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育心理学试题第一章 体育心理学概论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 体育教学 过程中的心理现象。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 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 过程中的心理现象。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 体育锻炼 过程中的心理现象。4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 体育教育 、 竞技体育 、 大众体育 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5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 身体 活动,也是一种 心理 活动。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20 世纪 50 年代前 、 20 世纪 50 年代后 。7Triplett 于 1898 年调查了一个今天我们称作 社会促进 现象。8Griffith
2、于 1925 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 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9运动心理学家三种类型包括 实验运动心理学家 、 教育运动心理学家 和 临床运动心理学家 。10 1965 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111942 年,吴文忠和肖忠国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 体育心理学 。12 1980 年成立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会。13应用运动心理学可进一步分为 临床运动心理学 和 教育运动心理学 。14教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集中于运动员的 正常行为 和 超长行为 。15临床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集中于运动员的 异常行为 。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是三
3、门 学科。 ( C )A. 相同的 B. 认知的 C.不同的 D. 基础的2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 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 A )A. 体育教育教学 B. 竞技运动和比赛 C.体育锻炼 D. 娱乐3本书所指的体育心理学是对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 进行研究的科学。 ( C )A. 情感和意志 B. 个性和意志 C.心理和行为 D. 认知和个性4体育心理学是一个包含 学科的研究和实践领域。 ( D )A. 一种 B. 两种 C.三种 D. 多种5学习体育心理学是 的需要。 ( A )A. 体育实践工作和体育科学研究 B. 体育实践工作 C.体育科学研究 D. 运动训练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
4、段: 。 ( A )A. 20 世纪 50 年代前和 50 年代后 B. 20 世纪 40 年代前和 40 年代后 C. 20 世纪 60 年代前和 60 年代后 D. 20 世纪 30 年代前和 30 年代后7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的实验是由 Triplett 于 年完成的。 ( D )A. 1901 B. 1896 C.1905 D. 18988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 C )A. Scripture B. Anshel C.Griffith D. Wann9中国体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 ( B )A. 20 世纪 60 年代前和 60 年代后 B. 2
5、0 世纪 80 年代前和 80 年代后 C. 20 世纪 90 年代前和 90 年代后 D. 20 世纪 50 年代前和 50 年代后10在中国, 最早论述了体育心理学的有关问题。 ( B )A. 吴文忠 B. 马约翰 C.肖国忠 D. 马启伟11众多的研究和实践表明,高水平的竞技运动比赛中,获胜的因素中 归于心理因素。 ( A )A.70 B.80 C.90 D. 60五、判断题(下列正确的说法用写在题后括号内,错误的则用写在题后括号内)1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这三门学科自成体系已初见端倪,也是发展方向。 ( 错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育教学中的心理现象。 ( 错 )3与广
6、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体育教育教学、竞技体育恶化大众体育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 错 )4P argman 认为,运动心理学是通过运用人类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和原则试图解释、预测或改变与运动相关的行为。 ( 对 )5体育心理学是对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的科学。 ( 对 )6一个人学过体育心理学,就可以说明自己一定在体育教学或指导运动队方面取得成功。 ( 错 )7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身体活动,也是一种认知活动。 ( 错 )8Tripkett 建立了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 错 )9自行车选手在与他人比赛时速度会更快,这被称作“社会促进”现象。
