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临检室sop.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9058645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检室sop.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临检室sop.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临检室sop.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临检室sop.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临检室sop.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静脉采血(真空采血器法)SOP 文件1. 静脉穿刺前准备 确保穿刺用托盘准备好,内容包括所有采血用具(手套、止血带 、真空采血管、消毒液、棉签等) 。 所有的样本管编号或贴上标签。 请患者准备。做血液检验项目的病人,一般要求采血前禁食 8-12 小时,采血的前一天避免吃高脂肪、高蛋白类食物,避免饮酒。 查看检验单,查对检验单上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等项目与病人是否吻合,耐心检查需要空腹血检验的项目,询问病人是否 8 小时以内没有能量摄入;需要增添项目时先与出具检验申请单的医生联系。 洗手,带上手套,并注意常规防护。 在受试者的穿刺位以上约 58 厘米处,紧紧地系上止血带,但不能太紧以至受试者不

2、舒服, 止血带的捆绑时间不应超过 1 分钟。 嘱受试者握紧拳头,选择合适的血管:当轻压或轻拍时能感觉其回弹的静脉即为合适血管。最常用的选择部位是血管丰富并且血管贴近皮肤表层的肘前区域。 消毒:以穿刺点为圆心,用蘸有碘酒的棉签由内到外螺旋型涂抹,然后用 75酒精棉签脱碘,消毒范围为直径大约 8-10 厘米,注意消毒过的地方不能重复涂抹,在涂抹的过程中棉签必须也要同时旋转。如果手臂皮肤不足够干净的则需重新擦拭。 穿刺部位干燥。 在洁净后不要触摸穿刺部位 。2.静脉穿刺方法真空采血器法真空采血器由真空采血管、采血针(包括直针和头皮采血针) 、持针器三个部分组成。真空采血管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血

3、液的采集和保存,在生产过程上预置了一定量的负压,当采血针穿刺进入血管后,由于采血管内的负压作用,血液自动流入采血管内;同时采血管内预置了各种添加剂,完全能够满足临床的多项综合的血液检测,安全、封闭、转运方便。 将采血针针头斜面朝上,使针与手臂成约 15 度角,使其方向与血管一致。 迅速地刺穿已选定的静脉。 若观察到回血现象,说明针已经准确地刺入血管。嘱受试者松开拳头。 固定采血针确保针头不移动。 待血液自行流入至所需体积血液。顺序:血培养抗凝管干燥试管。 当出现异常时如:病人出汗、面色苍白、晕倒时立即拔出针并急救;操作失败,取得病人谅解,再次进行操作(“对不起,由于的原因需要再取一次血,请原谅

4、” ) 。采样尽量在 1 分钟内完成。 解开止血带。 退针。 请受试人自行轻压棉签 35 分钟。手臂需举至高于心脏水平位置以控制血流。 (如果是有出血倾向患者如紫癜 ,ITP,血液病等要压迫 510 分钟直到无血渗出) 。同时告知病人报告时间。 将真空管颠倒混匀 5-10 次,切勿用力振摇。 迅速把针头放入利器专用容器,针管放入医疗垃圾袋中。将采血管与相应的检验单核对好,编号,分类,尽快送检。 精液常规检查 SOP 1.实验原理记录精液量、颜色、透明度、粘稠度和是否液化。显微镜检查包括精子计数、活动力、活动率、形态。2.标本采集2.1 标本采集前病人准备:必须禁欲(包括遗精和手淫)37 天。这

5、是因为少于 48 小时采取的精液,因相距时间太短,精液中精子的数量可能偏少,容易造成少精症的假象。如果超过 7 天,精子活率、活力都有所下降,也可造成弱精子症的假象。精液检查应间隔一周或两周,要进行 23 次检查。因为一个人精子的产生在一年中,可因季节、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有一些变化。 2.2 标本种类:精液2.3 标本要求:用清洁干燥小瓶收集,不应采用避孕套内精液。3.标本储存:立即送检。4.标本运输:室温运输,冬季需保温运输。5.标本拒收标准:久置标本,污染标本,避孕套内标本。6.操作步骤7.1 纪录精液量、颜色、透明度、粘稠度和液化时间。7.2 精子活动率:取新鲜标本混匀后,在温玻片

6、上用高倍镜观察 100 个精子,计数活动精子与不活动精子的比例,计算精子活动的百分率。精子活动率=活动精子数/(活动精子数 +不活动精子数)100%7.3 取上述新鲜湿片标本,观察精子的活动力,可按下列五级报告:0 级:精子完全不活动,加温后仍不活动; 临床实验室I 级:精子运动不良,运动迟缓,原地打转或抖动,向前运动能力差;II 级:精子活动较好,运动速度尚可,游动方向不定,呈直线或非直线运动,带有回旋;III 级:为中速运动;IV 级:精子活动好,快速直线运动,很快超越一个视野,活泼有力。7.4 精子计数:7.4.1 于试管内加精子稀释液 0.38ml,吸液化精液 20ml,加入稀释液内摇

