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 教 新 课 标 高 三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一、考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二、常考内容:虚词、实词、熟语的正确使用三、赋分:36 分四、知识点的分析第一节 正确作用虚词 教学目的: 1、了解虚词考查的基本题型; 2、了解常见虚词的错误类型; 3、掌握一些辨析虚词的巧妙方法; 4、注意一些典型虚词的用法。教学重点:目的 3、4 一、 考点阐述 虚词的考查,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还是很高的。近几年来,从1996 年到 2002 年的全国卷、2000 年和 2001 年的北京春招卷都涉及到了虚词的考查(2001 年全国卷虚词考查出现在语病题中)。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题,虚词的考查涉及了
2、副词、介词、连词和助词。在解答虚词考查题时,除了要了解虚词误用的常见类型,掌握一些辨析虚词的巧妙方法外,还应该注意一些典型虚词的用法。二、 考题剖析1、(2002 年高考)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c: 中美关系 动荡,不符合以方的根本利益。你比他只是 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这几天我 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A、一再 多少 往往 B、再三 多少 常常C、一再 稍微 常常 D、再三 稍微 往往2、(2002 春季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他遇事不够冷静,甚至流于意气用事 ,使他的看法不能被对方接受,而这些看法本来可能是正确的。B、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
3、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C、其实,细究起来,“ 华夏汉民族文化”这一概念,本身就有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并非是一个封闭的稳定的范畴。D、小男孩吃力地推着车,但无论如何也推不上那个土坡。我上前帮了他一把,趁机向他聊了起来。三、 考点探究 人 教 新 课 标 高 三2(一)考查虚词的两种题型: (1)辨析句子中虚词使用的正误; 如 1997 年高考题: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c: A 、由于改编者没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任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地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 B、晚会上,广播艺术团的演员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辛勤劳动的环卫
4、工人,他们的节目,无论从创作到演出,都受到群众的称赞。 C 、这个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日益严重,许多人认为,采取货车在规定时间内不准进入城区的措施,未尝不是一个缓解矛盾的办法。 D 、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对种种不爱惜人民币的错误做法,以及随意将人民币放大后销售的违法行为,尚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如 1998 年高考题:依次填入下列一段句子横线中的关联词,恰当的一组是a小说家应尽可能地把人物对话写的流利自然,生动活泼, 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 讲故事或作报告, 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 不写稿子, 应像一篇文章。 A 、虽然 而 却 即使 也 B、 尽管 可是
5、而 虽然 但 C 、尽管 而 却 虽然 但 D、 虽然 相反 可 即使 也 (二)常见虚词错误类型: (1) 重复使用。 “为了优化高职生源结构,促进高职改革和发展,并且也是为了盘活中职,打通中职通向高职的渠道,我市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何处重复? (2) 滥用虚词。 “面对千疮百孔的祖国河山,所以无数仁人志士忧心如焚,千方百计地探寻着救国之路。” 怎么滥用? (3) 故意混淆关系。 “祖国未来的路极不平坦,我们只要抓住好每一次机遇,就能去迎接每一次挑战,就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如何混淆? (三)掌握一些辨析虚词的巧妙方法 1、分清是成套使用还是单独使用 关联词语在使用中有着固
