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柳永论文.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191438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永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柳永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柳永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柳永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柳永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龙头失望堕风尘,烟花巷陌付余生柳永青楼情结成因简析关 键 词:柳永 青楼情结 社会 性格内容摘要:思接千载,文章万代,在我国浩瀚的文学长河中,群星荟萃,英豪云集。柳永无疑是一位璀璨的、颇具争议的明星,人们对他颇有微词,一直视他为“有才无行”的文人。实际上,我们细读柳永的歌妓词,就会发现:他之所以沉溺勾栏瓦肆,流连烟花巷陌,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在对“偶失龙头望”、“不才明主弃”式的被放逐表达着无奈和抗议,对青楼和妓女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尴尬情结。英文翻译:Think meet the thousand years, the article gener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2、vast literature in the river, heroes star-studded cere-mony wings. Liu is undoubtedly a bright, controversial star, people disapprove of him, have been quite regarded him as a “have no conduct“ only the literati. In fact, we read liu song brothels word, you will find: he was addicted GouLan watts, l

3、inger HangBai poured from some kind of meaning, fireworks on the stresses are looking for “accidentally lost bibcock,“ “timber Ming Lord abandon“ type of exiled expression of helplessness and protest, a brothel owners and prostitutes debasing the embarrassing to complex. 在宋代词坛名家面前,柳永无疑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山峰,仅凭婉

4、约小词,就将为世唾弃的青楼女子形象带进高雅的文学殿堂,不像其他达官显贵,一副道德君子的模样,一夜春宵后,重整衣冠,站在道德的制高点,鄙视曾经被自己玩弄过的青楼女子,他却以平等的、同情的、悲天悯人的态度对待这些女子,为其歌哭、为其感伤、为其惆怅,发现她们灵魂深处那些可贵的东西,用饱含怜悯、真诚和才情的诗词抚慰她们冰冷的灵魂。文人狎妓传统和社会风气的助推青楼文化,在古代中国是颇有渊源的,是颇受文人推崇的,综观整部古代文学史,风花雪月几乎充斥了一大半,古诗十九首 中,多有吟咏妓女的诗作;全唐诗有关妓女的作品竟有 2500 首之多;厚厚的一本 宋词,也有一多半都是写妓女的。到了唐宋两代,文人与歌妓交往

5、更是很普遍、很时尚的风流雅事。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温庭筠、苏东坡、辛弃疾、秦少游等都逛过妓院,有的还娶之为妾,妓女堪称文人的红颜知己。北宋初年,也就是柳永生活的年代,太祖皇帝鉴于前朝灭亡的教训,为巩固自己的政权,让他的臣下在优裕的生活中消磨锐气,以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此外,他还曾亲自对官卿们说:“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正是由于高层统治阶级的倡导,社会上普遍出现了一种狎妓风气,“举目则鞦千一笑,触处则蹴踘轻狂。寻芳远胜,花絮时堕金尊;折翠簪红,蜂蝶暗随归骑。”“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整弦于茶坊酒肆。”青楼作为社会形态的某些缩影,根据市场需求,

6、自然就找到和彰显了自身存在的依据和独特魅力。因此,作为干部子弟的柳永也就半推半就、自然不自然的堕入烟花红尘中了。家庭背景带来的世俗压力柳永出身在官宦世家,其远祖可以追溯到唐代古文运动先驱人物柳冕,五世祖柳奥始迁福建崇安,祖柳崇虽称处士,却也诗礼传家,堪称郡望,到父亲、叔叔、哥哥三接、三复,儿子、侄子这辈也都是进士。“自负风流才调”,自信“艺足才高”,“多才多艺善词赋”(击梧桐)的柳永自然不会把考试太当回事,以为中进士、做状元是唾手可得的事,曾向心仪的人夸口说,即使是皇帝临轩亲试,也定能“魁甲登高第”(长寿乐)。然而命运终究捉弄了柳永,功成名就、兼济天下的宏愿和这位才华横溢的干部子弟玩起了捉迷藏

