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版委托配送企业药品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106632 上传时间:2019-07-24 格式:DOC 页数:133 大小:1.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版委托配送企业药品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3页
2015版委托配送企业药品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3页
2015版委托配送企业药品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3页
2015版委托配送企业药品管理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3页
2015版委托配送企业药品管理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大药房有限公司药品经营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管理制度目录序号 制度名称 文件编号 页码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制度 ZDT-ZD-001 1-22 质量方针和目标管理制度 ZDT-ZD-002 33 质量体系审核制度 ZDT-ZD-003 44 质量风险管理制度 ZDT-ZD-004 5-65 质量否决制度 ZDT-ZD-005 76 总部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ZDT-ZD-006 8-97 委托配送企业与首营品种管理制度 ZDT-ZD-007 10-118 委托配送管理制度 ZDT-ZD-008 129 总部记录和凭证管理制度 ZDT-ZD-009 13-1410 总部质量事故管理制度 ZDT

2、-ZD-010 15-1611 总部质量查询和质量投诉管理制度 ZDT-ZD-011 17-1812 总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管理制度 ZDT-ZD-012 1913 总部不合格药品处理管理制度 ZDT-ZD-013 20-2114 药品召回管理制度 ZDT-ZD-014 2215 员工教育、培训及考核的管理制度 ZDT-ZD-015 2316 环境卫生和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ZDT-ZD-016 2417 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与考核制度 ZDT-ZD-017 25-2618 特殊监管药品管理制度 ZDT-ZD-018 2719 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ZDT-ZD-019 28-2920 计算机系统

3、管理制度 ZDT-ZD-020 30-3121 药品价格管理制度 ZDT-ZD-021 3222 广告管理制度 ZDT-ZD-022 3323 非药品管理制度 ZDT-ZD-023 3424 人事管理制度 ZDT-ZD-024 35-3725 财务管理制度 ZDT-ZD-025 38-3926 新店开办及证照保存管理制度 ZDT-ZD-026 40质量管理制度目录序号 制度名称 文件编号 页码27 门店药品请货管理制度 ZDT-ZD-027 4128 门店药品收货管理制度 ZDT-ZD-028 4229 门店药品验收管理制度 ZDT-ZD-029 4330 门店药品陈列及质量检查管理制度 ZD

4、T-ZD-030 44-4531 门店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 ZDT-ZD-031 46-4732 门店药品销售管理制度 ZDT-ZD-032 4833 门店处方药与非处方药销售管理制度 ZDT-ZD-033 4934 门店药品退货管理制度 ZDT-ZD-034 5035 门店药品拆零管理制度 ZDT-ZD-035 5136 门店近效期药品管理制度 ZDT-ZD-036 5237 门店冷藏药品管理制度 ZDT-ZD-037 5338 门店中药饮片进、销、存管理制度 ZDT-ZD-038 54-5539门店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管理制度 ZDT-ZD-039 5640 门店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5、 ZDT-ZD-040 57-5841 门店质量事故管理制度 ZDT-ZD-041 59-6042 门店质量查询和质量投诉管理制度 ZDT-ZD-042 61-6243 门店不良反应报告管理制度 ZDT-ZD-043 6344 门店不合格药品处理管理制度 ZDT-ZD-044 64-6545 门店药学服务管理制度 ZDT-ZD-045 6646 门店记录与凭证管理制度 ZDT-ZD-046 67-6847 门店安全经营管理制度 ZDT-ZD-047 6948 医保定点门店管理制度 ZDT-ZD-048 70-7149 门店阴凉药品陈列及质量检查管理制度 ZDT-ZD-053 12250 门店检

6、查管理制度 ZDT-ZD-054 123质量操作规程目录序号 制度名称 文件编号 页码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操作规程 ZDT-CX-001 72-732 质量否决操作规程 ZDT-CX-002 74-753 门店药品进货操作规程 ZDT-CX-003 764 门店药品收货操作规程 ZDT-CX-004 77-785 门店药品验收操作规程 ZDT-CX-005 79-806 门店药品陈列及检查操作规程 ZDT-CX-006 81-827 门店药品储存、养护操作规程 ZDT-CX-007 83-848 门店药品销售操作规程 ZDT-CX-008 859 门店药品退货操作规程 ZDT-CX-009