7、匀。7.4.2 充分摇匀后,滴入血细胞计数池内,静置 1-2min,待精子下沉后,以精子头部作为基准进行计数。7.4.3 如精子数少,可计数两个大方格内精子数,总数乘以 10 万即为每毫升精液内精子数,再换算成109/L 报告。7.4.4 如精子数多,可计数 5 个中方格内精子数,总数乘以 100 万即为每毫升精液内精子数,再换算成109/L 报告。7.5 精子形态观察:革兰氏或瑞氏染色后用油镜观察。异常精子可有:头部过大、过小、尖细、外缘不齐、双头等;中部消失、分枝或肿胀;尾部呈双尾,卷曲度短或消失(缺尾) 。7.6 细胞:红、白细胞40 的精子活动不良,常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精子活动

8、力低,主要见于精索静脉曲张、泌尿生殖系统非特异性感染,应用某些药物如抗疟药、雄激素等所致。8.2.3 精子计数:正常人精子计数为 10130109/L ,相当于一次排出的精子总数为400106600106。当精子计数值20,将会导致不育,可能是由于精索静脉曲张、血液中有毒代谢产物、铅污染等或应用大剂量放射线及使用细胞毒性药物导致的精子形态异常。如果精液中发现1的病理性未成熟细胞,包括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和发育不完全的精细胞,提示睾丸的曲细精管的生精功能受到药物或其他因素影响或损伤。如果精子凝集10,提示生殖道感染或免疫功能异常。9.注意事项9.1 出现一次异常结果,应隔一周后复查,反复查 2-3

9、 次才能得出比较正确的结果。9.2 如低倍镜、高倍镜检查均无精子,应将精液离心沉淀后再涂片检查,如两次均无精子,报告“无精子”。10.操作性能:快速简便11.方法局限性:易受人为主观经验不足影响结果判断。12.参考文献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范(第二版).1997,149-150 异常白细胞显微镜检查标准操作规程1. 实验原理用瑞氏染色法,对制备好的血涂片进行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进行形态检查。2. 标本采集:2.1 标本种类:新抽取的抗凝血或手指末梢血。2.2 标本要求:2.2.1 抗凝剂采用 EDTA K2 抗凝。2.2.2 用手指末梢血作白细胞检验时,如手指有冻疮,

10、则主张采用耳垂血。3. 标本储存:取材后应立即推制成血涂片,并尽快送检。4.标本运输:保持干燥,室温运输。5. 标本拒收标准:污染,凝固标本不能作测定。6. 实验材料:瑞氏血细胞染色液,生产厂家:(台资)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7. 实验仪器:7.1 仪器名称:光学显微镜7.2 仪器厂家:凤凰光学集团有限公司7.3 仪器型号:PH1008. 操作步骤8.1 采血后推制厚薄适宜的的血膜片,血膜应呈舌状,头、体、尾清晰可分。8.2 瑞氏染色:将制好的干燥血涂片平置于染色架上,滴加瑞氏染色液 A 液 3-5 滴使其迅速盖满血膜,然后加瑞氏染色 B 液 3-5 滴,轻轻摇动玻片或用洗耳球吹气使 A、

11、B 染液充分混匀,染色 1-2 分钟(气温低或涂片较厚时可适当延长染色时间) ,用自来水检验地 带网冲去染液,待干。 8.3 高倍镜(必要时油镜)观察白细胞形态。8. 结果判断与分析9.1 核象变化。(1) 核左移:说明外周血中幼稚或杆状核粒细胞增多,见于急性白血病,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正常妊娠、缺氧及低血压也可出现细胞核左移现象。(2) 核右移:说明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化疗及炎症恢复期,遗传性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尿毒症等。巨多核中性粒细胞:成熟中性细胞胞体增大,核分叶过多,常为 5-9 叶,甚至 12-15 叶。各叶大小差别很大,常见于巨幼

12、细胞性贫血。此外,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核右移,表示预后不良。(3) 分叶过少:乳酸缺乏症,假性 pelger-huet 异常等。9.2 其他核异常环形或面包圈型核:见于慢粒,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等。中性粒细胞形态变化9.3 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1) 细胞大小不均:为骨髓内幼稚粒细胞发生不规则的分裂增殖所致。2) 中毒颗粒:比正常中性颗粒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染色较深,呈黑色或紫黑色。有时颗粒很粗大,与嗜碱粒细胞易混淆;有时小而稀少,散杂在正常中性颗粒之中。含中毒颗粒的中性粒细胞应与嗜碱粒细胞区别,其要点:嗜碱粒细胞核较少分叶、染色较浅、颗粒较大、大小不均、着色更深、细胞

