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陈强,1121160413,旅游管理.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9097434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强,1121160413,旅游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陈强,1121160413,旅游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陈强,1121160413,旅游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陈强,1121160413,旅游管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陈强,1121160413,旅游管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南大学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试论云南喀斯特地貌的开发与保护以石林为例论文作者姓名:陈强作者学号:1121160413所在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所学专业:旅游管理导师姓名:管红导师职称: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摘要:中国的云贵高原有大家所熟知的喀斯特地貌。它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产物,它的美丽神奇让然动容,是发展旅游的独特的自然资源。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在风蚀和雨水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一种自然景物,有地下和地上两种。地下的有各种溶洞,内有五彩斑斓的钟乳石,多姿多彩;地上的石头也是千奇百怪,令人瞠目。如此美丽的自然景观必然被人们所青睐。于是,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便出现了许多与喀斯特地貌为主题的的旅游

2、景点。喀斯特地貌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便成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在众多喀斯特景点中,路南石林的开发利用比较成功,本文以此为例对石林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做一些探讨和建议。关键词;喀斯特地貌 开发利用 保护 石林Abstract: the yunnan-guizhou plateau of China are known as karst landform. It is a product of nature guifushengong, its beautiful magical however, arouses is unique natural resources to the development

3、 of tourism. Karst limestone is formed under the action of wind and rain of a kind of natural scenery, there are two underground and the ground. There are all kinds of karst cave of underground, there a riot of stalactites, colorful; Stones on the ground is various and stunning. Such a beautiful nat

4、ural landscape is favored by people. Hence, appeared on the magical land of many and karst landform as the theme of tourist attractions. Karst development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focus topic in many karst scenic spot,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lunan stone forest i

5、s successful, this article for example to exploit and utilize the stone forestKey words:The stone forest karst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protection一:云贵高原的自然条件及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指具有侵蚀作用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是石灰岩)进行溶蚀等作用从而形成的地表和地下物质形态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水对石灰岩进行的作用,称为大喀斯特作用。该作用及产生的综合现象被称为喀斯特。喀斯特是南斯拉夫伊

6、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地名,当地称为 Kras,意为岩石裸奔的地方。可以说,有可溶性岩石和充沛雨水的地方就有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的局部地区以及湖南四川的少部分地区。喀斯特地貌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是旅游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在喀斯特地貌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许多开发不合理、资源浪费等严重问题。(一)云贵高原的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及特征:云贵高原在我国的西南地区,西部是横断山脉,北部是四川盆地,东部部是湖南的雪峰山,包括云南省东北部、贵州省全部,广西北部和四川、湖南、湖北的南部边境,它恰好位于我国南北走向的山脉和东北西南走向山脉的交汇处,地势东南低、西北高,海拔

7、在米到米之间,是中国的四大高原之一,高原上山势起伏,山间有许多坝子和小盆地。云贵高原大部分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均海拔在2000米左右,由贵州高原、云南高原两部分分组成,地势高,崎岖不平,垂直地带性显著,群山交错纵横,山间坝子和盆地广布,红壤遍布大部分地区,因此又被称为红土高原,喀斯特地形显著。云贵高原上石灰岩厚度大,分布广,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发育的典型地区之一。云南喀斯特地貌复杂多样,这里地形复杂、降水丰富,石灰岩广布,以流水侵蚀形成的地下溶洞为主,地表喀斯特地貌较少。石林是地表喀斯特地貌的特殊代表,石林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地表有大面积的裸露石灰岩,这些凸出地表的石头数量庞大,千奇百怪,看着就

8、像森林一样。:气候成因及特点:云贵高原的气候复杂多样,总体来说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这归结于它处于亚热带的中纬度地区,离海洋较近受到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影响,形成了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的气候特点。另外,由于其地处高原,山地丘陵广布,地形崎岖不平,垂直地带性特点突出导致云贵高原的气候又有高原山地气候的特点,可以说世界上大多数气候类型在云贵高原都能找到雏形,可见其复杂多样的特点,在诸多自然因素下,这里被人们称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这里降水丰富,河流广布,植被茂密、种类丰富。这些因素导致这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这些因素也造就了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可谓山清水秀、石美、洞奇,深深的吸引

