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危孕产妇急救管理制度 1、孕妇早孕建卡时,应对孕妇进行高危评分及初筛 2、高危孕产妇要专册登记,并在孕产妇健康手册上作好记录,高盖高危标志,实行专案管理 3、未按约来诊者应采取各种方式进行追踪随访。 4、发现新的高危因素需在原高危情况栏中依次填写高危因素及发现孕周。5、对筛出的高危产妇按其严重程度转到相应上级医疗机构进一步诊治。6、高危孕产妇需转诊,转院者应填写转诊单。 7、应设有抢救室、手术室、产房、备有实用抢救设备及药品 重危患者抢救制度 一、重危患者的抢救工作,一般由职称最高的医师主持抢救工作,但必须及时通知本科听班人员。特殊病人协同抢救的病人应及时报院长,以便组织有关人员共同进行抢救
2、工作。 二、对危重病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迟抢救,必须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并做到严肃、认真、细致、准确,各种记录及时全面。涉及到法律纠纷的,要报告有关部门。 三、参加危重病人抢救的医护人员必须明确分工,紧密合作,各司其职,要无条件服从主持抢救工作者的医嘱,但对抢救病人有益的建议,可提请主持抢救人员认定后用于抢救病人,不得以口头医嘱形式直接执行。 四、参加抢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应在护士长领导下,执行主持抢救工作者的医嘱,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将医嘱执行情况和病情变化报告主持抢救者。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复诵一遍,并与医师核对药品后执行,防止发生差错事故。 五、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日夜应有专人负责,
3、对病情抢救经过及各种用药要详细交待,所用药品的空安瓿经二人核对方可弃去。各种抢救物品、器械用后应及时清理、消毒、补充、物归原处,以备再用。房间进行终末消毒。 六、安排有权威的专门人员及时向病员家属或单位讲明病情及预后,以期取得家属或单位的配合。 七、各医师应运用本特长致力于病人的抢救工作。 八、不参加抢救工作的医护人员不得进人抢救现场,但须做好抢救的后勤工作。 九、抢救工作期间,药房、检验、放射或其他特检科室,应满足临床抢救工作的需要,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拒绝或推迟,应保证水、电、气等供应。 十、须留有 1 张床位,以备急、重症病人入院治疗、抢救时使用。 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 胎儿娩出时以及出生后
4、数分钟内,无呼吸或呼吸抑制者称新生儿窒息。它是新生儿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窒息后,因缺氧可对小儿神经系统及各器官造成不利影响,严重窒息可导致不可逆的缺血、缺氧性脑病,以致造成小儿智力低下,脑瘫、癫痫等后遗症。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是减少窒息儿并发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伤残率的关键之一。1 复苏原则:迅速而有效地实施 A、B、C、D 、E 方案,要坚决摒弃旧法复苏中不良做法,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达到 A (畅通呼吸道),应用正确方法建立 B (有效呼吸)和 C (正常循环),D药物治疗,E (评价、监护)必不可少。 2 复苏护理:估计胎儿娩出后可能发生新生儿窒息者,分娩前应做好复苏准备。
5、2.1 保暖:断脐后将新生儿侧卧于辐射台上,温度调至 2830,并立即擦干体表羊水,减少体表散热。 2.2 清理呼吸道:胎头娩出仰伸时,右手仍要保护会阴,不急于娩肩,用左手自鼻向下颏将羊水、黏液挤出。胎儿娩出后,保暖的同时,立即用吸痰管,轻轻插入新生儿咽部、鼻腔,吸出口腔、咽部、鼻腔的黏液和羊水,若重度窒息,立即协助医师,在喉镜下进行气管插管,吸净羊水及黏液。 2.3 氧气吸入和人工呼吸:在呼吸道通畅的基础上,给氧气吸入及进行人工呼吸,轻度窒息可直接氧气导管给氧或面罩给氧;重度者,应立即在喉镜直视下进行气管插管,吸净黏液后,复苏囊加压供氧,30 次分,氧气压力不宜过大,自主呼吸建立后,即可拨出气管导管,改一般给氧,紧急情况下可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30 次分,直至呼吸恢复。 2.4 纠正酸中毒:重度窒息儿多有酸中毒,可用 5碳酸氢钠 35mlKg,加 10葡萄糖10ml,脐静脉缓慢注入。 2.5 分娩前 4 小时,孕妇用麻醉剂,胎儿出生后呼吸抑制者用纳洛酮 0.1mgKg,IV、或 ET、或 IM,一次给药。 2.6 体外心脏按摩:出生时即无心跳或在处理中心跳变慢,不规则或暂停,可在加压给氧同时做体外心脏按摩,体外按压 30 秒无好转,则给予 1:1 000 肾上腺素 0.10.2mgKg,脐静脉给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