13、边缘处常分布较多,可分布于核上,胞浆中常见小空泡。在血片染色偏碱或染色时间过长时,易将检验地 带网中性颗粒误认为中毒颗粒。但只要注意全片各种细胞的染色情况,则不难区别。含中毒颗粒细胞在中性细胞中所占比值称为毒性指数。毒性指数愈大,提示中毒变性结果。3) 空泡:可为单个,但常为多个。大小不等,亦可在核中出现。被认为是细胞脂肪变性的结果。4) Dohle 体:是中性粒细胞胞浆内因毒性变而保留的嗜碱性区域。呈圆形、梨形或云雾状。界限不清,染成灰蓝色,直径为 1-2m,是胞质局部不成熟,即核与胞质发育不平衡的表现。Dohle 小体亦可见于单核细胞中,其意义相同。5) 退行性变:常见者有胞体肿大、结构模

14、糊、边缘不清晰、核固缩、核肿胀和核溶解(染色质模糊、疏松)等等。如胞质破裂后消失,只剩胞膜,则成裸核或蓝状细胞,退行性变亦可见于衰老细胞,在正常情况下为数极少。这些毒性变化可单独出现,亦可同时出现。观察中性粒细胞的毒性的变化,对估计疾病的预后有一定帮助。9.4 其它异常白细胞:1) Pelger-Huet 畸形:表现为成熟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能力减弱。常为杆状和分两叶(其间难成细丝) 。呈肾形或哑铃形。染色质聚集成小块或条索网状,其间有空折间隙。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异常,一般无临床症状。但也可继发于某些严重感染、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肿瘤转移和某些药物(如水仙胺、磺基二甲基异恶唑)治疗后。2)

15、 Chediak-Higashi 畸形:在 Chediak-Higashi 综合征患者骨髓和血液各期粒细胞中,含数个至数十个直径 2-5m 的包涵体,即异常巨大的紫蓝或紫红色颗粒。电镜观察和细胞化学显示,巨大颗粒为异常溶酶体。患者容易感染,常伴白化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此异常颗粒也偶见于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3) Alder-Reilly 畸形:其特点是在中性粒细胞中含巨大深染检验地 带网的嗜天青颗粒,染深紫色。此异常颗粒与中毒颗粒的区别是颗粒较大,不伴有白细胞数增高、核象左移和空泡等其它毒性变化。患者常伴有脂肪软骨营养不良或的遗传性粘多糖代谢障碍。类似颗粒亦可见于其它白细胞中。4) May

16、-Hegglin 畸形:患者粒细胞终身含有淡蓝色包涵体。实验证明这种包涵体与前述常见于严重感染、中毒等所见 Dohle 体相同,但常较大而圆。除中性粒细胞外,其他粒细胞甚至巨核细胞内亦可见到。9.5 淋巴细胞形态学变化(1) 异型淋巴细胞:在传染性单核增多症、病毒性肺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病毒感染或过敏原刺激下,可使淋巴细胞增生,并出现某些形态学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 Downey 将其按形态特征分为三型:I 型(空泡型):最多见。胞体比正常淋巴细胞稍大,多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核圆形、肾形或分叶状、常偏位。染色质粗糙,呈粗网状或小块状,排列不规则。胞质丰富,染深蓝色,含空泡或呈泡沫状。型

17、(幼稚型):胞体较大,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细致呈网状排列,可见 1-2 个发生母细胞化的结果。型(不规则型):胞体较大,外形常不规则,可有多数伪足。核形状及结构与 I 型相同或不同,染色质较粗糙致密。胞质量丰富,染色淡蓝或灰蓝色,有透明感,边缘处着色较深蓝色。可有少数空泡。(2) 受放射线损伤后淋巴细胞形态变化:通过放射生物学的研究以及对射线损伤病人观察,证实淋巴细胞是白细胞中对电离辐射最敏感的细胞。人体遭受较小剂量的电离辐射之后,虽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但血中淋巴细胞的数量却已显著减少。若经较大剂量照射后,淋巴细胞迅速减少,剂量越大,减少得越严重以致衰竭,与此同时受损伤的淋巴细胞还出现形态学

18、改变,如核固缩、核破坏、双核的淋巴细胞以及含有检验地 带网卫星核的淋巴细胞。后者是指胞质中主核之旁出现小核也称微核,是射线损伤后较为特殊的所见。 (3)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时形态学变化:在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不但出现各阶段的原幼细胞,且处于各分阶段的白血病的细胞都有特殊的形态变化。10. 质量控制:每 30 份样本,抽两份样本进行室内工作人员比对分析,要求差异在 10以内。11. 变异的潜在来源11.1 取材不当。11.2 涂片过厚或过薄,影响形态观察。12. 操作注意事项:12.1 取材后,必须立即涂片。12.1 推好的血膜片应在空气中摇动,使其尽快干燥,以免细胞变形。天气寒冷或潮湿时,

