心。落叶的梦春后是秋,明白斗争有反复,是艰难曲折,错综复杂的,因而必须进行韧性的抗争。( )分析:小青虫形象:快速阅读(7-9)节,思考:7 节和 9 节中作者两次提到“夜半的笑声”这两种笑声是否相同?明确:第一次:蔑视的笑、胜利的笑,是示威与挑战。第二次:快意的笑、欢欣的笑,是对未来的神往。文末有“苍翠精致的英雄们”具体指的是什么?明确:具体指小青虫这些小青虫又象征了什么呢?作者对其态度是什么?明确:象征追求光明,不怕牺牲的进步青年态度:a 批评其乱撞,不讲策略的弱点。b 更敬佩(板书:)其追求光明,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作为作者深深憎恶的“天空、月亮、恶鸟”等景物又有哪些特点?

7、他们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呢?作者对其是什么态度?讨论明确: (1)天空:奇怪而高 月亮:圆满 恶鸟:夜游(2)象征:阴险冷酷、丑恶狡猾的反动势力。(3)态度:鞭挞在铁枝似剑的枣树的直刺之下,他们的狼狈形象是什么?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其狼狈象来。(投影下列判断题)(1) “月亮躲到东边去了”并不是月亮真的向东边离去,而是指其慌不择路,脱离了原有的轨道。 ( )(2) “哇”的一声,是恶鸟绝望的哀鸣,从另一角度显示反动势力惶惶不可终日的惊恐心理,反衬枣树的战斗威力。 ( )(3)两三个青虫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是因为看到同伴葬身火海后产生的恐惧心理及畏难举动。 ( )有人说:有意境的作品能够用各种艺术方法

8、使读者产生象外有象、景外有景的审美感受,那么本文的意境有什么特点呢?自由讨论后明确:本文的意境含蓄而隽永,作者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来刻画形象,用“枣树”与“天空”这两种景物构成了一幅大有深意的画面,因而意境深远而又奇特,这种效果又主要得益于作者采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达作用,那么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到底是什么呢?(投影下列内容)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把现实和幻想融为一体,确切真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格化的景物所代表的社会力量,寄托作者的爱憎情感,表现作者自身的战斗精神,运用象征手法的课文还有:海燕 、 松树的风格 、 井冈翠竹 、 白杨礼赞等。总结课文,进行思想教育。本文刻画的枣树形象

9、由于它的隐喻和象征作用,能够使读者在想象中幻化出一个寓于人生经验的坚强斗士形象,更能幻化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形象。可以说,散文秋夜形象地体现了鲁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执着于现在的战斗的伟大精神,作为我们中学生也应向鲁迅学习,既要学会作文,更要学会作人,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练习巩固(略)附板书枣树:坚毅不屈的战士形象(赞颂)热爱(光明)青虫:追求光明,不怕牺牲的进步青年(敬佩)红花:被压迫、被摧残的弱小者(同情)秋夜(象征)天空(奇怪而高)憎恶(黑暗)月亮(圆满) 阴险冷酷、丑恶狡猾的反动势力(鞭挞)恶鸟(夜游)三、教后感教授这篇课文,我有以下几点感受:教学目

10、标要明确,要出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白学什么,可以时时检查教师的教学环节是否正确。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了调动积极性启发回答问题外,还要辅以一定的练习加以检测反馈,这样比单纯的讲课要实在得多,要告诉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学生遇到较深、较难的问题时,要善于启发诱导。例如本课中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写两株枣树,而用“一株还有一株” ,学生回答认为这两株一是代表共产党,一是代表国民党,这明显是错误的,如何引导呢?我举例:假如你考试成绩差了,老师对你说,学习第一要努力,第二还是要努力这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很快便想到这是强调,所以很自然地解决了“反复修辞强调作用”这个问题,所以教师的