7、,第一次赴考就却惨遭落榜。不甘于寂寞,不相信命运的柳永于五年后,也就是公元 1017 年,真宗天禧元年,再次慨当以慷辞别故人,远赴京城赶考,心比天高、志在必得的他仍然自信的以为金榜题名犹如探囊取物,然而事与愿违,他又一次名落孙山。接连失利让柳郎有点郁闷了,借助这失落感和挫败感,创作欲得到了膨胀,大笔一挥,就写下了鹤冲天这样的传世经典,该曲目一度流行到了皇宫,成为皇帝娱乐时的必点曲目。陈师道的后山诗话载曰: “柳词骫骳(纤曲)从俗,天下咏之,遂传禁中。仁宗颇好其词,每对宴,必使侍从歌之再三”!然而没想到命运再次捉弄了他,吴曾的能改斋漫录:“仁宗留意儒雅,务本向道,深斥浮艳虚薄之文。初,进士柳三变

8、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传播四方。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及临轩放榜,特落之,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这次柳永真的有些不知所措,内心无比焦躁,连他自己也不知道,究竟错在哪里。火热的希望顿时变成了冰山一样的绝望,于是颇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意味,柳永一头扎进青楼了。严有翼的艺苑雌黄中就有这么一段掌故:“当时有荐其(指柳永)者,上曰:得非填词柳三变乎?曰然。上曰且去填词。 由是不得志,日与狷子纵游娼馆酒楼间,无复检约,自称云:奉旨填词柳三变。 ”当有小姐问他,为何如此,柳永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 ”嘛,从此开始了流连青楼,依红偎翠的浪荡生涯。青楼女子的优势与诱惑在社会现实中,歌妓总

9、是被人轻视,被人唾弃,但在敏感如柳永的文人笔下,她们才貌俱佳,是让人心仪的红颜知己和倾诉对象。她们受过严格的训练,有很高的文化素养,会填词作诗,极易被文人们引为知己。由于传统道德成见的束缚,在封建社会中,良家女子总需恪守诸多的清规戒律,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笑不露齿,授受不亲等等,严重的逼仄了文人和青年女性的交往空间,情绪的宣泄和情感的寄托对象极度缺失。就算夫妻之间也要严格恪守“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家教和行为习惯,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本来就使许多没有感情的男女被捆在了一起,他们之间只是遵照着社会的规范去生活着,爱情几乎是没有的。相对而言,青楼女子少了许多世俗的束缚,她们的言

10、行有更多的自由,眼界也更开阔,所以柳永选择青楼,倾心歌妓,自然就成了感情宣泄的常规渠道和必然趋向。心高气傲,但为延续奢靡的半推半就流连烟花巷陌,出入青楼瓦肆,偎红倚翠,每天开包间,其费用自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心高气傲的柳永断然是不好意思向家里讨要活动经费的,于是出于生计考虑,出于对奢靡生活的难以自拔,他只能选择青楼,为烟花们作词度曲,正如罗烨醉翁谈录中说的那样:“耆卿居京华,暇日遍游妓馆。所至,妓者爱其有词名,能移宫换羽,一经品题,声价十倍,妓者多以金物资给之”,这样一来,他制词度曲为烟花们增添声价,小姐们自然也乐意伸出温柔的小手,给他吃,给他住,给他抱,给他稿费。二者互为依托,自然而然就和谐

11、地走到一起了。寻求慰藉、寻求平衡、寻求成就感和认同感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文人们向来有一条安身立命,寻求平衡的常规模式,那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当他们在政治上失意后,就开始在自我生命中寻求生存价值,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举不胜举诸葛亮虽说过“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但暗地里又在拼命学习,笃信“学好文武艺,贸与帝王家”的成才模式;李白、陶渊明求政而不得,才跑去求风月求山水;苏轼、白居易因仕途不顺,才去改求文心;王维也不例外,看似精通佛理了悟红尘,但面对充满诱惑的政治,也表现出了毫不矜持的留恋和热心,人躲在终南山,却始终在窥视京城的风吹草动;就连孟浩然这样爱

12、好清淡、闲散的人也会发出“不才明主弃,老病故人疏 ”充满郁闷的牢骚。由此可见,在传统的思维观念和价值认同体系里,男人的抱负和成就是需要通过科举,通过君王的拔擢和信任才能步步实现的。柳永当然也不例外,他是干部子弟,对领导干部的生活状态是极为清楚且享受的,他当然更应该,更向往向公务员队伍靠近,然而屡遭失败,把他挫败得心灰意冷,惊魂失措,有一种被政治彻底放逐的阵痛!然而在青楼,在一大群年轻美貌、才艺出众、见多识广、情感丰富、善解风情的烟花堆里,他得到了平衡和慰藉,她们需要他、尊重他、同情他,给他温暖、给他拥抱、他掌声和欢笑。在充满文艺氛围和物质享受的青楼里,他如鱼得水,左右逢源,每次闪亮登场,都会引