7、( 对 )10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在 20 世纪 40 年代至 50 年代期间,处于发展时期。 ( 错 )11运动心理学家被描述为三种类型:实验运动心理学家、教育运动心理学家和临床运动心理学家。(对 )1220 世纪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我国体育心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对 )13未来的运动心理学将继续强化两个不同的专业领域,即教育运动心理学和临床运动心理学。 ( 错 )14目前的趋势是体育心理学研究者们已开始重视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结合使用。 ( 错 )第二章 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只研究行为,否认意识
8、的旧行为主义、 允许对认知,行为动机等内部因素进行推测的新行为主义、 重视认知,思维等意识活动作用的新的新行为主义 。3罗杰斯将学习分为 机械学习 、 意义学习 ,前者主要死记硬背那些没有生气、枯燥乏味、无关紧要、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无实际意义的知识;后者则主要指那些能影响学生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选择未来行动方针的学习。 5 认知心理学 理论主张学习就是将外在事物的关系内化为学习者自己的心理结构的过程,即SO R 。6认知心理学强调学习内容的 基础性 和呈现方式的 多样性 。7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更强调 真理的相对性,重视认识中的 主观能动性 。8人本主义认为学习的本质是 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9、 。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1如下图所示的运动技能学习过程是基于 心理学派的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 ( C )A. 行为主义 B. 认知心理学 C. 人本主义 D. 建构主义2如下图所示的学习内容的层次结构是 心理学派的理论观点。 (C )A.行为主义 B.建构主义 C. 认知心理学 D. 人本主义动作示范(提供刺激)体育教师接受信息(加工处理)学生评价反馈(强化机制)“跟我学”(作出反应)最高层高一级层次高一级层次基础层基础层基础层基础层基础层基础层基础层基础层3以下哪个心理学家是建构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 。 (C )A. 斯金纳 B. 罗杰斯 C.皮亚杰
10、D. 赫尔 4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 的学习策略。 (B )A. 自下而上 B. 自上而下 C. 由简单到复杂 D. 由复杂到简单5 在 1913 年发表了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 ,标志着行为主义的诞生。 (A )A.华生 B.斯金纳 C.弗洛伊德 D. 班杜拉7强调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体育学习是 学派的理论。 (C )A.行为主义 B.认知心理学 C.建构主义 D.人本主义 8在教学实践中形成“支架式” 、 “抛锚式”等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学习策略是 。 (A )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由简单到复杂 D.由复杂到简单9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育目标应该是 。 (B )A. 注意培养学生的主动
11、能力 B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C. 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 D. 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10. 人本主义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 。 (C )A.决策者 B.执行者 C.传授者 D.促进者五、判断题(下列正确的说法用写在题后括号内,错误的则用写在题后括号内)1行为主义者认为行为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对 )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提出来的。 (错 )4建构主义主张学习就是将外在事物的关系内化为学习者自己的心理结构的过程。 (错)5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关注的是学习者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 (对 )6认知心理学把学习