6、定的搭配关系,一般不能换用。在辨析虚词时,结合例句中出现的词语,看清是不是成套出现,是否构成了固定搭配关系。一些虚词有几种搭配关系,就要结合语境来选择。比如,“不但” 和“而且”、“反而”都能搭配,如果前后分句意思相反,“不但”只能与“ 反而”搭配。“无论”只能和表选择的词语 “或、还是”等搭配,不能和表并列的词语(如“和”)搭配。 人 教 新 课 标 高 三3【训练 1】判断关联词语使用的正误,如错误则加以改正。 (1)昨天夜里下了一夜的雨,天亮后不但没有停,而且越下越大。(“而且”应改为“反而” ) (2)现在,无论城市和农村,都经历着由改革开放所引起的深刻变化。(“和”应改为“ 还是”)
7、 有些虚词一般单独使用,不和其它词语构成搭配关系。比如,“进而” 、“ 从而”、“因而”等。 (3)乡党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政策,从而推动了生产的迅速发展。 (4)下游河床狭窄,因而河水容易泛滥。 常用成套关联词语有: 表并列的:“不是而是、是不是、既(又)又”; 表选择的:“不是就是 、是还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表递进的:“不但 而且、尚且何况”; 表转折的:“ 虽然但是、尽管可是”; 表条件的: “只要就、只有才 、除非才、无论都、不管总是”; 表假设的:“ 如果那么 、即使也”; 表因果的:“因为 所以、既然就”。常见单独使用的关联词语有: 表并列的:“同时、同样” , 表递进的:“
8、 并且、况且、进而、甚至 ”, 表转折的:“然而、却、只是、不过”, 表因果的:“ 因而、从而、因此 ”等。2、分清是假设口气还是既成事实 关联词语中有些表示的是假设语气,比如,“即使、不管” ;有些表示的是既成事实,比如,“ 虽然、尽管 ”。如果辨别不清,就可能出错。 ( 5)尽管路途遥远,他还是坚持要去。( “路途遥远”是事实。为何种关系?) (6)不管路途有多远,我都要去。 (“路途有多远”是假设为何种关系?) 3、分清是用于前一分句还是后一分句 关联词语有固定的位置,有的只能用于前一分句,比如,“由于”;有的只能用于后一分句,比如,“却、然而、至于、以致”。在例句中的位置不对了,就是误
9、用。 【训练 2】判断下列句中的虚词使用的正误,如错误则加以改正。 (7)他没能参加这次考试,由于他工龄少了半年。(“由于”应改为“因为”)(8)至于我报考师范类院校,是既定方针,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还没做最后决定。 (“至于” 表另提一事,用在后分句开头,应改在“哪所”前) 为了表达需要,用在前一分句的关联词语会改变位置,用在后一分句,起强调作用。 (9)小说家应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虽然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 4、分清虚词前后连接的是词语还是句子 有些虚词用来连接词语或短语,人 教 新 课 标 高 三4有些虚词用来连接句子,了解了这种用法,辨析时就不会出错。比如,“又又”
10、通常来连接并列的词语,而“ 既又”一般来连接并列的句子。【训练 3】选择关联词语填空。(又又/既又) (10) 要有周密的计划, 要有切实的措施。(既又) (11)一个受过高等护理教育的护士,应该 有理论 有实践的经验。(又又) 其它类似的虚词有:“或”与“ 或者”,“乃至”与“以至、以致”。5、借助句子表达的语气辨析 有些虚词必须用在表疑问的句子中,如“还是、何况”,用在陈述句中就不合语法。有些虚词用来表达委婉语气,如“与其、不过”,有些用来表达强调语气,如“宁可” 。分辨不清就会误用。 (12)去电影院,或者去滑冰场?他一时拿不定主意。(“或者”只能用于陈述语气,应改为“还是” 。) 6、
11、借助标点符号辨暐 有些关联词语在使用时可以用标点符号与分句隔开,比如,“因此、其实、确实、相反”。借助这一点,对辨析虚词也有帮助。 【训练 4】判断关联词语使用的正误,如错误则加以改正。 (13)知识的海洋是无穷无尽的,因而,学习是无止境的。 (“因而、所以”不能用标点与分句隔开,应为“因此”,“所以 ”加语气词后可用标点与分句隔开。)(14)所以呀,要不然我怎么这样说呢?() (15)他不但没被困难吓到,相反地,战斗意志越来越坚强了。() 7、注意主语前后虚词的位置 一般情况下,前后分句主语相同,虚词用在主语后;前后分句主语不同,虚词用在主语前。 【训练 5】判断下句中虚词使用的正误,如错误
