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儿科常见病.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070455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常见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儿科常见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儿科常见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儿科常见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儿科常见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儿常见病1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一、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发病容易、传空迅速(一)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的不足,故容易患呼吸道的疾病:婴幼儿的鼻和鼻咽腔相对地短小,鼻道狭窄,无鼻毛,粘膜柔嫩。当伤风感冒时对鼻粘膜充血肿胀,容易鼻塞或呼吸困难,甚至拒奶,这时应及时用棉花签将鼻分泌物拭去,或滴入05的麻黄素。婴幼儿耳咽管相对地较宽、鼻与眼内侧相通的鼻泪管也相对地较短,故感冒时容易引起中耳炎(耳流脓水)和结膜炎(眼红)。因此此时应注意清洁卫生护理。耳脓时可滴051新霉素,每天34 次;眼红时可滴025氯霉素,每天34 次。婴幼儿咽部富于腺体,扁桃体(乳蛾)在一岁之未逐渐增大,410 岁时最大, 1415 岁

2、后逐渐退化,因此扁桃体炎多发生在3 岁后的小儿、1 岁内的婴儿则甚少有扁桃体炎。小儿的气管和支气管腔相对地狭窄,因此易患支气管炎或者肺炎。小儿的肺部感染多由上呼吸道炎发展而来,故应及早治疗上呼吸道炎。上述这些,中医认为是小儿肺卫不固(肺常不足)的表现。(二)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又不同于成人。唾液(口水)分泌少,因此可多给开水,并注意奶头的消毒。婴儿的胃呈水平位置,即胃上口(贲门)和下口(幽门)是一样高,所以婴儿常易有溢乳和吐奶。小儿胃酸的酸度偏低,故脾胃运化功能的负担相对加重,如因为饮食不节易患呕吐酸馊、消化紊乱如腹泻、疳积等症。婴幼儿肠道较长,尤其大肠与腹后壁固定得较差,当婴儿腹部受凉或腹

3、泻时使肠蠕动加快,不但易致腹泻,也容易发生肠套叠,故婴儿的腹部保暖非常重要,最好给婴儿穿个肚兜。婴儿腹泻日久,还易直肠脱出肛门(脱肛)。这些正是中医认为的小儿“脾常不足”的表现。(三)泌尿系统的结构和生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育成熟。小儿年龄越小,小儿常见病2肾脏相对越大。在2 岁内的正常小儿可在腹部们及右肾,不要以为是肾下垂。婴幼儿肾盂和输尿管弯曲度较大,且比较宽,故易引起尿潴留和泌尿道感染。女婴尿道与肛门接近,故易患泌尿道感染。因此注意在清洁外阴部时,宜由前向后抹洗。新生儿出生时多有包茎,是属生理性,如长大后包茎仍存在,则应注意局部清洁,以防泌尿道感染。这些表现,中医认为是小儿“肾常虚”(

4、肾气未盛)的表现。由于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不足导致发病容易,而且传变迅速。膀胱受脊髓和大脑控制而排尿,从小就可定时训练排尿,1 岁半左右由于大脑皮质的发育日趋完善,可养成控制排尿的习惯。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是指婴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无论在机体形态结构方面,还是各种生理功能活动方面,都是在迅速地。不断地向着成熟完善方面发展。年龄越小,这种发育的速度越快,这是对小儿生长发育有利的一面。从小儿生长旺盛、发育迅速角度来说,如体重,出生时3 公斤,到5 个月已达6 公斤,1 岁时已有10 公斤,从出生至1 岁的一年问体重增加了3 倍。从身高来看,出生时为50 厘米,1

5、 岁时已达75 厘米,一年之内,增高25 厘米。动作发育来说,出生后34 个月在俯卧时开始抬起头来,67 个月会坐,9个月会扶栏站立,1 岁能自己站立。语言发育方面来说,新生儿只会哭叫,34 个月会笑,56 个月能发出咿、呀单音,10 个月以上懂得较复杂的词意,1 岁左右会说单词如爸爸、妈妈、阿姨等,2 岁能简单地交谈,45 岁能用完整的语句说出自己的意思。这种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纯阳”,这时期的体质称为“纯阳之体”。小儿常见病3脏气清灵、易趋康复是指小儿由于生机蓬勃、活力充沛,脏气清灵,反应敏捷。且病因单纯,又少有七情的伤害,在患病以后,经过及时恰当的治疗、护理,病情往往比

6、成人康复得快的意思。小儿容易康复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病因单纯,多为外感或内伤饮食;脏气清灵,小儿极少七情,无悲观失望等情志因素;对药物反应灵敏;再生修复能力强,这是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是生机蓬勃、活力充沛,虽然为病邪所伤,但再生修复能力强,经治疗后,易于恢复。第三节 小儿生长发育指标一、体重体重公式:16 个月:体重(克)3000月龄600;712 个月:体重(克)3000月龄500;1 岁以上:体重(公斤)年龄27(或8)以上公式算得的体重,仅是大约的平均数,其变动范围可达10以上。二、身长小儿初生时身长约50 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增长25 厘米,2 岁以后身长可按下列公式推算:身长周岁数57

