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课时 ( 月 日 ) NO:教学内容: 教材第 40-41 例 1 及练一练。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看看、填填、画画,逐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学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呈现数据。2.能在格子纸上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产生对统计的兴趣。重点难点: 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准备好一张练一练的记录表,让学生完成记录。 )老师这儿也有一张调查记录,你能看明白吗?让学生说说你从这张记录表中读出了哪些数据?(指名回答)你能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吗?1.学习统计表。(1)说一说统计表里已经有了哪些数据?是从哪里来的?还
2、有哪几个空格要填写,这些数据到哪里寻找?(2)说一说“合计”的意思以及求合计人数的方法。(3)学生独立填写空格里的人数。(4)填写完整后让学生观看统计表,读其标题,明白统计表的内容,写出年月,表明统计的时间,说说人数,表述统计表里的数据。(5)和用“正”方法记录数据,统计表在表示数据方面有什么优点?补充与修改/2.学习条形统计图。老师这儿还有一幅根据统计表制作的统计图,想不想看看?(1)观察横轴,看看上有什么?(明白横轴上表示四类电视节目。 )(2)观察纵轴,看看上有什么?(明白纵轴上表示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人数,1 格表示 2 人。 )(3)让学生独立画图,检查他们画的直条长度是否正确,提醒他
3、们在直条的上面写出相应的人数。二、讨论小结:从统计表里能知道些什么?从统计图里能知道些什么?统计表和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一张完整的统计表由哪几部分组成?一幅完整的统计图由哪几部分组成?三、巩固练习。1.教材 41 页练一练。(1)出示导入时完成的记录表,让学生完成统计表和制作统计图。(2)通过统计,你知道了什么?2.练习七第 1 题。(1)出示统计图,让学生进行观察。(2)从这张统计图中你看明白了些什么?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第 2 课时 ( 月 日 ) NO:教学内容: 教材 4243 页例 2 及练一练。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
4、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重点难点: 能分段整理数据。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学习新课:1.星期一升旗时,同学们都会穿校服,看上去整齐又漂亮。想一想,在每次订校服之前都要做什么呢?(量身高)随便请几个学生说出自己的身高。问:是不是要为你们每个同学都设计一个尺寸,做出 50 种规格的校服呢?出示全班的身高记录单,请大家观察表中的数据,你觉得应该怎样安排比较的合适?(分大号、中号、小号三种规格。 )2.出示例 2。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要根据身高把服装分成大号、中号、小号三种规格,身高 130cm139 的穿小号
5、,140149 的穿中号,150159 的穿大号。那么现在你知道每种服装要购买多少套吗?(引导学生说出:要先知道不同身高的人数。 )请同学们观察这张记录单,你清楚具体有几套大的?几套中的?几套小的?我们可以怎么做呢?(按各段统计,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 )根据记录单上的数据,用画“正”字补充与修改/的方法分段整理数据,注意不要遗漏不要重复。写完之后与电脑的演示校对一下,如果有错,检查一下问题在哪里。3.能不能就这样把画“正”字的记录表交上去呢?指出:还要根据它完成统计表。学生继续完成。与电脑校对。想一想,那么多的班级,都制作了类似的统计表,而且每年都需要这样的统计,检查我们的这份表格,
6、还缺了什么呢?出示完整的表格,包括表名和日期。4.服装厂的看到这张统计表,会明白哪些问题?5.通过统计,你有什么收获?二、联系实际,巩固练习1.完成练一练。同学们都知道自己的身高吧!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你们乘火车有怎样的优惠吧!学生小组合作,汇报交流,完成全班统计表。2.完成练习七第 2 题。三、全课总结:我们今天学习了用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进行统计。课后请大家多搜集一些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统计的素材,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板书设计/第 3 课时 ( 月 日 ) NO:教学内容: 教材 4546 页 35 题教学目标: 1.学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呈现数据,能在方格纸上制作条形统计图。2.让学生经历整理和
7、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3.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重点难点: 条形统计图和分段统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一张完整的统计表包含哪几个部分?一张完整的统计图包含哪几个部分?如何进行分段整理数据?二、练习指导。1.第 3 题。(1)填写统计表。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长江、黄河等四条河流的长度,统一数据。填表:能把这四条河流的长度天灾统计表里吗?交流填表结果。(2)完成统计图。让学生看图,说说这里的条形统计图和前面学习的不同在那里?提问:这里每格表示长度是多少?图上怎样确定长江的长度补充与修改/6397
8、 千米的?2.第 4 题(1)出示相关数据,让学生收集整理。第 24 届韩国汉城奥林匹克运动会 5 枚; 第 25 届西班牙巴塞罗那奥林匹克运动会 16 枚;第 26 届美国亚特兰大奥林匹克运动会 16 枚; 第 27 届澳大利亚悉尼奥林匹克运动会 28 枚;第28 届希腊雅典奥林匹克运动会 32 枚; 第 29 届中国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 51 枚;第 30 届英国伦敦奥林匹克运动会 38 枚。(2)完成统计图。能把你的统计图和大家交流吗?(3)填写统计表。请同学们根据图中表示的数据,完成奥运会金牌数量的统计表,跟同桌交流一下填法。(4)表图比较。呈现统计表和统计图。3.第 5 题。学生设计表