11、临场发挥驾驭课堂的能力要强。练习题一填空题1 秋夜是散文诗集的第一篇,发表于年。2 秋夜所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二单项选择题1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出自( )A 秋夜 B 春末闲谈C 雨前 D 风景谈2 秋夜的体裁是( )A散文 B自由体诗C散文诗 D杂文三双项选择题1散文诗秋夜中,象征现实生活中旧势力的景物有( )A小的粉红花 B直刺天空的枣树C奇怪而高的天空 D夜游的恶鸟E小青虫2 秋夜中,寄寓着作者情操的景物有( )A小的粉红花 B直刺天空的枣树C奇怪而高的天空 D窘得发白的月亮E夜游的恶鸟四多项选择题1、 秋夜中所创造的一组象征性形象包括( )A

12、天空 B枣树C蜜蜂 D小的粉红花2 秋夜中现实生活中旧势力的象征物是(A奇怪而高的天空” B小青虫C小的粉红花 D窘得发白的月亮E夜游的恶鸟3 秋夜中抗击黑暗势力的象征物是( )A小青虫 B直刺天空的枣树C奇怪而高的天空 D小的粉红花E窘得发白的月亮4 秋夜中作者寄寓在象征物上面的思想感情是(A枣树:对韧性战斗精神的赞颂 B小青虫:对不自量力,自投罗网者的讽刺C夜空:对黑暗统治者的憎恶D月亮:对追求光明而不得者的怜悯E小粉红花:对被压迫被摧残的弱小者的同情五、判断题1鲁迅写作秋夜时,正和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及封建势力进行着韧性的战斗。 ( )2 秋夜中的“枣树”形象也是鲁迅自己的人格、精神和战斗豪

13、情的诗意写照。 ( )3鲁迅是在上海写成秋夜的。( )六、简答题1简述秋夜的时代背景。2简析鲁迅秋夜运用象征手法抒情的艺术特点。3简述秋夜中“枣树”形象的象征意义。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野草 19242象征二单项选择题1A 2C三双项选择题1C,D 2A,B四多项选择题1A,B,D,E 2A,D,E 3A,B ,D4A,C,E五判断题1对 2对 3错六、简答题1 秋夜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 ,写于“五四”退潮后的苦闷彷徨期。鲁迅的苦闷彷徨是他秉承“五四”新文化精神在进取搏击途中难于避免的,他以求索而产生的苦闷,战斗而引来的彷徨酿就了野草 。 野草是“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惨白色小花, ”证明封建军阀

14、统治着的黑暗年代,仍然有生命存在,这顽强的生命之花不是为着粉饰鬼蜮世界,而是为着“与黑暗捣乱。 ”秋夜作为野草的开卷之作,即表现了顽强开放于地狱边沿的生命之花的精神品格。2这篇作品写秋夜后园和室外所见所感,寓情于景,把自然人格化,创造了天空、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等一组具有深刻意蕴的象征性形象。这些形象具有鲜明的特征:天空奇怪而高,眯着冷眼,将繁霜洒在园中的野花草上;小粉红花在夜气的侵袭下瑟缩发抖,做着春天的梦,对未来抱有希望;枣树则饱经沧桑,知晓季节变化的规律,因而不受任何蛊惑,以直而长的枝干直刺天空,一意要判它的死命;小青虫则不惜牺牲生命去扑火,被誉为“苍翠精致的英雄”通过这些形象,作品传

15、达了对黑暗、暴虐的统治势力的憎恶和愤怒,对被压迫被摧残者的同情,对追求光明的幼小者的赞美。尤其是枣树的形象,表现出一种顽强抗击黑暗,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韧性战斗精神,既是作者对这样的战斗者的肯定,也是其人格、精神的写照。作品情景交融,诗意浓郁。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作品具有境界幽深,寓意深远的特点。3枣树形象是作者心灵的对应物,寄寓着精神界战士的品格。敌视枣树的夜空,其威枚摧折着一切生命的存在,要使秋夜成为一个生命荒芜的冷酷世界。在这世界里满是蜷伏着怯弱的生命,惟有枣树是敢于与夜空相搏的孤独的战士。他不畏惧造物主的权威,尽管“落尽叶子,单剩干子, ”仍然抖擞精神向黑暗进击。枣树饱经历史的风霜雨雪,有