7、 8610 门店药品拆零操作规程 ZDT-CX-010 8711 门店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规程 ZDT-CX-011 8812 门店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规程 ZDT-CX-012 8913 门店特殊监管药品管理操作规程 ZDT-CX-013 9014 门店冷藏药品存放操作规程 ZDT-CX-014 9115 门店不合格药品处理操作规程 ZDT-CX-015 92-9316 门店质量投诉操作规程 ZDT-CX-016 9417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操作规程 ZDT-CX-017 9518 计算机系统操作规程 ZDT-CX-018 96-99质量职责目录序号 各部各岗位职责 文件编号

8、页码1 质量领导小组质量职责 ZDT-ZZ-001 1002 综合办公室质量职责 ZDT-ZZ-002 1013 质量管理科职责 ZDT-ZZ-003 1024 业务科职责 ZDT-ZZ-004 1035 财务科职责 ZDT-ZZ-005 1046 门店质量职责 ZDT-ZZ-006 1057 总经理职责 ZDT-ZZ-007 1068 质量副总职责 ZDT-ZZ-008 1079 质量科长职责 ZDT-ZZ-009 108-10910 业务科长职责 ZDT-ZZ-010 11011 总部质量管理员职责 ZDT-ZZ-011 11112 计算机管理员职责 ZDT-ZZ-012 11213 会计

9、职责 ZDT-ZZ-013 11314 出纳职责 ZDT-ZZ-014 11415 门店店长职责 ZDT-ZZ-015 11516 门店收货员职责 ZDT-ZZ-016 11617 门店质量管理员职责 ZDT-ZZ-017 11718 门店验收员职责 ZDT-ZZ-018 11819 门店养护员职责 ZDT-ZZ-019 11920 驻店药师职责 ZDT-ZZ-020 12021 营业员职责 ZDT-ZZ-021 121*大药房有限公司组织机构图总经理(企业负责人): 质量职责 主持确定企业的质量方针与目标,建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确保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人员行使职权,全面负责企业日

10、常管理。贯彻执行公司经营理念与经营方针,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企业质量管理制度。质量领导小组 职能:建立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企业质量方针,并保证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人员行使职权。质量副总(质量负责人): 质量职责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企业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公司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及企业质量方针的实施。委托配送公司仓库 质量管理科: 根据公司质量方针与目标,组织建立与运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并进行各项(经营、药品、服务)管理过程的改进、实施与控制,以保证经营药品的质量,提高公司营运水平。 业务科: 根据公司经营范围,对各门店购进计划进行审核,负责门店与委托配送公司业务事宜的协调,保证业务

11、活动符合规范。根据公司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公司下属各门店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并对其进行必要的业务指导。计算机管理员:按GSP 要求设计相适应的应用软件系统,维护数据库和备份数据。综合办: 根据公司的经营、质量方针和目标,协同质量管理部门对公司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监督、考核,并负责公司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管理。 财务科: 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与药品质量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组织开展质量成本的核算与分析工作,完成企业的财务、税务管理工作,监督分析企业经济运行情况。药品养护组: 负责在库药品的养护工作,对在库药品质量负责。质量验收组: 做好购进药品质量验收工作,对购进药品质量负责。药品养护

12、员: 负责在店药品养护检查工作,对陈列及储存的药品质量负责。质量验收员: 做好购进药品质量验收工作,对购进药品质量负责。质量管理员: 在质管科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门店质量管理工作。营业员:负责门店药品的销售、陈列、售后服务等。 各连锁门店店长:主管门店日常管理工作远程审方药师:审核处方驻店药师:负责本门店处方调配复核工作。0一、目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依据,可以起到沟通意图、统一行动的作用,保证日常经营活动的各环节有序正常运行。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各类质量相关文件的管理。三、相关术语及定义:3.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指由一切涉及药品经营质量的书面标准和实施过程中记录

13、结果组成的,贯穿药品质量管理全过程、连贯有序的管理文件。3.2文件管理是指文件的起草编制、审阅修改、审核、批准、执行、分发、保管、复制以及修订、撤销、替换和销毁的一系列过程的管理活动。四、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分为四类,即:质量管理制度;部门及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档案,报告,记录和凭证等。五、公司各项质量管理文件的管理,统一由质量管理科负责组织实施,其他部门协助、配合其工作。六、质量文件管理流程:质量管理科负责组织起草编制,质量领导小组负责审阅修改,质量负责人负责审核,公司企业负责人批准执行,综合办以文件形式下发,各部门执行。6.1起草编制:质量管理科负责组织各相关部门以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

