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内容提要:在现代教育中,审美教育占有特殊的地位。审美教育应该落实在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中,而语文教学作为人文学科,与审美教育有着特殊的关系,同时,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良好途径。本文将从审美教育的现状、意义,审美教育与小语教学的关系,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的审美教育因素,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及如何处理好小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等方面展开阐述。关键词: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在现代教育中,审美教育占有特殊的地位。审美教育应该落实在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中,而语文教学作为人文学科,与审美教育有着特殊的关系。审美活动的性质决定了语文审美教育是文化型的形象化的
2、情感教育。审美活动是人们在摆脱了直接实用功利的束缚,对审美对象采取审美观照的态度的前提下产生的,是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心理活动。目前很多学校和教师为了应试的需要,把语文课文(特别是文学作品)分解成字、词句、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考试以统一的一种答案评价,审美因素在应试教育中消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想象力被压抑了,造成了审美能力的缺失。因此,探讨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一个迫切的课题。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现状及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意义(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现状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
3、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情趣,提高基本的审美能力,进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由于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大力实施,许多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已经开始重视对小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大量的审美教辅工具出现在语文课堂中,这一点是值得欣慰的。但我们还应该看到现行的小学语文教育已经日益突显出它的缺陷,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也由于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以及教师素质等因素出现某种“缺失”或“偏差” 。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过于强调自身的主体性,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差异性。如在语文审美教育最重要的板块“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
4、学生的阅读实践,或者一堂课教师都是按照自己的设想让学生就若干问题去读读念念,而自己只作为点名者、发问者、评分者,繁多的问题往往淹没了课堂的中心目标,往往掩盖了阅读审美的客观目标。其次,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很多教师仍旧用枯燥乏味的“灌输式” 、 “填鸭式”等传统的方法,导致学生只会单纯地去理解去背诵记忆,把注意力单纯地落在课文的文字理解上,而无法在插图、词句、段落中发现美,感受美,久而久之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无法产生兴趣,审美情趣的培养更无法得到落实。最后,在教师素质方面,因为受到某种社会功利价值的影响,一些小学语文教师一味地追求考试分数,不注重自身审美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这成为影响小学语文审美教育出
5、现偏差的一个关键因素。比如,教师体态语不恰当,教学用语不规范,教学语言贫乏单调,板书不工整,与学生交流时不讲求语言美,穿着不注重场合,缺乏对工作的激情和对学生的热爱等。因此,会导致学生缺乏敏锐的审美感知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的个性及创造力,对审美出现了偏差,失去了审美情趣。(这部分文字抄袭自网络,网址:http:/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意义(使用了括号和顿号两种符号,不规范。下同。)语文教学不仅要交给学生语文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想象力。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许多的审美因素,哪怕是一个字、词、句的教学,也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丰富的想象,而在优美的文章教学中,能让学生体验人生,在
6、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学会做人,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想象,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十分有意义的。1、是实现小学语文新课程培养目标的需要。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等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该在平时注重熏
7、陶感染,潜移默化。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我们知道,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 。小学语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其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大意义。要使学生学好语文,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最为重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关键就是要让学生感受语文的美。语文的美无处不在,一个字、词、句的教学,也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丰富的想象。教师只要善于抓住语文中的“美”的因素,用美得形象去启迪,用美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既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又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3、有利于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语
8、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情感境界进行感受、体验、领悟时,也就是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师在按照教学规律组织教学的同时,也应该注意按照美学规律将审美意识渗透其中,指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二、小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及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的审美教育因素(一) 、小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1、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斯基说过:“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 ”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相辅相成的特殊关系。语文教育是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培养过程,实质上就是对学生健康情感和高尚人格的形成培养的过程。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内容主要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人物美等的艺
9、术美。语文教材中的说明文、散文、诗歌、故事、童话、寓言等文学体裁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深刻地领悟作品的内容,同时能引导学生深入体味优美动人的意境。美育不仅是语文教学中固有的教育内容,而且与语文教学的关系互为依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2、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相互促进,互为手段。语文教学是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有力手段。我们应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艺术手段,把学生领入美的殿堂,引导学生进行审美联想和想象,去探讨和体验,从而有效地进行美育。反过来,审美教育也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手段,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为语文这门学科本身就兼具艺术性。语文教学必须融进美的因素,运用审美
10、的把握方式,才符合它的学科特点,也才能使语文课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鲜活生动起来。审美教育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情感、动力系统,学生在语文审美教育中既可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发展语文能力,又可形成对美的感受力,发展理解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这两段文字基本上抄袭自网络,网址:http:/ 、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的审美教育因素语文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主要载体。 “小学语文与审美教育有着许多天然的联系。从特点来看,两者都具有情感性、形象性、直觉性等特点。从审美角度来看,美的三种基本形态(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都能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找到其原型的缩影。语文教材实际上就是美得浓缩。教师要善于从各方面