16、着十分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他冷静地认识到“春后还是秋” ,只要黑暗的造物主存在一天,春天就不会久长。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赋予他非凡的韧性战斗精神。枣树的锲而不舍的战斗,将一切现存秩序的维护者搅得不得安宁,使为繁霜封锁着的秋夜,毫无生命脉息的地狱终将要换个样子了。总括来说,枣树形象既象征着一个韧性战斗者,又张扬一种顽强抗争的精神,从而体现作者的自我思想和性格。http:/ 岸一、教学目标:1. 通过诗人对于“对岸”的富有想象力的图景描绘,体会其热爱大自然,热爱人民,热爱故土,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2. 了解泰戈尔及其诗文特点,艺术风格二、教学重点:了解文章的象征意象三、教学难点:掌握散文诗的特点

17、及泰戈尔诗选的儿童心理描写四、教学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设计:1.由泰戈尔诗文的名言名句导入2.简略介绍作者生平,听录音朗诵3.直接分析文章,提问法:(要求落实到段落、句子,甚至是字里行间)对岸有什么?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对岸” “妈妈”又有什么象征意义?4.由译者对新月集的评价,小结泰戈尔诗文的艺术特色六、教学过程:1.导入:(由学生课前五分钟讲话时用泰戈尔诗集中大家所熟识的名言名句进行点评导入新课)“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 ”泰戈尔先生用如此优美而恬静的语言向我们展示生活的真谛,平常在生活中我们也对泰戈尔的诗耳熟能详,那么今

18、天我们就一起来全面了解一下印度诗人泰戈尔。2.作者简介:泰戈尔是印度孟加拉地方的人,印度是一个“诗的国” ,诗就是印度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泰戈尔出身于 19 世纪中期印度的名门望族,从小受过良好的氛围熏陶,主要进行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活动的创作,诗集主要有园丁集 飞鸟集 吉檀迦利 。因园丁集而获诺贝尔奖。泰戈尔的诗正如天真烂漫的天使的脸,看着他,就“能够知道一切事务的意义” ,就感到和平,感到安慰,并且知道真相爱。有人认为泰戈尔的著作能够在全世界流行,一半在于他思想中的高超的理想主义,一半在于他作品中的文学的庄严与美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他的散文诗对岸 ,先听一听录音朗诵。同时思考练习

19、一。3.文章主要内容及艺术特点:(1) “我”想象中的“对岸” ,有着怎样令人神往的美妙的景象?描绘一下!明确:“我”想象中的“对岸” ,是一片世外桃源般地,恬静闲适。丰富极具田园气息的神奇乐土。在那里,人们耕耘,放牧,各种飞禽鸟兽哦在那里自由自在地栖息生长,连长草在月光下也呈现出异彩。 (学生作答,教师稍加肯定)这主要集中在文章的前面两部分,耕耘放牧这些都是人的活动,所以,这一幅“对岸”的画面是淳朴无华的农庄田园,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即使那里的人和物都是那样的普通平常,甚至夜里还会有“豺狼 ”,但在孩子的眼里仍就是个可爱而又令人好奇的地方。而第二幅画面中并未涉及到人, “对岸”普通池塘的周围

20、,在孩子看来,飞禽走兽,一花一草,都有生命有情趣, “对岸”是自然界的万物自由自在生长的地方,一个美丽愉快而令人神往的地方。(2)想象如此美妙的景象,作者寄托着怎样的愿望和追求?明确:请看文章第三部分。 (先选其中几个句子朗读一下,逐句分析)第一句话看似简约,平淡,实际上却是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孩子内心的阵阵波澜,在同龄伙伴那种“诧异”目光的注视下,自由地渡来渡去,心里是多么地喜悦,得意神气啊!第二、三句:在自由自在的大地上玩耍,肚子饿了可以找妈妈,天色昏暗了可以回家,多么令人眷恋。作者热爱母亲,热爱故土,热爱大自然之情正是体现在每段最后“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而不是简单地离开。(3)文章中反复提