14、量管理规范及实施细则和相关文件为依据,结合各部门、各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和实际工作起草,要求内容准确、清晰、易懂。6.2审阅修改:质量管理科组织质量领导小组对编制好的文件全面进行查实、校对、修改,提出建议。6.3审核:质量负责人负责对质量领导小组审阅修改后的质量文件进行审核。6.4批准执行:企业负责人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对质量负责人审核后的质量文件做最终审批,经审批后生效执行。6.5分发、保管及复制:质量管理科根据质量文件内容,明确分发部门;综合办负责文件的分发及复制,并对下发部门、数量和复制文件者造册登记;综合办对质量文件分类进行存放,以便于查阅;门店的质量管理文件由门店质量管理员保管。6.6

15、修订:6.6.1当出现如质量管理体系需要改进、组织机构职能变动、工作中发现各制度程序或文件同实际操作有差距、经过GSP检查或内部质量体系评审后需要修订及其它需要修订的情况时,公司应对质量管理文件进行相应内容的调整、修订。6.6.2修订的程序:按照起草编制、审阅修改、审核、批准程序进行。6.6.3文件中应载明变更原因,包括新增、修订说明。6.7 撤销、替换:由质管科制表报质量负责人审核及企业负责人审批签章后执行。6.8 销毁:由质管科制表报企业负责人审批签章后执行,质管科监督销毁。七、文件要标明题目、种类、目的以及文件编号和版本号。八、纳入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每年底和质量体系内审一同进行评审,需

16、修订的依据本制度统一进行修订。九、新修订文件经批准执行生效后,已废止或失效的文件由总部收回留档备查,不得在工作现场出现。文件编号:ZDT-ZD-001文件名称: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制度 版本号:2014文件类型:管理制度 变更原因:适应 2013版 GSP要求 修订部门:质管科修订人: 审核人: 批准人:修订日期: 审核日期: 生效日期:110、相关文件10.1操作规程:质量管理文件控制操作规程 10.2质量记录:质量管理文件编制/修订申请表 质量管理文件编制/修订评审表 会议记录 文件发放/领用登记表 文件收回登记表 文件撤销/替换/销毁记录表 21、目的:明确本公司经营管理的总体质量宗旨和

17、在质量方面追求的目标。2、依据:根据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规,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3、责任:企业负责人负责签发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负责人负责监督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施;质量领导小组负责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评审与检查考核;质管科负责组织质量领导小组召开质量方针目标评审会议并落实各部门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分解工作。四、公司质量总方针是:用药安全、质量为本。公司质量总目标是:保证全年无质量事故。五、质量方针和目标管理由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四个过程组成:5.1计划阶段5.1.1、每年年末,质量管理科组织质量领导小组召开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评审会议,质量领导小组根据国家法规的调整和公司本

18、年度质量工作的实际,结合行业形势及企业发展状况、发展规划,确定是否对下年度质量总方针和目标进行调整。5.1.2、公司质量总方针和目标经公司质量领导小组评审,企业负责人批准后发布执行;未作调整的,沿用上一年度质量总方针和目标。5.1.3、质量方针和目标评审会后,质量管理科依据质量总方针目标结合质量管理工作实际制定企业下一年度企业质量方针目标展开图,经质量负责人及企业负责人批准后执行;各部门根据企业质量方针目标展开图制定本部门下一年度部门质量方针目标展开图确定本部门本年度质量目标,经质量负责人及企业负责人批准后,每年年初将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岗位,传达到每一位员工。5.2执行阶段质量管理科制定的企业质

19、量方针目标展开图要明确完成进度、责任部门或责任人及检查负责人;各部门制定的部门质量方针目标展开图,要明确进度要求、内容、具体负责人及检查负责人,确保各项方针和目标按时完成。5.3检查阶段质量管理科组织质量领导小组每半年对各部门质量方针目标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记录质量方针目标检查考核表,对各部门质量方针目标实施情况如实记录,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现场可立即改正的,要求责任人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下达问题改进、纠正或预防措施跟踪记录,提出预防或纠正措施,跟踪改进结果。5.4总结阶段5.4.1质量管理科在每年年末质量方针和目标评审会议召开同时,对本公司上一年度质量方针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