12、则加以改正。 (16)我不仅不认识他,我奶奶也不认识他。(主语不同,“不仅”应放在“我”之前) 同类的虚词还有:因为、除了、不但等 8、注意口语和书面语色彩 有些虚词使用随意,属日常口语,不能用于书面语色彩浓重的句子中。而一些文言虚词就要用于书面语中。 (17)咱们去散散步吧,或者就去看电影,别总这么闲坐着。(“或者”应改为用于口语的“要么” ) 同类的虚词还有:要是、别说、就是、哪怕等 (18)21 世纪要求人们都要有比较强的自立能力和判断能力,惟其如此,所以要使人们学会生存。(“惟其”是文言虚词,表因果,与“正因为”相近)9、注意引出主客体的虚词的位置 如果不能正确辨别介词(主要是 “对、
13、对于”)引出的对象是主体还是客体,就容易导致主客体颠倒,误用虚词。 人 教 新 课 标 高 三5【训练 6】下句中的虚词使用是否正确,如错误则加以改正。 (19)他的深情厚意,对我来说,一直是牢记在心的。 (应改为“对他的深情厚意,我一直是牢记在心的”。) 10.注意虚词的词性 有些虚词兼有两种词性,象“和、与、跟、同”,既是连词又是介词,这就要结合语境认真辨析。 (20)在中国和与中国签署协议的 37 个成员国都将双边协议文本提交WTO 秘书处后,WTO 中国工作组才会组织 135 个成员国投票。(“和”是连词,“与”是介词) (21)英超埃弗顿队的李铁,对我们很熟悉。有无问题? 有些虚词还
14、常被当作实词,主要是副词误用做动词或形容词。也有虚词混用的。 (22)他犯这样大的错误,今天看来,决不是偶尔的。(“偶尔”是副词,应改为形容词“偶然” )【训练 7】比较下列各组诩语的词性有何不同? 其它如:忽然 副词)突然(形容词)、剧烈(副词激烈(形容词)、必须(副词)必需(形容词)、未免(副词)难免(动词)、特别(副词)甚至(连词) (四)注意一些典型虚词的用法。1、注意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的区别 或或者 “或” 常用来连接词语和短语,“或者”常用来连接句子。(1)既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又有较高素质的人,才能称为完全的或健全的人才。 (2)这本书或者你先看,或者我先看。 及以及、及其
15、 “及、以及”都可以用来连接词语和短语,而“及其”是两个词,意思是“ 和他(她)们的”。【训练 8】选词填空。 (3)院子里种着大丽花、矢车菊、夹竹桃 及其它的花木。(以及) (4)不仅要掌握实词的常用义和用法,还要注意去掌握实词的运用情况 基本规律。(及其) 由由于 “由”是介词,表凭借。“由于”作连词或介词,表原因或理由。【训练 9】判断下两句中虚词使用的正误,如错误则加以改正。 (5)一个人的天性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于他的家庭出身、生活环境和经历决定的。(“由于”应改为“ 由”) (6)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儿就没及格。 为为了、因为 “为”是介词,引出对象,用法较多。
16、“为了”是连词,表目的,一般单用。“ 因为”是连词,表原因,常和“ 所以”连用。【训练 10】选词填空。(为/为了/ 因为所以) (7)这些考古新发现,为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为) (8)为了 营救落人 教 新 课 标 高 三6水的儿童,他毫不犹豫地跳进了冰冷的河水。(为了) (9) 大家缺乏经验, 前几次实验都没有成功。(因为) 而而且、从而、进而、因而、反而、而后、幸而、而况 “而”用法较多,可以表并列、递进、转折;“而且、进而、而况” 只表示递进,“ 而且”常和“不但”连用; “反而”表意思相反的递进;“从而、因而、故而”表因果;“ 而后”表承接;“ 幸而”是副词,表
17、示借以免除困难的有利情况。【训练 11】判断下列句子中虚词使用的正误,如错误则加以改正。 (10)天亮后,雨不但没有停,而且越下越大了。 (“ 而且 ”不能表反方向的递进,应改为“反而” ) (11)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而且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 (12)前年在上海见过一面,而后就不知他的去向了。 (“而后”不能单用,应改为“以后”) (13)听说老人家身体欠安,故而特来看望。 (“ 故而” 是单用词,常用于书面语中) (14)乡党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政策,进而推动了生产的迅速发展。 (“进而” 表递进,应改为表相因相成的“ 从而”) (15)我亲自感受过中国
18、近代的屈辱史,因而对近百年来那些为中国寻求解脱之路而牺牲的先行者,一直怀有崇敬的心情。() (16)这么多事情一个人一天做完是困难的,更而况他是新手。(“而况”前不能加“ 更、又 ”) 就就是 “就”是副词,有多种用法。“ 就是”是连词,表让步假设,常和“ 也”呼应。(17)警方还发现这个邪教组织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网页上就有不少蛊惑人心的反科学的内容。 (18)你说说这样的好事,就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啊! 对对于 “对”引进动作的方向目标,有“对待”之意;比“对于”动作性强,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对” 。“对于” 引进对象,凡用“对于”的地方都可用“ 对”。【训练 12】判断下两句中