21、到“妈妈” ,这有什么作用?明确:“妈妈”和“对岸”都是作者感情寄托的一部分,通过对“妈妈”和“对岸”来表达作者对生活,对自然,对故乡和人民的热爱。而且,文章全篇都是以一个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以一个儿童的口吻来描绘“对岸” ,因此, “妈妈”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小结:总之, 对岸写儿童心理,写一种渴求和向往。诗人以孩子丰富的想象力,朦朦胧胧的意识,纯真的感情描绘了三幅图画。4.诗文的艺术特点及现实意义:对岸选自新月集 ,译者郑振铎先生曾把新月集与安徒生的童话相提并论。赞叹新月集的文字也具有“不可测的魔力” “它把我们从怀疑贪欲的成人诗集,带到天真秀嫩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 ,是一部优秀的“叙述

22、儿童心理,儿童生活的最好的诗歌集” 。他的诗虽然有时沉寂,但微妙幽婉,具有很深的感化力,甚至于他的戏剧,小说,论文也是充溢着诗的趣味与音乐似的词句。在印度,有人说泰戈尔的诗,每天读一行可以把世上一切烦恼都忘了,也有人说“他是我们圣人中的第一人:不拒绝生命,而且还能说出生命之本身的,这就是我们爱他的原因了。 ”在中国,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在印度,泰戈尔创造了一个和谐美满的永恒国度;在欧洲,其一的童话世界力,处处是欢声笑语的幸福。而今天,无论中西,许多大城市高楼林立,重压力,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关闭在水泥森林了,回归本真,回归自然正是所有人的心声。走进泰戈尔的对岸近几天课上学习了印度大

23、文豪泰戈尔的散文诗对岸 。人称“儿童天使”的泰戈尔是东方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作为蜚声世界文坛的文学大家,一篇语言质朴、笔触平和、看似“貌不惊人”的对岸却有着很高的艺术和思想境界,也让我和孩子们确实领教了散文诗那“形散而神不散”的真谛:初读诗文时,说句实在话,我也是一头雾水,如同坠入了迷魂阵,分不清东西南北,看不出子丑寅卯,只觉得乱七八糟,缕不出个头绪。难怪连“小作家”宋星同学在我布置自读时也跟邻座的同学嘀咕:“哼!这也能算是文章?”我听到后并无愠怒之色,反倒有欣赏之意,因为我能感觉到这是她的真心话。 当孩子们都觉得索然无味时,我引导他们交流搜集的关于泰戈尔和新月集的资料。通过组织汇报

24、和教师的补充介绍,孩子们的心中豁然开朗:泰戈尔对正规学校的传统教学方法异常的反感,觉得十分呆板、枯燥,他极其向往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学生自然而然地感悟到:“对岸”的那一切虽然平常普通,然而在孩子的眼中仍是那么地具有吸引力,因为那是一个充满自由,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令人舒心而又愉快的地方。即使有黄昏后豺狼的“哀鸣”,也不能阻止我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孩子们再读课文时是趣味盎然的,我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心在与文本产生着共鸣-随着作者的思绪一快儿起伏跌宕。继而他们的脸上洋溢出了感悟成就感的笑容,而不再有一丝一毫的困惑迷茫的愁云。 在阅读欣赏中,我引导孩子们展开思考讨论:为什么对岸一文反复强调“妈妈

25、,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让他们结合诗歌的主要内容、思想基调去体味并讨论交流。学生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诗歌采用隔行分段,这一句总是出现在每段的末尾,加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体现了一种韵律美。 2、这句话是课文的主线-既串连了文章的三部分内容,同时又突出地表现出了诗歌的基调,即热爱大自然、眷恋故土的情感。在我的心目中, “对岸”有美丽可爱、充满生机的大自然,有自在无羁的理想空间;然而“此地”却有自己依恋的妈妈,有知心的伙伴,有热恋的故土,所以两岸都难以割舍,而“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 3、这也体现了对妈妈的尊重:“我”非常爱自己的妈妈,文中写了中午时还跑到妈妈那里

26、说:“妈妈,我饿了!” “我”离不开妈妈,当然也很在乎妈妈对“我”的前途选择的看法。另外,从“我将永远不像爸爸那样,离开你到城里去做事。 ”一句看出来:爸爸的做法给妈妈造成了伤害, “我”从与妈妈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爸爸的前车之鉴也给“我”敲响了警钟,所以“我”的选择必须征得妈妈的同意,所以课文才反复强调:“妈妈,如果你不在意。 ” 3海 燕一、教学目标:1、在朗读的基础上感悟和品味作品形象及其深刻内涵。2、体会、揣摩和学习抒情性语言和多种手法。3、体验和培养乐观精神。二、教学重点:1、赏析海燕形象,领会作品的象征内涵。2、在反复诵读中,揣摩作品的语言和手法。三、课时安排:两