20、把重点未完成项目列入下一年度质量方针目标中,制定新的措施,保证质量方针目标的完成。5.4.2 公司各部门执行质量方针目标的情况,按检查的结果,在年度绩效中体现。六、相关记录:质量方针目标展开图 质量方针目标检查考核表 文件编号:ZDT-ZD-002文件名称:质量方针和目标管理制度 版本号:2014文件类型:管理制度 变更原因:适应 2013版 GSP要求 修订部门:质管科修订人: 审核人: 批准人:修订日期: 审核日期: 生效日期:3问题改进、纠正或预防措施跟踪记录 一、目的:为了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保证质量体系运行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提高公司质量管理水平。二、依据:根据药品管理法和药

21、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规,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三、适用范围: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工作。四、责任:质管科负责编制质量体系内部审核计划表,记录内审记录,编写质量体系审核报告,对内审存在问题组织进行原因分析和跟踪检查;质管科负责组织质量领导小组进行评审检查工作。五、质量管理体系定期评审:5.1审核内容: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组织机构的设置;人力资源的配置;设施设备配置;质量管理风险及相应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等。5.2审核依据:药品管理法、GSP及相关法律法规。5.3审核时间:每年年末;药品经营许可证、GSP证书到期前。5.4审核具体流程:5.4.1 质量管理科制定质量体系内部审核计

22、划表报企业负责人审批后通知质量领导小组成员,评审计划要包括审核目的、审核时间、审核范围、审核依据、审核人员、评审内容等内容;5.4.2 质量领导小组按计划进行质量体系的审核,质管科负责记录内审记录;5.4.3 质管科组织质量领导小组召开质量体系评审总结会议:参评人员对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对评审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原因分析,落实责任人,提出预防措施;5.4.4 质管科负责编写质量体系审核报告报质量负责人及企业负责人审批;5.4.5 质管科根据评审结果对存在缺陷部门下达问题改进、纠正或预防措施跟踪记录,要求责任人进行针对性整改;质管科跟踪整改结果。5.5审核工作的重点是对药品质量影响大的环节,同时结合阶

23、段性工作重点环节进行审核,审核时应深入调查研究,组织被审核部门的有关人员一同讨论,发现问题,分析原因。6、质量管理体系专项评审:6.1如遇下列关键要素发生重大变化时质管科要及时组织质量领导小组开展质量体系相关内容的专项评审:委托配送企业变更;经营范围变更;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质量机构负责人变更;计算机系统更换;质量管理文件重大修订;机构调整;工作流程发生改变;因药品质量原因而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服务质量出现重大问题或顾客投诉、新闻曝光造成不良影响等情况时。6.2 专项评审审核依据及具体流程和本制度 5.4中一致。七、相关记录:质量体系内部审核计划表 内审记录 会议

24、记录 文件编号:ZDT-ZD-003文件名称:质量体系审核制度 版本号:2014文件类型:管理制度 变更原因:适应 2013版 GSP要求 修订部门:质管科修订人: 审核人: 批准人:修订日期: 审核日期: 生效日期:4质量体系审核报告 问题改进、纠正或预防措施跟踪记录 一、目的:建立质量风险管理制度,消除或降低企业经营质量风险,确保药品安全、规范经营。二、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相关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药品经营全过程质量风险的管理。四、职责:质管科负责组织质量领导小组进行质量风险评估、控制、沟通和审核;各岗位人员需掌握本岗位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

25、施。五、 定义:5.1药品经营质量风险管理是指贯穿药品整个生命周期过程的药品质量风险评估、控制、沟通和审核的过程;质量风险防控可采取前瞻或回顾的方式,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减少决策的风险,并使经营活动中面临的风险损失降至最低。5.2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过程的第一步,它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三个部分。即对经营各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产生原因、风险后果、风险是否可控、风险级别进行分析。5.3风险控制是执行风险管理决定措施,其目的就是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即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在控制已经识别的风险时是否会产生新的风险,风险是否是被接受的水平。5.4风险沟通是指在

