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枸杞标准化栽培技术一、规划建园枸杞是多年生的木本植物,经济价值高,利用生产年限长,一般在 15 年左右。为了使枸杞在较短的年限内有效益,并长期实现优质稳产,在建园时要考虑到长期生产管理中的问题,因此,规划建园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一)选择园地枸杞虽然是适应性强和耐旱性的植物,但建园后要使早成园、早丰产,必须根据枸杞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具体环境条件,认真做好适宜于种植土地的调查和选择工作。(1 )土壤:土壤条件对枸杞根系的生长和养分吸收有直接关系。土层在 100 厘米以上的沙壤、轻壤和中壤土最适合于栽培枸杞。(2)地下水位:地下水位在 1.2 米以下为宜。(3)盐碱:要使枸杞生长结实良好,盐碱含量要有
2、一定限度,可溶性盐不能大于 0.3%,土壤酸碱度以 PH7.58 为宜。如果在土壤盐碱、板结严重的地方建园,就必须进行土壤改良。(二)建园规划枸杞园的规划要根据当地生产规模统一安排。为了便于枸杞的灌溉、运输、施肥、喷药、耕作、采摘、机械化作业等管理工作,最好集中联片,呈规模建园,枸杞园的规划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沟渠路的设置:要设置长久性的沟渠路。(2)园地内小区的划分和平整:以 6671000 平米左右划分小区为好;大地条中间顺长度方向的地埂要求宽在 1.2 米以上,便于喷药机具通行;每小区的地面高差不要超过 3 厘米。(3)防护林带的设置:为了合理用地,在园地规划时,防护林带的设置应同
3、园地的沟渠路结合起来统筹安排,使之更经济、更实用和合理,林带的具体设置:带向:主林带与主害风方向垂直,若不垂直时偏角不超过 45 度。林带间距和宽度:主林带间距可隔 46 条地沿干沟渠埂或干路设置(一般 200300 米),每条林带植树 24 行,行距 23 米,株距2 米。副林带与主林带垂直,随沟渠路配套,每条副林带植树 12 行,株距同主林带。树种选择与搭配:选用适应性强、生长快、干高、直立、枝叶繁茂、抗风力强,与枸杞无共同病虫害及自身病虫害少且寿命长的树种。乔灌木混交。乔木有新疆杨、沙枣、柳树等,灌木有柽柳、毛柳等。(三)盐碱地、板结地土壤改良措施我县枸杞产业主要建在移民乡镇,土地大部分
4、部为新开荒地,土壤熟化程度低,目前普遍存在土壤盐碱、板结严重以及地块大且高低不平等问题,在这类土地上直接栽植,会造成枸杞生长不良,成活率低,结果迟,产量不高,无法实现早果丰产。所以,对这类土地必须进行改良,为枸杞生长创造适宜的土壤条件。1、土地平整土地不平,就无法做到均匀灌水,高处浇不上水,苗木易受旱,低处积水,苗木易受淹,如果土壤盐碱和板结严重,就更不利于枸杞的成活及生长。所以,要削高垫低,平整土地,使地面保持水平,每块地面高差不要超过 3 厘米,保证灌水深浅一致,这样才能避免枸杞苗木受旱或者受淹,同时也能够减轻盐碱危害,为采取其它措施打下良好的基础。2、土壤改良枸杞适应性很强,对土壤要求不
5、严,在各种质地的土壤上均能生长。但要实现优质高产目的,枸杞建园最好选择土壤深厚且有良好通气性的轻壤、沙壤和壤土。我县移民乡镇(1)盐碱地改良。对于盐碱比较严重的土地,要事先按照行距、株距挖穴,穴的规格一般为40cm40cm40cm(长 宽深)左右,将穴内的盐碱土壤起出后,底层施 3-5kg 农家肥,再填入沙土,浇1 次水后再栽植。(2)板结地改良。广至、沙河等移民乡镇部分耕地土壤板结严重,土壤通透性差,对枸杞根系呼吸和生长发育都不利,如果在板结地上直接栽植枸杞,就会造成枸杞枝梢生长缓慢,花果少,颗粒也小。特别是灌水后容易形成积水,造成苗木根系腐烂,导致苗木死亡。板结地块改良的方法:事先确定栽植