12、归结为单纯的内部心理过程和意识系统。 ( 对 )7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非常重视社会因素对人发展的制约作用。 (对 )8行为主义未能揭示人类学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忽视了人类学习的内部过程。 (对)9认知心理学认为在体育学习中,学习每一项运动技能都应首先让学生接触最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 (对 )10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知识是由人创造的,并受其价值观和文化的影响。 ( 错 )第三章 运动兴趣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运动兴趣的效能高低主要表现为 对实际行动的推动力 以及 起作用时间的长短上 。2 有趣 是人们对于新事物或有趣现象的直接兴趣,是在感知中由于兴奋性增强形成的一种不太稳定的愉悦倾向
13、,属于始发状态的低层次兴趣,是由事物的新异刺激而引起的好奇心。3 乐趣 是继发状态的中层次兴趣。4运动兴趣的效能是指 运动兴趣对体育活动的推动所产生的效果 。5 “有趣”不断地发展积累,由量变引起质变,由被动的、观赏性的兴趣转化为主动参与的兴趣,由不太稳定的愉悦倾向发展成为比较稳定的热爱倾向,其动力效应大大增强,从而形成 乐趣 。 6 志趣 是乐趣与志向的结合,是推动人实现远大理想目标的迷恋性的、最稳定的动力倾向,是学生获得好成绩的最宝贵的心理动力。7学生运动兴趣的产生、发展和形成,一般都要经历“ 有趣 乐趣 志趣 ”的过程。8 精神兴趣 是以人的精神需要为基础的兴趣,表现为对运动的偏好和渴望
14、。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1运动兴趣的 c 直接影响到运动兴趣的性质。 ( C )A. 广泛性 B.有效性 C.倾向性 D.稳定性2以人的物质需要为基础的兴趣,主要表现在对运动用品(如对运动服装、运动器材等物品)的兴趣,即 。 ( A )A. 物质兴趣 B. 直接兴趣 C.中心兴趣 D. 间接兴趣3由于对体育活动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对参与体育活动、观看体育比赛等方面的兴趣,即 。 (B )A. 物质兴趣 B. 直接兴趣 C.中心兴趣 D. 间接兴趣4对踢足球感兴趣的人,满足于通过足球运动来锻炼身体的兴趣是 。 (B )A. 广泛兴趣 B. 直接兴趣 C
15、.中心兴趣 D. 间接兴趣5. 是兴趣发展必备的基础,自始至终由外部刺激引起,兴趣的范围很不明确。 (B )A. 乐趣 B. 广泛兴趣 C.有趣 D. 直接兴趣6运动兴趣的发生以一定的 为基础。 (A )A. 运动需要 B.运动爱好 C.运动诱因 D. 技术基础 7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必须首先由 开始。 (C ) A.乐趣 B.直接兴趣 C. 有趣 D. 物质兴趣8 主要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自身价值(如趣味、娱乐、竞技、健身、健美等)所产生的一种渴求趋势,或想掌握某项体育运动技能的一种需要。 ( D )A.运动兴趣 B.运动爱好 C.运动诱因 D.运动需要 9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对某一类(项)体育
16、运动(如球类运动)或体育运动的某一方面(如运动心理)有特别浓厚而稳定的兴趣是 。 (A )A.中心兴趣 B核心兴趣 C.重点兴趣 D.唯一兴趣 10.学生对一切新知识和新技能都感到新鲜,但没有把精力集中到学习和练习中,这种兴趣是 。 ( B )A. 乐趣 B.有趣 C.直接兴趣 D.物质兴趣 五、判断题(下列正确的说法用写在题后括号内,错误的则用写在题后括号内)1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和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 ( 错 )2运动兴趣可以发展为运动爱好。 ( 对 )3一般来说,直接兴趣与无意注意相联系,间接兴趣与有意注意相联系 ( 对
17、 )4运动的稳定性是指运动兴趣总是指向于一定的体育项目或体育事件。 ( 错 )5运动兴趣的效能水平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 (对 )6间接兴趣不可以转化为直接兴趣,而直接兴趣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转化为间接兴趣。(错 ) 7一般说来,在产生间接兴趣的体育活动中,不需要或很少需要一直努力。 ( 错 )8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具有年龄差异。 (对 )9运动兴趣是对某项体育运动的表面关注和简单参与。 (错 )10. 在某一学习时期,运动兴趣针对很多项目,也可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 对 )第四章 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 推动学生参与运动学习与身体锻炼的内部心理动因是 运动
18、动机 。2. 运动动机对学生的体育活动和锻炼行为起着发动、选择、 强化 和 维持 的功能。3. 根据学生参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心理动因是以生物性需要,还是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的,可将运动动机分为 生物性动机 和社会性动机。4. 根据学生参与运动学习和锻炼活动的心理动因指向体育活动过程、还是指向体育活动的结果,可将运动动机分为直接动机和 间接动机 。5. 为了获得刺激、运动愉悦感觉和渲泄身心能量,满足个体的生理性需要,而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属于 生物性动机或原发性动机 。6. 为了在体育活动中与同伴接近、交往,得到认同,发展友谊,追求完美,施展才能,获得成功,赢得荣誉,满足个体的社会性需要,而参
