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鸣溪怪兽 马鸣溪怪兽 我的家乡在四川省宜宾县,我就出生在县城所在地柏溪镇,在这里上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 1980 年考上大学才离开。从小就知道,在从柏溪到宜宾市的路上,离柏溪 4 公里的地方叫马鸣溪,那里有一个在金沙江上的轮渡码头,通往高县方向。实际上,马鸣溪是金沙江南岸由高县蜿蜒而来的一条溪流,我还曾经跟同学一道在它清澈平静的溪水中钓过鱼。清代嘉庆年间印行的宜宾县志上记载:“相传土人郑氏牧马于溪上,产一龙驹,一日振鬣长鸣,入于溪中,故名”。在中学时,体育课的 10 公里越野长跑项目就是安排跑到马鸣溪折返,这样有 8 公里,再回到学校的 400 米跑道跑上 5 圈。那是最艰苦的项目,还要
2、求负重,我记得我是斜跨着一袋沙子跑完的。因此,对马鸣溪可是刻骨铭心了。马鸣溪在我小的时候,听说过在马鸣溪一带藏着巨兽。那当然认为是传说了,却也想象过传说是什么样的细节。我猜想故事中的巨兽潜伏在马鸣溪渡口的金沙江水下,像德国莱茵河上的罗蕾莱女妖那样毁灭从上游来的船只,特别是那些木船,会被突然张开大口的怪兽吞噬。 马鸣溪的指路牌恰好,我在北京大学学的是古生物学专业,包括恐龙在内的史前生物正是古生物学研究的内容。我这才了解到,1952 年在修筑宜塘公路(由宜宾至筠连县塘坝乡,在马鸣溪靠轮渡跨越金沙江,即现在的省道 206 线)时,民工指挥部报告在马鸣溪发现了恐龙化石,关于怪兽的传闻恐怕就是来源于当地
3、群众似是而非的理解和想象吧。马鸣溪渡口当时民工们挖掘出大批石化的骨骼,这个发现很快就反映到宜宾人民文化馆,得到有关人员的注意,并且很正确地认为可能是恐龙化石,有学术上的价值。文化馆及时通报了中央地质部,经过联系之后,首先将一枚爪骨寄到北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后来改为现名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杨钟健院士鉴定后,确认是恐龙化石无疑,于是决定需将全部材料运来北京研究。宜宾人民文化馆非常小心地把所有材料进行了包装,经过长长的运输过程,最后安全地送达古脊椎动物研究室。于是立即开始耗时几个月的修复工作,最终为杨钟健院士呈上了精美的研究标本。杨钟健院士是中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第四纪
4、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家。他是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人,领导了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的发掘,开创性地研究了中国的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化石,命名了一系列的恐龙,其中就包括马门溪龙。杨钟健院士杨钟健 1897 年出生于陕西省华县华山脚下的一个同盟会会员家庭,从小便受到有益的启蒙教育,1917 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可以说是我的老学长了。他 1924 年赴德国慕尼黑大学继续在古生物学上的深造,1927 年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即在 1928 年开始主持周口店的发掘工作。杨钟健先生在解放前就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解放后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并担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和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直到 197
5、9 年病逝。他一生发表的学术性文章达 500 多篇,包括 20 多种专著,是近代中国自然科学界著述最多的少数几个学者之一。杨钟健院士终生为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和古人类学研究呕心沥血,贡献了他的一切。毛泽东给杨钟健的信函杨先生在青年时代就充满了爱国热忱,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发起组织了“旅京陕西学生联合会”,在报刊上发表多篇揭发军阀暴政的文章,并积极参与了“五四”运动在天安门前的集会和游行。他加入了邓中夏等发起成立的“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并作为北方学生代表赴上海活动。1918 年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当助理员,杨钟健在回忆录中写道:“我同毛泽东先生,早在五四之前的北大便有接触”。1921 年杨钟健当