19、虚词使用的正误,如错误则加以改正。 (19)他对于孩子很严厉。(“对于”应改为“ 对”) (20)对于大家提出来的合理化建议,领导是很重视的。()刚刚才 “刚”表示行动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以前,是副词;“刚才”指刚过去不久的时间,是形容词。(21)在吕秀莲之前,最臭名昭著的,莫过于刚才被民众轰下台的李登辉。(“刚才”应改为“刚”) 则否则 “则”表因果或情理上的关系,也可表转折。“否则”意思是“ 如果不这样”,常用在下句的开头。【训练 13】判断下两句中虚词使用的正误,如错误则加以改正。 (22)专门的学问虽然不容易掌握,但是如果有了相当的条件,只要深入钻研,在较短时间内,就有可能出成绩;而广博的
20、知识,则不是短时间所能掌握的。() (23)种小麦一定要适时,否则就会影响产量。() 且尚且、而人 教 新 课 标 高 三7且、并且、况且、暂且、姑且 “且”作连词,表递进;作副词,表暂时。“尚且”通常与“ 何况”成套使用,表递进;“而且”通常与“ 不但”成套使用,表同方向的递进,不再引出其它内容;“况且”一般单用,表示进一步追加理由,再引出结果;“并且” 连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表示两个动作同时或先后进行;“暂且、姑且” 是副词,表示暂时地。(24)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而且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陷。(“而且”应改为“ 况且”)(25)从教育部“减负” 的通知下达以后,各地各级教育行
21、政部门都组织中小学认真学习而且贯彻执行。(“而且”应改为“ 并且”) 2、注意包含虚词的词语或短语 有些实词结构包含着虚词(通常是介词),有着固定的用法,辨析虚词时也要考虑到。以给以、加以、予以、难以、得以 (26)对于劳动竞赛中优胜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以他们适当的奖励。(“给以”后只跟接受的事物,不跟接受的人。应改为“ 给” ) (27)发现问题要及时加以(予以)解决,不能拖拉。(“加以、予以” 一般用在由动词转成的名词前,表示如何对待或处理前面提到的事物。) (28)那里出产的梨子究竟有多少种呢?很惭愧,我几乎难以记住它们的大名。(“难以” 意思是“ 不容易 ”,后面必须有动词相连) (2
22、9)必须放手发动群众,让群众的意见得以充分发表出来。(“得以”近似于“能够、可以” ,后面必须有动词相连) 鉴于、有助于 【训练 14】判断下两句中虚词使用的正误,如错误则加以改正。 (30)鉴于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党更加需要向党的一切组织和党员提出严格的要求。(“鉴于”用在表因果关系的偏句里,前面一般不用主语。) (31)课题组成员认为,李教授提供的资料很有价值,有助于对课题的深化研究。 (“有助于” 本身已包含了介词 “于”,与“对”重复,应删去“对”。)3、注意包含否定词的虚词 否定词“ 不、未、莫、无、没、非 ”等经常和其它词组合在一起,表示否定。 不免、不日、 (32)我
23、日前到京,请准备好住处。(“日前”表示几天前,用于过去;应改为“不日”,“ 不日”表几天之内,限用于未来) (33)时间快到了,事情还没做完,心里未免着急起来。(“未免”表委婉的否定,含有不赞成、不以为然之意。应改为“不免”,“ 不免 ”表示客观上免不了。) 未未免、未尝(34)你的办法固然有优点,但是也未尝有缺点。(“未尝”后应加上“没”。“未尝”用在否定词前,构成双重否定。) 莫莫非、莫如 人 教 新 课 标 高 三8【训练 15】下列各句中虚词使用是否正误,如错误则加以改正。 (35)今天他没来,莫非是生病了不成?(“莫非”表揣测或反问,常跟“不成”呼应。句中“ 是” 与“莫非”重复,应
24、删去“是” ) (36)这个办法莫如那个好,就不要采用了。(“莫如”能比较得失,不能比较高下,应改为“不如” ) 无无日不、无时无刻不 (37)多少天来,我无日不在盼望着你的到来,你终于来了。(“无日不”意思是“天天”,表示不间断) (38)我们无时无刻在想念着你。(“无时无刻不”意思是“时时刻刻”,表示永远。应在“刻” 后加“ 不”) 没差点儿没 (39)在这次校园足球大赛中,我们班差点儿得冠军,队员们都很高兴。(“差点儿没”表示某种事情接近实现或勉强实现。如果是说话人不希望实现的事情,“差点儿没” 和“ 差点儿 ”都是指事情接近实现而没有实现;如果是说话人希望实现的事情,“差点儿没”是庆幸