26、决策者和其他涉险人员分享有关风险和风险管理的信息。通过风险沟通,能够促进风险管理的实施,使各方掌握更全面的信息从而调整或改进措施及其效果。5.5风险审核:根据风险相关的新知识和经验,对风险管理过程的结果进行审核或监控,是风险管理流程的最后阶段,应对该风险管理程序的结果进行审核,尤其是对那些可能会影响到原先质量管理决策的事件进行审核。6、内容:6.1质量风险管理:6.1.1 质管科负责组织质量领导小组进行质量风险评审,对药品经营各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原因分析,预测风险后果,评估风险是否可控、风险级别高低后,提出风险控制措施,风险可接受的水平;质管科根据质量风险评审结果制定企业质量风险管理评

27、价与控制表。6.1.2 每年年末,质量管理体系评审时后发现问题时进行质量风险管理评价与控制表调整。6.1.3 如遇下列关键要素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评审时质管科要及时组织质量风险评审并调整质量风险管理评价与控制表:质量管理体系专项评审后发现问题;发生质量事故或质量投诉需要调整时;发现新的风险点;其他需要进行质量风险管理评估时。6.1.4 质管科负责组织各岗位人员学习本岗位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及防范措施。文件编号:ZDT-ZD-004文件名称:质量风险管理制度 版本号:2014文件类型:管理制度 变更原因:适应 2013版 GSP要求 修订部门:质管科修订人: 审核人: 批准人:修订日期: 审

28、核日期: 生效日期:56.1.5 每年年末,质量领导小组依据质量事故、质量投诉等信息对上一年度质量风险进行评审,其结果纳入质量体系评审范畴,质管科负责记录质量风险评审表;评审后发现新的风险点,需及时对质量风险管理评价与控制表进行调整。6.1.6 质量风险防控可采取前瞻或回顾的方式,根据科学知识及经验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以保证产品质量及经营质量,消除、降低和控制风险,从而保障消费者用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6.1.7 质量风险管理应用于与药物质量相关的所有方面,包括了质量体系文件的制定修改、药品的采购,验收、储存养护检查、销售、退货以及营业场所设施、设备等方面,要求每一位员工均具有药品质量风险意识。

29、6.2 质量风险管理的关闭是以确认风险消除或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为结点。七、相关记录:质量风险管理评价与控制表 质量风险评审表 6一、目的:为了深入贯彻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执行 GSP,保证企业经营的药品质量,明确质量否决权,特制定本制度。二、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3、定义:经营过程中质量控制点的审核批准、工作质量的检查、奖惩。4、责任:公司质量裁决由质管科、质量负责人、质量领导小组负责行使。五、内容5.1、质量裁决是公司赋予质管科、质量负责人、质量领导小组在经营中发生质量问题时决定是否经营的重大权力,其中质量负责人具有最终裁决权。任何人不得干扰此权力的执行

30、。公司所有部门、人员均服从质量裁决。5.2、执行否决权的人员和岗位:质量副总、质管科长、质管员、验收员、养护员、销售人员在遇到质量问题时,有上报和按岗位职责进行否决处理的权利。5.3、质量否决应有依据、记录。5.4、质量否决的内容包括:委托配送企业、首营品种的审核、药品质量验收、储存、养护、质量查询、不合格品处理、环境质量、服务质量、计算机管理系统人员岗位权限设置、系统各种记录表格是否符合要求、系统工作程序是否符合 GSP管理规定要求、GSP 各种记录数据是否准确等方面。5.5、否决方式:5.5.1 口头形式:口头批评指正、现场教育培训。5.5.2 书面形式:发出问题改进、纠正或预防措施跟踪记

31、录、拒收记录、停售、不合格药品报告、质量事故处理报告、不良反应报告、签署意见、签发各类处理单等。5.6、计算机管理规定:5.6.1 公司各岗位人员对产品质量都有否决权,都有停售权限;5.6.2 门店质管员、公司质管员、质管科长、质量副总有质量裁决权,可以解除停售,可以对产品状态进行设定修改,其他人不得有此权限。5.7 质量奖惩是质量否决内容之一,由质管科负责考核各部门工作质量,并依此做出质量奖惩。做到奖罚分明,促进企业质量工作的开展、落实。对在质量管理及其制度执行方面作出突出贡献、或避免重大质量事故发生相应给予适当奖励以弘扬正气。6、相关文件操作规程:质量否决操作规程质量记录:问题改进、纠正或

