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禮記卷十八前言:本篇記述學習的功用、方法、目的、效果,並論及教學為師的道理,與大學發明所學的道術,相為表裏,故甚為宋代理學所推崇,以為禮記除中庸、 大學之外,唯學記、 樂記最近道。按:本篇談親師敬業,是學者初入學時不可不知的事,比較大學所談深奧的理論方法,更切於實用。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謏文,不足以 動眾;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易解:引發思慮,廣求善良,只能做到小有名聲,不足以感動群眾。親自就教於賢者,體念遠大的利弊,雖能夠感動群眾,仍然不足以教化人民。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風俗習慣,一定要從教育入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
2、,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兌命曰:念終始典於學。 其此之謂乎!易解:雖然是質地美好的玉,如果不經過琢磨,也不能成為有用的器皿;人雖然自稱是萬物之靈,如果不肯學習,也不會明白做人處世的道理。所以古時候的君主,建設國家,管理人民,都是以教育為最優先、最重要的工作。 尚書兌命篇說:要自始至 終常常想到學習。就是這個意思。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兌命曰:學學半。 其此之謂乎?易解:雖然有好菜擺在那裏,如果不吃,也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雖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義理),如果不去學習,也不能
3、知道它的美好可貴。所以說:學習過後才知道自己的學識不夠,教人之後才發現自己的學識不通達。知道不夠,然後才能反省,努力向學。知道有困難不通達,然後才能自我勉勵,發奮圖強。所以 說:教與學相輔相成的。 尚書兌 命篇說:教別人能夠收到一半學習的效果,教 學互進。是這個意思。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 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進者說服,而 遠者懷之,此大 學之道也。 記曰:蛾子時術之。 其此之謂乎學。易解:古時候教學的地方,一家中設有私塾,一黨中設有庠(五百家為
4、黨),一個遂中設有序(一萬兩千五百家為遂),一國之中設有太學。每年都有新生入學,隔年考試一次。入學一年之後,考經文的句讀,辨別志向所趨;三年考察學生是否尊重專注於學業,樂於與人群相處;五年考察學生是否博學篤行,親近師長;七年時考察學生在學術上是否有獨到的見解,及對朋友的選擇,這時候可以稱之為小成。九年時知識通達,能夠觸類旁通,遇事不惑而且不違背師訓,就可以稱之為大成。這時候才能夠教化人民,移風易俗,然後附近的人都心悅誠服,遠方的人也都來歸附。這是大學教育的方法與次第。古書說:螞蟻時時學習啣泥,然後才能成大垤。就是這個意思。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也;夏
5、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視學,遊其志也;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倫也。記曰:凡學,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謂乎。易解:大學開學的時候,學生都穿著禮服,以蘋藻之菜祭祀先聖先師,表示尊師重道;先練習詩小雅及鹿鳴 、四牡、 皇皇者華三首詩歌,勸勉學生以蒞官事上之道;擊鼓召集學生,正式打開書篋(書包),希望學生以謙遜謹慎的態度學習;夏楚兩物(教鞭)是用來警惕鞭策學生,收到整肅威儀的效果;夏天的大祭(天子祭天)未實施以前,天子、諸侯不急著到學校去視察,為的是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發展志向;教師常常觀察學生,但是並不輕易發言,等到適當的時候再加以指導,是要使學生自動自發
6、(論語述而:不 憤不啟,不悱不發);至於年幼的學生,只聽講而不能髮發問,是因為學習要按照進度順序(次第)進行。這七項是教學的大道理,非常重要。古書說:凡學習做官,領導人民,先學習管理事情,要作一個讀書人先學習立志。就是這個意思。 (志者存心也,志 氣志氣,志者 氣之導,心之引也。 )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 學。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樂學;故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息焉,遊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 兌命曰:敬孫務時敏,闕修乃來。其此之謂乎。易解:大學施教是講究方法的,是順著時序而教的,如
7、春秋教禮樂,冬夏教詩書,所教授的都有正常的科目,學生下課及放假的時候,也都有指定的研究課業。 (宋人改為: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 句讀略有不同。 )學習要有方法,如果不從操、縵這些小曲學起,指法不純熟,琴、瑟就 彈不好;不從通曉鳥獸草木,天時人事學會譬喻,詩就作不好;不學會灑掃應對,禮節就行不恰當,對於六藝等技藝沒有興致,就提不起學習的興趣。所以君子在學習方面,要藏之於心,表現在外,不 論休息或遊樂的時候,都唸唸不忘,能夠這樣,才能安於學習,親近師長;與同學相處融洽而且信奉自己所學的真理。能夠這樣雖然離開了同學師長,也不會背棄道義。 尚書 說命篇說:恭敬謙順,努力不倦,如此修
8、行便能成功。就是這個意思。今之教者,呻其佔畢,多其訊,言及於 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拂。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由乎!易解:現今之教人者,口裏雖然念著書本,心裏並不通達,故意找些難題來問學生,講一些枯燥無味的名物制度,讓人聽不懂;但求多教,不管學生明不明白。而且教人時沒有一點誠意,又不衡量學生的程度與學習能力;對學生的教導違反情理,學生求學也違逆不順。如此一來,使得學生愈來愈厭惡學習而且憎惡師長;以學習為難為苦,而不明白學習的快樂與好處。雖然課業勉強讀完了,也很快就忘得一乾二淨。教育之所以不能成