25、它终于勉强实现,“差点儿”是惋惜它没能实现。“差点儿”应改为“ 差点儿没”) 4、注意音同音近词的辨析 以至以致 (40)他的腿受了重伤,以至几个月都起不来床。(“以至”用在后一分句开头,表示由前一分句的情况程度加深而形成;“以致”表示由于前述原因而造成的结果,大多是不好或不希望的结果,应改为“以致”) 自竟自 (41)才十五岁的小女孩,径自游过了长江,真不简单。(“径自” 应改为“竟自”。“径自 ”表示自己直接行动,“竟自”表示出乎意料) 必须必需 (42)读书成为我生活所必须,一天不读,就“饿”得慌。(“必须”应改为“必需”。“必须 ”表示事理或情理上的必要;“必需”表示不可少的,是形容词
26、。) 不只不止 (43)河水不止可供灌溉,而且可以用来发电。(“不止”应改为“不只”。“不止”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 不只”是连词,常与“而且”连用。) 5、注意表不很肯定虚词的辨析 可能、也许、或许 (44)他遇事不够冷静,甚至流于意气用事,使他的看法不能被对方接受,而这些看法本来可能是正确的。 大抵、大概、大都、大略、大致、大体(不能用于表完全肯定的句子中) 大约、几乎 【训练 16】判断下两句中虚词使用的正误,如错误则加以改正。 (45)参加这次战役的大约有五千人左右。 (“ 大约”表示估计的数目,与“左右”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 (46)今天到会的几乎有三千人。(“几乎”意思是接
27、近于)6、注意重叠词的辨析 常常、往往、刚刚、渐渐、慢慢 (表时间频率)(47)如果轻视思想教育和人格培养,就会产生很大的片面性,因为这种人 教 新 课 标 高 三9片面性常常会影响人们一生的轨迹。(“常常”应改为“ 往往 ”。“ 往往”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常常”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次数多,间隔时间短。) 偏、明明、恰恰 (表语气)悄悄、暗暗 (表方式)统统、通通、仅仅 (表范围)稍稍 (表程度)正确使用虚词练习题及答案一、仿真型试题(35 分,每小题 7 分)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他刚接手会计工作,有时_忙乱一些。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就_犯错误。内容
28、不错,只是篇幅_太长。A.未免 难免 不免 B.不免 难免 未免C.未免 不免 难免 D.难免 未免 不免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同志们盼望早日上岗,为厂立功,张小华又_不是这样的心情呢?老王笑着说:“自家兄弟,_这么客气呢?”一部长篇小说有主题、副主题,而每一卷也_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主题。A.何尝 何必 何妨 B.何曾 何苦 何妨C.何尝 何必 不妨 D.何曾 何苦 不妨3.下列横线上所填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由于交通带来的迅速发展,_为城乡物资交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下游河床狭窄,_河水容易泛滥。他已经败了两次,_并不灰心。A.然而 故而 因而 B.从
29、而 因而 然而C.故而 然而 从而 D.故而 从而 然而4.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南阳人杰地灵,藏龙卧虑,彪炳史册的又_诸葛亮一人呢?他梦想在作文大赛中获得奖励,这次他_获得了一等奖。优秀的教师并非为了金钱工作,所以,_得不到丰厚的报酬,他也会竭尽全力。A.何止 偏偏 既然 B.何止 恰恰 即使C.何尝 偏偏 既然 D.何尝 恰恰 即使5.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神州二号”飞船的船舱里,安装了几十件仪器设备,_就是一个“太空实验室”。人 教 新 课 标 高 三10他身体一向很好,这次_于一病不起,实在没有料到。我们不会侵犯他国的主权和领土,_进行丝毫
30、的侵犯。A.简直 竟至 哪怕 B.恍若 以至 哪管C.简直 以至 哪管 D.恍若 竟至 哪怕二、规范型试题(35 分,每小题 7 分)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不管是修缮_是重建,对废墟来说,都是不足取的,要义在于保存。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_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_大清王朝不见了,熊熊火光不见了,_民族的郁忿不见了,历史的感悟不见了。A.或 因为 不是 而是 B.或 如果 不但 而且C.还 因为 不是 而是 D.还 如果 不但 而且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相比之下,
