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改简答题主要内容:一、 新课改具体目标二、 新课改新教学观内涵三、 新课改-教学行为的转变四、 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五、 新课改提倡的学习方式六、 我国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七、 新课程评价体系内涵八、 新课程评价的特点九、 新课程-学生评价的发展趋势一、 新课改具体目标1. 课程功能:重传授知识-变为强调“积极主动”地学习2. 课程结构:重学课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强调学科的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3. 课程内容:繁旧偏难、过于注重书本知识-重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生活4. 学习方式:填鸭式学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5. 评价与考试:淡化甄别选拔的功能,建立旨在学生发展、教师提高
2、,促进教学的评价体系6. 课程管理:集中课程管理-三级管理制度二、 新教学观的内涵1. 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发展的过程2.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3. 重教学结果,也要重教学过程4. 教学功能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育人为本三、 教师行为的转变1. 师生关系:强调赞扬和欣赏2. 对待自己:强调教学反思3. 对待教学:强调帮助、引导4. 对待同事:强调合作5. 对待家长:强调联系与合作四、 教师角色的转变1. 课程的实施者-转变成课程的建构者2. 知识的传授者-引导着3. 单一的授业者-授业者和研究者五、 学习方式1. 合作学习2. 探究学习3. 自主学习: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
3、控制六、 我国基础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1. 评价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忽视综合素质的考察2. 评价方式:单一化,过于注重纸笔测验,忽视执行评价3. 评价标准:过分强调同一性,忽视个性4. 评价主体:评价主体处于被动的地位5. 评价中心:重结果忽视过程七、 新课程评价体系内涵1. 评价内容:综合化2. 评价主体:多元化3. 评价方式:多样化4. 评价目的:旨在发展5. 评价中心: 关注发展过程八、 新课程评价的特点1 评价功能:淡化甄别选拔,促进学生发展2 评价方式:重质性评价,定性定量相结合3 评价中心:重结果也要重过程4 评价指标:重综合评价,关注差异,重个性发展九、 新课程-学生评价的发展趋势1. 构建学生发展为本的学生评价体系2. 以质性评价代替量性评价3. 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4. 鼓励学生评价中的合作行为5. 重视思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