27、课时四、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疏通文意,通过诵读初步感知课文。2、搜集高尔基的有关资料。3教师准备录音带,录音机,投影仪或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整体感悟,赏析海燕形象。教学步骤:一、导入美文。介绍海燕的深远影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它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高尔基所写的一首散文诗。它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山之作,有如春天的旋律,时代的前奏曲,革命的宣言书。自问世以来,它便以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它的读者,超越国界、超越时代,超越年龄、性别、种族。它属于过去、属于未来、属于全世界。它是美的典范之作。二、整体感悟。1、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或者播放课

28、文录音。要求:学生听读时不看书,凝神细听。2、学生交流听后感受,谈自己在听读时候的所感所想。3、学生再进一步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和讨论:这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散文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律和流动感的画。以时间为序,文章着重刻画了几个场面?在不同的场面中海燕都有些什么样的表现?讨论明确:(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出示三幅场景画面以及相关文字)课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三个大的场景画面:暴风雨“将来”-“逼近 ”-“即临 ”。暴风雨将要来临,海燕“高傲地飞翔” ,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暴风雨逼近之时,海燕搏风击浪,迎接暴风雨。暴风雨即临之时,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姿态呼唤暴风雨的到来

29、。三、品味探究,赏析海燕形象。1、 自主品味,进行个性化解读。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读了此文后,你心目中的海燕形象是什么样的形象?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让学生深入接触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2、 联系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初步把握海燕形象的特定内涵。师生共同明确: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这本是自然现象。因此“海燕”一词在俄文中含有 “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高尔基在俄国 1905 年革命前夕,塑造了海燕这个“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精灵”般的艺术形象,旨在呼唤即将到来的革命风暴,为登高一呼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高唱赞歌。3、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海燕的段落或者句子,

30、朗读、勾画、体会和品味其形象给人带来的美感。师生共同评析。预期成果示例一: “黑色的闪电”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给人一种足以体现海燕的矫健、勇猛之美, “闪电”使人眼前闪出亮光,看到光明。示例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掷地有声,这是海燕的战斗宣言,体现一种豪情与力量之美,是全诗豪壮之美的最高点。示例三:海鸥的“呻吟、飞窜、恐惧、掩藏” 、海鸭的“呻吟、吓坏” 、企鹅的“胆怯、躲藏”与文中海燕的“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海燕的英勇乐观之美;写大海,写风、云、雷、电,是渲染一种激烈的斗争环境,烘托出海燕形象的高大之美。、学生齐读课文,深入体会。四、布置作业。1、反复诵读课文,

31、体会文中形象和作者感情。2、写话“海燕的宣言” (结合练习三)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朗读课文,揣摩和学习抒情性语言和写作手法。教学步骤:一、学生交流“海燕的宣言” ,深入领会海燕的内心活动。 (师生共同评点,充分肯定学生的个性化见解,肯定学生的合理想象。 )二、朗读课文,揣摩和学习抒情性语言和写作手法。、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类总结自己在文中所勾画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深入探究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讨论明确:关键词句的使用,使大自然人格化了,各种景物具有不同人的动作、感情,也就是说,拟人化使象征体具备了被象征体的特点。总的来说, “海燕”象征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暴风雨”

32、象征 1905 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一场酝酿中的推翻沙皇独裁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大海”象征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海鸥” 、“海鸭” 、 “企鹅”这一组意象群象征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的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不革命者。、精读第三个场面,探究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着重启发学生理解和体会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增强文章语言抒情性色彩方面的作用。挑出典型例句反复品读、深入分析,鼓励学生敢于发表看法,言之成理即可。预期成果示例:“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用拟人的手法,“抓住” 、 “熄灭”突出了大海巨大的声势和强大的力量。 “-暴风雨!暴风雨就