9、了旅游者的眼球。(二)喀斯特地貌的成因:1.地表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但比较分散,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北部地区。其他地区分布较少,规模较小。喀斯特的形成必然离不开石灰岩,石灰岩是碳酸岩,碳酸能溶于水中。因此,石灰岩在流水溶蚀作用下会被侵蚀,从而形成各种洞穴,这就是溶洞,溶洞内部的石灰岩在滴水作用下又会形成各种美丽的钟乳石,而地表的石灰岩在雨水和风蚀作用下会形成形态各异的奇特岩石,就像石林一样,因此,石灰岩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必然要素之一;2.中等到较大的降雨量。云贵高原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又受垂直地带性差异的影响,这里夏季降水丰富,雨水充足。有足够的降雨导致地表径流和地下

10、水丰富,地表径流的冲刷让石灰岩裸露,甚至形成洞穴,洞穴里就有了地下暗河,地表径流和地下暗河不断溶蚀着石灰岩,从而形成了地表喀斯特和地下溶洞。3.地下水循环通畅。由于降水丰富,流水量大,流水力量强,所以地下水流通畅,水循环周期快。在流水作用下,石灰岩会溶于水中,于是就形成了各种地下洞穴和暗河,洞里的石灰岩再经滴水作用就会形成钟乳石,这样溶洞就产生了。 14.风蚀作用。地表的许多石灰岩受风蚀作用较强,石灰岩(CaCO3)简称灰岩,又叫石灰石,它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属于碳酸盐岩。它是喀斯特地貌形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在海、湖泊、湖盆地中产生的灰色和灰白色沉积岩。石灰岩中常夹杂着白云石、石膏、菱镁矿、黄铁

11、矿、蛋白石、玉髓、石英、海绿石、萤石等岩石。纯石灰岩中混入物一般少于5%。地表石灰岩在风和雨的长久侵蚀下形成了千奇百怪的石头,而这些石头集聚的地方便形成了石林。二.我国现阶段喀斯特地貌及石林的开发利用(一).喀斯特地貌的开发利用之现状:1.以广西桂林为例:人们常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说明桂林这个地方对喀斯特地貌的开发利用是很成功的。现在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它成功的原因:首先,最重要的是桂林这个地方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喀斯特地貌使这里山水相连,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形成桂林山清、 水秀、 洞奇、 石美的特点,号称四绝。山已经够奇特了,而无数的深邃瑰丽的岩洞更奇;再加上一条明镜澄碧的漓江把这一带的风景区连接

12、起来,群山的倒影显现在水里让周围的一切显得那么灵动,身处其中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另外,许多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也赋予了桂林山水独特的人文气韵,这就使得桂林山水在中国和世界享有很高的荣誉。1 其次,桂林的喀斯特开发与利用做的比较好,桂林充分利用山水自然风光,并将人文景观,文物古迹,民族风情,村寨风光融为一体。在当地山水独特的自然基础上进行了适当修改,将基础设施建设与自然资源融为一体。另外,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也做的很好。三是在资源分布上,市域资源组合表现为景中有城,城中有景,城景交融的鲜明特点,这种资源特质和地域组合优势是桂林旅游产品开发成功的物质基础,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发,桂林旅游产品和游线组

13、合发展为以观光为主,兼有多种游览方式的旅游名城,最重要的是将山水洞石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此外,政府政策的扶持和当地人民对当地旅游事业的思想觉悟和维护也是桂林发展的中流砥柱,随着政府对旅游事业的不断重视,政策的不断优惠,当地旅游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环境,人们的思想觉悟和旅游方面的知识也在不断提高,综合这些因素,这就使桂林在喀斯特地貌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中起到了一个重要的榜样作用。当然,桂林在喀斯特地貌的开发利用中也有许多不足之处:(1)桂林的景观以山水风光最为突出,长久以来当地都致力于喀斯特景点的开发,当地的游客都是络绎不绝的,游客量过大有时就会超过景点的容纳量,这就使得当地的旅游景点超负荷的运行着,