31、有些地方的“实事”就不那么实了。_有些事情看起来规模宏大,_由于脱离了现实,财力不堪其负,弄得劳民伤财,群众_没有受益,_加重了负担。总之,把事办实办好,摆正眼前与长远利益关系,还要求领导摆正“低处”和“高处”之间的关系。A.虽然 但是 不但 反而B.虽然 甚至 固然 因而C.尽管 但是 固然 因而D.尽管 甚至 不但 反而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有七情六欲”_不错,但_物欲怎样膨胀,都不应该折损祖国在心目中的光芒和庄严,_真是“欲壑难填”,_作为伟大民族光荣的一员,难道可以置国家、民族于脑后吗?A.当然 尽管 纵使 但 B.当然 无论 哪怕 但C.固然 无论
32、纵使 而 D.固然 尽管 哪怕 而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个人_不懂得正确的意见只能是对于实际事物的客观全面的反映,_坚持要按自己的主观的片面的想法去办事,那么,_他有善良的动机,_还是会犯或大或小的错误。A.如果 而 即使 也 B.不但 而且 虽然 但C.因为 所以 虽然 但 D.由于 因此 即使 也10.下列横线上依次所填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一十八般武艺,_样样舞弄一回而样样不精,_专心练就一手(_是短短的匕首)硬功夫,可以在战场上派用处,致敌死命。读书同练武一样,也是为了致用,_多读而不精,不如人 教 新 课 标 高 三11专心致志弄懂一本书、一
33、个道理而能用于实践。A.如果 不如 哪怕 那么B.如果 不如 即使 因此C.与其 宁可 哪怕 因此D.与其 宁可 即使 那么三、前沿型试题(48 分,每小题 8 分)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对于应该精读的,如果采用泛读的方法,就可能囫囵吞枣,读后只有浮光掠影的印象。B.造成这次车祸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司机极度疲劳且酒后驾车。C.理论是有层次的,但判定理论高低,不是根据运用了多少概念并采用了哪种研究方法。D.他不但能够把退休的老年人非常和谐地组织起来,而且这些老年人也能积极与他配合。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他热爱足球事业,即使已经
34、是 40 岁的人了,仍驰骋在绿茵场上。B.你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不按科学规律办事,终于会犯大错误的。C.做工作不但要考虑到今年,而且还要考虑到明年,以至今后几年。D.校长决定成立以班主任、总务处职员和学生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住校生管理工作。13.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小兵 1989 年参军,并且在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现在是解放军某部炮兵团团长B.哥白尼的学说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并且得到越来越多的拥护者。C.碳、氢、氧可以说是最普通的元素了,然而它们又是构成一切活跃灵动的生命的最基本的元素。 D.马老已经 76 岁高龄,近来又患了感冒,走路显得有些老态龙钟,然而
35、谁能料到,他会在会后第二天突然病故了呢?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现行的公费医疗制度存在着许多弊端,必须进行改革,尽管不少人一时难以理解,但这一项改革终将被大家接受。B.他在生人面前都不习惯讲话,何尝是在大庭广众之中呢!C.于成龙居官 23 载,一贯勤政爱民,关心属下,但是对自己要求极严,常年食用粗米青菜,得绰号“于青菜”。D.一进动物园,我们就看到小熊猫,它们样子漂亮,活泼好动,尤其可爱。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关于食物的种类、成分、烹调方法及进食习惯,目前都已成为胃癌病因人 教 新 课 标 高 三12学研究的重课题。B.由于
36、一切东西都飘浮在空中,宇航员的衣食住行必须采取一种特殊的方式,才能适当空间特殊的环境。C.因为他们吹牛是为了捞钱、骗钱,那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钱上抽他们的筋:凡吹牛者上税,就按他们吹的上税。D.陈小珊省吃俭用,把省下来的零用钱,给贫困山区的希望小学买了一套工具书和学习用具。16.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秧歌队队员们就缺敲喜鼓的王大爷了,莫非他生病了,否则他是不会不来的。B.好像是在春节左右,李明打过一次电话来,此后我们就再也没有联系过。C.年轻人可以依靠单项的体育运动来增强身体素质,反之,中年人则要全面均衡地参加体育运动来增强身体素质。D.人类积累了数千年同