7、5(或80)三、头围新生儿头围平均34 厘米,在生后最初半年增长约8 厘米,后半年增长4厘米,第二年内又增长2 厘米,5 岁以后己接近成人。头围过小,常为脑发育不全所致的小头畸形;过大,可能为解颅(脑积水)等所致。四、胸围出生后胸围约32 厘米,第一年增长约12 厘米,第二年增长约3 厘米。1岁内胸围常小千头围,1 岁时几乎相等,2 岁以后胸围超过头围。佝偻病和营养不小儿常见病4良等则胸围较小五、囟门后囟门关闭时间在出生后24 个月内(部分出生时已闭);前囟门关闭时间在1218 个月。囟门早闭并头围明显小于正常者为小头畸形,囟门晚闭及头围大于正常者,见于解颅或佝偻病。六、牙齿小儿出生后510

8、个月开始出乳牙,均属正常范围。一般1 岁时8 个牙,于2030 个月出齐20 颗乳牙,6 岁以后开始换为恒牙,并长出第一恒磨牙,12 岁以后长出第二恒磨牙,至1215 岁长满28 颗恒牙。第三恒磨牙一般在1730 岁长出,称为智齿(智慧齿),也有终生不出者。出牙是一种生理现象,个别小儿有暂时流口水、睡眠不安、低烧、腹泻及爱咬乳头等现象。乳牙出得晚者,牙质欠佳;出牙顺序紊乱见于呆小症、先天愚型、营养紊乱、佝偻病及骨发育不全等疾病。七、呼吸年龄越小,呼5 吸越快。13 个月,每分钟约4035 次,612 个月,每分钟约3530 次,12 岁每分钟3025 次。八、脉搏年龄越小,脉搏越快。新生儿至1

9、 岁,每分钟约160120 次;13 岁,每分钟约120100 次;35 岁,每分钟约11090 次;57 岁,每分钟约10080 次;712 岁,每分钟9070 次。九、血压年龄越小,血压越低。1 岁以上小儿收缩压可按下列公式计算:收缩压年龄280mmHg;舒张压= 收缩压的 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所得的血压数:小儿常见病5mmHg75kpa十、神经、精神(语言)的发育(一)神经发育1由上向下:先能抬头、然后按坐、爬、站、走的顺序发展。2由不协调到协调:新生儿运动是不自主的运动,如吮乳、吞咽等动作。56 个月有眼、手的协调,即有意识的伸手抓物。67 个月有手、腰协调,即伸手取不到东西时能弯腰。

10、3由粗到细:民间将这个动作发展过程总结为“一听二视三抬头,四撑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扶站,1 岁娃娃会走路”。一、小儿用药特点治疗要及时,准确。一生病,即求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因为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发病容易,虚、实、寒、热传变迅速。如不及时治疗,轻病转重,重病转危,终至不治而死亡。小儿急性病较多,如果在病情许可的范围内,比如发热,精神尚可,应急时自己可给予一些退热药物,但病情重、精神差,就不要当“假医生”,速到医院医治为了方便计算,也可采用比例给药,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乳婴儿为成人量1312,幼儿及幼童为成人量23 或用成人量,学龄期儿童用成人量(以上成人量是指一般成人

11、量)。每天分34 次服。丸剂、片剂先研成粉未,调在米汤。豆浆。乳汁或奶粉中内服,昏迷病儿可用鼻饲法给药。小儿用药剂量按年龄大小、体重、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等不同情况适当增减。急性热病剂量相应较大;慢性病,体弱病重儿剂量相应较小。内服中药注意点一是根据疾病的性质确立服药次数。新病、急病需服多几次;慢性病可少服小儿常见病612 次。二是掌握正确的喂药方法。小儿服汤药不能急于求成,婴幼儿可先喂几口药,给予少许甜食或送口果慢慢再喂;对拒服的小儿,可固定头手,用小匙将药液送到舌根部,但汤匙不要太快拿出;切勿捏鼻,以防呛入气管。三是苦味、酸味的药物,可适当加入调味品,如白糖、冰糖等。药后要给予小量温开水嗽口

12、。第四章 常见病证第一节 营养缺乏证营养不良症(疳证)及其治疗(1)积滞伤脾型(疳积初起)。治法:健脾和胃,佐以消食导滞。(2)脾胃虚弱型(多见于1度营养不良)。治法:益气健脾消滞。(3)气血两虚型(疳证晚期)。治法:补气益血健脾。(二)西医治疗1消除病因、控制感染:选用青霉素等药物。2补充各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2,钙剂及铁剂,蛋白质、脂肪。3支持疗法:体质极虚弱、贫血的患儿,可少量多次输新鲜血或血浆,每 1020ml/kg次,每周 1 次,可提高抵抗力,促进食欲。维生素缺乏症及其治疗(一)维生素A 缺乏症及其治疗维生素A 缺乏时主要症状有眼部症状:如夜盲症(或晚上视力差)、目赤多泪,结膜干