6、行,然后在行内开沟,沟宽 1 米,深 1 米以上,挖透板结层为止,沟底尽可能多的放入农作物桔干、树叶等,再拉沙土填实,灌 1-2 次水后栽植。板结地改良投入大、用工量高,所以改良工作应在枸杞栽植前一年进行。二、枸杞定植(一)苗木准备1、选择枸杞优良品种。主要选择宁杞 1 号,宁杞 2 号、3 号和大麻叶优系作为辅助品种。2、苗木质量标准。应选择“宁杞一号”或“ 大麻叶”优系的无性繁殖大规格苗木,选主侧根发达,根系完整,地径在 0.5 厘米以上的种苗。要实现枸杞当年栽植,当年结果,当年丰产,而且在栽植后的前三、四年产量每年保持近翻一番的增长速度,苗木规格最好选择地径 1 厘米以上的特级苗。特级苗
7、根系发达,主干粗壮,栽植后成活早,发枝早,发枝多,一般在苗期已经培养出第一层树冠基础,树冠扩大快,产量上升快,所以在选择枸杞苗木时,要尽量选择特级苗。3、苗木调运及保管。枸杞苗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栽植成活率及其今后的生长。苗木最好使用本地繁育的苗木,其优点是运输距离短、适应性强、质量有保证,只要时间把握得好,可以做到随起苗、随栽植,避免了苗木因长途运输以及长时间的假植而受到风干和根系损伤,栽植后成活率高,发芽早,生长快。如果要从外地长距离调运,一定要对苗木根系进行蘸泥浆处理,运输途中要严防风干和霉烂。调入后不能及时栽植的,要选择阴凉地方假植,如果园、林带下面。也可以选择院内花池或菜地等有沙土
8、的地方,但要采取适当的遮阴措施。假植时要将苗木在假植沟内头朝南摆放,用湿沙土分层压实,并及时洒水,保持沙土湿度。(二)定植时间一般以春栽为主,即土壤解冻至萌芽前的 4 月上中旬。(三)定植密度5 亩以上大面积定植株行距一般为 1 米3 米,4 亩以下小面积定植株行距可按 1 米2 米定植。(四)定植方法首先按确定的株行距在定植前划行、定点、挖穴,规格 40cm40cm40cm(长 宽深) 。定植穴挖出的表土和心土各放一边,穴内先施入有机肥 23kg,加复合肥 lOOg,将表土填入,混合均匀后盖表土5cm,然后放入枸杞苗,扶直,填入少半坑土,提苗,踏实,再填土至苗木根颈处( 即原土印处) 踏实,
9、再踏实覆土略高于地面。栽植后及时整园灌水 1 次。盐碱地、板结地开沟并拉沙换土后在栽植,改良后保持的沟宽标准为 40-60cm,深 20cm,在行内按株距挖穴栽植。(五)定植时注意的几个技术环节:1、栽前对苗木进行一次修剪。栽前对苗木进行修剪包括对根部以上的萌条和苗冠部位的徒长枝全部剪去,以及对挖苗时挖伤的根剪平,以防止栽后腐烂,造成死亡。2、苗木浸泡。在栽前要把苗木在清水中浸泡 12-24 小时,然后再用 25ppm 的 ABT 生根粉浸根 1小时左右。用生根粉处理苗木根系,可以促进苗木根系发育,提高成活率,增强抗逆能力。3、定植穴施肥要求必须混合均匀。尤其是施用精有机肥如鸡粪、人粪时,混合
10、均匀后,施肥层上填土 5cm 左右,再放苗栽植。4、栽植深度要求和原来苗圃中生长时的深度相一致,即使埋的略深一点,也不能超过 5cm。(六)劣质品种的更换根据调查,全县每年栽植的优质柠杞 1 号、2 号、大麻叶优系等优质枸杞品种纯度平均为 85.2%,说明仍有 15%左右的苗木为劣质品种,为了充分发挥单位产量效益,必须及时进行剔除更换。方法是在栽植当年或第二年 7、8 月份枸杞挂果盛期,通过对枸杞嫩枝枝梢、当年枝叶片、嫩枝叶脉、花丝、果实大小、果实形状等主要性状特征进行分析区别,及时检查出非优质品种并做好标记或就地采挖,于次年春季选用优质品种进行替换或补栽。三、土肥水管理(一)土壤管理土壤管理