37、疾病斗争的经验,可是连一个感冒都奈何不得,真让人费解。四、前瞻型试题(32 分,每小题 8 分)1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个村在大学生村长的带领下,精诚团结,集思广益,终于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_推选村子参加了全县的脱贫致富经验交流大会。“日心说”发表之初,一般民众_许多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学者都怀疑这是对上帝大不敬的言论。许多志士仁人,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流血牺牲_在所不惜,更不用说受苦受累。A.甚至 并且 尚且 B.并且 甚至 尚且C.并且 尚且 甚至 D.甚至 并且 甚至1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_不想去,只是没工
38、夫罢了。文章流畅_很好,而主要的还在于内容。文艺工作者必须深入生活,_如此,才能创作出有血有肉的好作品。A.未尝 诚然 倘能 B.何尝 诚然 惟其C.何尝 虽然 倘能 D.未尝 虽然 惟其19.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现在,无论诚市和农村,都正经历着由改革、开放政策所引起的深刻变化。B.现在,无论城市及农村,都正经历着由改革、开放政策所引起的深刻变人 教 新 课 标 高 三13化。C.现在,无论城市与农村,都正经历着由改革、开放政策所引起的深刻变化。D.现在,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正经历着由改革、开放政策所引起的深刻变化。20.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虚词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39、是 ( )A.为群众长期热爱的古代小说,其创作多是立足于现实,不脱离现实,否则就没有生命力。B.西游记中所写的魔怪总是从神佛那里来,而在被孙悟空打得快死时又总被神佛收去使用。C.书中以汉、宋为正统,这不是历史观,而且是现实的反映,不能以历史的标准来要求。D.重视写情节并不意味着忽视写人物,而是要通过情节表现人物参考答案:一、1.B(“不免”指免不了。“难免”指不容易避免。“未免”表示实在不能不说是,表示不以为然)2.C(“何尝”用在肯定形式前表示否定,有“未尝”、“哪里”、“并不是”的意思,或者用在否定形式前表示肯定;“何曾”表示未曾。第一句应选“何尝”。“何必”用于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何
40、苦”用于反问语气,表示不值得,句末多带“呢”。第二句应选“何必”。“何妨”有两种意义,一是表示“为什么不”,二是用于反问语气,表示不妨;“不妨”是“最好还是”的意思。第三句不是反问句,应选“不妨”)3.B(“从而、因而、故而”这三个词都是表结果的连词,但“故而”不能和“由于“搭配”,“从而”、“因而”可以和“由于”搭配。“然而”用在句子开头,表示转折)4.B(第一句表示不只诸葛亮一个,应选“何止”。第二句表示恰好之意,应选“恰恰”。第三句表示让步关系,应选“即使”)5.A(“恍若”就是“仿佛是”的意思,与第一句的“就是”有重合的地方,据此可以排除 BD 两项。“身体一向很好”突然“一病不起”给
41、人以出乎意料的感觉,“以至”表示程度的延伸,属于排除的项。“哪管”是“哪里管它”的意思,填入该词不合语境,据此,可以排除 BC 两项)二、6.D(由段首的“不管”可以看出第一个空不应为表示选择关系的“或”,而应选“还”。第二个空前后是假设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因此,应排除有“因为”的项。最后两个空之间不是选择关系,应排除 AC 两项)7.A(第一、二个空之间是转折关系,据此可以排除 BD。第四条线前后是递进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据此可以排除 BC)8.C(第一个分句表示承认“人有七情六欲”这一事实,也不否认别的事实,应选“固然”。根据第二个空后面的“都”可以断定第二个空应排除“尽管”。最后一个
42、空前人 教 新 课 标 高 三14后是轻转关系,因此应选“而”)9.A(整个语段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第一、二个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和递进关系。第三、四两个空之间是带有让步性质的假设关系,据此,可以排除 BCD 三项)10.C(第一个空前后是选择关系,据此可以排除表示假设关系的 AB。第四个空前后是因果关系,而不是条件关系,据此可以排除 AD 两项)三、11.A(B“由于”多余 C“但”应为“而”,此不是转折关系 D 两个分句间不是递进关系,而是并列关系)12.C(A 句,最后两个分句间是转折关系,而不是假设关系,但句中没有用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而是用了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应将“