19、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属于 社会性动机或继发性动机 。7. 根据学生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参与的心理动因主要由自身内在需要转化而来还是由外界条件诱发而来,可以将运动动机划分为 内部动机 和外部动机。8. 根据学生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参与的心理动因主要由自身内在需要转化而来还是由外界条件诱发而来,可以将运动动机划分为内部动机和 外部动机 。9. 来自于学生自身好动、好奇或好胜心理,如渴望从体育活动中获得身体上的快感、乐趣、刺激,以及希望满足自尊心、上进心、荣誉感、义务感、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等心理需要的动机,属于 内部动机 。10. 由学生自身之外的诱因转化而来的动机,如教师的表扬、同学的赏识、竞争获胜的奖励
20、、荣誉,或因为迫于压力、避免惩罚与升学考试等原因而参加体育运动活动的动机,属于 外部动机 。11. 根据学生参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心理动因指向于体育活动过程、还是指向于体育活动的结果,可以将运动动机分为 直接动机 和间接动机。12. 根据学生参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心理动因指向于体育活动过程、还是指向于体育活动的结果,可以将运动动机分为直接动机和 间接动机 。13. 指向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内容、方法或组织形式等当前、直接特征的动机,是 直接动机 。14. 指向于体育活动可能带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延迟、间接结果的动机,是 间接动机 。30. 体育教师通过强调不同的教学目标(如,是竞争获胜
21、、合作学习,还是个人提高)、反馈( 如,是赞许获胜者、互动者,还是进步者) 、制定成功标准( 如,是战胜对手、小组成功,还是超越自我 )等可以在教学中制造出竞争、 积极组织 和 的课堂教学气氛。31. 一般来说,竞争可分为个体间、团体间和 自我竞争 三种形式。35. 许多合作学习的方法都将小组间的竞争作为激励学生们在组内进行合作的手段,简而言之,就是 组内合作,组间竞争 。36. 体育教学中,教师采用“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某个学生”的形式进行的反馈,属于 社会性评价 。37. 体育教学中,教师采用“在成绩单上给某个同学画小红旗”的形式进行的反馈,属于 象征性评价 。38. 体育教学中,教师采用
22、“根据学生的技术或能力表现给予分数 ”的形式进行的反馈,属于 客观性评价 。39. 体育教学中,教师采用“以排名次的方法给学生打分”的形式进行的反馈,属于 标准性评价 。40. 学生对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是 体育态度 。41. 凯恩经过研究,提出体育活动具有六种价值,即健康和健身、社会交往、感官刺激、美感体验、和 情绪宣泄 和磨练意志 。42. 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观看他人的行为表现,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新经验的过程是体育态度的 观察学习 ;仿照别人的态度和行为举止采取行动,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榜样的一致是体育态度的 模仿 。43. 学生通过榜样行为的示
23、范,直接学到积极的体育态度和行为方式,是体育态度的 直接模仿 学习。44. 学生通过模仿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介所展示的榜样来形成自己的体育态度和行为,是体育态度的 象征性模仿 学习。45. 学生将各种榜样的体育态度和行为方式综合成全新的态度体系表现出来,是体育态度的 创造性模仿 学习。46. 学生为避免惩罚或得到奖励,而从表面上接受社会、学校的规定、要求,听从体育教师的说教,在体育行为表现上与他人保持一致的过程,是体育态度转变的 方向 。47. 学生逐渐自愿地接受他人的体育观点和群体规范,使自己的体育态度与社会、学校和体育教师的要求逐步接近的过程,是体育态度转变的 强度 。48. 学生真
24、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和接受他人的体育观点、信念,并把这些新的观点、信念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中,彻底转变了自己体育态度的过程,是体育态度转变的 方向与强度 。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1. 推动学生参与运动学习与身体锻炼的内部心理动因是 。 (A )A运动动机 B. 体育习惯 C. 运动兴趣 D. 体育态度2. 运动动机对学生的体育活动和锻炼行为起着动力和 的作用。 (D )A. 驱动 B. 引诱 C. 阻碍 D. 定向3. 体育活动的愿望达到一定水平,推动采取学生行动,投入到体育活动之中。这是运动动机对学生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行为所发挥的 功能。 (A )A. 发动