6、选为少年中国学会执行部主任,即给当时在湖南长沙文化书社工作的毛泽东写信,请其补填加入少年中国学会的志愿书。毛泽东很快回信,说明在此之前的某一时间,他已经志愿加入少年中国学会,杨钟健则早已期盼着毛泽东正式成为自己参与创办的少年中国学会的会员,二人的思想沟通,彼此心照不宣。毛泽东信函的内容杨钟健早期的学术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北方新生代地质及哺乳动物化石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1934 年秋天,他赴山东新泰、蒙阴等地,调查有关地层及恐龙化石。1936 年春,他与美国古生物学家去山西、四川考察地质,并会同四川大学的学者在荣县采集恐龙化石,从此逐渐转向爬行动物化石及中生代地层的研究。1937 年 “
7、七七”事变发生,日军进入北平,杨钟健潜行南下,后随地质调查所转移到昆明,不久即去禄丰、路南等地踏勘,在禄丰发现大批骨化石,这便是后来举世闻名的禄丰恐龙动物群。恐龙分为两个不同而又相关的目 蜥臀目和鸟臀目,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腰带的构造不同。蜥臀目又分为蜥脚亚目和兽脚亚目,或者叫蜥脚类和兽脚类。来自宜宾马鸣溪的这批材料属于同一个蜥脚类恐龙个体,保存下来的部分包括 14 枚颈椎、5 枚背椎、30 枚尾椎,还有大量极破碎但能识别的脊椎残部和肋骨等;可归于坐骨的一残碎的肠骨、一耻骨或坐骨的末端;右股骨的两小部分,完全的右胫骨和右腓骨,距骨和一部分右足骨。从这些材料的情况判断,杨钟健院士认为这具恐龙还有一
8、些部分并未挖掘出来,或者已经在施工中被损坏了。经过详细研究,杨钟健院士发现宜宾的化石是不同于已知恐龙的新类型,因此将其命名为一个新属新种“建设马门溪龙”。既然是在马鸣溪发现的恐龙,为什么又命名为马门溪龙呢?据说因为命名者杨钟健院士是陕西人,“门”的读音在陕西话中读作“ming”,所以将“马鸣溪”误为“马门溪”。不过,我对这个说法很有些怀疑,因为在我的记忆中,从小也一直都把这个地名叫做“马门溪”,后来才知道应该是“马鸣溪”。 建设马门溪龙骨架今天的世界上已经有几百万种动植物被人类所认识,其中包括恐龙在内的一百多万个已经绝灭的物种。为了认识生物并将它们归类,必须首先对其进行命名,就像我们给人取名字
9、一样。从远古时代开始,许多人就想为这些生物命名,并对它们进行分类。然而,对生物的科学命名工作是从瑞典博物学家林奈开始的,他给予每一种现生的和绝灭的生物一个拉丁语的双名。双名即表示每个物种有两个名字,即属名和种本名,其正式名称都用拉丁文拼写,但通常在其他语言中都有其译名或俗名,例如杨钟健院士 1954 年将在宜宾发现的恐龙命名为建设马门溪龙。“马门溪龙”是属或叫属名,是根据发现地取的名字,“建设”是种本名,是为了纪念新中国在 50 年代的建设时期发现了这种恐龙,两个词合在一起就是建设马门溪龙这个物种的种名。1957 年,四川省石油地质调查队在四川省合川县(即现在的重庆市合川区)再次发现一条巨大的
10、马门溪龙化石,由四川省博物馆进行了近三个月的发掘,仅化石就装了 40 箱。化石仍然由杨钟健院士研究,证实是一个不同于建设马门溪龙的新种,在 1972 年将其命名为合川马门溪龙。1993 年在新疆进行的中国-加拿大联合恐龙考察中发现了第三种马门溪龙,就命名为中加马门溪龙。合川马门溪龙骨架这三种恐龙具有相同的属名,是马门溪龙属内的不同种,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打个不太准确的比喻,这有点像一家的三个人,有一个共同的姓,各自又有不同的名。比如宋代有名的三苏,“苏”相当于属名,而“洵”、“轼”和“辙”相当于不同的种本名,我们也很容易地知道苏洵、苏轼和苏辙是一家的三人。属名都是唯一的,它也可以单独使用,如马
11、门溪龙一属就包含了多个不同的种,但都可以简称为马门溪龙。另一方面,种本名不能单独使用,它也不是唯一的,比如,建设气龙是 1985 年命名的在自贡发现的一种小型食肉性兽脚类恐龙,其种名是为了纪念在建设天然气矿时发现了这种恐龙的化石,它的种本名“建设”与建设马门溪龙相同,但与属名“气龙”结合组成的物种学名却是唯一的。中加马门溪龙下颌生物命名具有优先律的原则,即一个分类单元以符合“国际动(植)物命名法规”的最早刊布的一个名称为有效,并且不能更改。马门溪龙的名字是为了纪念化石发现地,本来应该叫“马鸣溪龙”,但当年发表时阴差阳错成了“马门溪龙”,这名字就固定了,从此只能叫马门溪龙。马门溪龙是杨钟健院士首
