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北黄石地理解题指导.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9085732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黄石地理解题指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北黄石地理解题指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湖北黄石地理解题指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湖北黄石地理解题指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湖北黄石地理解题指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湖北省黄石市 2013 高考地理解题方法指导黄石二中高级地理教师张双良 黄石七中高级地理教师徐国娇一、审题方法(怎么审与审什么)徐审题是做题的关键,成功在于审题,失败在于审题。1. 审题过程:(三审)(1) 一审:“题”前审,包括审文字材料,审图像,审选择题题干,审选项,审主观题设问。获取有用地理信息时间、空间及现象(自然地理现象、人文地理现象、区域地理现象)及其关键词,并打上着重符号。(2) 二审:“题”中审,做题过程中遇到困难重审有用地理信息,看看是否用错或漏用地理信息条件(高考地理题目信息应充分利用,一般不会出现多余的信息) 。(3) 三审:“题”后审,审查答题的规范性,包括填涂答题卡

2、、书写规范性、分值的得分点等等。2. 审题节奏:注意慢审快答,审题要慢,要细心,要耐心,边审边思考该信息与课本知识原型的对接。甚至还要在草稿纸上画图构思打草稿。答题要快,要果断,要相信第一感觉,不轻易改动。二选择题答题方法张一) 、选择题的命题规律 1.选择题的命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2.单项选择题(如全国卷、天津卷等) 3.多为连题型选择题(一个材料包括多个选择题) 4.选择题内容更加关注社会热点 二) 、选择题的应试策略 1沉着冷静,认真审题,相信自己 2先易后难,跳过难题或自己认为没有把握的题目,回头再做 3合理安排时间 4认真检查,但不要轻易改动答案 三) 、选择题的应试技巧 1做到:“

3、三审” ,即一审材料(加以引申) 、二审题干(画出关键词) 、三审选项(找出合理、正确并与材料和题干有关的选项) 。2读完题组内每一个小题,注意各小题之间的前后提示语,然后再从容做题。 四、选择题的答题方法 1直选法:运用学过的知识可以直接选出来,多考察记忆性知识,注意必须看完所有选项再选择。2排除法:如果选项罗列地理事物或现象比较多,可以先将选项与题干对照,排除掉明显错误的选项,重点分析剩余选项。 。3优选法:如果选项中有多项合理,但题干中有“最” 、 “主导” 、 “第一”等字样时,要选择最合理选项。 4转换法:即将条件换成另外一种相同的说法,该说法与选项更直接,利于选择。 5图示法:将比

4、较抽象的内容用直观示意图表示出来,利于选择,如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变化等题目。 6逻辑推理法: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判断某种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结果,需要进行逻辑推理或运算逐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即为逻辑推理法。 7极值法(最高、最低值)8代入法例如:下图中弧 S 为某日、某一瞬间 0 时与 12 时经线圈的局部,M、N 两地纬度相同,O 点为该经线圈圆心,太阳光与 S 相切于 M,读图完成 10-11 题。10关于 M、N 两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 地此日出现极夜现象 BN 地此日昼长为 24 小时 CN 地此日可能日出东北方向 DM、N 所在半球纬度越高夜越长11此日 M 地的正午太阳高

5、度为A0 B/2 (图示法)C D23.5+三综合题的答题方法 徐高考地理综合题根据设问常分为描述题、分析题、评价题、比较题、判断题其中描述题与分析题最常见。描述题与分析题的答题方法不同,描述题只要求描述现象,不分析原因和过程。分析题既要分析原因,还要分析过程与结果。描述题的难度较分析题的难度小,较易得分。高考少失分就意味着多得分。描述题的设问形式常有:“指出” ;“简述” ;“描述” ;“说出” ;“概括”等形式。一)描述题的题型(按描述的内容分)1.描述特征题描述地形特征描述地势特征描述气候特征描述天气特征描述水文特征描述水系特征描述农业生产活动特征描述工业生产活动特征描述地理环境特征描述

6、地表环境特征描述海水性质特征 2.描述时空分布规律题M N(1)描述空间分布规律(2)描述时间分布规律:坐标图、柱状图、曲线图或折线图3.描述加分析题:先描述现象再分析成因4.比较描述题此外还有简述影响,简述问题,简述措施,简述意义等题型。二)描述题的解答方法1解答“描述特征题”常用方法是:(1)回归课本找课本上的知识原型(知识原型就是答题的依据)(2)再审材料在材料中找出具体地区(空间定位) ,结合地区实际解答特征(因地制宜)(3)规范答题多答与少答、主要与次要、具体与抽象(看分值)描述地形特征:包括地形类型及地势起伏趋势描述地势特征:地势起伏趋势描述气候特征:多年天气状况(气温及降水)平均

7、综合特征描述天气特征:某一天气温及降水状况描述水文特征:包括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流速描述水系特征:包括干流特征、支流特征、流域特征描述农业生产活动特征:区位条件(自然与人文及利与弊) 、类型、生产水平、农业投入描述工业生产活动特征:区位条件(自然与人文及利与弊) 、类型、生产水平、工业投入描述地理环境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描述海水性质特征:指物理性质(温度)与化学性质(盐度) 2、解答“描述时空分布规律题”的常用方法是:(1)宏观描述与微观描述相结合宏观描述整体特征,微观描述局部特征(2)图文转换将试题材料中的图形信息转换成文字表述(3)规范答题多答与少答,主要与次要,

8、具体与抽象(看分值)描述“点状”事物空间分布规律的方法“线的走向”规律的描述描述“线状”事物空间分布规律的方法“线的数值特征”的描述比较描述相同特征比较描述不同特征知识原型宏观描述“点”的整体分布特征 微观描述“点”的疏密程度宏观描述“线”的整体走向 微观描述“线”的局部弯曲与疏密 宏观描述“数值”的整体变化趋势微观描述“数值”的局部突变特征点状事物的分布规律:线状事物的分布规律:片状事物的分布规律:描述“片状”事物空间分布规律的方法描述“时间变化规律”的方法3解答“描述加分析题”的方法 4解答“比较描述题”的方法例题: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描述图中 1 月份等温线

9、的分布规律(描述图中 1 月份气温的分布规律) ,并分析甲地冬季气温比乙地低的原因。 (12 分)答案: 整体东西延伸,中部向北凸起,西部密东部疏(整体由南向北递减,中部比东西两侧气温高,西侧气温降低得快,东侧气温降低得慢) (6 分) 。甲地纬度比乙地高,甲地地势比乙地高,甲地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冬季风影响比乙地大。 (6 分)(2)描述(分析)流经乙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8 分)答案: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有春汛与夏讯) ,含沙量大,有结冰期(有凌汛) 。(降水多,河流水量大;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水位季节变化大;植被覆盖率高,所以含沙量小;冬季气温零度以下,故河流有结冰期;

10、且下游自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流动,故河流冬季有凌汛现象。 )(3)简述图中甲地农业生产类型,并指出乙地周边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6 分)答案:畜牧业。(2 分)热量不足,多洪涝与冻害,土地盐碱化严重,多沼泽。 (4 分)宏观描述“片状”事物的整体分布特征微观描述“片状”事物的数量、宽窄、延伸方向宏观描述事物或现象变化的总趋势(注意“波动”上升与“持续”上升的用法)微观描述某一时间内的升降、快慢变化描述相同的特征描述不同的特征先描述:先描述现象后分析:再分析原因、过程、及结果祝福语:预祝 2013 年黄石全体考生用恒心和毅力备战高考,用细心和耐心决战高考,在高考中超常发挥,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