25、B. 选择 C. 强化 D. 维持4. 学生的体育活动行为具有特定的内容,趋向一定的活动目标。这是运动动机对学生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行为所发挥的 功能。 (B )A. 发动 B. 选择 C. 强化 D. 维持5. 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努力程度、注意力水平、克服困难的决心大小等有所不同。这是运动动机对学生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行为所发挥的 功能导致的。 (C )A. 发动 B. 选择 C. 强化 D. 维持6.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持续的时间不等。这是运动动机对学生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行为所发挥的 功能造成的。 (D )A. 发动 B. 选择 C. 强化 D. 维持7. 为了获得刺激、产生眩晕、运动愉悦感觉和
26、渲泄身心能量,满足个体的生理性需要,这种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属于 。 (C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生物性动机 D.社会性动机8. 为了在体育活动中与同伴接近、交往,得到认同、发展友谊,追求完美、施展才能、获得成功、赢得荣誉,满足个体的社会性需要,这种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属于 。 (D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生物性动机 D.社会性动机9. 来自于学生自身好动、好奇或好胜的心理,如渴望从体育活动中获得身体上的快感、乐趣、刺激,以及希望满足自尊心、上进心、荣誉感、义务感、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等心理需要的动机,属于 。 ( A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生物性动机 D.社会性
27、动机10. 由学生自身之外的诱因转化而来的动机,如教师的表扬、同学的赏识、竞争获胜的奖励、荣誉,或因为迫于压力、避免惩罚与升学考试等原因而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为 。 ( B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生物性动机 D.社会性动机11. 指向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内容、方法或组织形式等当前特征的动机,是 。 (C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直接动机 D.间接动机12. 指向于体育活动可能带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延迟结果的动机,是 。 ( D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直接动机 D.间接动机五、判断题(下列正确的说法用写在题后括号内,错误的则用写在题后括号内)1、运动动机是由
28、运动环境诱因引起的。 (错 )2、体育教师可从学生在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中的行为表现上观察和推测出他们的体育学习动机。 (对)3、体育教学应注重互帮互助、人际交往、才能展示、合作与竞争等内容的安排,以满足学生的生物性需要。 (错 )4、行为强化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表明,对于初学某个运动技能或刚刚参加体育活动的参与者,在表现出正确行为后,立即给予表扬、肯定强化,效果较佳。 (对 )6、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外部动机时应注意,不恰当的外部动因会削弱学生运动参与的内部动机,使学生从为了自身的乐趣参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转变为为了获得教师的奖励和避免惩罚参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 (错 )7、就运动学习和锻炼
29、动机而言,从表面上看,追求成功和逃避失败的倾向都能促进学生努力参与体育活动,并对学生心理和运动活动效果产生同样的影响。 (对 )8、在小组合作活动基础之上展开的中等程度的竞争活动,即适量和适度的小组合作与竞争方法的结合,才会发挥个体与小组间的广泛互动作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对 ) 第五章 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由_ 目标定向_引起的,它是人们一切活动的起点。2.成就目标定向是一种重要的_动机_变量,它是指个体参与某一活动时所依据的_成就目标取_。3.成就目标定向不是具体要达到的行为的数量标准,而是个体内心所追求的_成
30、就取向_。4._学习目标定向_是指通过学习新的技能、控制新的环境来发展自己的能力。5._成绩目标定向_是指通过寻求有利的评价和避免负面的评价来显示和证明自己的能力 。6.追求学习目标的个体认为_智力_是可以培养、发展的,因而力求掌握新的知识和提高自己能力。7.有关目标定向研究通常认为_ 学习目标_是适应性的,它与一系列积极的认知、动机、情感和行为中介变量以及积极的结果联系在一起,而_成绩目标_则是非适应性的,它与一些消极的结果相联系。9.具体、明确、可测量且容易观察的目标是可以用_语言加以描述_和用_文字加以记录_的目标,即可以用次数、米数、秒数等可测定的量来确定的数字目标。10.长期目标与短