9、格,在班内统计后,完成统计表。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分工合作。数据记录准确,分析有道理。四、作业:补充习题板书设计/第 4 课时 ( 月 日 ) NO:教学内容: 教材 4647 页 6、7 题教学目标: 1.学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呈现数据,能在方格纸上制作条形统计图。2.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3.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重点难点: 1.数据统计与分析。2.小组调查与整理数据。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提问:在前面的学习和练习中,你了解了一项统计需要经过哪些基本过程?统计活动先要收
10、集数据、整理数据,接着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然后分析数据,解决统计所要解决的问题。2、调查统计。补充与修改/1.出示练习 7 第 6 题。(1)提问:小力是怎样了解他的同学课外阅读情况的?(2)分小组活动,各组分别调查、整理和统计,完成统计表。(3)交流、分析数据。能说说你们小组同学课外阅读的情况吗?结合交流,呈现各组的统计数据并核对合计数。(4)汇总数据并分析。2.出示练习 7 第 7 题,让学生阅读、了解要求。(1)根据多数学生意见,全班统一确定选择一个调查项目调查。(2)小组调查数据。(3)汇总数据,完成统计。每个小组派代表交流获得的数据,教师板书各项目的每组人数,并汇总结果。让学生先完成
11、统计表的设置,再根据汇总的数据填写统计表。(4)分析、评价数据。三、拓展延伸。1.完成“动手做” 。2.阅读“你知道吗” 。四、课外作业。补充习题。板书设计/第 5 课时 ( 月 日 ) NO:教学内容: 第 4950 页例 3.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解释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2.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小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品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重点难点: 1.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2.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一、谈话
12、导入。最近老师在一所学位参观,看到他们的四年级举行了男生和女生进行了套圈比赛,每人套 15 个圈,我们一起来看,男生队和女生队个个全力以赴,争取获得好成绩,最后比赛结果怎样呢?想知道吗?二、探索平均数的产生和意义和方法师:体育老师把每个同学套中的个数记录下来,绘制成了这样的统计图,左边是男生套圈成绩统计图,右边是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现在要比一比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准一些?可以比什么呀? 1.学生进行讨论后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汇报展示不同的比较方法。2.再次讨论,哪一种方法合理?让学生明白:(1)一个人套得准不能代表整个团队套得准。(2)男生队参赛人数有 4 人,女生队参赛人数有 5 人,在
13、这种情况下,比套中的总个数,不公平。4.由于这次比赛人数不相等,那么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应该比什么?(比每人套中的个数平均数)板书:平均数 5求平均数。我打算怎样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学生讨论)学生讨论后汇报:(1)移多补少。 (2)先求和再等分。三、平均数的运用1.练一练。学生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进行操作。2.练习八第 1 题。3.练习八第 2 题。学生计算完成后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到虽然每次的飞行时间不补充与修改/同,但每次飞行的时间总是稳定地在 5070 秒之间,有的比平均数多一些,有的比平均数少一些。4.练习八第 3 题。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平均身高 160 厘米的含义是整
14、体水平,有的身高超过 160 厘米,有的低于 160 厘米。四、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了平均数的知识,请你们用一句话说你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第 6 课时 ( 月 日 ) NO:教学内容: 教材第 5153 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3.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深化理解。1.回顾、交流你对平均数有哪些认识?怎样求几个数的平均数?平均数-反应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以多补少 先合再分2.出示练习八第 5 题交流:那些说法是合理的?哪些说
15、法是不合理的?你是怎样想的?请同学们交流后,得到结论。2、解决问题,掌握方法。1.做练习八第 6 题。交流:根据统计结果,你想到了哪些问题?(如最多、最少,最多与最少的相差几棵,平均每个小组植树几棵等)哪个小组植树最多,哪个小组植树最少?请学生先估计一下。具体计算平均数,跟估计的相比较。2.做练习八第 7 题。要求:请大家先算出平均每个橘子重多少克,再算出这箱橘子大约重多少克,是多少千克。交流:平均每个橘子多少克怎样算的?接下来要怎样列式?这箱橘子大约重多少克怎样算的?3.做练习八第 8 题。交流:这里的平均分都是怎样算的?强调求平均数可以先求出一组数据的和,再用除法计算平均数。4.做练习八第 9 题。回答第(1)题,并估计平均得分。交流:选手的最后得分是怎样计算的?5.阅读“你知道吗”补充与修改/提问:比赛时的平均分为什么要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呢?说说你知道了什么。6.做练习八第 10 题。三、课堂总结,交流收获。提问: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对平均数的内容有了那些更深的认识?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