33、要来啦!”用反复的手法,以强烈的感情表现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呼唤,强调了革命暴风雨已近在眼前,历史潮流已不可逆转。3、朗读课文。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朗诵语调的处理,共同编注朗读脚本。教师要尊重学生对课文的独特理解与编注,善加引导。脚本示例一:“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 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 /”表示很短的停顿,不换气。 “”表示语气加强。 )脚本示例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这是全文之高潮所在,全诗的最强音,应蓄积力量以最豪壮的语气,最强烈的感情,一字一顿读完这个感情十分强烈的祈使句,并嘎然而止。 )然后,学生用个人表情朗读、小组

34、读和全班齐读等方式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品感情及抒情性色彩。同时,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朗读评点。三、拓展延伸。结合练习四,以“面临生活的暴风雨”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探讨。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充分肯定“与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的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乐观精神和生活态度,鼓励学生积极追求勇者风范。四、小结:我们在美的享受中解读了作品,感受到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感悟到海燕穿越时空的壮美。作品运用多种手法,使全诗集诗情、画意、理趣为一体,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瑰丽明珠,其产生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是无比巨大的。同学们,让我们在生活的暴风雨中也做那勇敢飞翔、搏击长空的海燕吧!五、布置

35、作业。1、继续诵读课文,为参加本单元散文诗朗诵表演比赛作准备。2、 人生,并非只意味着阳光与鲜花,有时也会遇到坎坷,甚至面临各种各样的“暴风雨”,试以“面临生活中的暴风雨我该这样做”为话题,拟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上交流。点 评本教案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注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突出了对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同时,还注重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教学设计由海燕的深远影响导入,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教学过程以朗读教学贯穿始终,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揣摩感悟诗情、画意和理趣,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评,评中读。在赏析海燕形象时,注重了学生的个

36、性化解读,既尊重学生对海燕形象的感性认识,又结合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把握海燕的特定内涵。在延伸拓展中,将学习本课的现实意义与学生的口语交际有机结合,鼓励学生面对生活的暴风雨时也像海燕那样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突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4叶笛(二章)一、教学目标 1.对散文诗的特点有所了解2.增强对诗歌的感受力二、教学重点1.叶笛的写作技巧三、教学课时:一课时四、教学过程 (一)引言:今天我们将接触一个新的文学体裁-散文诗。散文诗起源于俄国 ,流传到我国已经 90 多年的历史了。是兼有抒情散文和抒情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是“混血儿”,它的形式是散文,灵魂是诗。散文诗没有模式,它本

37、身是解放出来了的一种文体茅盾先生曾用一句话概括了散文诗的特征:“散文形的诗”介绍散文诗散文诗: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茅盾的话呢,首先我们要明确诗和散文诗;抒情散文和散文诗的区别。当然只能大体地加以区别,绝对的区别标准是难以规定的。a. 诗与散文诗我们在此引用一下那家伦的观点,他以为散文诗是从诗或散文领域中分离出来,是近代文学向更精细的文学体裁发展的一种趋向,这一说法,值得注目。的确,在近代文学中,如报告文学、杂文都是从散文领域内分离出来而成为独立的文体的1. 散文诗与一般新诗的区别在于: 散文诗不像一般新诗那样有严谨的格律,它不分行,不押韵2. 可是既然是“诗” ,散文诗必须具备诗的最主要的基质:感

38、情,必须强烈;想象,必须丰富;意境,必须和谐。b. 抒情散文与散文诗1. 散文诗篇幅短小,有一定字数限制,抒情散文可稍长些;2. 散文诗要求有浓郁的诗的意境,而抒情散文虽然也以此为创作的追求目标,但由于篇幅稍长,意境总不那么凝聚3. 散文诗中要隐含寓言和哲理,又必须通过形象来表现(二)总结也都是由于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为了扬弃诗或散文中的某些“拖累” (所谓扬弃,就是有选择地保留.舍弃并进行某种转化和提高)如诗的押韵、讲平仄之过于硬僵的约束,如散文行文之过于分散、拖沓以至没有节制等,为了吸取二者的优点,如诗的浓缩、内在的节奏感和散文的舒展自如、自由活泼等,而试着以一种新的文体来表情达意。诗歌讲押