13、来掌声无数、惊呼无数,坊间甚至有“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的传说,在这里不仅作品能得到认可和追捧,生活也得以优渥和奢靡,颇有众星拱月、乐此不疲的成就感,这样的另类成功或许可与仕宦生活作一个差强人意的平衡。同病相怜 相互取暖作为大宋朝知名青楼词人的柳永,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把歌女看成是知己和知音,把真情实感寄托在她们身上,为其歌哭、为其感伤!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完全就是同病相怜、顾影自怜。其实,文人本身就和妓女有诸多相似、相通之处社会地位方面:“七娼八丐九儒”;行为动机方面:文人卖文化、卖才华,卖的是语出惊人,买的是名噪一时,买的是龙颜大悦;妓女卖身,

14、卖的是小蛮腰、樱桃口,卖的是回眸一笑百媚千娇,卖的是丰乳肥臀,卖的是玩客们开怀一笑,他们的所为都是以委曲、压抑、克制自己的情绪和意志来取悦他人,迎合他人或强颜欢笑,或娇嗔连连,或百依百顺。所以白居易才会说自己和那个琵琶歌女“同是天涯沦落人”。因此,像柳永这样的失落士人,求仕无门,却又不甘沉寂,最理想、最必然的归宿自然而然就只剩下了女人的怀抱。那是他逃避世事的栖息地,更是一种“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书生式、文人式的反抗和宣泄。再从美学心理学上来讲,正如朱光潜中说的那样:“忧郁本身正是欲望受到阻碍或挫折的结果当生命力成功地找到正当发泄的途经时,便产生快感。”柳永在青楼之中找到了理想归宿,而这些青楼

15、女子作为他的红颜知己,正可成为他抒发勃勃情感的寄托。众多青楼女子在这个职业里,看惯了冷漠的人情和炎凉的世态,在金钱和肉体交易的背后,亲人以之为耻,路人不屑谈及,嫖客只贪一时之欢,内部姐妹还互相嫉妒倾轧。而柳永比亲人、同事还能体谅她们的苦处,成为能倾诉衷肠的好伙伴,他的眼神中没有轻薄和藐视,多的是理解、同情和同病相怜的惆怅。这种抛弃了钱色的交易反而易使他们成为恋人、密友、知己,心心相印,不分你我,在每个曲终人散、云雨之欢后可以惺惺相惜,互诉衷肠。对仕途经济的纠结揶揄着,眷恋着无论屡试不第也好,沉溺青楼也罢,细窥柳永的内心,难道他就真的对仕途经济彻底死心了吗?!笔者认为他骨子里还是无法决绝的忘却功

16、名的,不然他为何会在如鱼水中说“浮名利,拟拚休。是非莫挂心头”又自我安慰式地说“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又在青玉案中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里的“莫挂心头”正是强颜欢笑,故作镇定、自欺欺人,这里的“伊”代表的是某个具体的歌妓,还是某段缠绵、凄婉的爱情?其实应该是他的理想,他一生的追逐的信念!“明代暂遗贤”的失误对他单向的关上了仕途经济的门,柳永选择了混迹青楼,用大办作品展演会、大量饮酒、无度纵欲等作践自己的方式来揶揄仕宦,引发君王的关注和后悔。其实正是由于他坚守着儒家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九死其犹未悔”那份执着才让他赢得了那些真正了解他的、善良的灵魂的深爱和热爱!参考文献:(1)李剑亮. 唐宋词与唐宋歌妓制度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2)顾之京.柳永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杜,2004.(3)高国藩.教煌曲子词欣赏J.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4)谢桃坊.柳水词赏析集J.巴蜀书社,1996.8.(5)钟其鹏.略论柳永艳情词中的爱情观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6)陈红娟.透视柳永的歌妓词J.重庆社会科学,2003.5.(7)李剑亮.唐宋词与唐宋歌妓制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88 (8)薛瑞生校注.乐章集校注前言M.北京:中华书局,1994: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