12、次命名的属,建设马门溪龙是其第一个种,叫做“属型种”,后来发现的同一个属的恐龙都必须叫马门溪龙,而不管其他条件如何。例如,合川马门溪龙的化石保存情况远好于建设马门溪龙,是一个几乎完整的骨架,但不能因此就取一个新的属名。后来又有了更多的发现,在 1996 年就命名了两种新的马门溪龙:一种为杨氏马门溪龙,用以纪念最早研究马门溪龙的杨钟健院士,发现于自贡;另一种为安岳马门溪龙,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是发现于安岳。随后,1998 年以发现地井研命名了井研马门溪龙。马门溪龙不仅在中国发现,也分布于蒙古国境内。杨氏马门溪龙骨架根据相当完整的合川马门溪龙的化石骨架,其身体从头顶到尾尖的全长为22 米,身体在肩部
13、的高度将近 4 米,活着的时候体重达 26 吨,因此马门溪龙是中国发现的最大的蜥脚类恐龙。马门溪龙的颈子特别长,几乎相当于体长的一半,是长颈鹿的 3 倍。长颈鹿的颈椎仅有 7 枚,而马门溪龙的颈椎多达 19 枚,是蜥脚类中最多的一种,且每一颈椎都很长。马门溪龙的颈部还生有特别的肋骨,称为颈肋,最长可达 3 米,增强了颈部的力量,但也使颈部转动起来很费劲,需要借助与头部、肩部的关节来动作和弯曲。杨氏马门溪龙的身长达 16 米,颈部长达 6.5 米,是一种较小型的马门溪龙。中加马门溪龙的体长可达 35 米,脖子长 15 米,体重达 50 吨,不仅是最大的马门溪龙,也是亚洲最大的恐龙。井研马门溪龙头
14、骨合川马门溪龙由于是由专业人员发现和发掘的,因此最后采集到的化石材料比由民工发现和挖掘的建设马门溪龙更完整。于是,有些人想当然地张冠李戴,说马门溪是合川的一个地名,其实合川马门溪龙也发现于甘肃的永登。马门溪龙生活于 1 亿 5000 万年前后的侏罗纪晚期,其身体庞大,但头却很小,长度只有 50 厘米左右。它是怎么用这样小的脑袋来指挥其如此庞大的身躯,长期以来一直令古生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经过研究才知道,还有一个比脑子大的神经球,也可称“后脑”,长在马门溪龙骨盆的脊椎骨上,起着中继站的作用,与小小的脑子联合起来支配全身运动。由于神经中枢分散在两处,所以马门溪龙应该不是敏捷、机灵的动物,而可能
15、是一个行动迟缓、喜好安静的庞然大物。尽管它有四条柱子似的腿支撑身体,似乎还是很吃力。因此,许多古生物学家认为,马门溪龙一生大部分时间可能在湖泊中度过,利用水的浮力抬起自己的身体,并且通过这种方式逃避敌害的侵袭。马门溪龙的牙齿呈匙状,布满嘴里,以水中的藻类或其他柔软植物为食。只有在休息或产卵时,马门溪龙才到泥沙较硬的岸边活动。不过,也有个别的科学家对此提出异议,认为像马门溪龙这种巨大的蜥脚类恐龙,根本不适应水中生活,而与大象一样,是一种真正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马门溪龙自由自在地享受着当时只有它们才能够吃到的高大树木上的嫩叶和果实,遇到肉食类恐龙来袭时,便用锋利的脚爪和强壮的尾巴进行自卫,与敌人展
16、开殊死搏斗。 马鸣溪大桥路牌庞大的马门溪龙看起来就像一座拱桥,其粗壮的前、后腿像桥墩一样,而长脖子和长尾巴仿佛两岸的引桥。说来有趣,马鸣溪是一个重要的渡口,但用轮渡把汽车运过金沙江是很费时的事。我从前也在那里坐过轮渡,随着汽车一道,当时还觉得相当新鲜。但对驾驶员来说,不仅麻烦,也很危险,稍有不慎就有连人带车掉入江中的可能。如果能建一座桥梁横跨金沙江,那两岸的交通就会变得非常便捷。终于,这一愿望在 1979 年实现了,马鸣溪金沙江大桥正像一条巨大的马门溪龙横卧在金沙江上,将南北两岸连成一体,蔚为壮观。这座桥在中国的建桥历史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是中国采用缆索吊装施工、跨径最大的钢筋混凝土箱形拱。省道 206 线,也就是当年在施工中发现马门溪龙化石的宜塘公路正是从马鸣溪大桥上通过,从此宜宾与高县、筠连等县的联系更加紧密了。马鸣溪大桥现在,马门溪龙骨架已被翻制成模型,陈列在中国和世界上的一些大型自然博物馆中,并屡次在全球巡回展出,深受中外观众的欢迎。曾经在马鸣溪以讹传讹的怪兽,其实就是亿万年前称霸地球的恐龙;而阴差阳错的“马门溪龙”之名,却埋没了宜宾马鸣溪这个在自然科学发现史上有重要意义的地名。现在,就让我们回归真相,铭记马鸣溪这一段传奇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