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谈柳永.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9085251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柳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柳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柳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柳永.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柳永.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浅谈柳永姓名:王丹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号:1001421084科目:中国古代文学(甘松老师)【论文摘要】:柳永是北宋初期词坛一名著名庶族词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深得广大市民喜爱、在市井歌楼广为传唱的词作。他大量吸收蕴藏在民间的艺术养分,创新词曲,扩大了词境,发展了词体,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流播极广,而且对后世影响也十分深巨。【关键词】:柳永;北宋词坛;特点;影响;贡献柳永(约 987 一约 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一字景庄。因家族内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时期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世称柳他田。而他又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2、。他对于功名本来很热心,但在仕途上的遭遇是坎坷不平的,最终只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由于失意无聊,流连坊曲,终日在青楼妓院里厮混,在乐工和歌妓们的鼓舞下,这位精通韵律的词人创作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避暑录话中载:“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 。还有“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的美誉。众所周知, “词”这一文学样式在宋代时得到空前发展,从而奠定了其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然而,词的源头还要追溯到唐五代时期,这一点从白居易,刘禹锡,李煜等人的一些作品中就可以看出,它的兴起跟音乐的发展密切地结合起来和乐府诗的性质是基本相同的,到了北宋前期,词

3、坛盛行的是以晏殊、欧阳修为首的上层文人雅词,主要是反应贵族士大夫闲适的生活及其流连光景伤感时序的愁情。这些词着色浓丽,刻画过于精细,形象繁复且富于装饰。就在这时社会上已经在广泛地争相创造“新声”了。 宋史乐志记载:宋代初期设立教坊音乐机关,在旧曲的基础上创造“新声” , “新声”更加流丽动听。而大量为这种更加流丽动听的“新声”写词来歌唱的词人,就是柳永。柳永词作自问世以来,即打破隋唐以来词创作萧条沉寂的局面,使得词作从只有王公贵族士大夫欣赏的阳春白雪走向民间,成为当时最受广大底层普通百姓喜闻乐见和欢迎的“流行歌曲” ,也因此使得柳永成为北宋时期最受推崇的词坛偶像和最具影响力的词人。2柳永作为北

4、宋词坛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词在当时开辟一条全新的文学道路,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和现实主义色彩。他的作品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感情抒发上具有浓郁的市民气息。从柳永的生平来看,他长时间生活在市市井之中所以,老百姓的生活他最熟识,老百姓的情感他最了解,老百姓的精神追求他最消楚。市民阶层生活情调和文人化审美观念的统一,使柳永的词同以往的花间词人的创作有着明显的区别,像雨霖铃就是一曲脍炙人口的以声传情著称的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5、,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上篇写临别的情景,下篇写别后的情形。冷落清秋节与自古伤离别相互映衬,所刻画的离情别恨深入心底。词的内容单纯,所描述的意象也十分贴近民众生活,所抒发的感情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有情感。平实的语言和感伤的意绪密切相衔,浑然一体。柳词一改唐代文人词高雅含蓄的风格,尽可能运用生活化、通俗化的语言来表达市民关注和喜爱的生活情调,反映他们的生活、思想和愿望,迎合他们的世俗情吠的审美观念,他书写的是市民的生活,演唱的是市民的心声。二.语言运用上善于用民间俚俗的语言柳永词的语言同风格不同于晏、欧一派受晚唐、五代文人词的影响不大。他善于向民间词吸取营养,从许多

6、优秀的民间词里学会了怎样写闺怨,怎样使用俚俗语言,怎样运用铺叙的手法。如婆罗门令:“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小饮归来,初更过、醺醺醉。中夜后、何事还惊起。霜天冷,风细细。触疏窗、闪闪灯摇曳。空床展转重追想,云雨梦、任欹枕难继。寸心万绪,咫尺千里。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写景用疏笔白描,抒情不讲究高雅含蓄。尽管语言浅显平易,明白如画,描写又淋漓酣畅,铺展舒张,但它任然保持着隽永的韵味,仍然具备含蓄的风格。其中的“恁”,“任”均为当时的俚语,他完全不顾士大夫的轻视和排斥,将其运用于自己的词作之中,使用及其生动的俚俗语言来反应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一手建立了俚词阵地,和

7、传统的雅词分庭抗礼。3三.写作对象上大多以歌妓为主柳永由于仕途失意,一度流落为都市中的浪子,经常混迹于歌楼妓馆,他又经常应歌妓的约请作词,供歌妓在茶坊酒馆、勾栏瓦肆里为市民大众演唱,所以他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妓生活、心态相当了解。无论是“天然嫩脸修蛾,不假施朱描翠”的容貌描写,还是对她们“一曲春阳定,何啻值千金”的才艺称赞,甚至还是“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心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的内心刻画,都是那么的令人神往。他的词中全面而系统、真实而细腻地刻画了歌妓的思想性格及内心世界,不仅写了她们的容貌体态、歌舞才艺,而且开始关注她们的情感需求和内心活动,详尽地描写了她们离别相思的痛苦以及对爱情

