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选择、简答 ) (P3)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选择、简答、辨析) (P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2】把中国
2、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选择、简答 、辨析) (P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 一脉相承 又 与时俱进 的关系。1】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2】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3】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
3、用和发展。( 选择: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4、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灵魂和主要内容。7,13,9-13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灵魂,贯穿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
4、工作的理论;(6 )党的建设理论。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三大基本问题(选择) (P18)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基本问题: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大条目选择) (P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提出
5、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9】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选择、简答) (P22)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实现中华民族
6、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选择: “与时俱进 ”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8.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及科学内涵 (选择、简答 ) (P27) 思想路线的内容:党的思想路线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重点!一个字不能错)“一切从实际出发” ,就是“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 ”“理论联系实际” ,就是善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个方面做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就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
7、判定认识或理论是否是真理,而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实事求是” ,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选择: “实事求是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或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9.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选择、简答 ) (P2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他们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1】首先,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时间)2】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逻
8、辑空间)3】最后,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42) 、主力军和最基本的动力。 (4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2)中国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而是新的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无产阶级
9、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34)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40)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3、新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别。43*(1)所属革命阵营不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一部分;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2)领导力量不同:新民主
10、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资产阶级力量。 (3)指导思想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理念。 (4)革命前途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资本主义。 (5)革命发展和群众发动的深度、广度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土地问题;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彻底,土地问题没有彻底解决;(6)结果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
11、产阶级的革命人物;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3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法宝。49-53三大法宝: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武装斗争是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统一战线是党实现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是党正确领导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关键。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56-57*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其性质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社会
12、的特征:(1)政治方面:实行以人民民主专政为内容的建国理论(共同纲领) ;(2)经济方面:以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实行新民主主义的各项经济政策;(3)文化方面:实行发展新民主主义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1949年-1952年底 人民大众与地主阶级、国民党残余势力、帝国主义势力的矛盾;1953年 -1956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中国与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基本内容。58-59*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
13、改造的方法。63-66(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2) 采取从低级(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到高级(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3)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思想成果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取得了哪些思想成果?75-84*(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2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86-89(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
14、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 (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加强执政党建设。(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1.我国基本国情、基本矛盾 (选择、判断) (P96)基本国情: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01-103)2.社
15、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简答、容易出辨析) (P96)两层含义: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相似和区别有哪些?(概率小) (P97)相似之处:都存在多种所有经济成分区别:1】从经济基础方面看,他
16、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从而整个经济社会生活是否牢牢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2】从上层建筑方面看,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否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整个社会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是否得到基本确立。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选、判断) (P98)(中间一段,共九条)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 (简答、辨析?) (P99)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适当制定和执行
17、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3】在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只讲性质和方向,不讲程度和水平,或者只讲程度和水平,不讲性质和方向,都会使人们陷入盲目不清醒的状态,发生“左”的或右的错误,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和损失。6.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简答、辨析?) (新内容!) (P100)社会主义初级阶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在不同时期会显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心得发展阶段。尽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 “主要矛盾”和“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出
18、现的许多新情况、新变化,显示出了一系列的阶段性特征。 (遇到类似问题答这段)(1)长期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决定的(2)阶段性1】首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2】其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3】最后,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只可能出选择) (P104-105)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9、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中心:经济建设 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内容 (只可能出选择) (P107-10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最高纲领
20、和最低纲领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辩证统一最低纲领:根据革命或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客观实际有所不同。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1.社会主义的本质 (选择、简答 ) (P113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选择、简答 、辨析) (P11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第一,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相较于改革开放前,片面强调生产
21、关系)2】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结合第11章)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必须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在根本任务与发展目标的辩证统一中,全面准确的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3.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选择、简答 ) ( P114)1】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2】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4、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115-116社会主义的本质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解放和发展社会劳动力;(2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3
22、)坚持科学发展。原因:(1)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2)解放生产力是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只可能出选择) ( P122)“中国梦”的核心思想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中国梦”的实现途径: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1.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选择) (P127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键抉择: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2.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级社会
23、发展的直接动力 (选择) (P129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 邓小平对社会基本矛盾的看法(社会主义发展动力) (概率小?) (P130 )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他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统一的,它们要求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4. “改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
24、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原因 (简答、选择) (P130)(改革性质是重点)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扫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它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及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他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5.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及其面临的困难 (只可
25、能出选择) (P132)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6.改革开放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的经验 (只可能出选择) (P133)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加强 顶层设计 和 摸着石头过河 相结合, 整体推进 和 重点突破 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 科学性 ,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新内容) )7.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只可能出选择) (P133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核心: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
26、向。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利于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8.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 (选择) ( P135)改革、发展、稳定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9、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135-136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
27、,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4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2、计划和市场关系 (简答、选择) (P144 )计划经济使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已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市场起基础性作用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 (简答、选择) (P145)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2】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
28、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 选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 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 三个方面。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45(1)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2)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宏观调控上,把人民的当前利益