43、即使”改为“虽然”。B 句副词“终于”表已然,这里是将然,因此应用“终究”、“最终”之类的副词为宜。D 项介词“以”与后面的“组成的”搭配不当,应将其改为“由”)13.D(D 句“然而”前后不是转折关系,却滥用了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14.A(B 句“何尝”是何曾有意思,不能表示递进关系,应将其改为“何况”。C 句“但是”前后是并列关系,而不是转折关系,不能用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来连接,可以将其删去。D 句,本来应使用程度副词“十分”、“特别”等,却使用了表示进层关系的“尤其”,以致副词使用不当)15.B(A 句“关于”多余,应去掉。C 项“因为”应为“既然”。D 项“把”应为“用”)16.A(B
44、 项“左右”应为“期间”。C 项“反之”应为“而”。D 项“可是”应为“竟”)四、17.B(句表更进一层,用“并且”;句举突出的事例,用“甚至”;句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为衬托,用“尚且”)18.B(“未尝”加在否定词前面,构成双重否定,有时相当于“不是”,有时是“不曾”的意思;“何尝”用在否定形式前表示肯定。第一个空选“何尝”更符合语境。“虽然”表示对某一行为的确认或肯定,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诚然”是“确实,实在”的意思,从上下文来看,第二个空应选“诚然”。根据第三句的“才能”一词可知句间是必要条件关系,应选“惟其”)19.D(“无论”与“和、及、与”都搭配不当,与“还是”搭配最恰当)
45、20.C(句间是并列关系,不能用表示递进关系的“而且是”来连接)语文仿真试题一、仿真题测控(42 分,每小题 7 分)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阳光虽然为生命所_,但其中的紫外线却有扼杀原始生命的危险。 正是历史的多种原因,西藏的经济比内地落后,比沿海发达地区_落后。古今_不容混同,但古人生活中许多相对真理,也同样包含着绝对真理的因素。人 教 新 课 标 高 三15A.必需 更加 虽然 B.必须 越发 虽然C.必需 更加 固然 D.必须 越发 固然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任二十多年来,这位基层干部的基本原则是:只要严格_上级领导的
46、指示办事,就不会出现大的失误。_上次比赛场上各自为战的教训,我们在下次比赛中一定要形成合力,克服风头主义。看到他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先是一惊,_暗暗佩服他的才能和干劲。A.按照 鉴于 继而 B.按照 基于 既而C.依照 基于 继而 D.依照 鉴于 既而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伙儿正干得起劲,班主任老师来了,非要叫我们_休息一下不可。外祖父家的后园子里种着两棵桂花树,三棵木槿树,_还有几棵梅花树。在团组织的组织下,_这次大扫除,我们学校的环境卫生有了很大的改善。A.临时 另外 经过 B.暂时 另外 通过C.暂时 此外 经过 D.临时 此外 通过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
47、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秦王想,就是杀了蔺相如,_也得不到和氏璧,不如趁机好好地对待他算了。他这样冷淡地对待客人,_有些不礼貌吧,我看还是等他冷静下来再说。不管情况发生什么变化,我们_坚决履行合同的义务,不能中途违约。A.始终 难免 也要 B.终究 难免 也能C.终究 未免 也要 D.始终 未免 也能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解放前这个地方不但没有水浇地,_连吃的水也得从几十里外挑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_从前神话中的一些幻想都可能成为现实。他没有从上次的错误中认真吸取教训,_这次又犯了类似的错误。A.以至 以致 甚至 B.甚至 以至 以致C.以致 以至 甚至 D.以致 甚至 以至人 教 新 课 标 高 三16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是一场革命运动,_其中有部分人是软弱妥协的,但它却是要革文言文的命。自习课上,王小淘同学拿出一本武侠小说津津有味地读着,_班主任站在身后也没有发现。他没能参加这次考试,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