32、预防措施跟踪记录拒收记录停售不合格药品报告确认表质量事故处理报告不良反应报告文件编号:ZDT-ZD-005文件名称:质量否决制度 版本号:2014文件类型:管理制度 变更原因:适应 2013版 GSP要求 修订部门:质管科修订人: 审核人: 批准人:修订日期: 审核日期: 生效日期:7一、目的: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建立高效畅通的质量信息网络体系,加快企业内部质量信息传递反馈,特制定本制度。二、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规及公司的实际情况。三、适用范围:公司总部药品经营质量有关的所有内外部质量信息的传递反馈处理。四、质量信息的主要内容:4.1 外部质量信息包括:4.1.1

33、 政策法规信息:指国家和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等。4.1.2 监督质量信息:指国家、地方有关药品质量监督、质量抽查公告及药品不良反应的通报、公告、报告;4.1.3 市场质量信息:主要是市场或媒体披露的药品质量信息,市场情况的相关动态及发展方向。4.2 内部质量信息包括:4.2.1 内部数据信息:企业内部涉及经营与质量各环节,围绕药品质量、环境质量、服务质量、工作质量各个方面形成的数据、资料、记录、报表、文件等,包括验收、养护、储存、销售等质量工作信息;4.2.2 临时信息:经营工作中临时性的质量信息等;4.2.3 供货质量信息:主要是药品委托配送方经营行为的合法性及质量保证能力;4.2.4

34、 用户反馈信息:主要是顾客反映的质量问题、质量查询、质量投诉及不良反应报告等。五、质量信息的形式:可采用已有质量记录、书面资料、交流讨论、电子媒体、声像设备、通讯等方式。六、信息分级:按质量信息的影响、作用、紧急程度,对质量信息实行分级管理:6.1 A类信息是指对公司有重大影响,需要公司最高领导做出决策,并由公司其他部门协同配合处理的信息。6.2 B类信息是指涉及公司两个以上部门,需由质量管理科协调处理的信息。6.3 C类信息是指涉及一个部门,可由部门领导协调处理无需传递反馈的信息。七、信息收集:质量管理科负责收集外部信息,门店负责收集内部信息并上报质管科。8、收集方法:8.1 企业内部信息:

35、通过统计报表定期反映各类质量的相关信息;通过质量分析会、工作汇报等会议收集质量的相关信息;通过各部门填报质量信息反馈单及相关记录实现质量信息的传递;通过多种方式收集职工意见、建议,了解质量信息。8.2 企业外部信息:通过问卷、座谈会、电话访问等调查方式收集信息;通过现场观察及咨询了解相关信息;通过电子信息媒介收集质量信息;通过公共关系网文件编号:ZDT-ZD-006文件名称:总部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版本号:2014文件类型:管理制度 变更原因:适应 2013版 GSP要求 修订部门:质管科修订人: 审核人: 批准人:修订日期: 审核日期: 生效日期:8络收集质量信息;通过现有信息的分析处理获得所

36、需要的质量信息。9、质量信息的处理:9.1 A类信息由质管科收集分析并填质量信息处理单报公司领导决策后,传递至相关部门并督促执行。9.2 B类信息由质管科填质量信息处理单送主管协调部门协调后传递至相关部门并督促执行。9.3 C类信息由本部门决策执行,只需将结果报质管科汇总。10、要求:10.1 质量管理科负责质量信息网络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及时收集信息并汇总、分析、传递、处理,并负责对质量管理信息的处理进行归类存档。10.2 质量信息的收集必须做到准确、及时、高效、经济。10.3 质管科进行药品质量信息的汇总,并上报主管领导,对异常、突发的重大质量信息以书面形式在 24小时内及时向主管负责人及有

37、关部门反馈,确保质量信息及时畅通传递和准确有效的利用。10.4 各部门应相互协调、配合,定期将质量信息报质管科,经质管科分析汇总后,以电子信息方式传递至执行部门。11、各部门应相互协调、配合,如因工作失误造成质量信息未按要求及时、准确反馈,连续出现两次者,将严厉批评教育。十二、相关记录:质量信息处理单 药品质量信息传递(电子)9一、目的:为了确保公司经营行为的合法性,保证药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二、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三、适用范围:适用于委托配送企业和首营品种的管理。四、定义:4.1、首营企业,是指采购药品时与本企业首次发生供需关系的药品生产或经营企业;本公司的委

