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器材也先后玩了不少,水平始终一般。这几十年的器材发烧历程走过,也积累下一些器材和经验,平时闲暇无事经常吹上一声焦合号,把她们招集起来开个小会,不过缺三少四的,基本上也就没到齐过。这天,俺对着集合起来的高矮胖瘦,黑的白的一堆镜头偶发奇想,何不挨个写写,一锅把它们乱炖了,整它一个大杂会,岂不也是好菜一道,也算是竖碑传吧,为了那挥不去的纪念。从十来岁上开始接触摄影到今天,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也有四十多年的光景。回首漫漫发烧路,在知天命时悟出来一个道理:摄影四分靠感觉,三分靠机遇,二分靠技术,一分靠器材。先说四分靠感觉,所谓感觉也就是个人的艺术修养。人们常说,世间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一个相
2、同的题材,一次共同的拍摄,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构图,不同的拍摄时机,拍出来会是不同的效果,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的艺术修养不同,他的艺术感觉不同,他发现的美也就会不同。能不能从平凡中发现美,发现什么样的美,怎么样来表现美,靠的就是个人的艺术修养也就是感觉,这是可以说是娘胎里与生俱来的天赋,也是决定一切的。它决定一个能成为师,还是能成为匠,或者就是一个普通拍照片的。其次是机遇,一个人一生会遇到很多事,也会有很多机会,抓住了的就是机遇。摄影大师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师,就是他们抓住了别人没有抓住的机会。比如拍风光,你可能一生遇到过很多次奇异天象,但是随身没带相机,饱享眼福后,机会随之而去;如果
3、你一生只遇到了一次,你恰如其份的将它纪录和定格在了相机上,那么它就可能成就你一生的辉煌。摄影是瞬间艺术,是定格时空的艺术,所以机遇也就格外的重要,俺把它排在第二位。有人说摄影技术才是最重要的,其实不然,俺本来是把它放在最后,因为现代科技的发展,相机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几乎到了无所不能的地步。但是再高的科技也还是要靠人去用。玩摄影,有的人技术至上,有的人器材至上,唯独俺把它排在千年老三。道理说穿了也很简单,没有感觉发现不了美,没有机遇抓不住美,空有再高的技术也是白搭白。一字排下来,发现美,抓美,留住美也就顺理成章了。摄影是门艺术这谁都知道,摄影不唯器材,但是离开器材万万不能。俺是一个器材党,照
4、理应该把器材放在第一位,为何偏偏俺给它垫了底?随着数码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几乎已是无所不能。过去摄影讲技术,一些很难的东西到了数码时代成了轻而易举的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那些高高在上,可望不可及的天价器材也如王榭堂前燕般落下了凡尘,当今的时代几乎就是一个全民单反的天下。一系也好,红圈也罢,成了稀松平常事,所以它也就只好撂最后了。人贵有自知知明,也正是因为明白了这个道理,知道了自己的天赋不足,艺术修养不够,成不了摄影师,最多也就是一盒骨灰:)书归正传,开始说器材。第二篇:品牌说到器材,首先不能不说的就是品牌,从打八十年代小日本的相机进了中国,佳能,尼康,美能达这门派之争就没有一日消停过。在
5、这前后虽然也有过德国、苏联、国产等等其他牌子的相机,却很少有口水之争,想来恐怕也是因为它们过于小众化了吧。其实当你遍用了这些相机后就知道:说穿了器材就是照相用的工具,不论啥牌子,存在即是合理,都有所长,也都有所短,十全十美的器材是没有的。因为器材商它要赚钱,根本就不会生产这样的东西。作为使用者,我们需要研究和探讨的只是每一种器材它的长处和短处,努力做到扬长避短。用好了什么器材都能拍出好片子,用不好,再好的相机也是白扯。胶片时代大家公认尼康相机锐,佳能相机细腻,美能达相机柔美,进入数码时代后,各品牌间多了些相互融合,但以往的特点依然一脉相承。这些器材虽然规格一样,却又各自独立,互不相通,在云云众
6、影友中也依器材分成了所谓尼康的钢丝,佳能的铁粉,索尼的死党,彼此形同水火,汉贼不两立之势。特别是一些新入门的发烧友,对器材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更是对自己的这一门赞不绝口,大有舍我其谁的架式。实际上当你用遍了各家的器材,并对它们的性能有了比较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后,就会知道:这些门户之见毫无意义。不论是大众的尼康、佳能也好,还是索尼和小众的宾德、奥伦巴斯或者其他牌子的相机也罢,都有它们的独门秘藉,象尼康的 3D 彩色矩阵测光,51点自动对焦和 3D 追踪系统;佳能的带辅助对焦点的中央 F2.8 高精度十字型对焦,63 区 TTL 全开光圈测光;索尼的双十字高精度对焦,40 区蜂窝图形测光 SPC 和