11、、各角度挖掘美的因素,通过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授审美知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1、语言文字的自然美语言文字表现的自然美,包括山河的壮丽美,天空的神奇美,森林的茂密美,草原的广阔美等等。这些通过文字描绘而表现出来的自然景观,是经过作家的审美而创造出来的,它比现实中的自然更精致完美,因而更富有感染力,更能为小学生所接受。如:草原中新鲜的空气,明朗的天空,翠色映目,使人惊叹,使人舒畅,使学生通过阅读就能感受到草原的美。还有流传几千年的经典名诗古文,不仅能使学生欣赏到韵律和谐的美文佳句,还能从诗句中领悟到自然景观的无穷魅力。2、语言文字的社会美语言文字表现的社会美包括人的美,生产劳动美,革命斗争
12、美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所表现的社会美比现实生活更典型,更集中。如:莲叶青青讲的是祖母十分喜爱荷花,每年都在自家的院子亲自种一缸荷花,小心呵护着荷叶长大,荷叶长大了,却把毫不犹豫地把荷叶剪下送给别人的孩子治疮。反映了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重要篇章。3、语言文字的艺术美语言文字所表现的艺术美,包括形象美、意境美、结构美、语言美等多个方面。 桂林山水一文的第二自然段就是结构美、语言美的好范例“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学生通过朗读这一段优美的语句,很容易就领悟和
13、感受到漓江水的美,在脑海中浮现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画面,受到美得的熏陶。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语言、行动或事物、情景等对受教育者施加真善美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认同和情感共鸣。从本质上来看,审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而在小学教育环节中,审美教育是很重要的,通过审美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和欣赏美的能力,积极的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知美、体验美、创造美。美育能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素养,有助开发智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美育又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而语文学科的情感性、文学性、教育性及审美性给美育教学以有利的条件。所以,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尝试如
14、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 、读,体会课文中的语言美 课文是无声的语言,只有通过读,才能把它变成有声的语言,产生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课文,绝大部分都是属于“文质兼美”的文章,有表现社会美的,有表现自然美的,有表现意境美的都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到字里行间的意蕴和情感,获得丰富的美感,从中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达到了审美教育的目的。 如第一场雪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文章。课文抓住这场雪来得快,下得猛,时间长,积累厚这几个方面,把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结合起来,通过动态和静态的描写生动地写出了这场雪的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这场预兆丰年的瑞雪的喜悦之情。课文第四段写了雪
15、后美景,层次分明,首先整体写:“推开门一看 ,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接着,具体写了柳树,松柏具有特色的雪后景致。先写静态美:“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 ,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再写动态美:“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教学中,我用读的方式来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学的优美。先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自由吟诵,进入情境,然后用录音机播放轻快抒情的音乐渲染气氛,学生就在这种环境下集体朗读。
16、学生真真正正地从课文中的字里行间体会到雪后景色的美丽,从而触动了他们对这场雪的喜爱、赞美之情。 (二) 、析,理解课文的形象美 感知是学生开始审美的初级阶段,此时学生的形象思维处于认识阶段的唤醒水平上。学生获得的是感官情绪上的愉悦。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引导学生运用审美判断力去理解和体验教学内容所构成的理性美和艺术美。教学时,我通过辩文析词的形式来开启学生的审美感受。如鸟的天堂一文中,作者写到:“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色的颜色明亮地在我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这段话写得非常生动,其中的“堆”字特别传神,
17、它描绘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层层叠叠的景象。 “明亮”一词形象地写出树叶的色彩鲜明,有光泽。 “颤动”一词把静态的榕树描写的栩栩如生。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之下,感受到文章作者用词的准确性,语言的优美性,闭目想象一棵茂盛的大榕树似乎就在眼前。从而养成学生对语言艺术的敏感,对语言的直觉能力,进而强化了学生对语言艺术美的审美能力。 (三) 、品,赏析课文的意境美 “生活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教学中,我们应该善于诱导学生去品味书中美的东西,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感受美、鉴赏美,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所写的麻雀一文,感情真挚,语言精练。文中有很多词、句值得我们去赏析
18、、品尝。比如读到“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就能感受老麻雀见小麻雀有危险时的着急、紧张的心情,也体会了母亲对孩子无限的关爱。再品尝一下“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与此同时,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赏析,体会文中的意境美,激发他们爱美、寻美的情感。 (四) 、想,体味课文的再现美 在教学中,我们要竭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中,展开想象,在想象中创设情境。 庐山的云雾一文语言文字优美、情境美,我着力引导学生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展开合理的想象,体味课文的再现美。课文写到“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漫步山道,常常会
19、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此情此境,再现庐山的奇丽风光,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美景,跟着课文录音,作遐想游览。然后,又让学生动手把想象的画面画一画。学生们就如亲临云遮雾罩的庐山一样,漫步在山道。语文和其他学科相比。更具形象性和情感性。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个美的艺术境界。没有艺术境界的教学,是枯燥无味的,是苍白无力的。教学中美的东西比比皆是。我们要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运用各种美育教学方式,打开语文教学“美”的闸门,让语文教学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成为创造美的乐园。四、如何处理小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从我国的教
20、育现状来看,不可否认的,全面教育仍然很不完善。审美教育作为教育手段能净化人的灵魂,培养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使人走向人格完美,以美启真,以美储善。语文教学内容的审美化和语文教学过程的审美化是包含在语文教学的审美化中的两个方面,而外显的教学过程审美化和内隐的教学过程审美化则是教学过程的审美化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合理地调整、选择、安排已有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审美教育的发展和完善还有待于人们意识的转变、提高,从根本上变革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审美教育活动,以多样性的实践形式,实现对人的全面发展能力的培养。语文审美教育是一种愉悦和自由
21、的境界,是一种目的、过程、状态与结果的和谐。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我们要让美的情趣充满小学语文主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通过看、听、读、说,指导激发学生不断地去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大意义,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审美教育渗透,要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课文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从而使学生心理上产生愉悦,精神上得到满足,情感上产生共鸣,理智上得到启迪,不知不觉地在美的享受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升华人格。一、毕业论文要求 8000 字以上,你的文章才 6000 多字,未合要求。二、文中有许多文字是抄袭自网络的,我不一一指出了。不完全反对参考,但你不能照抄,起码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