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诵清明诗歌、扬民族文化二(1)班清明诗文朗诵主题班会课活动方案一、 活动目的: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课,学生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及风俗。2、学生通过学习和朗诵有关清明节的诗歌,缅怀先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二、 活动过程:1、了解清明节(1) 清明节习俗清明节是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 . 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发达和强固,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了 /五礼/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
2、。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民间广为流传的孟姜女寻夫小曲也有/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百草青;别家坟上飘白纸,我家坟上冷清清。/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些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有否狐兔在穿穴打洞,会否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要去亲临察看。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至于祭扫的日期,各地风俗不同,有的是在
3、清明节的前十天后十天;有的称/前三后三/;有的在清明前后逢/单/日举行;有些地方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2)祭扫烈士墓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形式。一般活动程序是:全体肃立在纪念碑前演讲;全体向烈士宣誓;向革命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奏乐默哀三鞠躬;瞻仰烈士墓;参观事迹展,缅怀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注意的礼仪事项:烈士陵园庄严肃穆神圣,是革命英雄长眠的地方。革命烈士为了我们的今天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我们到烈士陵园举行祭扫活动,首先穿着整洁,要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活动中态度要
4、庄严肃穆,不能在烈士陵园中嘻嘻哈哈,打打闹闹;要怀着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认真观看了解烈士事迹;注意卫生不能在陵园内乱吃零食,乱丢垃圾;不能在陵园内乱跑,行走要按顺序,不破坏青草绿地。 2、朗诵清明节的诗词清明 【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途中寒食【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闾门即事【唐】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也为后人
5、留下了描写清明节的著名诗句: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清明 【宋】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 【宋】王禹俏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寒食上冢【宋】杨万里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郊行即事【宋】程颢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宋】高启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清江引清明日出游【明】王磐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 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三、活动预期效果:希望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让学生学习英雄先烈的革命精神,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品质,做一名有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