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按照中央 1 号、6 号文件的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促进农业发展的机制,尽快提升国家级科研机构在创新体系中的骨干作用和引领能力,立足中国农科院职能定位和优势特色,坚持以“服务产业重大科技需求、跃居世界农业科技高端”为使命,以“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为目标,以 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开放合作,突出体制机制创新,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加强人才团队建设,改善科研条件,全面提升创新能力。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中国农科院成立于 1957 年,是中央级综合性公益类农业科研机构,在长
2、期的科技创新实践中,以科研任务带动学科建设,逐步形成了服务于产业需求的重点研究方向和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科研方向不稳、基础研究薄弱、领军人才短缺等问题日益凸显,需要着力解决。总体思路:围绕“两大使命”、 “一个目标”,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统领,以学科体系建设为主线,以突破重大科技命题为导向,突出体制机制创新,调整优化人才团队,着力提升基地平台能力,巩固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加快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农业科研大联合、大协作,更加凸显中国农科院2改革排头兵、创新国家队、决策智囊团的地位与作用。基本原则:坚
3、持学科规律,服务产业需求。瞄准学科前沿,发展学科理论体系、制度体系和支撑体系,推进全院三级学科体系建设,支撑关键技术持续研发,支撑重大集成技术持续攻关,提升科技持续服务产业的能力。坚持机制创新,优化资源利用。建立开放竞争流动的用人机制,服务需求和协同创新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转化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整合优化增量与存量科技资源,合理衔接创新工程与现有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任务。坚持协同创新,拓展开放合作。广泛凝聚力量,推进跨学科领域协作,深入开展农科教、产学研合作,深度挖掘国际科技资源,多渠道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提升国际化水平。坚持整体设计,稳步推进实施。摸清家底、科学规划、充分论证
4、, 统筹部署。广泛动员,统一认识,积极协调相关主体间的利益关系,试点先行,分期分批组织实施。二、主要任务系统考虑产业需求、国际前沿和研究基础,顶层设计全院“学科集群 -学科领域- 研究方向”三级学科体系,形成了 8 大学科集群、136 个学科领域及 292 个重点研究方向,确立了需要培强的 55 个具有相对优势的学科领域、培优的 57 个传统特色学科领域、培植的 24 个新兴学科领域。围绕学科体系,重点提升创新能3力,主要开展以下四项工作:持续开展科技攻关按照学科发展方向和重大科技创新需求,坚持基础研究选项与重大技术攻关相衔接,坚持创新工程与现有科技计划任务相耦合,科学选择科研任务。其中,60
5、% 用于支持基础性工作和基础研究,40%用于支持重大技术创新。基于 292 个重点研究方向,明确各重点研究方向内若干重点任务, 长期稳定开展研究活动。跨学科方向凝炼战略性、长周期、大协作的重大科技命题,开展联合攻关,寻求重大突破和提升。调整优化人才团队科学设置科研、技术支撑和管理三类岗位序列。根据学科体系重点研究方向,一个重点研究方向组建一个科研团队,每个科研团队由首席科学家、骨干专家和研究助理组成。根据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岗位聘用管理办法,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建设完善科研条件综合性与专业性基地并举,院地共建共享、农科教产学研结合,在农业主产区和典型农业生产生态区域,重点建设北京通州、河南新
6、乡、海南三亚等综合性试验基地,大力提升专业性基地科研服务保障能力,形成完善的试验基地网络。加强重大科技设施、科技平台和仪器设备建设,形成健全、开放、共享的服务管理模式。拓展国际合作空间4把握世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围绕学科建设,针对薄弱环节,广泛开展国际合作,重点培优传统特色学科领域、培植新兴学科领域。加强农业遗传资源、智力、技术及其标准的引进,建立一批国际联合实验室和联合研究中心,加强科技资源战略储备。三、组织管理建立院为统领、所为基础、共建共管、分级负责的创新工程管理新机制,科技上突出创新、管理上强化改革,提高院所自主创新活力、整体运行效率和投入产出率。咨询机构成立院科技创新工程战略咨询委员
7、会,委员会是创新工程的战略咨询机构。主要职责是:对科技创新方向、重大科研任务、体制机制创新等提出指导意见,对创新工程重大事项等提出决策建议,协调 重要科技资源使用。委员会成员由中农办、财政部、农业部、科技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国际著名科学家组成。决策机构建立院科技创新工程管理中心,中心主任由院长担任。中心是创新工程决策管理机构,主要职责是:负责学科任务审定、人才招聘引进、统筹条件平台建设和国际合作等重大事项的审议,拟定创新工程目标任务书,开展绩效考评工作。中心下设绩效管理办公室,独立负责绩效管理工作。中心日常工作依托现有院机关部门开展。执行机构5院属研究所是创新工程各项任务的管理执行机构。研究所