13、燥症(常有眨眼及畏光)、角膜软化(开始角膜失去光泽,继则发生混浊),继之会引起失明。皮肤粘膜症状:皮肤干燥脱屑、搔痒、角化、毛发干脆、稀少、前囟隆突。维生素A 缺乏症的小儿由于饮食中长期缺乏维生素A,如脂肪、肉类、肝脏、蛋黄、肾脏、胡萝卜、菠菜、西瓜、西红柿等而小儿常见病7引起。3护理。(1)保持两眼清洁、滴鱼肝油或金霉素眼膏。(2)出生后一月即可加浓缩维生素A、D 滴剂,每天服1 滴,2 个月服两滴,3 岁以后可用鱼肝油丸(3)注意添加含维生素A 的辅食。维生素功用及来源见表22,参见第22 页。(4)注意因维生素 A 过量而引起维生素 A 中毒。(二)维生素B1 缺乏症及其治疗维生素B1

14、缺乏症一般症状表现为:烦躁,夜啼,食欲减退,软弱无力,吐奶,尿量减少,多睡少醒,水肿,或心力衰竭。3其他疗法。(1)孕妇不宜以精细米作主食,宜适当加维生素B1 丰富食物如豆类、花生、新鲜蔬菜等。(三)维生素D 缺乏症(佝偻病)及其治疗本病是一种常见的婴儿慢性营养不良疾病,由于维生素D 缺乏而引起。症状是多汗,夜惊、肌肉松驰,枕后脱发圈,前囱晚闭,出牙迟。重症有骨骼发育障碍,如颅骨软化,方颅、肋骨串珠,胁隔沟(赫氏沟),及手镯,脚镯,会坐以后脊柱后弯,下肢呈“O”型或“X”型腿、鸡胸。多发生在3岁以内的婴幼儿。中医认为,本病是由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而致。由于孕母脾胃虚弱,呕吐,或营养失调,在户外活

15、动少,光照不足,或只以乳类和淀类食品喂养,均可致脾胃两虚而出现上述症状。2西医治疗。一般口服维生素D500010000 单位,活动期,骨质变化明显者,每天小儿常见病81000020000 单位;1 个月后改为预防量,每天口服500 至1000 单位。腹泻病孩,可用维生素D330 万单位或维生素D240 万单位。每月肌注1 次(最多连用3 次),并同时给予适量的钙剂,维生素C、B1、A 等辅助药物,对改善症状,促进骨骼发育是有益的。3其他疗法。(1)改进喂养方法,在日光下活动。婴儿手足搐搦症及其治疗本病又称维生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或称低钙性惊厥症。见:突然惊厥,每天数次至数十次,每次持续数秒或

16、数分钟,惊厥可全身对称,也可以限于一侧,或局部有抽搐,喉头痉挛,呼吸困难,青紫,严重可引起窒息至死,惊止后,精神如常。较大病儿可见手足搐溺,手腕弯曲,手指伸直,拇指贴近掌心如“鸡爪样”,下肢则见足趾强直,而脚底略弯如“芭蕾舞样足。”本病多发生于1 岁以内的婴幼儿,6 个月内婴儿可有颅骨软化症。2西医治疗。(1)急救措施:惊厥时急按压人中,合谷、涌泉;用苯巴比妥纳58mgkg次,或安定0103mgkg次,肌注;10水合氯醛410ml 保留灌肠;如果喉头痉挛,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术。(2)钙疗法:缓慢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于10葡萄糖20ml 中,每日12 次,抽搐停止后,改为口服10

17、氯化钙510ml(先用糖水稀释510 倍,以免刺激胃粘膜),每日3 次,35 天后,可改用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3)维生素D 疗法:剂量用法见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4)佝倭病使用维生素 D 治疗前几天,或同时给予钙剂治疗。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小儿常见病9上呼吸道感染及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是指从鼻腔到环状软骨下端部位的鼻、咽、喉的粘膜炎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本病属中医感冒、咳嗽、乳蛾、喉痹等范畴。临床主要表现常有鼻塞、流涕、头痛、咽痛、咳嗽或有发热等症状,或扁桃体红肿、化脓。婴幼儿常可出现呕吐。腹泻,一时性高热,抽搐等兼证。中医认为小儿稚阳稚阴之体,脏腑娇嫩,肌肤薄弱、防御外邪能力差,加之不知

18、自理,寒热失调,六淫之邪乘机入侵,从皮毛或鼻孔最先罹患,故表现为上呼吸道的症状。现代医学认为小儿由于上呼吸道解剖的特点,易为病毒或细菌感染,加之免疫功能不足,常有反复出现的现象。可为支气管炎,支肺炎,急性肾炎,风湿热,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麻疹、风疹、幼儿急疹水痘、脊髓灰质炎等)的前驱期。急性支气管炎及其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并伴有外感症状,是小儿呼吸道常见疾病。本病属中医咳嗽范畴。主要临床表现为初起干咳,后有痰,一般无发热,但婴幼儿可有发热气促、呕吐。肺部听诊一般无异常,但可有少许干性啰音或散在性湿啰音。X线检查肺部纹理增粗。病程510 天可痊愈,少数病儿病情反复可致成慢性支气管炎

19、。中医认为本病以咳嗽为主,与肺关系至大,肺为娇脏、主宣降、合皮毛。外感风寒或风热,使肺气闭郁,失其宣降作用,则咳。故辨证施治应注意风寒或风热之分。西医认为本病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传染病后(如麻疹、流感、百日咳等),病原多为病毒,部分为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流感杆菌等。肺炎及其治疗小儿常见病10肺炎是以发热、咳嗽、气促、鼻煽为主要症状的小儿呼吸道常见病。属中医风温、咳喘、肺炎喘嗽,马脾风等范畴。临床表现示病情轻重而不同,轻者只有轻度发热、咳嗽、气促、痰稀薄、轻微鼻煽;重者烦躁不宁、喘憋、呼吸时呻吟、浅快、鼻煽、三凹征、口唇及指甲青紫、或嗜睡萎靡,面色发灰、心衰、惊厥等。中医认为外感邪热或其