9、功,原因就在此。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預,當其可之謂時,不淩節而施之為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易解:大學教人的方法,在一切邪惡的念頭未發生之前,就用禮來教育,來約束禁止, 這就是預備、防 備的意思(古德所謂防患於未然是也)。當學生可以教誨的時候才加以教導,就叫做合乎時宜。依據學生的程度,不跨越進度,不超出其能力來教導,就叫做循序漸進。使學生互相觀摩而學習他人的長處,就叫做切磋琢磨。這四種教學方法,是教育之所以興盛的原因。發!然後禁,則捍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僻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易解:邪
10、惡的念頭已經發生,然後再來禁止,因為錯誤的觀念已經堅不可拔,教育亦難以勝任。適當的學習時期過了才去學,雖然努力苦學,也難有成就。 東學一點西學一些, 卻不按照進度學習,只是使頭腦混亂毫無條理而已。沒有同學在一起研討,切磋琢磨,便落得孤單落寞而少見聞。結交不正當的朋友,會導致違背師長的教訓,不良的習慣,會荒廢自己的學業。這六項,是 導致教育失敗的原因。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人師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 開而弗達。道而弗 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 謂善喻矣。易解:君子已經知道教育之所以興盛的原因,也明白教育之所以衰落的道理,然後就可以
11、為人師表了。所以君子的教化是善於曉喻,讓人明白道理,只加以引導,而不去強迫別人服從;對待學生嚴格,但並不抑制其個性的發展;加以啟發,而不將結論和盤托出。只引導而不強迫,使學習的人容易親近。教師嚴格而不壓抑,使學生能夠自由發揮,得以充分發展。只加以啟發而不必全部說出,使學生能夠自己思考。 (以免阻礙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使人親近又能自動思考,這才是善於曉喻了。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 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就其失者也。易解:學習的人有四種過失容易犯,教導的老師一定要知道。人在學習的時候,或有貪多而不求甚解的毛病
12、,或有得少為足的毛病, (知道一些就滿足了)或有認為太容易,生起輕忽,不認真學習的毛病,或有自我設限,不求進步的毛病。這四種心理都不相同,必需先明白這些心理,然後才能挽救這些缺失。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增長優點挽救過失的。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謂繼志矣。易解:善於唱歌者,能使人沉醉在歌聲中流連不忘,善於教學的人,能使人繼承他的志向而努力不懈。教的言語雖然簡要卻通達曉暢,含蓄而允當,很少用比喻而且容易明白;可算是能使人繼承其志了。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後能博喻;能博喻然後能為師;能為師然後能為長;能為長然後能為君。故師也者,所以學為
13、君也。是故擇師不可不慎也。記曰:三王四代唯其師。 此之謂乎。易解:君子知道求學深淺難易的順序,對於個人的特性差異都能了解,然後方能因材施教。能廣泛地曉喻,然後才有能力作老師;能夠作老師,才能做官長;能做官長,才能作領袖。所以能作一個好老師,就是學作領袖的開始。所以選擇老師不可以不謹慎。古書說:三王(伏羲神農黃帝稱三皇 )四代(虞夏殷周) 對老師的選擇都很慎重。就是這個意思。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是故君之所不臣於其臣者二:當其為屍則弗臣也,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於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易解:求學的道理,尊敬老師是最難做到的。老師受到尊敬,然後真理學問才
14、會受到敬重。真理學問受到尊敬,然後人民才會敬重學問,認真學習。所以君主不以對待部屬的態度來對待臣子的情形有兩種:一種就是在祭祀時,臣子擔任屍的時候,另一種就是擔任君主老師的時候。大學的禮法,對天子授課時,老 師不處於面朝北的臣位,就是為了表示尊師重道。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扣之以小 則小鳴,扣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易解:善於學習的人,老師很安閒,而教育效果反而加倍的好,學生更把功勞歸諸於老師教導有方;對於不善學的人
15、,老師教得很辛苦,效果卻僅得一半,學生反而歸罪於老師。善於發問的人,好比砍伐堅硬的木頭,先從容易下手的軟處開始,慢慢的擴及較硬的節目,時間久了,木頭自然分解脫落;不善發問的人,使用的方法剛好相反。善於回答問題的人,有如撞鐘,輕輕敲打則響應得小聲,重力敲打,則響應的聲音就很響亮,一定要打鐘的人從容不迫,然後鐘聲才會餘音悠揚傳之久遠,不善答問的人剛好相反,這都是增進學問的方法。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易解:自己沒有心得,沒有獨到見解的人,不夠資格作老師。一定要學生提出問題,才加以解答;學生心裏有疑難,沒有能力表達時,老師才加以開導;老師開導了
16、,學生仍然不明白,雖然暫時放棄指導,等待將來也是可以的。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志於學矣。易解:良匠的兒子,想必也能學習補綴皮衣(古代工藝相近);良弓的兒子,想必也能製作畚箕;剛學駕車的小馬,都事先把小馬係在車後,而車子就在馬的前面,讓馬跟著學習。君子觀察這三件事,就可以立定求學的志向了。古之學者,比物醜類。鼓無當於五聲,五 聲弗得不和。水無當於五色,五色弗的不章。學無當於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師無當於五服,五服弗得不親。易解:古時候的學者,能夠分析比較事物的異同之處,匯整成一類,譬如:鼓的聲音並不相當於五音之中的任何一音,但是五音演