7、机身防抖,可以说是各有胜场,都可以满足不同条件的拍摄需求。在镜头方面,尼康有金圈,成像锐利,色彩浓郁;佳能有红圈,成像细腻,层次细节丰富;索尼也有从美能达继承下来的 G 头和蔡司助阵的 ZA,色彩适中,成像油润柔美;同样是难分伯仲。人们对美的认知不同,对美的喜好不一,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正是由于有了这些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使得难调的众口,有了各取所需的可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种种的不同,成就了多姿多彩的影像世界,也满足了人们多元化审美要求。凡事有一利,也必随之有一害。尼康锐利,色彩浓郁,也使得它的在层次和细节上有所缺失,适合于大众的审美习惯,却不利于专业印刷和放大,被不喜欢它的人称之为傻锐
8、;佳能的色彩还原真实,层次细节丰富,适合专业印刷和影像放大,但它对广大的普通爱好者来说,显得片子色彩对比度不够,锐度偏低,以至在网上饱受片子发灰,不清晰的诟病。索尼虽然居于二者之间,似有集优势于一身之象,却也没有得到更多的褒奖,颇有些两头不讨好。总之,三大厂家可说是各有各的好,甘蔗没有两头甜,顾了一头失一头,如何取舍,全凭一已之喜好,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反之它也会适合别人,完全没有必要厚此薄彼。俗话说,媳妇是别人的好,儿子是自己的好,自己手中的器材好不好,那就看你是拿它当老婆,还是当孩子了。第三篇:机身上篇已经说过,几大品牌各有所长,在选择品牌的时候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做出决择。那么,我们在选择
9、了品牌之后,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不同档次的机身了。目前的数码单反,基本是分为:专业、准专业、中级、低级和入门五档。机身型号更新速度太快,往往一年左右就已是新桃换旧符,所以在这儿就不一一列举了。机身的档次高低对于相机的性能来说,可谓致关重要。俗话说一分价钱一分货,真是一点不假,童叟无欺。相机不同档次之间它们的性能差异之大,一如它们的价格。换句明白的话说就是:两台相机的价格差多少,那么它们的性能就会差多少,真的是泾渭分明。不同品牌间只能同档次的机身相比,绝不可以下犯上,也不能以大欺小。说起升级换代,机身同档次的更新,往往不如提升档次来的更突出和明显。虽然新的总比旧的好,但同档次间的更新只是小步
10、走,而跨档的更新,即使是同代,或者旧一代,在性能上也仍是质的飞跃。仅以尼康来说,D90 被为划时代的产品,但它再好,和它的同代 D300 甚或是前一代 D200 相比,它的性能仍是相距甚远。勿需多言,两部机器只要一上手,行家便之有没有。如此众多的影友在机身的选择上,都会陷入一个说怪不怪,说不怪又怪的圈子,那就是:我倒底是选 D90 还是选 50D?我是选 D60,还是选 550D 仰或是 A550?非常遗憾,我只玩过这三个品牌的中档,和尼康、佳能的准专业及佳能的专业机,对低档机缺少发言权。只能根据中高档的经验以偏概全了。在尼康的 D90 和 D300 上市以前,尼康、佳能和索尼三大品牌的机身档
11、次基本上是相对应的,D200、40D、A700 同属中档,在这一阶段,尼康由于相素低,吃亏不小;D300、D90 这两个被尼康自己称为划时代的作品出来后,索尼的 A700 退出了市场,一时没有新中档机进来,出现了缺失,而尼康为了提高竞争力,又将这两个型号各提了半格,形成了 D90 略低于 50D,D300 略高于 50D 的新格局,虽然在相素上尼康仍然偏低,可它在性能上略占了上风。在尼康的 D700 和 D3 上市后,曾几何时数码单反向佳能一面倒的形式,得到了遏止,两家重新战成平手。话说的有点远,那么到底应该做怎样的选择呢?个人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量,然后再做决断。首先是用途,器材买来都