20、他疾病所致,使邪热入里、化热生火、炼液成痰、痰阻气道、肺气痹阻,可表现为喘咳、痰鸣、气急、鼻煽等证。若邪陷心肝则可出现神志障碍、谵妄、惊厥、抽风;入营动血,则又见吐血,皮肤瘀斑等症,及至心气内亏,心阳不振,即见暴脱之征。西医认为本病因感染细菌、病毒、支原体所致,故出现不同类型的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及其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炎,临床特点除急性支气管炎症状外,还有喘息表现及反复发作。多见于3 岁以下虚胖儿。患儿有湿疹或其他过敏体质史,部分病儿可发展为典型支气管哮喘病。本病属中医咳喘、哮喘范畴。临床表现:初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热不高,咳嗽,不咳时喉部常听到痰鸣。哭吵、烦躁时咳喘加

21、剧可伴哮喘性呼吸困难,喘呜甚响。肺部听诊呼气延长以哮呜为主,吸气时可闻湿性啰音。中医认为本病因肺脏受累,失其清肃、宣降功能,气道受阻,痰气搏击则为咳为喘。西医认为病儿原有过敏素质,加之上呼吸感染,致支气管痉挛或狭窄,适成呼吸困难所致。支气管哮喘及其治疗支气管哮喘为小儿常见的一种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发作性哮呜、气喘为主,伴有咳嗽、痰涎为特征的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发病率最高。本病由于以哮鸣或气喘为主,故属中医“哮证”或“喘证”范畴,由于哮必兼喘,故一般统称“哮喘”。临床表现:有反复发作史,具发作性特点,起病急,小儿常见病11喉中哮鸣,气喘痰壅,咳嗽胸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如以后逐

22、渐平复,则为轻证。如持续不解,甚至出现张口抬肩、面色灰青、肢冷汗出、面目浮肿、脉微弱欲绝,则多为险逆之证西医认为本病是一种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多有家庭史或个人过敏史,外因以气候突变、饮食生冷,或多种致敏原如尘埃、花粉、细菌、螨,或鱼、虾、蟹等。其病理基础为过敏原引起支气管痉挛,粘膜水肿和粘液分泌增多,使毛细支气管管腔变窄,造成阵发性呼吸困难,呼气有哮鸣音,呼气延长。(二)西药治疗1急性发作期。(1)抗菌素:合并感染者可选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或根据痰涂片培养菌种药敏结果选用抗菌素。有怀疑病毒感染者可用聚肌胞,1 岁以上2mgd 肌注,连用2 天。(2)止喘药:不论寒证热证可选用13

23、 种。氨茶碱:25mgkg次,日三次口服,如夜间发作可加服1 次。如喘甚,可用23mgkg次加10葡萄糖250 毫升静滴,速度宜慢。舒喘灵:01mgkgd,分三次口服。盐酸肾上腺素:2 岁以上02ml,2 岁以下01ml,皮下注射。赛庚啶:对反复易感冒流涕病孩尤宜,可与舒喘灵合用,025mgkgd,分23 次口服。肾上腺皮质激素:多用于喘憋严重和持续发作。用地塞米松0105mgkgd,一般最好配合抗菌素静滴,用12 天,症状缓解后改口服,或即停药,或用强的松12mgkgd,分三次服。酮替芬:00801mgkgd,分早、晚服,连续3 个月。(3)止咳化痰药:可选用氯化铵或碘化钾等。(4)超声雾化

24、吸入:庆大霉素1 万单位,地塞米松1mg,2糜旦白酶1mg,每小儿常见病12天12 次。第三节 消化系统疾病口炎及其治疗(一)鹅口疮及治疗本病证是口腔、颊粘膜,舌上有白色如乳块样白屑,有流涎,拒食、烦躁等症。本病为婴儿常见的口腔疾病,因为白色乳块样白屑酷似鹅口,故称“鹅口疮”,如果治疗不及时白屑可蔓延至咽喉。食道、气管,影响呼吸与吮吸,也可出现危候。中医认为本病与心脾积热和虚火上炎有关,多见于体弱及营养不良等慢性病婴儿。西医认为本病为口腔粘膜感染白色念珠菌,或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而引起菌群失调。2西医治疗:(1)用1龙胆紫或10硼砂甘油外搽,或用冰硼散、双料喉风散、西瓜霜等外搽局部。(2)必要

25、时口服制霉素及维生素 B2。(二)口腔溃疡(口疮)本病主要为口腔粘膜,舌面、舌尖、齿龈或上胯出现大小不等黄白色如豆粒样溃疡点,流涎,易出血口臭。可分为溃疡性口炎或疮疡性口炎二种。本病常见于小儿,维生素缺乏、营养不良、急性传染病等,可为诱因。中医认为:由于小儿脾胃、心经有热,或阴虚火旺引起。西医认为,本病主要由于梭状杆菌与文森氏螺旋体混合感染、维生素B2缺乏等引起。1中医辨证治疗:本病多为脾胃有实热或虚热,所以在治疗上,以清泻心脾小儿常见病13积热、滋阴降人为主,多加入山桅子,木通、竹叶、连翘,或六味地黄丸(汤)为主。2西医治疗。(1)大量维生素B2、维生素C,增加营养。(2)注射青霉素控制感染