11、主要是指松土除草,管理好土壤对枸杞优质高产、高效栽培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松土除草的理想方法是用小型旋耕机进行翻耕,机械翻耕的好处是效率高,省工省力。翻耕的关键季节主要在早春 3 月下旬、初夏 5 月上旬、初秋 8 月中下旬和 9 月上旬,每次翻耕的目的和效果不同: 3 月下旬的翻耕,既提高土温、疏松土壤、保墒减少水分蒸发,还能把早春初生长的杂草,全部翻压在下面;5 月上旬的翻耕,以除草为主要目的,兼有改善通气条件,减少水分蒸发,协调根系水、肥、气、热关系,促进养分缓缓吸收,保证春枝生长壮,提高开花结果率的目的;8 月中下旬的翻耕,可以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增强土壤通气性,促进根系在第二
12、次生长高峰期良好生长,为地上部树冠输送更多的营养物质;秋园翻晒:9 月上旬对全园进行深翻晒土,同时铲除根蘖苗。此外,杂草多的地块,每次浇水过后要翻耕一次;对芦草等难以通过翻耕彻底铲除的杂草,要采用除草剂进行处理;对土壤板结、盐碱严重,经过开沟换土并采用沟灌方式浇水的地块,每次浇完水后都要进行松土。 (二)施肥枸杞是一种非常喜肥的树种,要使枸杞园早果丰产,就要充分发挥肥料在枸杞幼龄期间的扩冠和增产作用。施肥重点要把握三个环节:栽植前施肥:苗木栽植前,在穴内施有机肥 23kg,加复合肥 lOOg; 追肥:当年栽植的苗木,在苗木成活后,就要开始进行追肥,一般从第三次灌水前开始第一次追肥,已经栽植的枸
13、杞园,要在 4 月下旬第一次灌水前就开始追肥,这次追肥以磷肥为主,目的是根系向深快速生长,也有利于树冠早发、多发各类枝;第二次追肥在 6 月上旬进行,以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为主,目的是促进果枝长的更长,花多,果多,也促进强壮枝发的更多,通过短截修剪后,快发、多发次生枝;第三次追肥在 7 月下旬进行,以氮、磷肥混合使用,或者施用复合肥,目的是保证果实成熟所需的营养。每次施肥量:幼树每株施肥量 0.25kg,成龄树每株施肥量 0.5kg,前后追肥的位置可适当错开。施肥的方法为:沿树冠外缘开深 10cm15cm、长 30cm40cm 的沟,将肥料撒匀后覆土灌水。秋施基肥:在采果结束,时间进入 10 月,
14、这次施肥是一年一度的基础工作。这次施肥要求最好在 10 月中旬以前施用,以利根系在 10 月中下旬进一步恢复和生长。此次施肥要求深施。方法:沿树冠外缘挖 50cm 长、 30cm 宽、45cm 深的两个对称坑,深施农家肥,每亩施农家肥 1000 公斤1500 公斤,每株施 3kg-5kg,与土混匀后封坑。(三)灌水枸杞当年定植后要立即灌水,以后根据土壤墒情,7-10 天内再灌水一次。枸杞完全成活后灌第三次水,结合灌第三次水开始追施第一次肥,以后灌水,可结合追肥一并进行。已建成的枸杞园,第一次灌水时间应在 4 月下旬,全年灌水次数,一般以 6-8 次为宜,灌水次数的多少,主要根据土壤排水情况决定
15、,保水差多灌,排水差少灌,总之枸杞栽植当年灌水,在不影响枸杞正常生长的前提下,能少灌,就尽量少灌。这样的管理有利于枸杞根系向深生长,为以后根深叶茂打好基础。7-8 月枸杞采摘盛期,要适当控制灌水量,以地面不长时间积水、2-3 天内人能下地为宜。盐碱地灌水建议用沟灌的方法,一是可以保证枸杞的用水需求,二是能起到压盐排碱的作用。板结地灌水应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控制好灌水量,防止长时间积水,造成枸杞根系腐烂,影响成活生长。四、主干支撑枸杞主干比较细弱,在刮风和灌水之后,大部分枸杞东倒西歪,树冠压弯在地,影响树形的培养和产量。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在栽植苗木的同时,紧挨枸杞主干栽植主干支撑棍。主干支
