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 时代来临 品牌快跑!消费者强调自我和个性需求的追求,市场日益转向多样化、个性化、细分化和复杂化,企业间的竞争也由规模实力竞争、质量竞争、技术竞争逐步转向销售手段竞争、服务竞争、品牌竞争,中国的消费市场已逐步从“商品消费”进入“品牌消费” 。在“品牌消费”时代,企业能否培育出自有品牌,并塑造成知名品牌,将决定一个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强品牌规划管理与运营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成为企业现代化和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 一、E时代:打造品牌体系!在市场中,如何让消费者识别、记住、忠诚于你的企业与产品,靠的是品牌。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竞争的加剧,一些民族品牌惨遭肢解(不是被抢注商标,就是被收购、被挤垮)
2、,真正发展成名牌的极其有限。一个地区或企业如何去塑造一个强势品牌、知名品牌,是国内企业界面临的迫切问题。 随着品牌消费时代来临,品牌已成为“质量、可靠性的一种不言自明的保证” , 其重要性已超过以往任何时候。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的老板曾经说过的:我们可口可乐哪怕被一把火烧毁,我照样是亿万富翁,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可口可乐”品牌只要没有被毁掉,凭借“可口可乐”这商标就能快速重生。品牌不仅成为企业或产品走向市场、走进消费者的桥梁与纽带,也成为企业抗拒风险、化解风险的利器。纵观发达国家企业塑造品牌之历程,均经历规划培育品牌、发展品牌、经营品牌的三个阶段。品牌规划要素品牌将通过哪些途径去塑造?首先是目标性,
3、即拟定的市场与消费群体。一个企业的品牌战略推展过程,是一个规划、计划与策划的过程。同时品牌的规划、计划与策划必须针对消费者、竞争者及其品牌、产品,要切实避免硬碰硬的对抗。其次,避免品牌仅仅表达固定的产品属性,必须具有较强的延伸能力。因为固定的产品属性只能产生短期的、易于仿效的品牌优势。其三,远景与诉求必须贴近人的心理需求,培育自有品牌,最终目标是塑造强势品牌。只有定位高远,才能成为强势品牌,而强势品牌不仅要表达产品功能,而且要有情感诉求点(能帮助消费者表达自己的情感) 。 强势品牌的生命力都在于打动人心上。如,诺基亚手机强调“科技以人为本” ,吉利剃须刀则宣称自己是“获得得体修面的唯一方法”
4、,海尔强调“真诚到永远”。管理大师简杜克认为,检验一个公司是否真正理解品牌,就是看其所树的品牌是否具有人性化特征,是否具有特定的用户群体,以及象征物。其四,品牌推展措施必须具可操作性。品牌要获得消费者认同乃至倚赖,必先让自己的员工与合作者(包括上下游供应商)认同。世界上不少知名企业为了加强员工的认同度,不仅在战略上策略进行缜密规划,而且还制订许多可操作的规章条例,以便企业内外参照与了解,如联合利华、利顿茶公司等都有精心制作的品牌手册(基本上涵盖了有关品牌的所有问题) ,公司的职员若有疑问就可以在手册中找到答案。美孚公司等则采用定期对员工进品牌内涵考试的方式,以促进员工全面理解自有品牌的内涵,提
5、高对品牌的认知度。其五,品牌的标识要简单明快、通俗易记。总之品牌形象识别系统在技术设计上要具科学性、前瞻性、包容性、系统性。 建立品牌的三要素实施品牌战略的最终目标是创立名牌,一个名牌的创立,均要走过产品和商标相互作用和相互统一的过程。品牌的核心是具有能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质量,因此建立品牌的第一要素是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出消费者“用得放心”的产品。这是企业品牌创立与管理的最基础的工作。 建立品牌的第二要素是企业自身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与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即具有不断地开发产品的实力,以保持品牌的价值增量与企业成长,保持旺盛的品牌生命力。建立品牌的第三要素是靠优质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服务的好
6、坏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与认同度。二、品牌的管理企业创出品牌后,并不能高枕无忧,还需要对品牌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品牌管理应遵循一惯性、差别性、全面性等基本原则。它内涵品牌产品力管理、品牌市场力管理、品牌形象力管理、品牌组织力管理等内容。 怎样才做好品牌管理工作?著名的品牌管理企业奥美广告公司认为管理品牌有如下十大步骤:1、了解产业环境,确认自己的强弱点,决定“核心”生意;2、形成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及可操作的价值观(文化) ;3、建立完整的企业识别,并形成维护管理系统;4、确认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进行品牌定位;5、确定品牌策略及品牌识别;6、明确品牌责任归属,建立品牌机构,组织运作品牌;7、
7、整合营销传播计划及执行,确保品牌与消费者的每一个接触点都能传达有效的信息;8、直接接触消费者,持续记录,建立品牌档案,不断培养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品牌跟踪与诊断;9、建立评估系统,跟踪品牌资产品牌评估;10、持续一致地投资品牌,不轻易改变。品牌能够在市场上脱颖而出,企业必须更新观念,避免只重媒体宣传、促销等短期行为,而要重视品牌的延伸性管理。管理不力,不利于企业树立统一形象、易造成视觉差错。企业在注重培育自己品牌的同时,更应注意保护好自己辛苦创立的品牌。我们许多知名企业就曾因品牌保护不力,出现商标、品牌被别人抢先注册。如云南“红塔山”商标在菲律宾被抢注,北京“同仁堂”在日本被抢注;域名(包括企业