19、应于 37温箱中保温促干,以免细胞变形缩小。12.3 根据血膜厚薄,细胞量多少及室内温度等把握好染色时间,使染色效果满意。12.4 镜检时循序检查,必要时用油镜确认;并注意整体情况。13. 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5-7 页。异常红细胞显微镜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1. 实验原理用瑞氏染色法,对制备好的血涂片进行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进行形态检查。2. 标本采集:2.1 标本种类:新抽取的抗凝血或手指末梢血。2.2 标本要求:2.2.1 抗凝剂采用 EDTA K2 抗凝。2.2.2 用手指末梢血作检验时,如手指有冻疮,则主张采用耳垂血。3. 标本储存:取材

20、后应立即推制成血涂片,并尽快送检。4. 标本运输:保持干燥,室温运输。5. 标本拒收标准:污染,凝固标本不能作测定。6. 实验材料:瑞氏血细胞染色液,生产厂家:(台资)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7. 实验仪器:7.1 仪器名称: 光学显微镜7.2 仪器厂家:凤凰光学集团有限公司7.3 仪器型号:PH1008. 操作步骤8.1 采血后推制厚薄适宜的的血膜片,血膜应呈舌状,头、体、尾清晰可分。8.2 瑞氏染色:将制好的干燥血涂片平置于染色架上,滴加瑞氏染色液 A 液 3-5 滴使其迅速盖满血膜,然后加瑞氏染色 B 液 3-5 滴,轻轻摇动玻片或用洗耳球吹气使 A、B 染液充分混匀,染色 1-2 分

21、钟(气温低或涂片较厚时可适当延长染色时间) ,用自来水冲去染液,待干。8.3 高倍镜(必要时油镜)观察红细胞形态。9. 结果判断与分析:在良好的染色血涂片上,正常红细胞的大小形态较为一致,直径为6.77.7m,染色淡红色,中央着色较边缘淡。各种病因作用于红细胞生理进程的不同阶段引起相应的病理变化,导致某些类型贫血的红细胞产生特殊的形态变化,可从染色血涂片上红细胞的大小、形态、染色等方面反映出来。此种形态学改变与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结果相结合可粗略地推断贫血原因,对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红细胞的形态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红细胞大小改变1. 小红细胞(microc

22、yte )直径小于 6m 者称为小红细胞,正常人遇见。如果血涂片中出现较多染色过浅的小红细胞,提示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可能由于缺铁引起;或者是珠蛋白代谢异常引起的血红蛋白病。而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的小红细胞,其血红蛋白充盈良好,生理性中心浅染区消失。2. 大红细胞(macrocyte)直径大于 10m。见于溶血性贫血及巨幼细胞贫血。3. 巨红细胞(megalocyte)直径大于 15m。最常见于缺乏叶酸及维生素 B12 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其胞体所以增大是因为缺乏上述因子时,幼稚红细胞内 DNA 合成不足,不能按时分裂所致。如果血涂片中同时存在分叶过多的中性粒细胞则巨幼细胞性贫血可能性更大。4

23、. 红细胞大小不均(anisocytosis)是指红细胞之间直径相差一倍以上而言。常见于严重的增生性贫血血涂片中。而巨幼细胞性贫血时尤为明显,可能与骨髓粗制滥造红细胞有关。(二)红细胞形态改变1. 球形红细胞(spherocyte)细胞直径小于正常。厚度增加常大于 2m。无中心浅染色区,似球形。常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和伴有球形细胞增多的其它溶血性贫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病以及红细胞酶缺陷所致溶血性贫血等。2. 椭圆形红细胞(elliptocyte )细胞呈卵圆形、杆形、长度可大于宽度 3-4 倍,最大直径可达 12.5m,横径可为 2.5m。此种红细胞置于高渗、等渗、低渗溶

24、液或正常人血清内,其椭圆形保持不变,但幼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均不呈椭圆形。在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病有血涂片中此种红细胞可达 25%,甚至高达 75%(正常人约占 1%) 。3. 靶形红细胞(target cell)红细胞中心部位染色较深,其外围为苍白区域,而细胞边缘又深染,形如射击之靶。有的中心深染区不像孤岛而像从红细胞边缘延伸的半岛状态或柄状,而成不典型的靶形红细胞。靶形红细胞直径可比正常红细胞大,但厚度变薄,因此体积可正常。常见于各种低色素性贫血。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时尤易见到。可能因 HbA 含量贫乏而又分布不匀所致应注意与在血涂片制作中未及时固定而引起的改变相区别。4. 镰形红细胞(

25、sickle cell)形如镰刀状。这是由于红细胞内存在着异常血红蛋白 S 所致,在缺氧情况下尤易形成此尖红细胞。因此检查镰形红细胞需将血液制成湿片,然后加入还原剂如偏亚硫酸病。5. 口形红细胞( stomatocyte)红细胞中央有裂缝,中心苍白区呈扁平状,颇似张开的口形或鱼口。在正常人偶见。如积压涂片中出现较多口形红细胞,见于口形红细胞增多症。少量出现可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 、酒清中毒。6. 棘细胞(acanthocyte)该红细胞表面有针尖状突起,其间距不规则。突起的长度和宽度右不一。在 -脂蛋白缺乏症病人的血涂片中出现较多。也可见于脾切除后、酒精中毒性肝脏疾病、尿毒症。须注