38、托配送企业按首营企业进行管理。4.2、首营品种,是指本公司首次采购的药品。五、本公司不设仓库,所有药品由委托配送企业配送。六、委托配送企业的资质要求:6.1 合法的药品批发企业。6.2 配送及时,品种齐全,能够满足经营要求。七、委托配送企业的管理:7.1 委托配送企业审批:由业务科索取相关资料并填写委托配送企业审批表交由质量管理科审核合格后,质量管理科组织质量领导小组对委托配送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和质量信誉进行实地考察,并对委托配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风险进行评审,质量管理科负责记录委托配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评审表,根据评审结果,由公司质量负责人作出是否为委托配送企业的决定。7.2委托配送企业相

39、关资料:7.2.1委托配送企业应提供符合规定的材料并加盖其公章原印章:7.2.1.1药品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GSP证复印件;7.2.1.2 营业执照复印件;7.2.1.3 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7.2.1.4 开户户名,开户银行及账号;7.2.1.5 相关印章、随货同行单(票)样式;7.2.2 委托配送企业销售人员相关资料:7.2.2.1 加盖委托配送企业公章原印章的销售人员身份证复印件;7.2.2.2 加盖委托配送企业公章原印章和法人代表印章或者签名的授权书,授权书应当载明被授权人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授权的品种、地域、期限。7.2.2.3 委托配送企业及供货品种相关资料。7.2.

40、3 质管科对以上所有资料实行动态管理,保证在有效期内。八、委托配送企业审批完成后,由业务科与委托配送企业签订委托配送协议,并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九、委托配送企业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后方可开始委托配送业务。十、首营品种的管理:10.1 因本公司全部药品均委托配送,首营品种的资料主要由委托配送企业索文件编号:ZDT-ZD-007文件名称:委托配送企业和首营品种管理制度 版本号:2014文件类型:管理制度 变更原因:适应 2013版 GSP要求 修订部门:质管科修订人: 审核人: 批准人:修订日期: 审核日期: 生效日期:10取,本公司与委托配送企业签订质量保证协议,我公司对首营品种建立药品质量

41、档案;10.2 业务科购进新品前,需先索取新品资料,填首营品种审批表报质管科审核合格后,交质量负责人审批后方可购进经营。10.3 首营品种资料包括(所有资料盖委托配送企业原印章):10.3.1 药品注册证复印件 10.3.2 药品质量标准复印件10.3.3 价格批准文件 10.3.4 包装标签及使用说明书批件复印件10.3.5 省检验报告及出厂检验报告书 11、药品质量档案的建立11.1 药品质量档案建档范围:首营品种;主营品种;近期发生过质量问题的品种;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重点监控的品种;药品效期较短的品种;药品质量不稳定的品种;消费者投诉比较集中的品种;其他有必要建立质量档案的品种。11.2

42、药品质量档案建立流程:药品确定建立药品质量档案后,质管员在计算机系统药品质量档案中录入药品信息,系统自动对该药品各环节质量状况进行追踪,考察满12个月无质量问题的药品转为合格经营药品,出现质量问题的药品经质管科评审后决定是否停止购进。十二、首营品种资料归入药品质量档案。十三、相关文件质量记录:委托配送企业审批表(附相关资料)委托配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评审表委托配送协议质量保证协议首营品种审批表(附相关资料)药品质量档案11一、目的:规范委托配送企业与我公司间质量工作的管理。二、适用范围:委托配送企业与我公司、门店间相关工作的管理。三、要求:3.1购进及退货 3.1.1门店店长根据系统商品信息制定

43、采购订单后,通过计算机系统提交到公司业务科,经业务科审核后,业务科将采购订单上传给委托配送企业开票,未经业务科确认,委托配送企业不得开票;3.1.2连锁门店药品由公司指定的委托配送企业统一配送,门店不得自行购进药品;3.1.3委托配送企业必须在协议规定的时间内把各门店所需的药品配送到门店,并确保品种齐全率达到 98%以上;3.1.4委托配送企业配送的所有药品需为合法企业生产,药品质量符合要求;进口药品必须附盖有委托配送企业原印章的证明文件;3.1.5 连锁门店药品收货验收出现外包装不合格的,连锁门店可退货;漏液、裂片、霉变等内在质量不合格的,连锁门店质量管理员确认后作不合格药品处理并报告委托配