8、名称、商标、注册地点等)也被人抢注,如“五粮液”在加拿大被抢注、 “康佳”在美国被抢注、 “科龙”在新加坡被抢注等等。企业辛辛苦苦创立的知名品牌,因保护不力而被假冒、被人抢注、被人无偿使用或必须向抢注者支付大量金钱,给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品牌管理是对建立、维护、巩固品牌的全过程,是一个有效监管控制及其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的全方位管理过程,只有通过品牌管理才能实现品牌远景,最终确立品牌的竞争优势。品牌的管理与保护工作要素首先是品牌管理的业务团队建设。品牌管理与保护必须基于公司高层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最高管理者(首席执行官或总裁)应该是当然的品牌领袖,是品牌的主要倡导者。其次是品牌管理标准的确立
9、。知名品牌是经过长期的市场竞争被消费者认可的品牌,而不是政府或行政主管部门评出来的。知名品牌无终身,消费者的需求永远是喜新厌旧的,企业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地充实品牌的内涵,品牌才能常青不坠。其三是品牌管理的目标设定。品牌管理的目标有三品牌的增值(品牌创利能力) ;品牌延伸与潜力挖掘(扩大品牌的获利范围) ;延长品牌作用时间(防止品牌随主导产品的过时而失去依托,造成品牌价值的流失和浪费) 。 其四是时时检验品牌。品牌管理的目标在于时时收集与品牌有关的信息,并藉此了解产品及其与消费者的关系,掌握消费者到底是如何认知企业品牌的。 三、品牌的运营 品牌实质上代表着企业对消费者的一贯性承诺。据联合国工业计
10、划署不完全统计,现在全世界有 8.5 万多个名牌,其中 90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市场上销售额在 130 亿美元的大公司约 1000 余家,日本、美国各占 1/3,总数达 662 家。这些世界知名品牌,是与其商品质量联系在一起的。日本战后设立了戴明质量奖,美国于 80 年代设立了马尔科姆鲍尔德雷治国家质量奖,有的国家将 ISO、IEC 标准加上本国编号直接作为本国国家质量标准,这些都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品牌誉满天下”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也为其品牌之路夯实基础。同时品牌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品牌运营必须植根于创新,以创新提升品牌,使品牌更具吸引力与感召力,永葆品牌之生命力。随着企业间的竞争由产品力
11、竞争转向销售力竞争与形象力竞争,品牌运营已从简单的广告投放转向科学管理与运营。 品牌运营基准 品牌定位是品牌运营的基准。当今市场上消费者需求越来越趋于个性化的特征已不可逆转地到来,品牌的科学定位成为品牌能否保持健康旺盛生命力的前提与基础。只有定位准确,才能使企业活动保有一致性,才能使得品牌资产得以有效的积累。同时,消费者才有机会随时随地自然地把自己的相关需求与品牌联系在一起,起到“过滤竞争品牌” , “先入为主”的效果。 品牌运营的目标 品牌蓝图规划是品牌运营的目标。品牌定位的确立使得品牌运营有了基准,但品牌的运营必须有既定发展的方向,即品牌蓝图与品牌发展的远景。品牌运营的策略必须根据品牌蓝图
12、来制定,即要率先进行品牌蓝图的描绘,找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相连的最佳利益共同点。在这方面,现代企业大多借助于广告推广,因为广告就是不断地描绘品牌蓝图并期望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品牌蓝图。基于此,许多企业寻求广告投入的产出比(影响力)最大化而采取外包(交给专业化品牌宣传推介公司运营) 。如“蓝色巨人”IBM 在 1994 年 5 月就将全部 4 亿美元的全球广告费用交给奥美广告公司打理,以求 IBM 品牌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完全一致的特性和源源不断的活力。IBM 的知名度一向很高,给人以稳固、安全、可靠的感觉,但同时 IBM 已深感企业缺乏新品牌迷人的产品特征(顾客对 IBM 品牌的特性与将来发展的方向感
13、到困惑) ,正在失去其消费者。为此,IBM 品牌管理者在品牌运营上采取针对性措施,将全部资源整合交由专业化公司操作。奥美在世界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270 余个分部拥有 7000 名以上的员工,使用当地语言达 20 多种,能提供适应当地文化环境的各种广告策略。IBM 这场品牌运作变革终获成功,1996 年底,IBM 公司年收入高达 759 亿美元,纯利润达 54 亿美元,每股股票从 3 年前的 40 美元飞涨至 175 美元。这种“整合品牌传播”已成为当今企业竞相仿效的运作方式。品牌战略需要打持久战,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们只有视质量为生命,以创新求发展,才能创品牌,创名牌。只有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可信度为管理、运营的切入点,并以完善品牌美誉度为指数,以提高品牌忠诚度为目标,扎扎实实培育品牌,才能使品牌健康稳步地发展,发挥它超值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