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凸透镜成像规律 导学案班级: 小组: 姓名: 预习案【预习目标】1、 会用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 知道凸透镜所成的像跟物距的关系3、 会联系实际解释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中凸透镜所起的作用【自主积累】知识点一:物距与透镜成像的关系1. u2f,成 、 的 像,相当于 2. u=2f,成 、 的 像3. 2fuf,成 、 的 像,相当于 4. u=f, 像5. uf,成 、 的 像,相当于 知识点二:透镜成像的规律1. u2f 是 和 的分界点2. uf 是成 像和 像, 像和 像,像物 侧和 侧的分界点。3. 实像:一定是 侧,且 的4. 虚像:一定是 侧,且 的5. 像儿跟着物体跑
2、,即“物” “像” 向而行探究案【合作探究】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设计实验用一支蜡烛作为发光物体,一块白色硬纸板作为光屏,以透镜的 作为参考距离,注意观察烛焰在等于,大于或小于 、 时的成像情况。二、实验准备1、记下你所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 f=_cm;2、在光具座上依次插上蜡烛、 和光屏,调节它们的高度,使它们 ,目的是 3、固定 的位置,把 移到某一位置,点燃蜡烛;三、实验记录像 的 性 质实验次数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物距 u/cm虚 实 大 小 正 倒像距 v/cm1 U2f2 U=2f4 2fuf5 U=f6 U2f 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2 U=2f 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3 2fuf当物距
3、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时4 U=f 当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4 Uf 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1、二倍焦距处是成 和 实像的分界点,焦点(F)是成 和 , 和 像的分界点2、实像都是 的,虚像都是 的,但实像有 、 、 三种情况3、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也就是说,物体靠近凸透镜时,像将 凸透镜。训练案1、探究实验提供的器材有凸透镜、蜡烛、火柴、刻度尺,其中缺少的器材:_ _。按如图所示摆放好仪器后,请你猜想一下结果_ _。应怎样调整:_ _。这样做的目的:_ _。2、下列关于凸透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凸透镜既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B、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投
4、影仪、照相机的镜头和放大镜都是凸透镜D、把物体放在投影仪上,屏幕上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3、小刚经过一节课的实验探究,写出了如下的一些结论。你认为他的记录中不正确的是( )A、凡是实像,都是倒立的 B、凡是虚像,都是正立的C、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D、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4、小明同学常用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作为放大镜,为了看清地图上的某地,地图与这个放大镜的距离应该是( )A、大于 10cm B、小于 10cm C、等于 10cm D、大于 20cm5、已知照相机镜头的焦距是 10cm,当用此照相机拍风景照片时,要得到清晰的像,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该(
5、)A、大于 20cm B、大于 10cm,小于 20cm C、小于 10cm D、取大于 10cm 的任意值6、某凸透镜的焦距为 8cm,若在该透镜前 12cm 处放有一物体,则该物体通过透镜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7、老师上课时经常用到投影仪 ,如图,关于投影仪的使用以下做法中合理的是( )A.投放到屏幕上的画面太靠上时,应增大平面镜与凸透镜的夹角使画面向下移动B.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 可使投影仪靠近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C.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上移动D.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