26、,严重者输血少量。(3)外治法:局部可用3双氧水或2硼酸水洗净后,涂冰硼甘油或碘甘油。厌食及其治疗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期食欲不振,食量减少,不思饮食,甚至拒食,而精神状态较正常的一种常见病症。(二)西医治疗1补锌:体内微量元素锌缺乏,可降低小儿食欲,产生厌食症。常用葡萄糖酸锌或硫酸锌片等制剂,4 周一疗程。2多酶片0306 克次,每日3 次,饭后服。(三)其他疗法:1推拿疗法(见外治法)。2捏脊疗法(见外治法)。呕吐及其治疗呕吐无年龄和季节的限制,但以婴幼儿较多见,夏秋季节较易罹患。中医认为小儿呕吐病因,多由于伤食、胃热、胃实、肝气犯胃,惊恐等引起。西医认为:呕吐原因:肠运功能紊乱,比如急性肾炎

27、,肠梗阻等;感染性疾病;如腹膜炎,阑尾炎,急性传染性肝炎,猩红热,肾盂肾炎、百日咳痉咳期;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肺炎,腹膜炎、肿瘤等;中毒;精神及周期性呕吐。腹痛及其治疗腹痛是小儿常见症状,是指胃脘以下脐之周围及小腹疼痛为主要的病证。小儿常见病14腹痛的范围很广,是许多内外科疾病均可见的症状。婴儿不会诉说腹病。只会啼哭,较大儿童虽能诉述疼痛,但往往不能正确表达腹痛部位,因此如在小孩诉说腹痛或表现为突然啼哭,时作时缓,弯腰捧腹,双眉紧蹙时,最好能就近诊治,以免贻误病情。中医认为,腹痛多为感受寒邪,乳食积滞,脏气虚冷,或气滞血瘀为发病因素,病机一般为气滞不通,不通则痛,痛久则生瘀。腹痛的性质,暴痛者

28、多实,久痛者多虚;剧痛而拒按者多实,隐痛而喜按者多虚;食后痛甚者多实,得食痛减者多虚;热敷痛甚者多实,得热痛减者多虚;痛时走窜而无定处者力气滞,痛如针刺而固定不移者为血瘀。中医一般指无外科急腹症指征的小儿腹痛。西医对腹痛分别较细致,一般分为腹内、腹外、及外科性三类,各类存在不同的临床表现,分为肠蛔虫病、胆道蛔虫、急性阑尾炎、肠套叠、呼吸道感染。(一)中医辩证治疗本病多以感受寒邪,伤食,或者脏腑虚寒为重要病因。因此,治法多以温散寒邪、消食导滞、温中补虚或者活血法瘀等为主,使气机宣通,血脉流畅,则“通则不痛”而达到止痛目的。1腹部中寒。2乳食积滞。3脏腑虚冷。4气滞血瘀型。小儿肠炎及其治疗本病症见

29、大便次数增多,及粪质稀烂或呈水样,蛋花样或有粘液,不消化食物残渣。本病多发生于3 岁以下小儿,以秋冬季多见,很少有便脓血出现,严重者可有呕吐咖啡样物,抽搐昏迷,脱水,酸中毒,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中医认为:本病多为饮食不当,加以外感风寒,湿热,或病后体虚,脾虚,肾虚等原因引起。西医认为:本病多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感染性细菌多为小儿常见病15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病毒的多为轮状病毒;非感染性因素多为饮食体质因素或食物过敏等引起。(二)西医治疗1轻度腹泻。(1)以调节饮食为主,无需禁食,每天喂乳时间可适当缩短,人工喂养者可稀释牛奶,或给米汤,由少量开始,慢慢恢复正常食量。停食不易消化和易伤肠胃的食

30、物。(2)治疗肠道外感染病灶。(3)可用助消化及收敛药物,如胃蛋白酶,鞣酸蛋白,乳酶生等。(4)口服补液: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口服补液盐(ORS)配方,少量多次饮服。配方如下:葡萄糖粉(含结晶水)22 克,氯化钠35 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 克开水至1000 毫升(临床上宜将上述配方的半量开成500毫升溶液以免造成浪费)。2重型腹泻。(1)如呕吐,腹泻明显者,应禁食6 小时待脱水纠正后,才逐渐恢复原来饮食。(2)控制感染:细菌感染者,痢恃灵510mgkgd,分4 次口服;氯霉素2550mg/kgd(早产儿,新生儿不超过25mgkgd),分4 次口服。百炎净(即复方新诺明,50mg/kgd,