12、是为用的,那么用它来干什么,就是你第一位要考量的事,不同档次的机身决定你能作什么用,和能做好什么事,所谓量体裁衣。专业用途必须有专业的器材做支持,至少也需要准专业;孙大圣到此一游有低档或者是入门级的相机也就足够了;发烧友,那就要看烧的度数有多高,超过 39 度可以上准专业, 37 度到 39 度之间中档到准专业基本可以满足需求;当然要是雪过了 40 度,没问题直接上高档也就是专业机,必须的。其次是要根据自己的荷包做考量,有多少钱办多少事,量入为出,商家把器材划出这么多档就是为适应不同经济条件顾客的,说的难听点就是为掏空每一个人的口袋准备的。很多人都有一种心理,就是我买一个先用着,回头再升级,孰
13、不知,这正中商家下怀,他们最巴不得的就是顾客这种心理,因为这些都是它的回头客,掏了你一次没掏空,再来一次彻底掏空你。在俺花钱买了一次又一次的教训后,得出一个带着血的经验,那就是买你能买的起的最贵的,这便是对的。看似花的钱多了,至少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你不会因为器材伤脑筋,可以安下心来拍片子。新手入门,拍不好片子,最容易出的问题就是不在自己的拍摄技术上找问题,反在器材上找差距。不是俺技不如人,是俺器材不如你。买你能买的起的最贵的,就是你能用的起的最好的,也是治红眼病的不二法门。接下来便是考量镜头,单反机身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任重道远在后面。机身必须要与镜头配匹配,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性能来,没
14、有镜头的机身就是光着屁股坐花骄。一般来说镜头的投资是机身的三倍,所以我们在决定买什么机身之前必须把镜头考虑在前面,说是根据镜头配机身也不为过。这是器材选择的三要点,当然还有一条不可不考虑,虽然它不是决定买器材的要点,却可能决定买什么品牌,那就是个人的品牌喜好。虽然俺花了点力气写不同品牌的特点,那些说法也广泛的在发烧友中流传,但是却很少有人在买相机之前自己搞明白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最突出的标志就是为数众多的人在买了佳能相机和镜头后,四处发问,为什么我的片子不锐,为何我的片子发灰?在网上这种声音不绝于耳。佳能本就不以锐见长,追求锐你买佳能干什么?所以说盲从害死人,喜欢不是选器材的要点,可它重似要点
15、。也许是这样的人太多了,呼声太高了,佳能这些年更新的镜头都提高了对比度,真是吐沫也能杀死人。就佳能数码单反来说,入门级机身的型号为 4 位数,XXXXD,推出的时间最晚,它的推出主要是为了占领市场份额,目前在售的型号为1000D。各家的入门级单反价格都在 3000 元左右。这种机身小巧轻便,多为工程塑料制成,具备了单反相机的各种基本元素,APSC画幅,可换镜头,支持自动和手动拍摄模式,性能略高于 DC,因为CCD 的尺寸较大,成像也略好于 DC。入门级数码单反的出现,极大的推进了普及的程度,也相当程度上打压了高端 DC 的市场,使高端DC 退出了市场竞争,向着大变焦和卡片化两个方向发展而去。比
16、较适合经济条件一般的年青人,做各种留念拍照,孙大圣到此一游。低级机身的型号为 3 位数,XXXD,第一代是著名的 300D,它把数码单反拉下了万元高位,使它进入了普通人买的起的水平线下,目前市场在售的代表机型是 450D、500D 和 550D。机身虽然仍为工程塑料,尺寸较入门级稍大,耐用性也有所提升。由于数码技术的进步,加上有了入门级的 1000D,550D 的各项技术指标和操作性能和它前身的300D、400D 比已有了比较长足的进步,比较适合普通发烧友和经济收入中等水平的人群使用,也比较适合初学者使用。中级机身的型号为 2 位数,XXD。第一代机型是 10D,它的出现使佳能在数码单反技术上
17、有了质的飞跃,进入了比较可靠的实用阶段。其后的 20D 更典定了佳能在数码单反市场的领先地位。随后佳能又相继推出了 30D、40D 和 50D,其中以 40D 的技术提升较为明显,如果说 30D 只是小步走的话,那么 40D 则使得佳能的中档相机的技术水平又有了跨越式的进步,而 50D 相对 40D 又退回了小步提升的位置。佳能的这一档机身,和前两级相比已经是质的飞跃。虽然网友多批评佳能小气,不肯把它顶级的对焦系统下放,对焦点少,只有九个,但它的中央高精度 F2.8 对焦点,无论是在对焦的精度还是速度上,都有上佳的表现。这一档的机身与 L 头配合,即使是用来打鸟,拍运动题材的片子都没有任何问题
18、。适合对拍摄有较高要求和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发烧友和普通专业人员使用。准专业机身的型号为 1 位数,分别以 5 和 7 打头。佳能数码单反第一代准专业机为 5D,它是第一款两万元以内的平民全幅数码单反相机,它的出现使全面幅数码单反走下了神坛,不再只是专业人员所独享,开始进入普通发烧友的行列。在提升画质的同时,使数码单反重新回复到了 135 的视角、景深和透视。目前在售的 5DII,广为佳友追捧,真是红透了半边天,打破了数码单反上市就降价的传统习惯,价格始终在居高不下。就在人们都以为全幅大普及的时候,佳能又推出了APS C 画幅的准专业机 7D,它全面提升了佳能 APSC 画幅机型的整体水平,也跌了