14、这对当地喀斯特资源有严重的破坏作用;(2)政府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对当地景物进行盲目的开发,没有经过科学合理的策划开发导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出现了许多浪费资源的现象。2比如在开发过程中,对许多美丽的岩石和数目造成破坏。2 (3)当地居民和游客对喀斯特资源的认识直接关系到对资源的保护,许多游客或当地居民常常由于自己的私心,被利益冲昏头脑,导致许多破坏资源的现象2.云南路南石林的案例分析路南石林位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离昆明大约七十多公里,面积约四十多万亩,石林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这里有突出地表的许多千奇百怪的石头,由于面积比较大,远看像森林一样,所以被称为石林,这里有美丽的溶洞,还有

15、秀美的高原淡水湖泊,雄伟壮观的瀑布,当地居民大多是彝族,朴实好客的彝族人民让石林的民族风情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与当地的美景相辉映,让路南石林成为一大奇观,是众多游客心目中的旅游胜地。早在20世纪80年代石林就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被誉为“造型地貌天然博物馆” ,是中国的四大自然景观之一。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对路南石林开发成功的优势进行分析:(1) 、区位条件、地理位置:路南离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昆明市不太远,受到经济发展地区的辐射,从昆明到路南大约就两个小时的路程,交通也比较便利;(2)自然条件:石林是全国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其自然条件优越,石林占地面积四十多万亩,该地区光怪陆

16、离、形态各异的石头不计其数,他们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像树木一样生长在土地上,从远处看只能看到外围的石头各有特色,从高处远眺则能看出其参差不齐,层峦起伏的特色,除了美丽的石头,地下还有许多溶洞,这些溶洞也很美丽动人,各具特色,此外还有各种湖泊、瀑布,让人留连往返。当然,该地动植物资源也很丰富,例如当地的各种野味,这也吸引了不少游客。(3) 、人文景观内容丰富多彩、独特。石林地处彝族自治县,当地主要居住的是彝族,除了彝族,大部分都是汉族,彝族与汉族和睦相处共同构建了当地的特色民族氛围。游客在这里能感受到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比如每年农历二十四的火把节,石林及周围的彝族和汉族都会汇聚在石林共庆佳节。人

17、们在白天举行斗牛、摔跤、爬杆等比赛活动,晚上则燃起篝火进行耍龙、舞狮等表演,人们还会唱各种传统的民族歌曲,此外还有许多优美的传统舞蹈,节日开始时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无论男女老幼,尽情享受。斗牛、摔跤让人热血沸腾。入夜,人们手拉手围着篝火纵情歌舞、通宵达旦。正是由于当地特殊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当地人民的热情接待,使游客在这里找到了快乐和满足,让这个地方深深地留在了人们心中。除了诱人的民族风情,当地的美食也很有特色,石林卤腐,又叫腐乳,此外还有乳饼、石林汤锅、彝家豆腐宴、野生食用菌等特色美食。石林的这些特色美食让游客吃后流连忘返,这也是石林游客如此之多的一个重要因素。(4) 、政府部门对石林的支持和相

18、关政策促进了石林喀斯特地貌的开发与成功石林在20世纪80年代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它还是国家 AAAAA 级景区,由于当地旅游资源丰富,所以政府也大力支持,比如在资金和人力物力方面,政府都大力支持,这使得石林迅速发展起来。到目前为止,石林景区的开发已经成熟,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近年来石林景区每年大约接待游客数量400万左右,年收入突破五亿多,全县接待游客400多万,旅游综合收入30 多亿元。石林的发展也存在很多问题:石林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程,它在曲折中不断发展,总体来说它已经基本成熟,但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1、 基础设施不健全,发展

