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知觉 1 第六章 知觉 知觉的基本问题 知觉组织的高级过程 运动知觉 单眼和双眼视觉 恒常性和错觉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知觉 2 知觉的定义 知觉( perception) 是在刺激直接作用于感官时产生的; 是指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是人类认知活动过程的开端。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知觉 3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知觉 4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知觉 5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知觉 6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知觉 7 一、知觉的基本问题 知觉不仅是对到达大脑特定区域的感觉系统中神经冲动的简单传递,而且也包括对视野中外部刺激的内部表征和意识。 知觉是从到达我们感受器官的刺
2、激中抽取意义的过程。 在这一点上,我们把知觉看作是问题解决的过程。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知觉 8 (一)直接和间接知觉 直接知觉( direct perception) 以 Gibson为代表 把知觉看作是从环境中提取相关信息的直接过程 间接知觉( indirect perception) 以 Gregory为代表 知觉是较为活跃的和主动的过程 知觉是当前呈现的外部刺激和大脑中已经存在的对外部世界的内部表征两者之间的匹配过程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知觉 9 在当代认知心理学中,间接加工过程具体体现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对立的过程。 自下而上过程( bottom-up,又称数据驱动过程, d
3、ata-driven process),是从组成图形或事物的最简单的、最基本的成分开始的。 自上而下过程( top-down,又称概念驱动过程, conceptually driven process)认为,较高级的、整体的和抽象的水平影响低级的操作和运行。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知觉 10 (二)意识和知觉 知觉过程中关于意识( awareness)的关键问题是: 对感觉经验赋予意义的过程是否是在自动地、没有言语意识参与下进行的?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知觉 11 对于盲视( blindsight)的研究为意识和知觉的关系提供了实验依据。 盲视是 Weiskrantz提出的概念,用来描述没有
4、意识到知觉存在时盲区( scotoma)所产生的视觉能力。 盲视研究中最著名的神经心理学病例是对DB所做的研究。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知觉 12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知觉 13 二、知觉组织的高级过程 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理论 知觉定势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知觉 14 (一)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的组织原则 接近性( proximity or nearness) 相似性( similarity) 连续性( good continuation) 共同性( common fate) 对称性( symmetry) 封闭性( closure)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知觉 15 实验心理学
5、讲义 第六章知觉 16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知觉 17 组织作用的测量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知觉 18 (二)知觉定势( perceptual set):由过去经验和环境中事物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的对感知世界的一种知觉启动。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知觉 19 定势和自上而下加工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知觉 20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知觉 21 三、运动知觉 诱导运动( induced movement)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而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 似动现象( apparent movement)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
6、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自主运动( autokinetic movement) 运动后效( movement aftereffects)在注视一个方向的物体运动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知觉 22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知觉 23 四、单眼和双眼视觉 立体知觉的单眼线索 双眼线索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知觉 24 (一)单眼线索 插入( interposition) 空气透视( aerial perspective) 阴影( shading) 线条透视( liner perspective) 结构级差( textur
7、e gradients) 相对大小( relative size) 熟悉大小( familiar size) 运动视差( motion parallax) 调节( accommodation)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知觉 25 单眼线索之对象重叠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知觉 26 单眼线索之纹理梯度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知觉 27 单眼线索之线条透视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知觉 28 (二)双眼线索 辅合( convergence) 双眼视差( binocular disparity)由于人类双眼之间有 6cm左右的目间距,所以当观察近处物体时,左眼看到的物体左边的多一些,右眼看到的物体右边
8、的多一些,两只眼睛视网膜像的差异称为双眼视差。 人们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主要依赖与两眼提供的线索 视觉单像区:在一定的辐合条件下,在网膜对应区域成像空间中所有各点的轨迹。 双像:如果两眼成像的网膜部位相差太大,那么人们看到的将是双像,即把同一个物体看成两个。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知觉 29 双眼视差对知觉深度和距离有重要的意义。当物体的视像落在两眼网膜的对应部位时,人们看到单一的物体;当视像落在网膜非对应部位而差别不大时,人们将看到深度与距离;两眼视差进一步加大,人们将看到双像。 双眼深度线索随距离增加而变化,当距离超过 1300米时,两眼视轴平行,双眼视差为零,对判断距离便不起作用了。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知觉 30 视野单像区和潘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