8、负有创新工程各项任务的管理执行责任,法人代表是管理执行的第一责任人。按照创新工程目标任务书组织开展科学研究、科研团队建设、条件保障、绩效评估等工作。研究所成立创新任务执行专家组,由研究所主要管理人员、各科研团队首席科学家组成,民主协商重大事宜。科研团队科研团队是创新工程任务的实施单元,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根据岗位设置要求和相关规定,首席科学家具有自主选择、组建、 调整科研团队的权力,决定团队内部绩效奖励和分配等。首席科学家对研究所负责,按照任务书完成任务,接受监督考核和民主评议。团队成员享有进修、交流、提高等权益,负有团结协作、保护知识产权等义务。支持建立首席科学家联盟制度,促进团队间交流合
9、作。四、人才选用和条件保障建立创新人才聘用、培养、使用和激励制度,形成卓越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大条件支持保障力度,持续增强创新力。岗位设置遵照“按需 设岗、按 岗聘人、岗位固定、人 员流动” 的原则,合理设置科研、技术支撑和管理三个序列的创新岗位,创新岗位人数一般不超过正式在职职工人员数的 60%。科研团队由首席科学家、骨干专家和研究助理构成。技术支撑团队和管理团队创新6岗位根据需要合理设置。人员聘用首席科学家由研究所遴选后,向创新工程管理中心推荐。在充分吸纳农业部业务司局、行业学会、知名专家意见基础上,由中心研究确定人选。由研究所与首席科学家签订一年试用期合同。试用期满,经研究所考核合格、中心
10、审定通过后颁发聘书,聘期一般为五年。从院外引进的人员,试用期考核合格后可纳入研究所管理。骨干专家和研究助理由首席科学家根据标准和规定程序组织公开选聘,实行动态管理。技术支撑和管理创新岗位人员由院所根据相关办法公开选聘、动态 管理。条件保障研究所负责科研团队、技术支撑及管理团队的条件保障,包括学术权力、实验试验条件、办公条件、生活待遇等。研究所享有以下权益:(1)申报重大条件建设项目优先权。 (2)财政资金管理权。 (3)创新工程投入形成资产的所有权。 (4)创新工程科研活动形成的知识产权所有权。绩效奖励创新工程实行“三元结 构” 工资制,建立与 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
11、造的分配激励机制。五、绩效考评7建立两级绩效考评制度:财政部农业部对中国农科院考评,中国农科院内部考评。财 政 部 农 业 部 组 织 考 评 。根 据 创 新 工 程 建 设 进 度 安 排 ,实 施“3+5+5 年 ”的 阶 段 性 考 评 。重 点 考 评 机 制 改 革 、创 新 能 力 提 升 、决策 咨 询 服 务 等 阶 段 性 目 标 的 完 成 情 况 。考 评 结 果 应 用 于 绩 效 预 算 。中国农科院内部考评。建立院、所、团队“一年一监测、三年一评估、五年一考核” 的分级分期绩效考 评制度。绩效管理办公室、研究所、科研团队按照规定分别进行独立考评。考评结果与目标校正
12、、动态管理、绩效预算等直接挂钩,并直接应用于现代院所综合评价。绩效管理办公室组织考评绩效管理办公室受院科技创新工程管理中心主任委托,负责建立科学合理、符合中国农科院实际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进行制度化设计,并进行动态调整;负责院对研究所的考评;指导研究所对科研团队的考评。对研究所的年度考评主要是监测创新任务执行情况。中期评估主要围绕绩效目标校正、实现目标执行能力,以及团队工作状态和研究所保障程度等进行评估。期满考核主要围绕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科研成果水平或重大突破,以及团队创新持续力等进行全面考核。按要求提出绩效考评报告,为中心决策提供支持。研究所组织考评8研究所负责对科研团队的首席科学家和科研
13、团队进行考评。主要考评科研、国际合作等计划任务的年度完成情况,团队凝聚力、创 新力建设状况,以及财经纪律遵守与预算执行情况等,提出考评报告,报中心备案,交首席科学家落实有关整改意见。对技术支撑和管理序列创新岗位人员的考核,由院所制定办法组织实施。科研团队内部考评科研团队内部考评,由首席科学家根据科研岗位职责和创新任务, 对科研团队成员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年度考核,明确绩效奖励,并对成员的努力方向给予具体指导。首席科学家接受团队成员的民主评议。六、进度安排科技创新工程先行试点,按“3+5+5 年”梯次推 进,全面实施。2013-2015 年为试点探索期,2016-2020 年 为调整推进期,2021
14、-2025 年为全面发展期。(一)试点探索期:2013-2015 年试点期的主要任务是机制创新,逐步建立以绩效管理为核心的人才团队建设、科研管理等考核、评价、激励新型管理制度,优化资源配置。选择试点研究所及其创新团队,由点到面、点面结合,注重探索、积累经验,落实创新岗位人选,分期分批启动实施创新工程各项建设任务。2013 年的主要任务:(1)组建创新工程组织管理机构。 (2)择9优启动 6 个研究所、100 个左右重点研究方向。 (3)招聘组建 100个左右科研团队。 (4)论证并启动 3 个左右重大科技命题。 (5)制定以绩效考评为核心的相关制度。 (6)完成基地平台布局、192 个重点研究
15、方向和国际合作全球战略布局前期预研。(二)调整推进期:2016-2020 年开展试点期绩效评估与总结工作,校正优化创新工程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各项新型管理制度,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和创新平台建设、国际合作等各项工作,创新机制更具活力,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充分发挥中国农科院改革排头兵、创新国家队、决策智囊团的职能定位和作用,基本建成“ 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 。(三)全面发展期:2021-2025 年健全完善国际领先的农业科研组织方式,凝聚一批世界知名的农业科学家,建立完善一批世界领先的创新平台,建立完善遍布全球的科技合作网络。运行机制更加高效、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创新效益更加显著、创新人才竞相涌现,自主创新和服务产业能力大幅提升,整体进入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行列,引领农业科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