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粪便常规+隐血试验(一)一般性状检查1、颜色 正常粪便因含粪胆素而呈棕黄色饮食、药物或病理情况下均可使粪便颜色改变。颜色改变 临床意义棕黄色 正常色黑色或柏油状 1 见于上消化道出血;2 若服铁剂、铋剂或进食动物的肝脏后陶土色 1 胆道完全梗阻时;2 服钡餐造影后果酱色 1 阿米巴痢疾;2 肠套叠红色 1 下消化道出血;2 服用酚酞、保泰松、利福平、阿司匹林后;3 进食蕃茄、西瓜、红辣椒绿色 1 婴幼儿急性腹泻;2 空肠弯曲菌肠炎2、硬度及性状的改变硬度及性状的改变 临床意义稀糊状或稀汁、稀水样便 各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肠炎蛋花汤样便 婴幼儿腹泻米泔样粪便(白色淘米水样) 霍乱及副霍乱粘液
2、便 结肠过敏或慢性结肠炎粘液脓血便 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或直肠癌、局限性肠炎等鲜血便 痔疮或肛裂,鲜血多附着于粪便表面凝乳块 婴儿粪便内常含有白色块样物,是由于脂肪或酪蛋白消化不良或饮食过多所致胨状便(形如胶胨,表面似有一层膜)肠易激综合征腹部绞痛后排出的粪便,也可见于慢性细菌性痢疾细条状或扁条状便: 直肠癌干结便 多呈硬球状或羊粪样,见于便秘者或老年排便无力者。二、显微镜检查粪便涂片镜检也是临床重要的常用检查,除可发现寄生虫卵、原虫、细菌外,还可观察不同结构的消化产物。项目 正常值 异常值意义红细胞 无 下消化道出血、肠道炎症、肠结核、结肠肿瘤等白细胞(脓细胞) 无或偶见1 若其形态破坏、结构模糊者则称为脓细胞.2 检出白细胞表示肠道有炎症,其数量多少一般可反映肠道炎症的程度。巨噬细胞 无 见于菌痢、溃疡性结肠炎上皮细胞 偶见 炎症时可增多肿瘤细胞 无 乙状结肠癌、直肠癌食物残渣 少量 多见于消化不良、胰腺炎患者三、粪便化学检查1、隐血试验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出血量少于 100 毫升时,肉眼及镜检不能发现粪便内的血液,则称为隐血或潜血,此时得借助隐血试验帮助诊断。正常人在没有进食动物血和含叶绿素饮食时,隐血试验呈阴性。若进食,隐血试验也不超过“+”。对于持久性隐血试验阳性者,提示消化道慢性出血,应警惕胃肠道肿瘤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