19、不少断言全幅将替代半幅人的眼镜。佳能为它全新开发的 19 点对焦系统,一扫众人佳能 APSC 画幅机身对焦系统的诟病,集七绝于一身,成为佳能的 APSC 新机皇。同居这一档中的全幅 5DII 也好, 7D 也好,都以它们的高性能赢得了赞美,特别是5DII 上市两年了,价格却始终保持在刚上市的价格之上,这在当今的数码相机市场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除了较高的性能外,这一档次的相机在耐用性上也有很大提升,成为对拍摄有很高要求、经济不是十分充裕的高烧影友和专业人员的首选。在对焦系统方面,俺始终认为对焦点不在多,合焦只是一点。很多人都认为尼康 D700 它的 51个自动对焦点,3D 连续自动伺服对焦很厉
20、害,远远强过 5DII;其实不然,这两台相机俺都有,也试拍过不止一次运动题材,5DII 尽管只有 15 个对焦点,其中还有 6 个是看不见的辅助对点焦点,但正是这 6 个看不见的对焦很大程度上提升了 5DII 的对焦精度和对焦速度,实拍起来它的自动伺服对焦能力一点也不会输于 D700。甚至还会略强于 D700。对焦速度和精度除了机身的因素外,还有一点就是镜头的优略也必须考虑。在一这点上公平的说佳能略占上风。试想一下,如果是用 85 人像王拍 MM,开到最大光圈时,你是用 51 个自动对焦点,还是用一点?俺的水平太洼,肯定是弃了多余的 50 个,即使要重新构图,也只用中央这一点。俺这里重点强调的
21、是对焦功能的好坏并不以多少来决定,并不是说尼康的多点不好,只有佳能的好。拍环境人像,多出来的这些对焦点就大有用武之地,在佳能锁定对焦重新构图的时候,尼康的多点对焦早就完成拍摄了。其实它们是各有各的妙用,全看你自己怎么用。前些日子中国方程式赛车比赛在金港汽车公园打响,俺用 5DII 试了一把自动伺服对焦,用东北话说,那叫一个钢钢的。从近到离远,焦点咬的死死的。其实不管是尼康的多对焦点也好,还是佳能、索尼的的宽区对焦也好,它们都是中央对焦点强,边上的弱,都不应该弃强就弱。专业级的型号为 1DX,和 1DSX,目前在售的机型为大马三和小马四。为了满足对高画和高速度不同的专业需求,这两款机分别为全画幅
22、和APS H 画幅,分别对应着高画质和高速度兼顾较高画质。这两款机身是佳能最顶级技术的结晶,代表着它的最高水平。仅管 5DII 在画质上已有上佳的表现,7D 在性能上相比中档机也有很大突破,但和1 系相比,差距还是相当的明显。这主要表现在对焦速度、测光精度和耐用性上。用一句大白话来表示:就是用 1 系有一种踏实的感觉,一机在手,无所不能。虽然佳能的中档机和准专业机就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的拍摄需求,但都需要有较好的技术与之配合,将其性能发挥到极至,而 1 系能让人感到可靠和放心,使得一些难度较大的拍摄变得轻松和自如。不过专业机就是专业机,它需要较高的技术和对机器性能的了解,上手比其他机型要难一些。很
23、多在非专业机上是自动设置的东西,在 1 系上都是自定义,设置如果不对,用起来还不如普通机。综上所述,佳能的机身可以说是真正的一分价钱一分货,价格和性能完全成正比。一如封建社会的官老爷,阶级分明,等级森严。升级机身,性能就能得到明显的提升,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第四篇:镜头要说玩单反相机,最大的乐趣不在机身,在镜头。当然最大的花销也一样,一支最便宜的准专业镜头至少要五千元,一支专业镜头至少要一万元,而一支大光圈长焦镜头的价格要超出机身数倍。一般说来,机身跟镜头和结婚取媳妇是一样一样滴,机身、镜头要门当户对,也就是说什么档次的机身,要配什么档次的镜头,镜头上的花费至少是机身的三倍。佳能自打上个世纪八
24、十年代单反相机进入电子自动对焦时代,未推出EF 镜头以来,先后上市的镜头有一百多支,目前在售的 EF 镜头大约有六十余支,分为普通 135 镜头,L135 镜头、特殊镜头和数码专用头。从焦距也可以分为:鱼眼、超广角、广角、标准、中长焦、长焦和超长焦。正是这庞大的镜头群支撑和构建了佳能 EOS 单反相机王国,也正是这些系着红领巾的 L 头奠定了佳能在摄影界的优势地位。可以说单反相机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通过交换不同的镜头,达成最佳的拍摄效果。镜头的数量和种类变化拓展了摄影的表现范围,镜头的性能差异将无数可能变为现实。由于 EF 镜头镜头构建了能够根据被摄体情况选用最适合镜头的完善产品体系。极大的满足