31、分2 次口服。庆大霉素1 万kgd,肌肉注射。病毒感染者可根据辨证论治方法,采用中药治疗。(3)液体疗法:轻度失水:减轻体重5,第一天补液量100200mlkgd,静脉滴注。中度失水:减轻体重10,第一天补液量为120150mlkgd,静脉滴注。重度失水:减轻体重10以上,第一天补液是为150200mlkgd,静脉滴注。(4)补钾:有尿者或输液后见尿则补钾,可选用10氯化钾,每100ml补液中,不能超3ml。滴速宜慢!切忌未稀释直接静脉推入。能口服者,尽量口服,能小儿常见病16进食者即停钾。3迁延型腹泻:腹泻迁延日久,多与脾胃功能及肠道内菌群失调有关。(1)扶持正常肠道细菌,可用乳酶生(不能与

32、抗菌素同用),维生素(可扶持大肠杆菌生长)。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及复合维生素B,叶酸等。(2)补充适当营养,必要时可输同型血浆或鲜血。(三)其他疗法1敷法:吴茱萸20 克,丁香3 克,胡椒30 粒,研末,每次用药末25克,调植物油,敷于脐部,外以胶布固定,每天换一次,用于伤食风寒和脾虚泄泻。2推拿疗法:常用手法:运脾土,侧推大肠,运腹,揉龟尾。热泻(包括伤食)上三关,退六腑,推天河水。虚寒泻加揉脐,炙龟尾,手掌搓热后按脐。第四节 循环系统疾病心肌炎及其治疗 主要临床表现:心悸、气短、胸闷、心前区痛、乏力头晕。新生儿可体温不升,乏力、拒食或呕吐、气促、鼻煽、青紫,易误为肺炎。严重者可出现

33、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第五节 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感染及其治疗泌尿系统感染一般指肾盂肾炎、膀胱炎和尿道炎。感染途径有三个方面:即尿道上行感染、血行感染或经淋巴通道感染。病原菌以大肠杆菌为多见,其次为变形杆菌、产气杆菌、葡萄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主要为血行感染。临床典型病例以尿频、尿急、尿痛、尿浊或血尿,或伴有发热;起病急为特点。好发年龄为2 个月至2 岁婴幼儿,女孩较多见。临床表现:1急性期:起病急,婴儿有高热,偶发惊厥、面色苍白、烦小儿常见病17躁、食欲差、有呕吐、腹泻等肠胃症状,童有寒战发热、尿频尿急、尿痛、尿浊或血尿。2慢性期:间歇发热、面色苍白、精神差、消瘦,晚期可出现高血压、尿毒症

34、。3尿常规化检:镜检白细胞增多,尿蛋白及管型可偶见,尿培养可找到细菌。菌落计数:每毫升菌落大于10 万有诊断价值,1 万至10 万为可疑,少于1 万可能为污染。4血液化验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加,病程迁延者常有贫血。本病中医认为因湿热秽浊之邪毒郁于肝胆,流注下焦,侵犯膀胱所致,属于中医“淋症”、“腰痛”、“下焦湿热”等范畴。(二)西医治疗1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多饮水,维持营养;呕吐、高热者对症处理。药物治疗:(1)磺胺药:是初次感染首选药。常用磺胺异恶唑(SIZ)0105gkgd,分34 次口服,或磺胺甲基异恶唑(SMZ)005gkgd,分2次口服,多与增效剂甲氧苄胺嘧啶(TMP)联合使

35、用。服时多喝水,加服碱性药物,肾功能不全时慎用。一般疗程不超过2 周。(2)映喃啶:310mgkgd,分34 次口服,对大肠杆菌效果显著。(3)根据尿培养细菌种类选用敏感药,慢性者联合治疗或轮换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及其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全称应是“急性出血性肾小球肾炎”,又简称急性肾炎。临床以浮肿、少尿或血尿、高血压或尿毒症的主要表现。以38 岁发病最多。本病预后良好,但有少数转为慢性。肾病综合征及其治疗小儿常见病18该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特征为全身明显浮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简称“肾病”。第六节 造血系统疾病贫血及其治疗西医治疗临床上西医把贫血分为:1营养

36、性贫血。(1)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由于缺铁所致,多见于6 个月至两岁小儿。治法:改善饮食;增加蛋黄,肝类、疏菜、水果等。铁剂治疗:用硫酸亚铁003g/kgd,分3 次口服,或用25硫酸亚铁合剂(硫酸亚铁25 克,稀盐酸29 毫升,葡萄糖125 克加水至100毫升)。12m1kgd,分3 次口服,加维生素C 助铁吸收。早产儿及低体重儿自2 个月后可给少量铁剂预防。严重者可输血。(2)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为乳儿期常见,主要缺乏维生素B12 和叶酸所致。治法:改进营养:给足量维生素C,必要时输血。有神经系统症状者以维生素B12 治疗为主,用01mg 肌注,每日或隔日1 次,共1 个月左右,以后改每周

37、12 次,至血象恢复,神经系统症状消失。叶酸每日520mg,分23 次口服。有震颤者,给少量镇静剂及维生素B6。预防及积极治疗继发感染。2感染性贫血。由多次反复或长期感染寄生虫引起,小儿期多见,贫血原因为骨髓受抑制,铁小儿常见病19的吸收、利用受阻,红细胞寿命缩短。第七节 神经系统疾病癫痫及其治疗癫痫是小儿常见的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各种形式的抽搐发作,发作后一如常人。长期反复发作影响智力发育。临床表现:呈多形式的抽搐动作或神志、运动障碍:(一)大发作。突然昏仆,不醒人事,四肢强直,握拳,肌肉及颜面抽动,两目上视,口吐白沫,或作各种,怪叫声,数分钟后清醒。持续数小时以上者称癫