19、不够完善。与许多旅游景点相比,石林的旅游以观光旅游为主, 3旅游产品相对单一,游客来到石林看的最多的就是石头,游客只觉得这里“石头很好看” ,游客一般只需花几个小时的时间就能把石林转一遍,游客在这过程中仅体验到了“游”的环节,而对于“吃” 、 “住” 、 “娱” 、 “购”等几个重要的旅游要素却没能体现出来,客人没在这地方逗留太久,吃、住、娱、购这些要素的基础设施显得相对薄弱,旅游接待服务的设施缺乏集体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发展,无法留住顾客。例如,由于旅行社之间竞争激烈,导致餐饮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地方特色没得到充分体现,规模较小、比较分散,加之宣传营销等环节没有做到位,经常导致游客找不到合适的

20、地方就餐,餐饮工作者也招不到客。在购物方面,游客找不到固定的、统一的、规格档次较高的特色产品销售市场,仅仅从一些小商小贩手里买一点产品,这使得当地的特色商品得不到很好的开发,也不利于游客和景区发展;再拿娱乐场所来说, “娱”这一要素更没有得到体现,这主要体现在景区娱乐设施不健全,当地的娱乐场所根本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这主要体现在娱乐设施少,技术含量低,娱乐设施开发成本大。大量资料还显示石林酒店、宾馆入住率较低,留宿石林的游客较少,且以低消费者为主。旅游品质低,经营模式落后,接待条件差等。2、 旅游辐射作用不明显,带动力不强。在石林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对县城建设和管理没有充分考虑游3 客的需求,城

21、市及景区基础设施不完善,根本满足不了游客多方面、深层次的需求,总体的经济综合效益不好,旅游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不明显, (如酒店、餐饮、娱乐设施和活动,民俗体验等)联系不紧密,景区与市场没有完全结合起来,没能对相关产业产生较强的带动作用,产业链不完善,游客滞留时间短,旅游辐射能力差。3、缺乏管理类和专业性的旅游人才当地旅游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景区没能为自己的发展提供管理人才,另外,人才的引进机制也不健全,出现了从业人员普遍素质不高。人才匮乏,这是旅游转型发展最大的障碍之一。一方面是专业性的创新型人才严重缺乏、应用型技能人才缺乏,出现“不够用”的情况;另一方面是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机制不优,许多专业性

22、人才即使引进来也缺乏大展身手的平台和条件,出现了高层次人低层次用的不合理用人情况,另一方面,人才知识结构单一,在实践中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一线从业人员总体素质偏低,对游客的服务达不到应有的水平。4、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早期,景区的管理部门实行“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和“石林彝族自治县旅游局”两块牌子,但两个机构的工作人员基本是相同的。近年来,为加强旅游服务区的开发建设,石林县进行了机构改革,成立了石林旅游服务区管理委员会,石林旅游局划并石林旅游文化广播体育局,由其履行行政职能,石林管理局则行使对风景资源的职能管理。这样,三个机构虽各有其职能,但所从事的工作却存在交叉,存在政、事、企不分的现象,体

23、制不完善、机制不活、效率较低,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5、宣传力度不够。20世纪初,石林县实行旅游国际化发展战略,确立了“创建世界一流景区,打造“国际旅游胜地”的目标,之后石林景区被评为国家 AAAAA 级旅游景区,并获得了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等荣誉,这样,石林成为了一个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景点,品牌创建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由于宣传和营销策略不当,导致品牌的力量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宣传营销的资源分散、范围小、手段单一,创新水平低,特别是网络宣传和电子商务服务等方面欠缺,旅游资源和旅游信息缺乏有效整合,网络营销手段没充分体现,服务水平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需

24、求。三、我国现阶段喀斯特地貌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1、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者数量不断增加,相应的硬件设施也在不断增加,比如工厂、建筑等,环境问题也就出现了,在喀斯特地貌的开发过程中,各种污染现象随之而来,伴随着污染而来的就是生态的破坏,对景点的过度开发却忽视生态系统的平衡。 42、管理不当: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及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对旅游景区及资源没有做出合理的管理,许多管理机构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比如,游客对钟乳石乱敲乱挖的问题就比较严重,另外,游客喜欢攀爬石头,这样既不安全,又会,对景区的石头造成破坏。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通告规定收效很低,管理环节虽多,但管理力度小、