31、期目标的结合最理想的是使用“_阶梯型_”目标设置。11.技术动作完成目标是指_学生要完成的技术动作的标准_,如在网球发球向前挥拍时,要伸直手臂。12.结果目标是指_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最终是否能够获胜上_,如在比赛中要击败对手。13.团队是指一种为了实现_某一目标_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_正式群体_。14.团队目标设置的环节有_目标确定_环节、_目标分解_环节、_环节、_环节。二、单选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1.目标定向和目标设置理论属于_理论。 (A )A 动机理论 B 归因理论 C 本能理论 D 认知理论2.通过学习新的技能、控制新的环境来发展自己能力的目标定
32、向是属于_。 (B )A 成绩目标定向 B 学习目标定向 C 自我目标定向 D 结果目标定向3.通过寻求有利的评价和避免负面的评价来显示和证明自己能力的是属于_。 (A )A 成绩目标定向 B 学习目标定向 C 掌握目标定向 D 结果目标定向4.追寻成绩目标的个体认为_是天生的、固定不变的,因而力求搜集与能力有关的证据以获得对自己能力的有利评价,避免消极评价。 (A )A 智力或能力 B 性格或气质 C 性格或能力 D 智力或气质5.学习目标定向是_。 ( A )A 适应性的 B 主观的 C 非适应性的 D 非主观的9.为了保证目标既有难度又有可能实现,可将学生 _作为参考,并在必要时修正目标
33、以适应情况的变化。 ( A )A 最近的能力水平 B 最近的比赛名次 C 入学以来的成绩 D 在班里的排名五、判断正误题(下列正确的说法用写在题后括号内,错误的则用写在题后括号内)1、成就目标定向是一种重要的动机变量。 (对 )2、成就目标定向是个体参与某一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取向。它是个体具体要达到的行为数量标准。(错 )3、在目标定向理论的早期,研究者大多把目标定向分成两种目标倾向。 (错 )4、成绩目标定向是指通过学习新的技能、控制新的环境来发展自己的能力。 (错 )5、学习目标定向是指通过寻求有利的评价和避免负面的评价来显示和证明自己的能力 。 (错 )6、追求学习目标的个体认为,智
34、力是可以培养、可以发展的。 (对 )7、追寻成绩目标的个体认为,智力或能力是天生的、固定不变的。 (对 )8、对于一个年轻的运动员来说,学习目标定向和成绩目标定向都高是最好的结合。 (错 )9、目标设置理论的提出主要是依据“有意识的目标影响人的行为”这一假设。 ( 对 )10、在进行目标设置时,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育成绩在班级排名情况掌握是设置成功目标的重要依据。 (错 )11、目标最好是学生需要经过较大努力才能达到的。 (对 )12、 “在这次测验中罚球命中率达到 70”是结果目标。 (错 )13、一般而言,长期目标比短期目标有效,对人的行动更最容易产生推动作用。 ( 错 )14、对运动员或学生
35、的阶段性反馈应以积极肯定为主,并指出其今后努力提高与改进的方向。 (对 )15、团队目标是评价团队各项工作成绩大小、质量高低的尺度。 ( 错 )第六章 运动归因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 归因是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 分析 、 解释 和_推理_的认知过程。2归因理论是对 动机 进行认知分析的理论。14研究已经表明,运动员把成功或失败归于稳定的原因,还是归于不稳定的原因,与_期望_和_习得性无助感_有关。17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人经历了 失败 与 挫折 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 无能为力 、 丧失信心 的心理状态与行为。19习得性无助感个体的心理特征有: 自我效能感低 、 消
36、极思维 、 情绪失调 、 人际关系不良 。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中括号内)1个体与他人行为的共同性因素 ,相应推断的可靠性就越高。 (B )A越多 B越少 C越不确定 D完全相同3.归因理论是对 进行认知分析的理论。 (C )A行为 B自我效能 C动机 D成就感4三度理论是由 提出的。 ( A )ARotter BKelley CChalip DDueck5当前归因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是 的归因理论。 (A )AWeiner BHeider CJones DKelley7 不属于常用的再归因训练的具体方法。 (C )A团体发展法 B强化矫正法 C积极反馈法 D观察学习
37、法8 不属于 Weiner 归因理论中的一个维度。 (A )A动机 B稳定性 C内外源 D可控制11. 三度理论遵循的总原则是 。 ( D )A协调性 B协商性 C协同性 D协变性12三度归因理论的提出者是 。 ( A )AWeiner BHeider CJones DKelley13协变性原则是一种 的归因。 ( A )A符合逻辑 B不符合逻辑 C有时符合、有时不符合逻辑 D与逻辑无关14. 根据协变性原则,个体在对活动结果进行归因时,当自己与别人的成绩相一致时,会把它归于 的原因。 (A )A外部 B内部 C稳定 D不稳定15根据协变性原则,个体在对活动结果进行归因时,当自己与别人的成绩不
38、相一致时,会把它归于 的原因。 ( B )A外部 B内部 C稳定 D不稳定16期望的改变与个体归因的稳定性维度有着 相关。 (C )A低度的 B中度的 C高度的 D 无17大量的研究发现, 这一要素,与期望改变未来的行为结果有着较大的相关。 (D )A运气 B任务难度 C能力 D努力18强化矫正式的归因训练方法的关键是掌握和灵活运用适当的 和奖励方法。 ( D )A泛化 B分化 C诱导 D指导20. Rotter 的研究表明,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倾向于 归因的人更为成熟。 ( A )A内源性 B外源性 C稳定性 D不稳定性五、判断题(下列正确的说法用写在题后括号内,错误的则用写在题后括号内)2.