26、意与皱缩红细胞区别。皱缩红细胞周边呈锯齿形排列紧密、大小相等,外端较尖。7. 裂片细胞( schistocyte)为红细胞碎片或不完整的红细胞。大小不一。外形不规则,有各种形态如刺形、盔形、三角形、扭转形等。正常人血涂片中裂片细胞小于 2%,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时出现较多。8. 红细胞形态不整(poikilocytosis )指红细胞形态发生各种明显改变的情况而言,可呈泪滴状、梨形、棍棒形、新月形等,最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可能因贫血严重但又缺乏原料,在骨髓内粗制滥造;也可能因红细胞脆性增大,在推片时碎裂所致。(三)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改变1. 正常

27、色素性(normochromic)正常红细胞在瑞特染色的血片中为淡红色圆盘状,中央有生理性空白区,通常称正常色素性。除见于正常人外,还见于急性失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2. 低色素性(hypochromic)红细胞的生理性中心浅染色区扩大,甚至成为环圈形红细胞,提示其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常见于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杨障碍性贫血、铁幼粒细胞性贫血,某些血红蛋白病时也常见到。3. 高色素性(hyperchromic)指红细胞内生下性中心浅染区消失,整个红细胞均染成红色,而且胞体也大。其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含量是增高的,但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多属于正常。最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4. 嗜多色性(pol

28、ychromatic)属于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故细胞较大,由于胞质中含多少不等的嗜碱性物质 RNA 而被染成灰色蓝色。嗜多色性红细胞增多提示骨髓造红细胞功能活跃。在增生性贫血时增多,溶血性贫血时最为多见。(四)红细胞中出现异常结构1. 碱性点彩红细胞(basophilic stippling cell)简称点彩红细胞,指在瑞特氏染色条件下,胞质内存在嗜碱性深蓝色颗粒的红细胞,属于未完全成熟红细胞,其颗粒大小不一、多少不等、正常人血涂片中很少见到,仅为万分之一。有铅、铋、汞中毒时增多,常作为名铅中毒的诊断的筛选指标。有人认为是由于红细胞的膜受重金属损伤后,其胞质中的核糖体发生聚集性引起,也可能

29、是由于血红蛋白合成过程中原卟啉与铁结合受损所致,伴有再生紊乱现象。2. 染色质小体(howell jollys body)位于成熟或幼红细胞的胞质内,呈圆形,有 1-2m 大小,染紫红色,可 1 至数个,已证实为核残余物,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脾切除术后。3. 卡波环(cabot ring)在嗜多色性或碱性点彩红细胞的胞质中出现的紫红色细线圈状结构,有时绕成 8 字形。现认为可能是胞质中脂蛋白变性所致常与染色质小体同时存在。见于巨细胞性贫血和铅中毒患者。4. 有核红细胞(nucleated eryhrocyte)即幼稚红细胞,存在于骨髓中。正常成人外周血液中不能见到。1 周之内婴儿

30、的血涂片可见到少量。在成人外周血涂片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属病理现象,最常见于各种溶血性贫血。由于大量红细胞破坏后,骨髓增生,除网织红细胞大量入血外,还有一些有核红细胞提前释放入血,这说明骨髓的调节功能良好。另一种可能是造血系统恶性疾患或其它部位的癌肿转达移到骨髓,最常见于急、慢性白血病及红白血病。后者可见更早阶段的幼红细胞,并伴有形态上巨幼样变及其它畸变。综合以上红细胞形态变化,结合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低程度,可以初步作出贫血的形态学诊断(见下表) 。形态学诊断简表10. 质量控制:每 30 份样本,抽两份样本进行室内工作人员比对分析,要求差异在 10以内。11. 变异的潜在来源11.1 取材不当。

31、11.2 涂片过厚或过薄,影响形态观察。12. 操作注意事项:12.1 取材后,必须立即涂片。12.1 推好的血膜片应在空气中摇动,使其尽快干燥,以免细胞变形。天气寒冷或潮湿时,应于 37温箱中保温促干,以免细胞变形缩小。12.3 根据血膜厚薄,细胞量多少及室内温度等把握好染色时间,使染色效果满意。12.4 镜检时循序检查,必要时用油镜确认;并注意整体情况。13. 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17-18 页浆膜腔穿刺液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目的:保证浆膜腔穿刺液检验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适用范围:浆膜腔穿刺液检验,标本类型为浆膜腔积液。试剂来源:自配。标准操