25、难度大,没有合理统一的管理,开发无序、利用无度,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3、资金短缺4 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区一般经济水平较低,又因交通相对闭塞,基础设施差,导致这些地区空有旅游资源却没有经济支柱,投资者不太愿意冒险投资,从而使这些地方资金比较匮乏,即使开发,由于受限因素太多导致开发不合理,造成资源浪费、发展缓慢。4、开发部平衡此处说的开发不平衡既有空间上的不平衡,也有时间上的不平衡,空间上的不平衡体现在由于喀斯特地貌相对单调且分布不集中,被开发的地方一般都是资源分布较集中的,而那些区位条件不太好,比较分散的却被人们置之不理,这样,喀斯特资源的开发就没形成一体化、规模化。其次,大量资金过多投

26、入在同一景区的开发上,这不利于喀斯特地貌地区旅游业的综合平衡发展;时间上的不平衡是指由于喀斯特自身的特点,季节性较强,看点单一,导致节假日游客太多,人们都在同一时段集聚在同一景区,旅游地就会超负荷运营,这不利于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四、我国现阶段对喀斯特地貌的保护措施1、我国对喀斯特地貌的保护与建设十分重视,保护重点体现在自然资源上,我国将重要科研、观赏、开发利用的溶岩资源划定保护范围,定点保护,无论是个人、组织或任何单位都不得在保护区内进行垦荒或乱扔废弃物,更不能在这些地区修建其他设施、工程,不得破坏钟乳石和基岩奇石。此外,严格限制各种岩溶奇石进入市场交易。2、喀斯特是发育在以石灰岩和白云

27、岩为主的碳酸盐岩上的地貌,针对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我国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保护,另一方面,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结合当地特色,因地制宜,积极与地方政府进行交流,共通商量管理事宜,做好宣传工作。五、喀斯特地貌开发利用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一) 、关于开发与利用:1、找准目标,做出正确定位,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建设国际最佳旅游胜地为目标,深入实施旅游国际化发展战略,尽最大能力提升旅游要素配套,让旅游目的地实现转型升级,构建全域的、多方位、全面旅游格局,推动旅游产业由经济功能为主向旅游综合功能得到充分体现的转变,建设世界水平、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旅游产业体系,努力建设当地特色景点,以景区的发展

28、推动社会相关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当地喀斯特资源,做好地下溶洞的开发,和地表石林景观的利用,根据当地特色因地制宜,溶洞突出的就着里开发溶洞,石林景观突出的就重点开发利用石林旅游资源。另外还要做好数据分析和估算,努力让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用高水平、高品味,全域型旅游视角、全新的战略布局推动旅游发展。将目光放于全局开发,既要将各要素、各区域做好特殊处理,也要把握整体布局,将部分与大局联系起来,围绕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要求努力实现全局发展效应,在城市、园区、集镇、新农村交通等建设过程中,要围绕旅游发展和要求的目标进行,避免二次建设,在建筑方面应体现当地特色,打造特色文化城市风貌和乡

29、村风貌,逐渐完善各项配套基础设施,使游客深刻感受到当地浓郁的旅游氛围。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要素:在景点的开发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很重要,特别是加强吃、住、购、娱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景区旅游的带动下,还应该注重社会效益,规划打造酒吧街、美食街、购物街,民族文化特色产品街等特色景区,丰富旅游产品,为旅客提供高质量、高层次的旅游商品,发展旅游商品交易区和特色商业街区等现代旅游商业,为旅游购物提供载体,发展休闲娱乐项目,如在公共场所建一些娱乐设施,这些设施的建设不但让当地人民能体验更多的娱乐活动、增加幸福感,更能让游客体验到当地的温暖;发展休闲康体运动、民族文化演艺等项目,为旅游娱乐提供平台,形成