39、 三度理论过分强调归因的逻辑性,脱离了普通人归因活动的实际。 ( 错 )3. 根据协变性原则,当别人与自己的成绩相一致时,人们倾向于把它归于内部的原因。 ( 错 ) 6. Rotter 认为,倾向于外源性归因的人比倾向于内源性归因的人更为成熟。 (错 )7. 出身于经济地位低的家庭中的儿童倾向于外源性归因。 (对 )8. 非语言的沟通方式,不能提高运动员积极的情感。 (错 )9倾向于外源性归因的运动员受到成绩排列次序的影响。 ( 对 )10倾向于内源性归因的运动员不受到成绩排列先后的影响。 ( 错 )13三度理论遵循的总原则是共变性原则。 ( 错 )14个体的归因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对 )
40、15个体归因为时向着内外源较为平衡的方向发展被看作是心理成熟的表现。 (对 )16把成功归因于内部的或可以控制的原因,则自我效能感将会降低。 (错 )17训练年限不对运动员的归因产生影响;而比赛结果则对运动员的归因产生影响。 ( 错 )18当前归因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是 Heider 的归因理论。 ( 错 )19个体的动机和行为受期望的驱使。 (对 )20期望的改变与个体归因的稳定性维度有着高度的相关。 ( 对 )第七章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心理健康强调 个人内部的协调及其外界环境的适应 ,它是指在智力正常的基础上所形成 良好的个性心理特质和稳定的情绪表现
41、,它是一种 能够有效处理内部关系 的良好状态。3.研究体育运动对智力的影响之所以有较大的难度,其主要原因是 无法排除研究中的干扰因素 ,因而也就无法得出智力的变化就是由于体育运动而引起的结论。4.关于 体育活动与情绪的关系 的问题,是锻炼心理学领域中研究最多、内容最丰富、方法最成熟的热点话题。14.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个人因素有: 人口统计学变量 、 个体生理状况 、 个人行为 、 个人心理特征和状态 。15.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环境因素有: 社会环境 、 物理环境 、 体育活动的特征 。16.关于锻炼行为的理论主要有: 活动行为的理论 、 合理性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 、 控制点理论 、
42、社会认知理论 、 跨理论模型 。17.跨理论模型分为 5 个不同阶段: 前意向阶段 、 思考阶段 、 准备阶段 、 行动阶段 、 维持阶段 。18、人们行为改变的过程包括:一是 认识过程 ,它在 变化早期比较重要;二是 行为过程 ,它主要应用于 。21.目前采用的锻炼干预手段主要有四种: 一对一的方式 、 小群体干预 、 社区范围的活动 、 政策干预 。22.常用的一对一干预和小群体干预的策略有: 情境安排 、 积极反馈 、 目标设置 、 决策评定 、 社会支持 。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1.下列活动中属于体育锻炼的是 。 (D )A.任何形式的身体活动 B.
43、日常生活中偶然进行的身体活动C.上班时骑自行车 D.有规律的持续一定时间的慢跑。2.促进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研究发展最重要的原因是 。 (A )A. 由于人们对身体与心理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B. 由于医疗费用上升、余暇时间增多 C.由于都市生活环境的变化 D.工业国家疾病发生率提高 7.关于心理健康,下列哪种说法错误是 。 (B )A.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B.心理健康是一种绝对的十全十美状态C.心理健康是一种在各种行为反应中能积极而适度表现的健全的心理状态D.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8.“体育锻炼可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这些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对抑郁、焦
44、虑和困惑等消极情绪具有一定的抵抗作用。 ”这一假设是 。 ( )A.社会认知假说 B.心境状态改善假说; C.社会交互作用假说 D.心理控制感假说。9.身体锻炼成瘾属于 。 ( B )A.物质成瘾 B.过程成瘾 C.结果成瘾 D.状态成瘾10.下列关于认知功能的论述,哪个是错误的 。 (D )A.认知功能是人类的高级活动功能,它是人体对外界信息的反应能力B.认知是一组相关的活动,如知觉、记忆、思维、判断、推理、问题求解、学习、想象、概念形成、语言使用等等C.人的思维模型类似于一个复杂的计算机处理系统D.人类的认知活动过程是一个被动地接受或加工信息、符号和解决问题的过程11.体育锻炼对认知功能的
45、影响体现在 。 ( C )A.运动员的智力高于一般人的智力B.小强度的体育锻炼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最大C.不同的锻炼项目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不相同D.体育锻炼对有心理障碍人群的认知功能不会产生影响12.“个体行为的改变是由于个体对影响自己行为的因素进行的评价。评价这些因素是处于自己控制之下,而不是由他人或某种偶然因素所控制。 “这个观念是下列哪一种理论的观点 。 (A )A.控制理论 B.健康信念理论 C.计划行为理论 D.跨理论模型13.关于体育锻炼对抑郁影响的正确说法是 。 ( B )A.临床上被诊断为抑郁的人从体育锻炼中不能获益 B.一次体育锻炼不能降低抑郁C.体育锻炼对严重的抑郁症不能起任何作用D.体育锻炼能够提高身体健康水平,但这对心理健康不是必需的手段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体育锻炼与幸福感之间存在正相关B.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C.体育锻炼对个体的生活满意度没有影响D.多数研究发现,与女性相比,体育锻炼对男性的主观幸福感更大18.体育锻炼能提高自尊的原因可能是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