32、作:一、浆膜腔积液检验1、浆膜腔液量正常参考值胸膜液:30ml; 腹膜液:100ml;心包膜液:20-50ml。临床意义 在正常情况下,浆膜腔内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若有多量液体贮留,形成积液,即为病理变化。这些积液因部位不同而分别称为胸膜积液(胸水) 、腹膜积液(腹水)、心包积液等。临床上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两类,漏出液为非炎症所致,渗出液为炎症、肿瘤所致。2、浆膜腔液颜色正常参考值 淡黄色或草绿色。临床意义1红色血性:常见于急性结核性胸、腹膜炎,出血性疾病,恶性肿瘤,穿刺损伤等。2黄色脓性或脓血性:常见于化脓性细菌感染如葡萄球菌性肺炎合并脓胸时。3乳白色:常见于丝虫病、淋巴结结核及肿瘤、肾病

33、变、肝硬化、腹膜癌等。4绿色:见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5黑色:提示胸膜曲霉菌感染。6粘稠样积液:提示恶性间皮瘤。7含“碎屑“样积液:常见类风湿性病变。8混浊性积液:见于结核性胸、腹膜炎,阑尾炎穿孔,肠梗阻等引起的腹膜炎等。3、浆膜腔液透明度临床意义 漏出液清晰或微混,渗出液多混浊。4、浆膜腔液比重临床意义 小于 1.018 为漏出液;大于 1.018 为渗出液。5、桨膜腔液 pH 测定临床意义 浆膜腔积液 pH 测定有助于鉴别良性积液或恶性积液。恶性积液 pH 多7.4,而化脓性积液则多7.2。细胞计数:细胞计数包括红细胞计数和白细胞计数,方法同脑脊液的细胞计数,所有的有核细胞 (包括间皮细胞)

34、 均计在白细胞计数内。【注意事项】接到标本应立即计数,以免标本凝固或细胞溶解影响计数结果。如果已有部分凝固,则不能再作计数。【临床意义】滤出液中有核细胞数在 100 10 6L 以下;渗出液中有核细胞数较多,在500 610 L 以上,但两者并无绝对界限。细胞分类计数将标本离心,沉淀物涂片,瑞特染色后进行分类。与外周血涂片相似,根据细胞形态,计数 100 个细胞,以百分比报告。【临床意义】1滤出液滤出液中细胞数较少,以淋巴细胞为主,并有少量间皮细胞。2渗出液渗出液中细胞数较多,各种细胞增多意义如下:(1) 红细胞增多:见于恶性肿瘤、结核或穿刺出血。(2) 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化脓性感染和早期

35、浆膜结核。(3) 淋巴细胞增多:提示慢性感染、病毒和结核杆菌感染或结缔组织病所致的渗出液。(4)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变态反应、寄生虫感染、多次穿刺刺激等所致的渗出液。(5) 间皮细胞增多:提示浆膜受损或受刺激。间皮细胞直径约 15 30m ,圆形或椭圆形,胞浆丰富,呈淡蓝色,含有少数空泡,核大,位于中心或偏位,核仁有 1 3 个,为紫色。在渗出液中可因各种原因呈现异形变或退行性变,形态很不规则。(6) 组织细胞:在大量中性粒细胞出现的同时,常伴有组织细胞的出现,它较白细胞大,直径一般不超过 16m ,细胞染色较淡,核呈肾形或不规则形,偏位,核致密,胞浆多呈泡沫状。(7) 浆细胞:少量出现没

36、有重要临床意义;若在胸水中见到较多的浆细胞,可能是增生性骨髓瘤。(8) 狼疮细胞:偶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浆膜液中。(9) 如有多量形态不规则、体积大、核大并可见核仁、胞浆染色深、单个或多个成堆细胞出现,应注意观察是否为肿瘤细胞,需作进一步的细胞学检查。3、病原体涂片检验3.1 细菌学检验如怀疑细菌感染,有必要将标本离心,沉渣涂片,作革兰染色或抗酸染色,以 “找到革兰阳性或阴性菌 (或抗酸杆菌) ” 报告;真菌引起的可查到菌丝或芽孢。并需进一步作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以明确诊断。3.2 寄生虫检验乳糜液离心,沉淀物涂片找微丝蚴;阿米巴胸水可经碘染色找阿米巴滋养体。尿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胶体金

37、法定性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1. 实验原理应用由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抗体和抗鼠 IgG 分别固相硝酸纤维膜和胶体金标记的抗 HCG 单克隆抗体及其他试剂组成,应用层析双抗体夹心法的原理快速检测尿液中HCG。显示结果明确,操作简便。用以妊娠早期诊断。2. 标本采集2.1 标本采集前病人准备:无需特殊准备2.2 标本种类:随机尿2.3 标本要求:尿液收集应使用一次性尿杯或洁净容器,任何随机尿均适用本实验。3. 标本储存:如尿液不能及时送检,应置 4冰箱,测试前注意复温。4. 标本运输:室温运输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6. 试剂6.1 试剂名称:蓝十字胶体金早早孕检测试纸6.2 试剂生产厂