25、了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在使用频度较高的焦距上还拥有多种不同档次和规格镜头,大家可根据机身特性及使用目的选用各种不同的机身与镜头组合。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单反相机它最大的魅力就是:更换镜头镜头带给人的无穷乐趣。镜头的两大要素:焦距与亮度。镜头有各自固有的焦距,焦距不同适合拍摄的题材也相应地有很大变化。变焦镜头也是同样,当变焦到一定焦距时的固定视角与该焦距定焦镜头是相同的。视角根据镜头焦距长短变化而发生变化。焦距变长时视角变狭窄,与之相反,当焦距变短时视角变得更宽广。在我们的实际拍摄中,因为主体的距离不同,使用不同焦距的镜头,照片的风格会发生很大变化。当主体的距离一定时,长焦镜头可以使被摄体放大,而
26、广角镜头会使被摄体缩小。长焦镜头产生压缩感,广角镜头产生宽阔感;长焦用于特写,广角适合夸张。镜头的亮度也就是镜头的光圈对照片效果、拍摄状况有决定性的影响。一般说来,光圈越大,镜头的品质越高。大光圈镜头可在短时间内接收更多的光线,成像质量也就越好。很多人,特别是网友在不知道买什么镜头好的时候,上来总先问成像好不好?其实,挑选镜头时成像好坏固然要考虑,但是最重要的是焦距,其次是光圈。焦距决定这支镜头适合拍什么题材,光圈决定这支镜头的品质优劣。有了合适的焦距和大光圈,何愁成像质量?佳能目前在售的有二十余支系着红领巾的专业级 L 头,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拥有大光圈,也就是更加明亮的大眼睛。大光圈明亮的镜
27、头可以扩展拍摄的领域和增强照片的表现力,具有优异的成像能力和品质,是 EOS 出色品质的保证。由微距、移轴和柔焦镜头组成的特殊镜头,则进一步扩展 OES 的表现力,能够满足影友不同拍摄的特殊需求。介绍镜头性能的书数不清,专业的测试也不计其数,什么曲线,分辩率之类的专业测试,那不是俺所长,书上也应有尽有,俺就不炒人家锅里的饭了。俺用过的不算多,也就三分镜头取其一,黑的白的二十来个,副厂的十来个,加在一起三十来支。这里咱就来白话白话具体的使用心得,供茶余饭后一乐。镜头变焦篇1、佳能 EF-S 18-55mm f3.5-5.6 镜头这是佳能 20D 的套机头,也是佳能为了配合 APSC 画幅数码单反
28、推出的最便宜的低档头,属于新一代的数码标准变焦头。由于 APSC画幅一开始沿用了全画幅相机的镜头,但是焦距系数的原因,标准变焦头的定义发生了变化,胶片时代的 2870MM 镜头在 APSC 画幅的相机上成了相当于 44.8-112MM 的中焦头,EFS 头的出现提供了更加容易使用的环境。这是支重量不足 200 克的全塑料头,做工较差,镜筒有点旷,但是携带方便,焦段合适,价格便宜,成像当然不能跟L 头比,但也相当对的住的价格。03 年一经推出,销量很好,同时代全画幅的头都没有换代,它却已经出了三代。最大的优点是便宜,适用,主要的不足是边角失光和变型较重,失光收一档光圈后即有改善。比较适合初学者使
29、用。按照它的焦段适用范围,主要是用作风光和环境人像拍摄,在这一范围内 F816 没狗头,只要光线好,用它玩玩也不错。我是 04 年和 20D 一起购入的,也是我唯一的一支 EFS 头。也许因为我广角用的少,很长一短时间里都是用的这支镜头24 70 和小小白作搭配,也是出于凑齐焦段的心理吧。说一句很多人不太爱听的大实话,后来虽然我也用了 1740 和 1635 这两支红圈头,在变形控制上和弱光的表现上确比 1855 要强,兰天白云下,难分高下。对于这种最低档的镜头要求不能太高,使用得当还是可以拍些东西的.。2、佳能 EF 17-40/4L USM 镜头佳能最具性价比的 L 级专业镜头,为适应数码
30、单反相机而设计制造,产品作工,质量都不错,同时适用于传统胶片相机,人气相当高。镜头的分辩率较高,色彩对比度较 1635 略高,畸变轻微,成像素质十分出色,具有优异的防尘、防潮性能。虽然价格只有同门兄弟16 35 的一半,光圈小了一档,但在各方面几乎都可以同台竞技,特别是近距离广角成像品质较好,成为佳能最受欢迎的红圈头之一。这个焦段更适合在 APSC 画幅的相机上使用,虽然失去了超广角效果,却华丽转身成为半幅数码的标准变焦头,增加和提高了它的适用性。也正是因为半幅存在焦距系数问题,使它红透了半边天。同样由于焦段的关系,用在全幅机身上,如不追求特别的夸张效果,还真不如在半幅上好用。它和恒定 F4