39、韵,甚至讲每节的行数,乃至每行有整齐的字数,在某种情况下,格律如果运用得当,可以使诗歌生色增辉;甚至如果脱离了一定的格律,诗不成其为诗。但在另外的情况下,格律的确成为一种“拖累” ,而散文诗恰恰可以冲破这种“拖累”而自成格局。从某些散文中,也不难发现某些“拖累” ,譬如行文拖沓,内容过于繁杂,节奏过于迟缓等,散文诗又可以改正这些“缺憾”而同时吸取散文的另外某些美学特点,自成格局。散文诗语言的内在张力,是一章作品中最大的特色。一句话一个小片段便能将思想的厚度升华到另一个高度。散文诗章里一个标点一个词的运用,都会影响到整章散文诗的表达效果,所以娴熟的语言应用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三)进入课

40、文齐读诗歌:对于散文诗要有更直观的了解,就必须进入具体的文本阅读,现在就请同学们朗读一下散文诗的第一首叶笛作者介绍:原名郭嘉桂,回族,祖籍福建莆田,1919 年出生。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散文、散文诗和儿童文学的创作事业,迄今已结集出版作品 50 多部。他早期的作品质朴清新、饶有天趣,贮满诗情画意,是风景画家、风俗画家与抒情诗人才能的神奇统一。其叶笛集于1959 年初出版后,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冰心著文称“又发现了一个诗人的喜悦。 ”新时期以来,他的作品追求自然、本色、纯朴,具有更广阔的历史感和更深沉的哲理意蕴,体现了大家之风范。诗人何为?这是海德格尔提出的问题。我们本土的诗人有史以来缘

41、于愤怒,当然也有一大批言志、载道的诗人。好诗大多出于前者,后者大多做的是添砖加瓦的事情,偶有好句,也属精神残废。直到现代诗人的出现,才似乎真正地跟个体心灵有关。30 年代活跃于上海文坛的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经常在现代杂志上发表作品,还有戴望舒等等。这是郭风艺术上的幸运,这是我们诗歌史上一个非常短暂的个体心灵自由书写的黄金时节,郭风有幸地在他们那受到了影响。以至郭风甚至可以在“1942 年 1943 年,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艰难的年份,抗日战争进入到最后阶段,日本侵略者更为猖狂,在中华大地,在东南亚,在太平洋而郭风,却在礼赞他的村庄、礼赞那儿的劳作与暮归” ,对此有论者认为“郭风这一时期脱离了

42、斗争生活” ,但有人回答:苦难中的郭风,实际上是通过如许的描写,寄托了一种很强烈的对和平的渴望,对失却了的家园,对被践踏的村庄的遥想和怀念。有人说这是郭风的懦弱,诗人本身就应是弱的天才,因为“诗歌并不教给人们任何关于现实的东西,只有科学的陈述才有经验上的可证实的意义,而诗歌是不可证实的-每一首诗,每一件文学作品,都有一个自己营造出来的世界 ,对于现实来说,这只是一个可能的世界。(四)解读文本诗人在叶笛中营造的是怎样一个世界呢?首先我们要关注的是技巧1.最明显的就是“重复”“吹出了吹出了” ,从修辞角度说这是运用了排比。但这不仅仅是修辞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诗学的问题。这里的排比句式增强了循环往复

43、的节奏感。叶笛没有技巧只能发出一些单调的或者刺耳的声响,可到了郭风的笔下就变得不同凡响了,他不仅吹出了节奏吹出了旋律,而且更吹出了故乡的景象,乃至吹出了故乡的豪迈2. 接下来我们关注象征。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中外各种文学作品多采用。所谓象征,即借助某种具体形象以体现某种抽象思维以及情感。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隐喻对所爱者之思念和离情。如李贺的“可怜日暮嫣红落,嫁与东风不用媒”(南园十三首之一) 隐喻女子容华易衰之意。这些都是采用象征的表现手法,我们并且可以从中发现诗人运用这种艺术手法的技巧之高超。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象征的艺术效果在于能够赋予被象征物以暗示,引导读