16、撑棍要求长度 1.5-1.7 米,粗度 4-5 厘米,苗木成活后及时将主干捆绑在主干支撑棍上,随着树高的增长,在生产季节,分数次及时捆扎。这一措施,除了定植当年外,第二年、第三年也不能放松。通过支撑树干,培养出良好的树形,使枸杞早结果、多结果,充分发挥枸杞的产量和效益。五、枸杞套种枸杞在定植后 1-2 年还有一定的土地空闲,尤其是定植后的第一年,合理间作套种可以使当年保持一定的经济收入。主要套种模式:枸杞套种大豆、枸杞套种瓜类、枸杞套种大蒜、洋葱、萝卜等。禁止套种玉米、小麦等高杆作物,以及棉花等在灌水方面与枸杞有冲突的作物。六、整形修剪要实现枸杞优质高产,就必须进行整形修剪。修剪分春剪、夏剪、
17、冬剪,1-4 龄的初果期枸杞夏季修剪关键。冬季修剪在枸杞落叶以后至春芽萌动前进行,一般在 2-3 月修剪为宜,主要是剪除根部萌蘖的徒长枝,疏除树膛内影响树冠延伸、堵光和树势平衡的大中型强壮枝及徒长枝,以及不结果或结果少的老弱病残枝等,使树冠枝条上下通顺。春季修剪在萌芽后到展叶前进行,主要是弥补冬季修剪的不足,剪除果枝干尖与针刺。夏季修剪也叫生长季节修剪,时间跨春、夏、秋三季,其中 4 月下旬至 6 月底是夏季修剪的关键时期,一般相隔 8-10 天进行一次,首要任务是剪除徒长枝,减少养分的消耗,其次通过短截、摘心等措施,培养树形和结果枝组。下面介绍“三层楼” 树形的修剪方法:栽植第一年,对在苗圃
18、已形成一定侧枝的苗木,主要是选择 34 个位置比较合适,角度 3040度的侧枝作为主枝,距主干 1215 厘米处短截。下剩侧枝根据位置和枝条角度,有留、有疏。对在苗圃无侧枝的苗木,距地面 5560 厘米处定干,定干后在剪口下,10 15 厘米的整形带内选 34 个分布均匀的强壮枝作第一层主枝,在 5-6 月份,从 1215 厘米处短截。主枝短截后经过一段时间在剪口附近,萌发出角度不同的 35 条枝,对角度小于 30 度的强壮枝及时进行疏剪,对角度在 3040 度强壮枝条继续进行短截,短截长度 10-20 厘米,对角度大于 40 度的枝采取不疏不截,自然生长,形成结果枝组。如果栽植当年苗木成活早
19、,水肥条件好,骨干枝形成 2 级侧枝,在休眠期再系统整形修剪一次。栽植第二年,继续在第一年选留的每个主枝上选 12 个强壮枝作主枝延长枝,在 1320 厘米处摘心,扩大充实第一层。并及时疏除树冠和主干的直立枝,短截处理角度大于 30 度的次强壮枝,培养结果枝组,对斜生和弧垂的结果枝不剪不动。如果第一年枸杞树成活早,树冠已形成 3 级侧枝,在第二年 5 月下旬就要注意选留距主干最近的徒长枝作为中心干,比第一层高 40 厘米处摘心、封顶,培养第二层。如果第二年 5 月下旬第一层主枝没有形成 3 级侧枝,一般不考虑第二层。修剪和培养的重点一般放在第一层。生长季节后期的修剪方法和休眠期的整形方法与第一
20、年相似。栽植第三年,对于上年 5 月已进行摘心、封顶培育出第二层树冠。在第二层树冠上选择 34 个角度 3040 度的强壮枝作为第二层的主枝,在距中心干 1215 厘米处短截,其余枝条,凡是角度小于30 度的强壮侧枝,全部疏除,凡是大于 40 度的中庸侧枝,也可进行中度短截,也可不剪不动。第二层主枝经过短截后,在剪口处,一般可发出强壮程度不同的枝条 34 条。其中选择与中心干角度小于 40 度的强壮枝作为主枝延长枝,在 1020 厘米处短截。与中心干夹角小于 40 度的直立枝、强壮枝及时进行疏除,以保证主枝延长枝正常生长,其余枝条,先结果,待到休眠期修剪时再处理。对于上年没有培育出二层树冠的单
21、株,在第三年的 4 月就要及时选择徒长枝,在第一层树冠之上 40 厘米处,摘心、封顶,促发侧枝,培养第二层。培养的方法同上年 5 月形成的二层树冠相同。第三年休眠期的修剪,整个冬剪的程序要全部应用。栽植第四年,主要任务是完善培育第二层树冠,加速第三层树冠的成形。第三层树冠的选留要在春季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进行,选择距主干位置最近的徒长枝作为中心干,长到比第二层树冠高 3540 厘米处摘心、封顶,促发第三层树冠的形成。第四年修剪方法参照第三年修剪方法,修剪的重点在生长季节中后期的第三层树冠培育和休眠期的整形修剪。经过 4 年的树体培育,树高 161.7 米,冠幅 1.31.6 米分三层结果