44、送企业质量管理科,损失由委托配送单位承担;3.1.6 连锁门店出现的不合格药品,经公司质量管理科确认登记后,可退回总部质管科,质管科可委托委托配送企业一并销毁,损失由连锁门店自行承担;3.1.7 连锁门店购入时间在二个月以内的滞销合格药品,委托配送企业应当给予退货,超过二个月的,双方协商解决;3.1.8 连锁门店需退货的,由门店店长在系统中申报,经公司业务科审核后,方可退货;3.1.9 委托配送企业为本公司所属门店配送药品后,发现该批号药品存在质量问题的,需及时通知我公司质量管理科作召回处理,我公司连锁门店积极配合召回工作;3.2 质量管理3.2.1 委托配送企业应建立药品电子质量档案,本公司

45、可以共享;3.2.2 本公司查询/投诉质量问题时,委托配送企业应及时给予回复;3.2.4 委托配送企业配送中出现重大质量事故、重大质量问题,委托配送企业承担相应的责任;3.2.5 本公司质量管理科及时把各门店收集到的质量查询、质量投诉、药品不良反应及经营变化信息反馈给委托配送企业质管部门,委托配送企业也需及时传递质量信息给本公司质量管理科,以避免质量事故。3.3 其他3.3.1 药品价格出现变化,委托配送企业应及时通知本公司业务科调价;文件编号:ZDT-ZD-008文件名称:委托配送管理制度 版本号:2014文件类型:管理制度 变更原因:适应 2013版 GSP要求 修订部门:质管科修订人:

46、审核人: 批准人:修订日期: 审核日期: 生效日期:123.3.2 如本公司发现委托配送企业被公告出现严重质量问题、不按时配送药品或配送的药品有质量隐患苗头等问题时,质管科可组织质量领导小组再次对委托配送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对委托配送企业的质量体系和质量风险进行评审。 四、委托配送企业不得提供非经本公司书面同意的任何服务。1、目的:为提供符合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真实性、规范性、可追溯性,有效控制质量记录和凭证,制定本制度。2、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公司的实际情况。3、适用范围:公司总部质量记录、档案、凭证及票据的管理。4、责任:质量管理科负责对本公

47、司的记录和凭证的正确使用进行监督管理。5、内容:5.1、记录的设计由使用部门提出,质量管理科审核;有关财务凭证由财务科审核。使用部门按照记录票据的管理职责,分别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记录、票据的使用,保存及管理负责。5.2、记录、票据由各岗位人员负责填写维护,记录应做到原始、真实、完整、准确、有效和可追溯。记录由各部门主管人员视使用情况定期装订、整理、归档,并应当至少妥善保管5年。5.3、记录要求5.3.1、本制度中的记录仅指质量体系运行中涉及的各种质量记录,包括手工记 录和电子记录。5.3.2、电子记录文档应符合以下要求:5.3.2.1电子记录由各岗位人员按系统操作规程,通过授权及密码登陆进行操

48、作;5.3.2.2电子记录应及时填写,不得提前填写,也不得事后补记;5.3.2.3电子记录由计算机管理员每天进行数据库备份,防止数据丢失,相关人员必须按操作程序进行操作,各岗位人员在各自的权限内,对相关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5.3.2.4数据的更改应当经质量管理科审核并在其监督下进行,更改应当留有记录。5.3.3 书面质量记录文档应符合以下要求:5.3.3.1书面质量记录由各岗位人员按照质量制度填写,填写要及时、真实、内容完整(不空格、不漏项),不能用铅笔填写,只能用水笔填写,字迹清晰,正确完整,不能随意涂改,不得撕毁,没有发生的项目记“无”或作“/”标记,内容与上项相同时,应重复抄写,不得用“:”“”“同上”表示;有关记录人员应签全名。5.3.3.2填写发生错误需要更改时,应用“ ”划去原内容,保持原内容清晰可辨写上更改后的内容,并注明理由,日期,并在更改处由更改人签名(章)。文件编号:ZDT-ZD-009文件名称:总部记录和凭证管理制度 版本号:2014文件类型:管理制度 变更原因:适应 2013版 GSP要求 修订部门:质管科修订人: 审核人: 批准人:修订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