44、者的想象和联想的作用,被概括的内容显得含蓄、深广。 叶笛中多次出现了“对于太阳的赞歌” , “太阳似的升在空中的旗帜的歌”以及“太阳的光明” ,便是想通过象征的手法,以“太阳”隐喻光明的社会、时势和人民的喜悦的心情。顺便说一句,多次出现有关“太阳”的文句,又旨在渲染一种光明的气氛,增强我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效果。这种渲染手法,当然也是一种技巧。 3.看一下诗歌的最后一节。这里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通感。我国古典诗词以及国外若干意象派、象征派诗歌中往往采用这种表现手法和技巧。这就是把五官的感觉视、听、味、触以及心理感觉(意感) 互相沟通起来描绘。 (如王维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

45、) 就是把视觉(日光和青松) 与触觉( 冷)沟通起来,描绘一种清冷的景色。如杜甫的“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新安吏 ) 就是把视觉(所见青山)沟通听觉(泉水又转化为哭声)来烘托一种悲切的心境。 )在叶笛 中,就出现了那笛声里有青草、龙眼花的香味和太阳的光明的诗句。把叶笛给人的感觉通过嗅觉和视觉表现。青草的香味(惬意悠然,亲切轻松,乡土气味)和太阳给人的感觉是怎么样的?(积极的,明亮的,温暖的)郭风常常感到叶笛这篇作品,还没有完全表达出自己对故乡、对故乡大自然和民俗中所蕴藏的特有的诗的现象和诗意的深刻性,没有准确地表达出自己对故乡的深刻的情感。其实他在诗歌中所营造的乡土世界是比较成功的,乡土的

46、亲切与诗意皆产生于距离,远离故土的人才会产生亲切的怀恋。所以这个诗人创造的世界并不是现实的世界,是我们刚才说的可能的世界。4.下面,要谈的是叶笛中有关“结构”的技巧。所谓结构,可否说是一种使作品成形的技巧?具体地说,就是组织和安排一篇作品的内容,合理取舍材料、合理布局,以构成一篇作品之和谐的艺术整体。以叶笛为例,它一共四节,一、三两节对称,二、四两节对称;每节采用若干排比的文句,句式大体匀称;但又按照思想感情的自然发展,排比句不求整齐,而追求与内在节奏相适应的排列。另外,各节又成为各自独立但又服从于全篇的小结构,各自追求自己的匀称和变化。如果允许“现身说法” , 叶笛的结构似乎是从我国古典建筑

47、得到某种启示,或者说,它是仿照我国古代宫殿前后照应,东西对称,基本整齐而又有一定错落的构造体系(五)总结分析到这里,我们可以感受这是一首既有诗情又赋予技巧的散文诗,也具有当时的散文诗创作中难得的浓厚的泥土气息和牧歌风味。这是一首意境极光明灿烂的诗歌。表达出的对于大自然,对共产党,对国家对生活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也是真诚热烈。其中的乡土风情更是表达得幸福惬意。到此我们还只是拘泥于文本本身。但是我觉得有一个问题是比较有意思的。我想提出来供大家思考一下。也许大家都对这样的问题会忽略,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是什么时候?(1959) 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怎么样的时期?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是中国近百年历

48、史上少见的大饥荒时期。 )这样一提出来,也许有的同学会觉得这与诗歌中所营造的欣欣向荣的世界构成了一个奇怪而强烈的讽刺。确实有人认为这是带有附和时代共名的需要创作出来的。我们不在这里对此评论做评价。因为也有人这样认为,作者是要营造一个向往的理想世界是对于现实寄予很深刻的寄托和渴望。在那样一个思想单纯的年代,没有必要去怀疑作者的热情与热爱,他们都是极真实诚恳的。这样两种完全不同的说法,我们很难判断谁的更接近于作者的创作初衷。我再次想提出这样的问题,只是想给大家一个概念,那就是一个作品的意义往往并不是局限于它的技巧,它的文字和文本本身。这样一首散文诗放在今天这样的时代,也许就无法让人津津乐道了。所以我们只有关注作品背后的东西,才能体味出更多的意味。5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一、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理解关键字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