22、的三层楼树形枸杞园已经形成。这种树形最大优点层间距合适,层与层之间遮光少,空间立体结果能力强,结果枝多,叶面积系数大,光能利用好,适合于以后优质高产。从第五年开始,枸杞树冠不再扩大,树冠结构基本稳定,产量显著提高,以后的修剪,主要是及时剪除根部、主干和树冠的徒长枝,对强壮枝及时进行疏剪和短截处理等,不断调整好生长和结果的关系,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保持稳定健壮的树势,达到持续,高产和优质的目的。七、病虫害防治枸杞病虫害防治是枸杞园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枸杞生长季节的管理中,病虫害防治要占到工作量的三分之一。枸杞产量的高低、质量的好坏,虽然与品种、肥料关系密切,但要实现安全、优质、高产的目的,
23、生产出绿色枸杞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优势,关键取决于病虫害防治的水平。目前在我县发生较多的枸杞虫害主要有负泥虫、蚜虫、木虱、蓟马、瘿螨、锈螨等 6 种。病害主要有黑果病、根腐病、白粉病 3 种,目前发生较少。防治的方法主要是加强监测调查,根据不同虫情采取相应的措施,最主要的是在防治中要多使用低毒、高效的生物农药和无公害农药,确保枸杞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一般来讲,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时期的防治工作:1、5 月下旬用 3%高渗苯氧威 4000 倍喷雾防治蚜虫、木虱、蓟马和瘿螨、锈螨。2、7 月下旬用 25吡虫啉 1500 倍喷雾,可防治蚜虫、木虱、蓟马等其它害虫和瘿锈螨。3、8 月
24、下旬用 0.3苦参碱 1%可溶性液剂 1200 倍液防治蚜虫、蓟马等害虫。其中,5 月上旬和 7 月下旬是枸杞病虫害防治最关键的时期,在这两个时期,重在加强预防,不管有虫无虫,都应喷 1-2 次药,为控制全年病虫害的发生奠定良好基础。八、枸杞的采收、制干分级与保管(一)枸杞的采收、制干枸杞的采收、制干是枸杞生产的最后工序,其中在制干环节中最容易出问题,一旦在制干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枸杞的质量,降低枸杞等级,最终影响枸杞价格。1、采收(1)采收时间:当果实色泽鲜红,果实表面光亮,果体变软,富有弹性,果肉增厚,果实与果柄易分离时,即可采摘。一般 6 月中旬 7 月上旬为初采期。7 月上旬 8 月
25、下旬为盛采期。9 月上旬至早霜冻为末采期。采果间隔在初采期为 10 天一次,盛采期 56 天一次,末采期 7-10 天一次。枸杞为无限花序,开花坐果不一致,成熟时间也不一致,所以在实际生产中,一般当果实成熟度达到八九成时(果色红、果肉软、果蒂松)即可采摘。(2)采收方法:注意要带果柄采摘。采收必须坚持三轻两净三不采的原则:轻采、轻拿、轻放,以防止鲜果被挤压破损;盛果筐必须是竹筐,筐内衬干净透气的布块,容量以 8-10 千克为宜,以防鲜果被压破;树上每次采净,树下掉落的拣净;早晨有露水不采,喷农药间隔期不到(间隔 57 天)不采,阴天或刚下过雨不采。2、制干一家一户栽植的小面积枸杞,以自然制干法
26、为主,或由枸杞专业加工企业产业收购鲜果后集中制干。产业集中度高、规模大、产量高的单位和种植大户应采用温棚晾晒、热风烘干和烘干机烘干等方法制干。这里重点介绍自然制干法:(1)脱蜡方法一:按 1 公斤水 +70 克食用碱+20 克酒精+10 克明矾配成碱液,每 40-50 克碱液可处理 7-8 公斤枸杞鲜果。具体方法是:在干净的塑料大盆内(或干净的棚膜上)放入枸杞鲜果,用配好的 50 克(1两)碱液兑 200 克(4 两)清水,装入洒壶,在枸杞上均匀喷洒,并轻轻摇匀,使枸杞充分接触到碱液,再盖上干净布块闷 20-30 分钟,然后取出准备晾晒。方法二:将采收的枸杞鲜果每 7-8 千克盛放在一竹筐内,