38、家:蓝十字生物药业(北京)有限公司6.3 包装规格:25 人份/筒6.4 试剂盒组成:检测试纸 25 人份干燥剂 一包6.5 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室温 4-30避光密封干燥处贮存,切勿冰冻。有效期 17 个月。7. 操作步骤7.1 待测样品、检测试纸或其他检测用材料等均在室温平衡后取出试纸。7.2 将测试纸有箭头的一端插入尿液标本容器中,至少 3 秒钟后取出平放,5 分钟内观察显示结果。7.3 测试纸插入尿液深度不可超过 MAX 标志线。8. 结果判断与分析阳性:在检测线位置及对照线位置各出现一条红色反应线。阴性:仅在对照线位置出现一条红色反应线。无效:测试纸无红色反应线出现,或仅在检测线位

39、置出现一条红色反应线,表明实验失败或者检测纸失效。9. 临床意义9.1 本实验主要用于妊娠的诊断。在受孕 2-6 天即呈现阳性。9.2 用于与妊娠相关疾病和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9.3 过期流产或不完全流产,子宫内仍有活胎盘组织时,本实验仍呈阳性。9.4 人工流产后,如果仍呈阳性,提示宫内尚有残余胚胎组织。9.5 宫外孕时,HCG 低于正常妊娠,仅有 60%阳性。10. 操作性能: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11. 方法局限性:试纸受潮易失效12. 参考文献: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1997,135-13613. 其他13.1 测试纸从冰箱取出

40、后,先充分复温再打开包装,取出试纸后及时扣严筒盖,谨防受潮。13.2 不要用过期的试剂。13.3 本品为一次性使用体外诊断试剂。13.4 当 HCG 浓度很高时,检测线颜色可能变浅,属正常现象。13.5 若被测试者仍怀疑有受孕可能,而尿液测试阴性,可在 48-72 小时后重新收集晨尿再次测定。13.6 子宫肿瘤、葡萄胎或更年期病人,因尿液中 HCG 含量较高,可能会出现阳性结果。13.7 怀疑异位、异常妊娠时,应结合其他方法进行诊断。末梢血标本采集作业指导书1. 目的采集末梢血标本以做门诊血常规检验。2. 适用范围适用于门诊检验科做血常规等项目所需血液标本的采集。3. 物品准备:一次性采血针、

41、75%酒精、无菌棉球、0.5 毫升离心管(EDTAK2 抗凝管)、试管架、编号笔、微型震荡器、口罩。4. 检验申请单填写要求:4.1 检验申请单用钢笔填写,使用正楷字,字迹清楚,填写完整。4.2 填写内容包括:受检者姓名、性别、年龄、化验单编号、临床诊断、送检标本、检验项目、标本采集标本年月日时、申请医生及采样者签名。5. 操作步骤:5.1 查对检验申请单、受检者姓名及是否已按医嘱准备,向受检者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合作。5.2 常用选择无名指,先用酒精棉球消毒,然后用一次性采血针穿刺,让血液自然流出,用消毒棉球轻拭去第一滴后,将血液收集在 0.5 毫升离心管(EDTAK2 抗凝管),约 0.2

42、-0.3毫升。5.3 用干棉球压住穿刺部位,嘱采血对象按压 2-3 分钟。5.4 在微型震荡器混匀。马上送检。6. 注意事项6.1 采血前应核对好姓名和检验项目,明确标本要求。6.2 血常规用 EDTAK2 抗凝管收集血标本后,在微型震荡器混匀,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6.3 除特殊情况外,不要在耳垂采血。婴幼儿可自拇指或足跟两侧采血。烧伤患者可根据情况选用皮肤完整的肢体末端。采血部位应无炎症或水肿。末梢采血不可用力挤压。7. 标本运输及实验前存放:立即送检,如需保存,可置 2-8存放不超过 8 小时。8. 其它:如分析失败,将对同一原始样本进行检验。如仍不能发出报告者,分析原因并告知受检者重

43、新采样检验。 9. 相关文件9.1 采样管理程序 9.2 标本管理程序 10. 相关记录抗 A、抗 B 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操作规程【用途】 本试剂盒专供鉴定人血型用,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等优点。【测定原理】 利用单克隆抗 A、抗 B 抗体和相应的红细胞抗原发生特异性凝集反应的原理。能和抗 A 抗体发生凝集反应,而不和抗 B 抗体反应的为 A 型;和抗 B 抗体发生凝集反应而不和抗 A 抗体发生反应的为 B 型;同时能和抗 A 及抗 B 抗体发生凝集反应为 AB型;而不被抗 A 及抗 B 抗体凝集的则为 O 型。【测定步骤】 1.被检者的抗凝血,用生理盐水洗涤 1-

