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章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自主学案(无答案) 沪教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126028 上传时间:2019-07-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章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自主学案(无答案) 沪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章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自主学案(无答案) 沪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章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自主学案(无答案) 沪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3 章 第 1 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 1 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微粒在不停运动的,微粒之间有空隙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学习重点】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第 62-64 页,完成下列问题1.所有物质都是由 构成的,2.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停 的。3.微粒之间存在 。4.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 、 和 。即有的物质是由构成的,如 ;有的物质是由 构成的,如 ;有的物质是由 构成的,如 ;【合作探究】活动一: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杯中水是甜的。这是为什么?高锰酸钾颗粒是否可以再分?已呈粉末状的细小高锰酸钾颗粒是否

2、可以再分?为什么烧杯中的全部液体都呈浅紫红色?上面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活动二: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实验 1:认识浓氨水(老师辅助)浓氨水是 色、有_味 体,有 性, 显 性,可以使 色的酚酞试液变成 色。实验 2:向烧杯 A 中加入 20mL 蒸馏水,滴入 2-3 滴酚酞试液,得到溶液甲观察到的现象_,得到的结论_。再向溶液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到的现象_,得到的结论_。实验 3:重新配制甲溶液。在烧杯 B 中加入 3mL-5mL 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把两烧杯的溶液罩在一起(如右图所示)观察到的现象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得到的结论 。交流总结:微粒是在不停地 的。【合作学习】1.“花气袭人知

3、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描述了春天晴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下列从微观角度对“花气袭人知骤暖”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 微粒的体积小,质量轻 B. 微粒间有空隙 C. 微粒在不断运动 D. 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2. 为何湿衣服在阳光下容易晒干?活动三:探究微粒之间有空隙的实验实验 1: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其液体体积会(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 , 可以得到结论: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有一定的_,不同微粒之间的空隙_(填“相同”或“不同” ) 。实验 2:哪一支注射器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 。得到的结论:在固体、液体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 ,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 。所以气体往往比

4、较 被压缩,固体和液体物质 被压缩。 综合以上探究,我们可以总结出微粒的基本性质:1. _;2._;3. _;【合作学习】用微粒的观念解释下列现象:工业上可将大量的气体压入钢瓶压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能鼓起来【课堂反馈】1.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微粒间有空隙的是 ( ) A打气筒将气体压缩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海绵能吸水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微粒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 A热胀冷缩是因为微粒的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蔗糖溶解是因为微粒很小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微粒在不断运动 D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微粒间隔很小3.现有 A、B、C 三只小烧杯,其中 A 中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B、C 中分别盛有一定体积的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 A构成酚酞的微粒不运动 B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易溶于水C空气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D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4.水受热汽化发生的是 变化,构成水的微粒本身 (“有”或“没有” )变化,只是 发生改变;给水通电时发生了 变化,构成水的微粒本身 (“有”或“没有” )变化,生成与原来 (相同、不同)的微粒。5.试解释下列现象:将 1 滴红墨水滴加到一杯水中,片刻后,整杯水慢慢变红;炎热的夏天,充足气的自行车内胎容易炸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