8、的向往与执着追求,向人们展示了宋时歌姬舞女的真实生活。没有戏谑,没有歧视,也没有鄙弃,用心去理解,用心去描写,像柳永这样的恐怕再无二者,所以我们说柳永是我国词史上描绘歌妓情状心态的最佳画手。 科场失意,宦途坎坷,致使柳永“且去填词” ,沦落尘世,但才情不减,心志不损,他以毕生的精力从事词的创作,他对宋词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内容的拓展,慢词体制的改革以及雅俗结合风格的建立。一.拓展了词的内容宋初词人所作题材往往不出花前月下、男欢女爱的陈套,欧阳修青玉案中“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以及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这些可说是文人小令的典型意境,

9、其感情是柔弱的,其境界是纤小的,缺乏对广阔生活现实的表现。这种题材内容,自然无法适应生活在商业经济繁荣的都市、生活面比较宽阔的广大市民阶层的需要。而柳永则打破了这一题材上的束缚,词中展示了广阔而丰富多彩的都市面貌和市民生活,对都市的富庶繁盛和市民纵情享乐的生活作了尽情的描绘,使词不再局限于“你侬我侬”的儿女情长中,大大拓宽了词的创作范畴,为宋词的全面兴起创作了有利条件。对都市生活的描绘,尤以望海潮咏杭州最负盛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山献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

10、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词从自然和经济两个方面出发,结合街市的繁华、湖山的秀美、江海的壮丽来赞美杭州的形胜和繁华。这一幅幅生动活跃的世俗游乐图,洋溢着市4民阶层对现世生活尽情享受的情绪。虽然其中侧重在宣扬上层社会纸醉金迷的生活,对所谓“太平盛世”作了夸张、美化,不过在词的题材内容上到底注入了新的成分,这一点不可忽视。二.改革慢词体制从晚唐五代到北宋初年的文人词,一直以小令占绝对优势,柳永却以他对市民生活的深切感受,对音乐的谙熟及过人的才力,或把市井新声加工成慢曲,或把原来的小令敷衍为长调,精心创作长调慢词。一般说,小令由于篇幅短小,只适宜

11、于用传统的比兴手法,通过象征性的意象来烘托,传达抒情主人公的情思意绪,而慢词则可以尽情的铺叙衍展,故柳永将“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法移植于词,有的直接层层刻画抒情主人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如他的定风波 ,满江红 ;有的铺陈描绘事情发生,发展的场面和过程,以展现不同时空场景中人物情感心态的变化,前面所举的雨霖铃就是这样的。慢词铺叙之法,在后来周邦彦和豪放派苏、辛等人手中,得到充分发展,但作为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词人,柳永实在是功不可没。他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把慢词的艺术表达功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他的带领下,词人们才大量创作慢词,并取代了旧有小令的地位。三.建立雅俗结合的风格柳永之词常常被人们

12、冠以“俗词” ,多集中在“淫乱” , “亵渎” ,概而言之,即嫌其多作艳词,且多直露,有市井气,在说的明白点就是嫌其多性感描写。而这类词在敦煌词中比比皆是,如倾杯乐门中“十指如玉如葱,凝酥体雪透罗裳里“,如内家桥中“血散胸前,嫩连红唇”,再如渔歌子中“胸上雪,从君咬,恐犯千金买笑”等等,不一而足,难以遍举。同样都是艳词,而柳永的却大遭非议,这是时代发展的可悲。柳永大胆的背弃时尚而直承源头,刻意地以俗为美,不但不俗,而且反俗。柳词风格上的雅与俗都不是绝对的,俗中可能偶现雅调,雅中可能不断俗情,不管从审美取向还是文学渊源看,柳词绝对都是“雅”与“俗”的结合,这也开辟文学史上的先河,使后来的创作者们

13、不再东顾西顾地回避些什么,可以大胆、直露、好不虚伪、毫不做作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这也是词史上的一大突破。总之,柳永词标志着宋词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变时期,它将封建的贵族和士大夫的目光转移到红红火火的民间,引领他们走进民间,关注民间的民情体悟民间的风情,歌唱民问的真情。正因为士大夫文人不同程度的参与,才使词摆脱“诗余”的从属地位,并成为雅俗共赏的新文化,5这种变化,促进了通俗文学的发展,为元曲和杂剧的繁荣和发展开启了先河。当然,作为一个失意放荡的文人,柳永的思想感情自有其庸俗的一面, 乐章集中也有一些歌功颂德、阿谀奉迎之作;还有一些“无谓之词以应歌” ,但这些都不能抹杀柳永在中国词史上的杰出地位。参考文献:【1】 (宋)柳永 著 薛瑞生 校注;乐章集校注 ;中华书局; 1994 年【2】曾大兴;柳永和他的词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年【3】木斋;论柳永体对民间词的回归 ;青岛大学;2005 年 04 期【4】谢谦;论宋代文人词的俚俗化 ;四川大学学报;2003 年 05 期【5】沈松勤;两宋词坛雅俗之辩的文化阐释 ;社会科学战线;2002 年 02 期【6】杨海明;角色转换与“词为艳科” ;文学遗产;2004 年 02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