38、痫持续状态。(二)小发作。突发短暂意识丧失,两目凝视、动作语言中止,不昏仆,不抽搐,一般不超过30 秒种即恢复如常。(三)肌阵挛发作。仅某肌或肌群的收缩、抽动、屈伸、无意识障碍。(四)要儿痉挛症,是多在1 岁以内婴儿发作的一种肌阵挛症。发作时头及躯干前屈,上肢前伸或屈曲内收,下肢屈曲至腹,握拳、两眼斜视或上翻,经数秒钟后缓解,但数秒钟后再发抽搐,呈一连串发作。(五)局限性发作。1局限性运动性发作:突发性一侧肢体远端抽搐,或手指、足趾、口角、眼睑,亦可扩展至半身,或突然语蹇,不能表达意思。2局限性感觉性发作:发作时有感觉异常(麻、痛、针刺、烧的)或特殊感觉(视、听、嗅)异常。3局限性精神症状发作

39、:为记忆障碍,幻觉、错觉、失语,或其他功能紊乱。小儿常见病20第五章 寄生虫病第一节 蛔虫病为小儿常见寄生虫病。成虫寄生于小肠内,但幼虫在迁移期可引发肺、肝病变,亦可并发肠梗阻、胆道蛔虫症,蛔虫性阑尾炎及腹膜炎等急腹症。第二节 蛲虫病蛲虫病是常见的小儿大肠寄生虫病。因食入常有蛲虫卵的食物所致。流行广、无季节性。以肛门周围及会阴部瘙痒为本病特征。临床表现:肛门或会阴瘙痒,引起失眠、遗尿或手淫。晚间入睡后,可在肛门及会阴部找到白色细小线状的蛲虫。治疗家庭成员或集体生活的儿童患者应一起治疗,才能彻底根除。衣服、被单煮沸,不穿开裆裤睡觉,烧虫寿命2030 天,如无重复感染,可自愈。(二)西医治疗1呱嗪

40、(驱蛔灵)5060mgkgd,分2 次口服,710 天,以后每周服2 日,共服4 周。2龙胆紫001/岁,最大量不超过01g,分3 次饭前口服,连眼37 天。必要时可重复2 个疗程。有肠胃病。心脏病、肝肾病者禁服。3扑绕灵:57mgkg(最大量150mg),睡前1 次服,必要时隔2 周重复服用。该药能将粪便染成红色。4烧虫软膏或栓剂:肛门局部应用。5每次便后,洗净肛门,用 2降汞软膏或 10氧化锌油膏涂沫。第三节 钩虫病小儿常见病21本病是由于钩虫寄生于小肠而引起,小儿多见,南方较北方感染率高。以胃肠功能紊乱、怪异嗜癖、贫血、营养不良为主要表现。临床表现:有接触粪便泥土或生饮生食史。轻者可无症

41、状,一般以贫血为主,乏力、面苍白、食欲差,或有异嗜癖,幼虫侵入皮肤发痒,可出现皮疹与尊麻疹,幼虫经肺可引起咳嗽或气管炎。第六章 传染病第一节 细菌性传染病百日咳及其治疗由百日咳嗜血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接触飞沫传染病,5 岁以下小儿多见,患病后有持久免疫力。因病情长,可持续23 个月,故名百日咳。临床以间歇发作,连续不断的痉挛性咳嗽,最后伴有特殊的鸡鸣样的吸气为其特征。(二)西医治疗1一般疗法:宜多户外活动,避免着凉,减少不良刺激因素,如煤气,烟味,紧张等。饮食富于营养,咳呕后要补食,酌情用镇咳及镇静剂。夜间用鲁米那或冬眠灵、非那根各1mg/ky/次。2抗菌素:用于起病头两周,晚期无效,用药710

42、天。红霉素、氯霉紊、氨节青霉素均可选用。3顶防:隔离病儿40 天;满5 个月婴儿应用百日咳疫菌进行自动免疫,如遇百日咳流行,有接触者,立即加强注射1 次。猩红热及其治疗是由乙型溶皿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好发于28 岁儿童,以空气飞沫传播,冬春发病率高。临床以发热,咽峡炎,全身猩红色皮疹和疹退小儿常见病22后明显皮肤脱屑为特点。症状与体征:潜伏期17 天,起病急骤,发壮热烦渴,咽红肿,部分扁桃体有白色渗出物,颈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发病12 天内出现猕漫性猩红色鸡皮样皮疹,疹间皮肤充血,压之褪色,皮肤皱折处可见线状疹(帕氏线),口周苍白圈,早期可见白色杨梅舌,疹后34 天形成红色杨梅

43、样舌。病后一周左右,皮疹消退,表皮脱屑,手掌足底可呈大片状脱落。(二)西医治疗1青霉素25 万至5 万U/kg/d,分两次肌注,710 天。2青霉素过敏者改用红霉素4050mgkgd,分4 次口服,710 天。有脓毒并发症者,抗菌素应用至病灶治愈为止。3一般隔离7 天,有化脓性并发症者,隔离至并发症痊愈,卧床休息,多饮水。流质饮食,大儿童用温盐水含漱,每天数次,病后23 周查尿常规,注意肾损害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细菌性痢疾及其治疗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节,由于饮食不洁所致。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及便脓血为特征。(二)西医治疗急性菌痢抗菌疗程不短于一周。慢性菌痢采用间歇疗

