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谈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当前,语文教学已成了“众矢之的” ,对语文教学的不满及批评的文章不时见诸报端,语文老师已被批得惶惶如丧家之犬,不敢再有丝毫的辩驳,怕引来更厉害的回击。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都与当前作文教学的不尽人意(即人们对作文教学的期望值与教学效果的差距)有着莫大的关系。许许多多的有识之士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也提出了许多改变这种状况的方法和措施,更有一部分专家、学者和一些教学一线的语文老师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在语文教学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说来成效不大,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农村中学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深感语文
2、教学中存在着三个问题,从根本上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这就是:语文老师的工作量太大;语文课中作文课时偏少;语文老师的待遇偏低。这三个问题不解决,就不能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考试形式的改换(如只考阅读和写作)也不能改变当前语文教学中的急功近利,也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下面我就对这三个问题逐一阐述。一.语文教师的工作量太大按照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一个语文教师要上两个班的语文课,周课时总数为 1012 节(包括作文课) ,与其他科目任课教师的工作量相比,课时总数好像偏少,因为教学大纲中规定其他科目的老师每周的工作量是 1216 节课。两者相比,似乎语文老师的工作量轻些。其实
3、,这是许多人存在的一个错误认识,实际上语文老师的工作量远远大于其他科目老师的工作量。我们不妨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学生几个环节来比较一下。从备课方面看,语文老师一周要备 4 课时,还要备 12 节作文课;而其他科目老师仅需备 12 课时。再从备课的难度来看,语文老师要查阅大量的字典、辞典及其他辅助资料,较其他科目的老师费时费力费心。特别是作文的不定性,要针对每个班乃至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去备,尤其费神劳心,更增加了备课的难度。从上课来看,语文既有文科性质的记忆背诵的内容,还有理科性质的理解运用,兼有文理两科的特点,更有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文字欣赏和作文课。这与其他科目的任课老师相比,其上课时的
4、驾驭难度是相当大的,课堂上的工作也是相当累的。从作业批改来看,语文老师的工作量更重, ,语文老师不但要批作业,还要批作文。当年笔者在潍坊教育学院学习时,一个老教授在和我们聊天时曾说过,在过去,语文老师的工作量就比现在较为合理。在当时,语文老师每详批五本作文算是上一节正课的工作量。假设当时一个班有 30 个学生,一个语文老师上 10 节课,其课时总数应是 10+305=16 课时,和其他科目的老师上 16 节课的工作量相当。若按照这个标准来算,现在初中语文老师的周工作量不是 12(10)课时,而是 12(10)+(50+50)5=32(30)课时,这就远远超出了其他科目老师的工作量。有人形象地把
5、批改作文耗时(20 课时)比上课时间(12 课时)长,形象地比喻为“孩子比娘大” 。能不能将批改作文划入课时,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前提。若不能将作文批改划入课时,语文老师必将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特别是作文) 、辅导学生中疲于应付,而附加的作文占用了语文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造成他们胡批作文、学生乱写作文的恶性循环。这样以来,作文教学的质量还能好么? 从辅导学生来看,语文老师要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写出日记或周记,还要指导学生去阅读名著名篇,这里面费心费脑劳神,与其他科目纯知识技能的辅导要多出何止十倍的努力啊。综上所述,语文老师工作量太大的根源在于批改作文没有工作量,这
6、是有失公允的。二.语文科的作文课时太少在语文教学中,一般情况下, “大小作文间周作” ,大作文一学期不少于 6 次。但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周期长、见效慢的工程,而语文老师的工作量又太大,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辅导学生,必然造成学生写作能力的止步不前。况且素质教育也好,应试教育也罢,对“成绩”的关注是第一位的,若成绩不好则面临“下岗”的困境。对除去教学别无所长的语文老师来说更为残酷。于是他们狠抓学生的基础知识,对作文反而是放手了,造成学生写作能力的日趋降低。放眼当今文坛,谁人能与老舍、鲁迅、巴金、臧克家、郭沫若、茅盾相比肩,这与当前语文教学重基础知识轻作文训练密不可分。轻作文训练的原因在于没有给语文老
7、师一个宽松合理的教学环境,没有给语文老师的工作量给一个正确的定位,表现在教学上就是学生抄作文选,老师批语公式化,缺少了提高作文水平最重要的分析、修改过程。这样一来,老师和学生真正用于作文的时间明显偏少,影响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三、语文教师的待遇普遍偏低教师的社会地位不是很高,所以国家从一系列方面改善教师待遇,提高教师地位。而教师中工作最苦最累的语文老师反而被忽视了,发表在省级乃至全国级刊物上的文学作品在晋级时竟丝毫不起作用,还不如其他科目的老师东拼西凑的论文在市级教研室获的奖,而这奖有很大一部分是“投门子”得来的。抄袭的论文在晋级时加分,而发表过的文章却不算,岂非怪事?我曾经拜读过山东师范大学张清华教授发表在山东青年报上的一篇文章,作者在文章中对自己一位文采出众的同事因没有论文而多年没有晋级被迫回江苏老家的事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同情,我对此深有同感。放眼基层中小学语文教师,同样条件下,即同时毕业,同时参加工作,同等学历和教龄,语文老师的工作即使很出色,也往往比其他科目的老师晋级晚,这就打击了语文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以上是笔者从教以来对语文教师的几点不成熟的思考,欢迎批评指正。作者:郇春涛通联:山东省青州市普通镇大郇初中邮编:262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