31、的 24105 跟小小白、小小白爱司一起组成了佳能质量上乘、价格便宜的小三元。适合用作风光、环境人像和带些夸张效果的人像拍摄使用,是起步较高的发烧友首选镜头之一。不足之处是在抗眩光和变形控制及防尘防滴上和 1635 比稍有不如。3、EF 24-105mm f/4L IS USMF4 恒定光圈标准变焦 L 镜头,小三元中的标准变焦头。色彩饱合度和锐度较高,控制畸变和色差的能力较强,带有光学防抖,相当于提高三档快门速度。采用圆形光圈,有一定的背景虚化能力,并具有良好的防尘防潮性能,焦段适合日常使用,是一支轻便的全能头。不论用在半幅相机上还是全幅相机上基本可以一镜在手,走遍天下都不怕。虽然不及 28
32、300 用在全幅上范围那么广,日常用也足够了。刚上市时闹过一段鬼影门,不过很快就得到了解决。这是一支跟 5D 同时上市的高级套机头,和 2470 相比,光圈小了一级,但扩充的 70-105mm 焦段以及 IS 功能提升了它的易用性,因此虽然它在成像上不如一母同胞,但在易用性上却高出了小半个肩膀。可买全幅的人多数买 24 70,半幅的人多数买了 1740 以后,也跳过它去上70 200,地位有点尴尬。仅管也是一支中等价位的 L 头,受欢迎的程度远不如 1740 ,时不时的在网上就会被称作:“ 伪”L 头。不过说句实话,这支头和 2470 是比不了,在色彩、解晰度和抗眩光能力上都有一些差距,毕竟价
33、格差在那儿摆着呢。伪军他到也不是,成像还是挺不错的,它的成像更适合非专业的普通影友口味。但是却有点远离佳能正宗,在色彩饱合度,对比度上显得有点不合群,更接近尼康的路子。八成也是佳能老板被一片佳能镜头不锐,色彩太淡的口水泡出来的结果吧。个人感觉,佳能从 1740 开始,以后推出的这些镜头,除了 85L 二代外,多多少少都有些向提高色彩对比度和锐度这个方向上靠,说句佳友不爱听的话,就是在向尼康的路上走。当然尼康也稍许在向着不再傻锐,增加层次和细节这个方向偏。彼此间的差异已不再向胶片时代那样壁垒森严。1740 还不算明显, 24105则是最明显的。八成是因为它们的定位虽是红圈,但不是顶级,佳能便拿来
34、试水。4、EF 70-200mm f/4L USM在这个焦段上,佳能可说是轻重火力兼备,即有 F4 的小小白,小小白爱司,还有 F2.8 的小白和小白爱司,最近又推出了二代小白兔。有高有矮,有胖有瘦,轻重大小兼而顾之,在这块兵家必争之地上,可谓下足了功夫。花开数朵各表一枝,本着没有用过的咱不白话,先说说小小白。这是俺入手的第一支中长焦变焦头,它也是俺用的最多的镜头之一,即使在添了小白爱司之后,使用率依然不低。其实说白了就是两点,一是轻,二是成像过的去。论成像几支 70200 中小小白算是最差的,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差它也是 L 头,佳能任何一条红领巾都不是白给的。只要你别在光线太差的时候去
35、硬努,负责任的说一句,它是一点也不差的。一如另外两支 F4,价格便宜,重量轻就是它最大的优势,俺当初一眼瞧上的就是它的轻,谁举上一个小时谁知道。不足之处便是轻是轻了,光圈也为之小了一档,虚化能力打了折扣,色彩反差小,略显干涩,锐度在四支里也偏低,要收一档左右光圈才有改善。还有一样不仗义的地方就是佳能原配没有脚架环,后配的价格吓死活人。只好靠平日里多举亚铃,用手代脚了。5、EF 16-35mm f/2.8L II USM佳能大三元中的超广角变焦头,专业级的定位确定了它专业级的品质,有较好的变形控制能力和矫正色差能力,色彩反差及解像力较高,同时具有优异的防尘、防潮性能。 目前已经是第二代,和前一代
36、相比,增加了镜头口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 82MM,提高了进光量,改善了边缘成像效果和暗角问题。作为超广角变焦镜头,无论在成像锐度、色彩、畸变控制还是在抗眩光能力上都足以令专业人士满意。是专业摄影师和高烧患者超广的不二之选。只可惜俺平时中长焦用的多,广角用的少,即使用 APSC 机身,多半也是搭配 2470 或者是24 105。1635 和 1740 这两支超广角镜头,除去每次开会必出席签个到,也是俺用的最少的两支。不过对于喜欢广角特别是超广角的朋友来说,这两支头却是要从中二选其一,或者是图质量选大光圈;或者是图实惠,选 1740。6、EF 24-70mm f/2.8L USM这是佳能专业级的标
37、准变焦镜,素有镜皇之称。这支镜头即有镜皇之称,自然是佳能最好的镜头之一,色彩还原真实,淡雅,层次细节丰富,是我用过的镜头中最具有佳能特色的镜头之一,也是日常用的最多的一支。这是最早数码化的一支镜头,也是改写了焦段标准的镜头。它的上一代 2870L 因为用在数码相机上被人证明了对焦存在问题,佳能为适应数码化升级标准变焦头时,把广角端从 28 扩展到了 24。这一改不在但在全幅上使标准变焦头有了更广的视角,也使它在APS C 上广角端从 44.8 扩展到了 38.4。极大的提升了这支标准变焦的实用性。以至后来索尼和尼康在更新标准变焦头时,也只能参照它作为自己的标准,不得不把自己的 2870 改成了