30、各产业的集群发展,同时,不能忽视了景区周边、县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加强对公厕、停车场的建设,规范路标、路牌,亮化景区周边的建筑,严格执行交通、社会秩序的监管,为游客提供一个便捷、安全的出行环境。让游客缺失感受到当地的特色、文化氛围,让游客有充实感。3、推动、加强文化融合俗话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景区要发展得更好就必须推动旅游和文化的融合,给景区旅游发展注入动力。要根据当地的消费需求,加大文虎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发展特色旅游,将点、线、面全面结合,综合全方位的开发,优化文化旅游产品结构、形成较完善的文虎旅游体系。强化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既要总结过去的宝贵经验教训,更要抓好时机、承前启后,做到创新

31、发展,加强对民间文化资源、民俗的开发与处理,特别对于西南少数民族集聚区更应努力开发建设当地的建筑、服饰、饮食等文化,指导城市建设、园区建设、新农村建设和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形成当地的独特的民族特色,在现有景区注入民族文化元素,让游客在观赏自然景观的同时,体验到文化气氛,使游客心甘情愿的留下来,大力扶持文化演艺项目,借助知名企事业单位,打造名族文化品牌,通过民族文化实质化、客观化的展示,使游客更能体验到当地特色文化的魅力。另外,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坚持文化内涵的挖掘,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自然景观、生态园区、民族文化、民俗风情为载体,把旅游开发建设与县城建设,园区建设,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做到突出主题

32、和特点,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4对管理体制做出调整加快建设符合当地情况、高效、务实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和运作水平从而达到提升旅游目的地活力和竞争力的效果。另外,体制必须达到明确法人地位、单位自主运营、政府依法管理的效果,创新投资和融资机制,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既要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也应结合市场进行调整,推动资产资源整合,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发展局面。另外,应该建立健全旅游法规体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旅游市场秩序,逐步形成行政执法、行业自律、群众参与的旅游市场监管格局。5、创新经营销售模式和加强人才培养建设对市场做出充分的调查和研究,把握市

33、场特点,在产品的开发与营销方面细分市场,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将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结合起来,并且做到创意、营销,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多层次的旅游营销网络,全面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另外,加强人才的培养制度是十分重要的,为景区工作者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其进行培训管理,让他们掌握更多技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景区,造福社会。(二) 、喀斯特地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人才的培养;加强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做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核心问题是 i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把发展重心转移到人才的培养,实现人口发展和生态环境相互促进、

34、适应,达到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当今严峻的竞争形势下,旅游业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自然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必须依赖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我们不能以资源的高消费和环境的高污染作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高速发展,不尽快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就难以摆脱环境恶化与贫困的怪圈;2、恢复与重建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保护程度决定了喀斯特地区是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不能仅仅追求发展的速度和急于追求眼前利益而忽略生态环境的保护,喀斯特地区生态建设是一个持久性而困难重重的战略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分两个阶段,即恢复重建阶段和可持续发展阶段。在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采取科学方法,做到应地制宜,治理与保护相

35、结合,生态建设与脱贫致富相结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在可持续发展阶段,生态环境应走上良性循环轨迹,实现山川秀美的理想。在喀斯特地貌的开发过程中,不能急功近利,应该注意长远利益,应该制定长远目标;对旅游设施的建设应该做到合理布局,注意环境的保护,不能出现破坏河流、湖泊、峰林、溶洞、植被的现象,确实保护喀斯特地貌的自然特征;可以在风光旅游中融入科普内容;出台景区具体的环保措施。4、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把握市场变化,从各地资源特点出发,抓住资源优势,依靠先进的科技,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农业基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合理开发与保护自然资源,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工业调整,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先导的第三产业。 55 i参考文献1,王静,喀斯特洞穴旅游开发与景观保护研究【M】.第一章,1.3.1,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2、李宏,李伟,论民族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J云南师范大学 学报,2010,01期。3、马晓京;西部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J;旅游学刊;2000年05期。4、吴晓萍,何彪;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民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5、张晓,张昕竹;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04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