44、法,即用药710天,休息4 天后,重复4 天,休息4 天再重复治疗4 天,全程26 天。1复方新诺明:50mgkg/d,分2 次服。2氯霉素:2550g/kg/d,分4 次服,可与磺胺增效剂合用,效果较好,须密切检查血象。3呋喃唑酮(痢特灵)810mgkgd,分34 次服。小儿常见病234新霉素:50100mg/kg/d,分4 次服。5对上药物疗效不佳者,可改用多粘菌素E、卡那霉素或巴龙霉素。6慢性菌痢加用保留灌肠,每疗程712 天。用1呋喃西林20mg/kg/d,每日1 次。或用3黄连素及025奴佛卡因每次1020ml,每日1 次。7高热者用枕部冰袋,酒清擦浴或低温盐水灌肠等物理降温,或服阿

45、斯匹林,复方阿斯匹林或复方氯丙嗪等药物降温。8镇静与止痉:用鲁米那、复方氯丙嗪及水合氯醛等交替使用。9液体疗法: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平衡。10中毒型菌痢对症治疗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及脑水肿。伤寒与副伤寒及其治疗由伤寒及副伤寒杆菌(沙门氏菌属)所致的肠道传染病,病后可产生持久免疫。为夏秋季多发病。临床表现,婴幼儿的伤寒多不典型,发病较急,发热,头痛,厌食,腹泻。起病第12 周,可见咳嗽、咽红、上呼吸道炎症状,发热病程长短不一,病情多较轻。学龄儿童伤寒患者与成人相似,持续发热,呈稽留、纳呆便秘、表情淡漠、玫瑰皮疹、腹胀、舌苔厚腻、肝脾肿大。副伤寒病程短,症状轻,预后好,婴幼儿多见,主要表现有三

46、型:急性胃肠炎型起病急,病程短,呕吐、腹泻、腹痛、高热。伤寒型临床表现与伤寒接近。败血症型多为新生儿和婴儿,发病急、高热恶寒、恶心呕吐、精神萎靡或有脑膜刺激征,新生儿多发生黄疸。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及其治疗是脑膜炎双球菌所致的化脓性脑膜炎,简称流脑,由呼吸道传染,冬春多见,15 岁以下儿童多患。临床表现:潜伏期17 天,起病急,高热、头痛、烦躁,小儿常见病24喷射性呕吐,皮肤有出血点,或有脑膜刺激征。婴儿则表现嗜睡或易惊等精神异常。尖叫,两眼凝视,或见惊厥,拒乳,皮肤出血点,颈有抵抗及脑膜刺激征。结核病及其治疗第二节 病毒性传染病麻疹及其治疗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疹性呼吸道传染病。自从推广麻

47、疹减毒疫苗接种后己少见流行。如无并发症一般预后良好,本病大都有终生免疫。典型病例有接触史,经1011 天潜伏期,前驱期34 天后,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充血,流泪,怕光,食欲差。发病第三天在颊粘膜近第二臼齿处有麻疹粘膜斑。出疹期:35 天,高热,在耳后及颈部开始出现玫瑰色斑丘疹,急速蔓延全身。疹大小不一,可融合成片,皮疹间皮肤正常,扪之碍手,压之褪色。恢复期:皮疹出透后逐渐消退,热度下降,皮肤可见麦麸脱屑,留存棕色班痕至34 周消失。幼儿急疹及其治疗本病是婴幼儿常见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临床以急起高热,热退疹出为特征。因多见于乳幼期,形态与麻疹相似,故中医称“奶麻”、“假麻”。西医称“婴儿玫瑰

48、疹”。本病多见于2 岁以下婴幼儿,急起高热,持续23 天后,热退,皮肤出现红色小疹点,躯干多,疹退后无脱屑,无留色素沉着,全过程精神均良好。白血球总数减少,分类淋巴细胞增高。(二)西医治疗1高热时可用退热药。2高热惊厥可用镇静药物对症处理。小儿常见病25凤疹及其治疗风疹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较轻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临床以全身出现淡红细小皮疹,伴耳后、枕部和颈后臖核(淋巴结)肿大为特征。中医称:风痧”,又因与真痧(麻疹)不同,故又称“野痧”。本病发于冬春二季,以5 岁以下小儿多见。初起轻度发热,咳嗽、流涕,发热当天或第2 天即同出疹,约1 天内布满全身。疹点淡红细小,疹退后无明显脱屑,无色素沉着。耳后、枕部、颈后淋巴结肿大,有压痛。出疹3 天后可检出病毒中和抗体、补体结合抗体及血凝抑制抗体;7 天后可于鼻咽分泌液中分离出病毒;白细胞总数降低,分类淋已球增高。水痘及其治疗水痘是由于感染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疱疹性传染病。为儿童时期传染性非常强的疾病。由飞沫传染,易引起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冬、春季。任何年龄均可传染,以14 岁多见。从发病前一天至全部皮疹结痂期均有传染性。可获终生免疫。临床表现:病前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