29、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发挥计划和市场的长处。5、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 ,反映了什么? (简答、选择) (P145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 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质上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推进。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 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
30、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6.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简答、选择) (P146)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7. 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依据/理由是什么?(简答、选择 ) (P146)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2】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3】一切符合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8. 辨析“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旗帜鲜明的发对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 (
31、发展混合经济)(简答、辨析) (P147)私有化的观点认为,只有私有制才能真正搞市场经济,只有走私优化的道路才能促进经济发展。这些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既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也不符合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发展的事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取得的巨大成就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同样,如果回到过去那种单一公有制的发展道路上,也会葬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实践证明,我们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不但没有削弱和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反而巩固和发展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9.如何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48-150*巩固和发展公
32、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10、什么是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简答) (P148 )1)共有资产在社会中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11.如何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简答、选择) ( P148)1)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2)要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3)还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
33、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12.如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原则?(简答、选择) (P148 )1)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实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2)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基本原则:1)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2)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只可能出选择) (P15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只有坚持 按劳分配 的主体地位,才能体现公有
34、制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是按 生产要素 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14.生产要素的分类 (只可能出选择) (P152)一类是各种 物质的生产条件 ,如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各种生产资料;另一类是 人的劳动 ,包括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活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15.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类型 (只可能出选择) (P152 )1)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2)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3)管理和知识产权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16.如何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只可能出选择) (P153 )1)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
35、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3)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4)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17.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简答、选择) (P155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必须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1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以及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5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党领
36、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19、我国的国体和政体以及我国的政党制度。157-158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20.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简答) (P159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21.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简答、选择) (P159)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37、义的重要目标,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他同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完全一致的,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2)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3)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可以为扩大对外开放保驾护航。4)
38、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就是要依靠法治来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2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简答、选择) (P160)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3.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要求 (简答、选择) (P160)1)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品2)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3)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4)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5)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2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四个方面(简答、选择) (P163
39、)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社会主义荣辱观2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以及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16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
40、支持问题。这两个方面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2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4个字) (多选) (P165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价值准则(记忆方法:富民(温)和,自平公法,爱敬(成)友)27.什么是文化强国 (简答、选择) (P167 )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28.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简答、选择) (P168)1)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2)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3)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29.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
41、会的意义 (简答、选择) ( P169)一般的讲,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对于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 (简答、选择) (P170)六个方面: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记忆方法:民工诚充安自然)3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选择) (P170)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33.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只可能出选择) (P171 )1)深
42、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2)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3)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4)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34.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核心 (选择) (P173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核心: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35.建设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 (简答、选择) (P173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36.到2020年全面
43、建成小康社会时,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新内容) (简答、选择) (P174)1)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主题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4)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37.什么是生态文明理念 (只可能出选择) (P174)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本章不考大题)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构想的基本内容 (只可能出选择、填空) (P187 )五个方面:一个中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 ;两制并存;高度自治;
4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构想的重要意义 (只可能出选择、填空) (P188)第一,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第二,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第三,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意识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3.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时间 (只可能出考选择) (P189 )香港:1997年7月1 日澳门:1999年12月20 日4. 坚定不移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提出四点建议 (只可能
45、出选择) (P192 )习近平:第一,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第二,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第三,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第四,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本章不考大题)1.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只可能出选择) (P209)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原则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旅行过级衣服相统一的原则( 选择: 在国际关系中,中国坚持弘扬 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 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
46、公平正义)2.为了建设和谐世界,应努力做到什么 (只可能出选择) (P211 )1)政治上 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2)经济上 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相发展3)文化上 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4)安全上 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5)环保上 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3.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只可能出选择) (P206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4.什么是和平
47、发展道路,特点 (只可能出选择) (P203 )和平发展道路归结起来就是:即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潮流,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条道路最鲜明的特征是 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开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本章不考大题)1. 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只可能出选择) (P214)1】一切为了人民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2】一切为了人民是党的根本
48、宗旨的集中体现3】一切为了人民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2. 为什么要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 (只可能出选择) (P215)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目标。1】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3】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3. 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只可能出选择) (P217)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1】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2】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规
49、定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是去了目标和动力。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1. 为什么说政党是有阶级性的 (只可能出选择) (P238)阶级性: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其阶级基础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第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第三,中国共产党是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的,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选择 :两个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 中国工人阶级 的先锋队,同时也是 中华民族 的先锋队。)( 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宗旨是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为什么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只可能出选择) (P240)第一,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三。 ,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 如何改善党的领导 (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