44、2 次后,取压积红细胞配成 5%的生理盐水悬液。2.取小试管 5 支,分别标明抗 A、抗 B、A 细胞、B 细胞、O 细胞。在抗 A 管内加 1 滴抗A 试剂,抗 B 管内加 1 滴抗 B 试剂,A 细胞、B 细胞、O 细胞管内各加被检血清 1 滴,然后在抗 A、抗 B 管内各加被检红细胞 1 滴,A 细胞管内加 1 滴 5% A 型红细胞悬液,B 细胞管内加 1 滴 5% B 型红细胞悬液,O 细胞管内加 1 滴 5% O 型红细胞悬液。3.混匀,离心 1000 转/分,1 分钟。然后判断结果。【结果判断】按下表判别被检者血型正定型 反定型 被检者血型抗 A 抗 B A 细胞 B 细胞 O

45、细胞 A + - - + -B - + + - -O - - + + -AB + + - - -“+”表示凝集,“-”表示不凝集【注意事项】1.本试剂可用平板法(玻片法)操作,步骤如下:本试剂与受检者全血或 10%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在玻片上按 1:1 比例混合,摇匀,3 分钟按照有无凝集判定结果。2.最好血型试验与细胞试验同时进行。3.单克隆抗体试剂发生定型疑问时,用人血清型试剂来裁决。ABX PENTRA 60 血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1目的:指导操作者正确、安全地使用 ABX PENTRA 60 血液细胞分析仪,以确保仪器正常运行,测定结果准确、可靠。2适用范围:本科室检验人员。 负责人:黎强

46、3职责:临检室组长负责培训、指导本科检验人员正确使用 ABX PENTRA 60 血液细胞分析仪;临检室工作人员及值班者按此操作规程使用仪器。4样本要求:静脉血(EDTA-二钠或 EDTA-二钾抗凝) 1ml 左右或末梢血 100ul 以上;样本应充分抗凝,不能有凝块或凝固。5操作步骤51 仪器 24 小时开机,每天工作前先将前一天的工作量进行统计。52 将所收集的合格样本进行编号,并置于相应的样本架上。53 仪器运行前应检查各种试剂及清洗液的状态,检查仪器是否正常,一切正常后方可使用仪器。54 样本检测541 批量检测:在主屏幕上,按 Worklist(工作单) 键;进入后按样本架编号,并输

47、入样本号在样本架上的位置输入完毕后,按 OK(确认)键,对样本进行确认确认完毕后,按Return(返回) 键,返回主屏幕将样本架置于传送器上,按 Start Rack(批量进样) 键,仪器自动将样本混匀并检测样本于中文电脑上录入检验申请单上的相关资料(住院号、年龄、性别、科别、床号及送检医师等) ;核查无误后打印检验报告单。542 急诊检测:在主屏幕上,按 Stat(急诊进样) 键,输入样本号输入完毕后,按OK(确认 )键,对样本进行确认确认完毕后,将样本充分混匀,并置于样本测定孔内,将样本测定孔推至测定位置,仪器自动检测样本于中文电脑上录入检验申请单上的相关资料(住院号、年龄、性别、科别、床

48、号及送检医师等) ;核查无误后打印检验报告单。55 试剂和清洗液用完时,应及时更换合格的相应试剂及冲洗液。56 仪器工作时,不得触摸机械、电路板和电源线等部位,以免损坏仪器。57 使用者应注意观察仪器运行状态,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临检室组长或科主任,以便及时排除故障。58 不得让无关人员使用本仪器。59 工作完毕后,应及时清洁仪器表面,保持仪器整洁。6仪器保养61 每日工作前,做一次 Startup(开机冲洗) 动作,检查仪器本底是否通过;仪器本底检测通过后方可进行样本检测。62 每日工作结束后,仪器应做一次关机冲洗动作;步骤如下:在主屏幕上,按Shutdown(关机冲洗)键,仪器自动加入清洗液

49、浸泡 1 小时左右,浸泡结束后,仪器自动将清洗液冲洗干净。63 必要时(如仪器本底未通过、个别项目检测无结果或检测结果重复性差等) ,需对仪器进行清洗;步骤如下:在主屏幕上,按 Services(保养)键,进入后按 Miniclean(一般清洗)键或 Concentrated Cleaning(加强清洗) 键或 Autoclean(自动清洗) 键,对仪器进行清洗。7样本数据备份每月初将上个月所检测的样本数据进行备份。步骤如下:进入中文报告系统后,按系统维护进入后,选择数据范围(年、月)选择完毕后,按确认键,将数据备份至电脑硬盘(D 盘、E 盘或 F 盘)中。粪便隐血试验(胶体金法)标准操作程序一目的:规范粪便隐血试验(胶体金法)标准操作二适用范围:适用于胶体金法粪便隐血试验三支持性文件: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四原理:胶体金法应用胶体金免疫检测技术,用免疫的方法检测人呕吐物中的人血红蛋白(Hb) 。在检验试纸条的检测线包被有抗人血红蛋白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