38、 2470。F2.8的恒定大光圈保证了它的专业品质和成像质量,2470 在全焦距范围内均可达到极高的成像质量和很快的自动对焦速度,同时,还具备良好的防尘、防潮性能。即使是光圈全开,仍然可以得到绝对优秀的成像,背景虚化柔和圆润,堪称完美华丽。用来拍风光、人像都是不错的选择,另外最近 38CM 的对焦距离也使它具备了 0.29 的最大放大倍率,有着相当不错的微距能力,用来拍虫差点意思,但是拍个静物、花卉什么的已是富富有余。虽然 2470 这个焦段用在半幅机身上,成了中长焦,但 38 110 这个焦段,失了广角,却比 2470 更常用,这一点不用多说,看看大多数的 DC 焦段就知道了。不过这支镜皇在
39、网上却是饱受老拳,口水都能把这跟铁坨差不多的镜头漂起来。专业和业余的要求颇有些不同,2470 和 24105 走了两条相近,又不同的路子。只是 24 70 虽然不受业余发烧友好评,在专业用户中却是好评如潮;24105 则有点老鼠进风箱,两头不讨好。不足之处是变焦时,镜头内筒向前伸出,另外就是重量太沉携带和使用都不太方便。7、EF 70-200mm f/2.8L IS USM人们通常称她叫小白爱司,或者是爱死小白。白色的镜身减少了室外拍摄时日晒积聚的热量,防止镜内空气密度变化对成像的干扰。白色L 镜头早已经成为了佳能长焦的代名词,常常密集的出现在体育比赛和新闻发布会的摄影席上。这个焦段也是专业摄
40、影师的最爱之一。小白爱司校正色差的能力较强,色彩柔和细腻,层次丰富,除了锐利的成像、漂亮的焦外,优秀的色彩还原外,还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可以和佳能 EF1.4x 和 EF2x 增倍镜连接获得更大的焦距。搭载了二代防抖,可以提高三档安全快门速度。具有宁静高速的自动对焦和很好的防潮和防尘性能。最近对焦距离 1.4 米,最大放大倍率为 0.17 倍。 总的来说,做工成像都对的起它高高在上的价格;要说不足,那就是它的重量,一公斤多的份量,用时间短还没什么,如果举着它拍上半天,那肯定不是一件特别享受的事。在光线条件好的情况下,我是宁可用小小白,也不愿用它。还有就是在成像上,稍稍不如它的同门兄弟,不带 IS
41、 的小白。8、EF 100-400mm f/4.5-5.6L IS USM 大白是一支配有影像稳定器的超远摄变焦 L 镜头。虽然是一支变焦头,但在整个对焦范围内都有很高的成像质量,焦外非常漂亮。推拉式的变焦,在变焦的时候伸出较长,象拉风箱一样容易进灰,使用却很方便。对焦速度很快,适用的范围广,风光、体育、打鸟、花卉几乎无所不能,只是很少有人用它拍人像。四倍的变焦,相当不错的成像,使它跟 340、456 这样的定焦也有一拼。至于 340 加了 1.4X 或者是小白加了 2X,无论是在对焦速度上,还是在成像质量上和大白都无法匹敌。对于打鸟拍花这些一寸长,一寸强的题材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相对 4
42、56L 来说,虽然 400 端稍强于大白,但 456 没有防抖,且镜身长,不好携带,用途过窄。大白推出的年代比较久远,防抖是第一代产品,只能提高两档安全快门速度,对于它一公斤多的重量和这么长的焦距来说,显得略有些不足。9、EF 100-300mm f/5.6L 这支头是大白的前身,属于佳能第一代 EF 自动头。同样是推拉式变焦,成像色彩对比度和锐度较高,稍有些偏青,价格便宜,是佳能便宜的 L 头,重量轻,体积小,便于携带和使用。不足是做工粗糟,内镜筒和外镜筒之间有点旷,镜头朝下时,内筒会往下掉,没有 USM马达,对焦慢,动静大。不过总的来说,做为佳能老一代的中长焦头,对的起它的价格。俺以不到三
43、千块的价格从二手市场购得此头,喜欢它的轻便灵巧,不喜欢它滋滋啦啦的声音。在俺没进大白以前,常用它来拍拍玉兰、荷花等需要用长焦的花卉,偶尔也打打白鹭之类体形较大的鸟。10、腾龙 28-300mm f/3.5-6.3俺在胶片时代图便宜和使用方便买的一支大变焦比镜头,轻便,小巧轻便和易用是它最大的特点,广角端的成像优于长焦端,从 150MM开始成像变软,收光圈到 F8 有所改善。当然这么大的变焦比也就别指望它有太出色的成像表现了。尽管如此,它的对焦速度和成像也还是可圈可点的,更适用于全幅相机,在半幅上广角全失,俺用它拍的片子,在大众摄影杂志上得过网络月赛奖。以上是俺佳能口的变焦镜头篇,说完了变焦,下