17、奏,沒有鼓的調和就顯得不和諧。水的顏色並不相當於五色當中的任何一種,然而五色的配合,沒有水為之調和就無法鮮明。至於學者並不等於政府的任何一種官職,然而任何一種官職,不經過學習就沒有辦事的能力。又如老師,他不是人倫中的任何一種親屬關係,但是任何一種親屬,如果沒有老師的教誨,就不懂得人倫之間的關係了。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 察此四者,可以有志於學矣。易解:偉大的德行,不偏治一種職務;偉大的道理,不局限於一種事物;真正偉大可貴的誠信,不一定建立在山盟海誓上;恒久的四時雖不相同,卻運轉不停,是最準確的守時。如果能了解這四種情形,就可以立志學習偉大了。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
18、;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易解:夏商週三代王者之祭祀河川,都是先祭河而後祭海,河是水的源頭根本,海是河流的歸處,先本而後末,這叫做務本 。荀子的勸學篇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嗟爾君子,無恆安息,靖共 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 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
19、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 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 編之以髮,繫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繫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 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生蟲,魚恬生蠹
20、。怠慢忘身,禍災乃作。 強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溼也。草木疇生,禽獸群( 焉)居,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醯酸而囗聚焉。故言有召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積 水成淵,蛟 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蹞步,無以至千里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蚯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囗囗之
21、事者,無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詩曰:尸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 故君子結於一也。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學惡乎始?惡 乎終? 曰: 其數則始乎誦經, 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為之,人也,舍之,禽 獸也。故 書者、政事之 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 禮者、法之大分, (群) 類之綱紀也,故學至乎禮
22、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禮之敬文也, 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閒者畢矣。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閒則四寸,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傲、囋,非也;君子如響矣。學莫便乎近其人。禮、樂法而不說, 詩、書故而不切,春秋約而不速。方其人之習、君子之說,則尊以遍矣,周於世矣。故曰:學莫便乎近其人。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禮,安特將學雜識志、順詩、 書而已爾, 則(
23、末)沒世窮年,不免為陋儒而已。將原先王、本仁義, 則禮正其經緯蹊徑也。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不道禮憲,以詩、 書為之,譬之 猶以指測河也,以戈( 春)舂 黍也,以錐囗壺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禮,雖未明,法士也:不隆禮,雖察辯,散儒也。問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問也,說楛者勿聽也,有爭氣者勿與辨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後接之,非其道則避之。故 禮恭而後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後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後可與言道之致。故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可與言而不言謂之隱,不觀氣色而言謂之瞽。故君子不傲、不隱、不瞽,謹慎其身。詩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 此之謂也。百發失一,不足謂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謂善御:倫類不通,仁義不一,不足謂善學。 學也者,固 學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紂、盜跖也。全之 盡之,然後學者也。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除其害者以持養之,使目非是無欲見也,使耳非是無欲聞也,使口非是無欲言也,使心非是無欲慮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妤之五色,耳妤之五聲,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權利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君子貴其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