27、按 0.5(食用碱):100(枸杞)的比例均匀撒入食用碱,将竹筐轻轻摇动,使筐内食用碱与枸杞充分接触,再在竹筐上面盖上一干净布块,闷放 20-30 分钟,然后铺放到果栈上晾晒。方法三:按 2.5-3:100 的比例(食用碱:清水 )配制碱水,将采收的枸杞鲜果放入碱水中浸泡 15-20秒,捞出后闷放 20-30 分钟之后铺在果预备好的果栈上,准备晾晒。(2)晾晒将脱蜡后的鲜果铺在果栈上晾晒。果栈的制作:果栈是用两个长 1.8 米、宽 0.8-1.0 米的木框夹一片苇席或竹帘做成的,两头支高 50厘米以上。刚采收的鲜果均匀地摊在果栈上厚度 2-3 厘米。遇上阴雨天,采取移动或拍打果栈底面的方法防止
28、发霉。在暂时没有果栈的情况下,可在干燥的沙地或者纱网上铺上干净的白布晾晒。晾晒方法:在果栈上均匀铺开枸杞鲜果,果实铺的厚度 2-3 厘米,厚薄均匀,铺好后放在通风的阳光下进行晾晒。为了缩短制干时间,在果栈的四角用砖或木块垫高 20-30 厘米,以利于空气流通。在晚间无风或偶遇阴天,要及时把果栈叠起进行遮盖,以防雨水和露水淋湿枸杞而造成枸杞果实变黑或发霉。在果实未干前不宜用手翻动晾晒的果实,只能用小木棍从栈底轻轻拍打。一般晾晒 4-5 天即可,具体根据天气情况决定。识别枸杞已晾干的方法:晾晒 4-5 天后,枸杞水分明显蒸发,果实略缩,呈纺锤形干果,略扁,先端有小凸起状花柱痕,基部有白色的果柄痕,
29、长 6-18 毫米,鲜红色或暗红色,用手抓起松开后不结块。注意不可晾晒的过干。注:枸杞采摘和晾晒中应注意的 8 个方面:1. 不宜摘生 枸杞落花后,逐渐发育成绿色幼果继而果实个儿发育并变成橙色果 ,这时果肉尚硬然后果实逐渐变成鲜红色果蒂疏松,果肉稍软这时是枸杞子采摘的最佳期如采摘过早,摘了橙色果,枸杞子晒干后即变成黄皮果,影响枸杞子的质量和等级2. 不宜摘湿 枸杞子不宜在早晨有露水时或雨后果面未干时采摘 如摘了湿果,果面长期不干,容易被细菌污染,晒出的干果果色黑暗3. 不宜碰伤 采摘枸杞子,要轻摘轻放,盛装枸杞子的器皿,要用盆 桶篮筐等,不宜用塑料袋等,以防搬运时挤压或碰撞因撞伤挤伤压伤摔伤刺
30、伤等,晒干后均会变成黑色4. 不宜暴晒 日出后即可晾晒果实,先有弱光低温逐渐至强光高温 ,这样晾出的果色鲜红如在炎热的中午暴晒,果色容易变黑5. 不宜久放 采摘下的枸杞子,要及时晾晒或烘干,不宜久放因刚采摘下的枸杞子呼吸强烈 ,并容易发热发汗,放置过久,晒干后的果色灰暗不鲜6.不宜翻动枸杞在晾晒过程中,翻动后果肉受伤,晒干后即变黑 因此,枸杞子摊晾后,中间不宜翻动,直至晾干后才能收集7.不宜熏蒸枸杞果不宜用硫磺薰蒸,用硫磺薰蒸后虽然果色新鲜 ,但容易被污染因此,提高果实的等级必须在晾晒上注意各个环节,以达到无污染含糖量高质量优8.不宜混杂枸杞子果实晒干后,要趁干拣去果蒂果把黑斑果黄皮果 异形果及其他杂质,然后分级包装,放在通风干燥处贮藏,以防虫蛀翻湿及霉变(二)枸杞的分级与保管1、分级枸杞质量分为特优、特级、甲级、乙级四个等级。枸杞种植户可以不分等级,将枸杞制干后以混等枸杞出售,由销售企业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分级。分级方法根据各级果实的大小,用不同孔径的分果筛进行筛选分级。2、保管制干后的枸杞,含水量必须达到 13%以下才能存储,理想的含水量应在 11%左右。经过人工拣除杂质或者分级挑选后,装入干燥、清洁、不影响品质的包装物内及时密封。储存在清洁、干燥、阴凉、通风、无异味的专用仓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