44、面再狗尾巴续貂接着杂烩一把定焦头篇。镜头定焦篇1、佳能 EF 35mm f/1.4L USM进入数码时代后,这是一支广受影友喜爱的定焦头。主要是因为它的焦段适用性强,用在半幅上它相当标头,用在全幅上是小广角。用来拍风光,拍小品皆可。特别是用来拍人像,因为具有 F1.4 的大光圈,无论是拍纪实片和带点环境背景的所谓环境人像,还是虚化背景的糖水片通吃。个人感觉,它在半幅上更好用,可能这也是它在数码时代走红的原因。俗话说你的片子不够好,是因为你离的不够近,用 35L拍人像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没有大广角带来的变形问题,但有视角宽的优势,靠的近,因此分辩率和成像质量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事情总是两面的,离的近
45、成像好,但是和被摄对像靠的近,会带来一种压迫感,不是很自然,需要有较好的沟通,使之放松心态。这个焦段用在全幅上可以说是扫街的利器,它的体积小,没有长焦大炮那么引人注目,收小了光圈,基本上不用考虑是否合焦,举起来就可以拍,反映速度快,适合快速抓拍,更方便留住转眼即逝的瞬间。不足之处,什么都能拍,也就意味着它没有突出的特点,属万金油型,再就是万元以上的价格让想说爱它不容易。2、EF 50mm f/1.4 USM说到佳能的定焦头,最不能不提的就是这只平民标头。标头有很多的解释,通常是指它和人眼的视角最接近,拍出来的片子变形小。标头一般也是光学结构简单、大光圈、低价位的代名词。如果你想买一支大光圈,成
46、像好,价格又便宜的镜头,那么首选一定就是标头。这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各大厂家都在这上面花足了功夫,下够了力气。佳能改口后占尽了便宜,在这上面花的本钱也最足,先后推出过EF501.0L 和 EF501.2L 两支顶尖专业级的标头,把大光圈推向了极致,但炫耀它技术实力的成份多过实用。实际上,501.4 它的成像质量虽与 50L 略有不如,差距远没有价格来的大。相对 501.4 两千出头的平民价格,花四倍多,将近五倍的价格去买一支红圈标头实在是有点不值。35 是因为用在半幅上相当于 50 才象万金油, 50 的标头它本身就是。这个焦段,几乎可以用来拍任何题材,风光、人像、小品,无所不能。特别是用在半幅
47、上拍人像,比 85 还更好用一些。全开光圈时拍半身人像,可以有较好的背景虚化效果,全身就差了点意思。不足之处,为了降低成本,佳能只给它配了微型超声波马达,比较容易烧坏,使用要当心尽量少用全时手动。3、EF 85mm f/1.8 USM这是一支平易近人的人像头,适合中距离拍人像,重量轻携带方便。影像在任何光圈下都十分清晰明锐。这支镜头能拍摄出极佳的虚化背景效果,特别是大半身的人像,背景虚化漂亮,全身时虚化效果有点差强人意。说它平易近人,是指它的价格,只有两千多,三千不到,是 85L 的四分之一,但是对焦速度快,成像中规中矩,色彩稍浓,分辩率和解析力较高,可以拍出让人很满意的片子。只是在背景虚化、
48、解析力和锐度上和 85L 比稍有不足,毕竟它们的价格有着天地之别。没啥说的,这是一支优秀的标准人像头,在全幅上比半幅上更好用一些,半幅上焦距稍有点长。如果不是特别在意红圈亮骚,讲究实用够用,有它足以。4、EF 85mm f/1.2L II USM按照佳能自己的说法,这是一支出色的中远摄定焦人像镜头,非常适合人像拍摄。最大光圈达到同级最大的 f/1.2,弱光利器,即便是在最大光圈下,依然保持出色的反差和解析力。85L 是最具佳能特色的镜头之一,色彩还原真实,平淡清晰,解析力和锐度极高,能让层次细节,解析力锐度都到这种程度,是超强实力的体现。能与之匹敌的也就是同门的 218、220 和 328 了
49、,但彼此价格差了三倍之多。即使蔡司的普兰纳 1.485 也不能不曲居其下,(关于蔡司镜头后面俺还要写到,暂且按下不表),是真正的人像王。适合光圈全开拍糖水人像,背景虚化可以用完美来形容,即使是全身人像仍能有较好的虚化效果。特别是在有点纵深感的环境下,全开光圈背景虚化真是美极了,可以让人体会到什么是空气切割。不足之处在它的对焦,只有在一位数的中高档相机上才能保证其精度,在两位数和三位数的中低档机上对焦精度就要打点折扣。另外就是对焦速度比较慢,二代有改善,仍称不上快。再就是重量,实在是一个沉字了得。在 50 和 85 这个焦段上佳能的朋友多数都会面临两难的选择,就是到底买 50 1.4 好还是买 50L;是买 851.8 好,还是买 85L?俺的感觉是,标头 501.4 即可,红圈大可不必,50L 重量沉了 N 倍,价格贵了 N 倍,成像上的差异实在是不大,亮骚的成份更大一些。但是在 85 这个问题上,俺到是更主张 85L。虽然那支平民人像头也算得上优秀,可 85L 实在是比它优秀的太多,太明显。除上了面说的两难外,半幅和全幅的朋友拍人像也常被用 50 还是 85困扰。俺的经验是,不论全幅还是半幅,85 才是人像的王道,只是半幅机用 85 要有足够的拍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