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寄生虫学.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9057336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寄生虫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寄生虫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寄生虫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寄生虫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寄生虫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总论我国“五大寄生虫病 ” :疟疾 、血吸虫病 、 丝虫病 、利什曼病钩虫病寄生 :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获利,另 一方受害。寄生虫-一些 低等动物 长期地或暂时地生活在 另一种生物 的体内或体表,从中获得营养,并因此使对方受到损害。宿主-被寄生虫所寄生的生物寄生虫的分类 :专性寄生虫、兼性寄生虫、体内寄生虫、体外寄生虫、机会致病寄生虫习惯上分为:蠕虫(吸虫、绦虫、线虫)、原虫、医学昆虫三大类。原生动物门原虫,扁形动物门吸虫、绦虫,线形动物门线虫,棘头动物门棘头虫,节肢动物门医学昆虫宿主种类1. 终宿主 : 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2. 中间宿主 : 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3

2、. 保虫宿主 :有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在一定条件下可传给人,从流行病学角度来看,这些动物称保虫宿主。4. 转续宿主 : 有些寄生虫幼虫寄生于非正常宿主,不能继续发育,但可长期处于幼虫状态,当有机会进入正常宿主体内,便可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生活史类型: 直接型 间接型寄生虫的感染阶段是指寄生虫生活史中能够感染人体的发育阶段。即:寄生虫感染人体的阶段(一)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寄生虫的致病作用)1. 掠夺营养2. 机械性损伤(入侵 移行定居繁殖)3. 毒性作用与免疫病理损害(二)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作用) 幼虫移行症

3、 定义: 一些蠕虫的幼虫侵入人体(非适宜宿主)不能继续发育,但较长时间存活,并可在组织中长期移行,造成局部或全身性损害,引起幼虫移行症。 临床类型:皮肤幼虫移行症;内脏幼虫移行症 异位寄生:定义: 有时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移行和发育的过程中,可在常见寄生部位之外的组织内寄生,这种现象叫做异位寄生。1.传染源:寄生虫病的患者、带虫者及保虫宿主2. 传播途径:经口感染 经皮肤感染 经节肢动物感染 经人体接触感染 经呼吸道感染 经输血(胎盘)感染 体内重复(自身)感染3. 易感者 2一、扁形动物门,吸虫纲 成虫形态特征 :大多数背腹扁平、两侧对称,呈叶状或舌状 有吸盘 无体腔 雌雄同体(血吸虫除外) 内

4、脏各系统(消化、生殖)虫卵形态特征:卵盖。生活史发育的必备条件:虫卵和幼虫必须在水中发育;幼虫需要水生生物作为中间宿主基本生活史过程:成虫虫卵幼虫 出水 成虫(必须下水) (无性繁殖)幼虫的无性繁殖:二、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成虫:小型吸虫,葵瓜子样、半透明雌雄同体,睾丸分支状。虫卵:人体寄生虫虫卵中最小者。卵小,形似芝麻,黄褐色,壳稍厚,卵盖周围的卵壳增厚形成肩峰,卵后端可见一个疣状突起,卵内有成熟的毛蚴。吸虫幼虫的无性繁殖: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成虫(胞蚴-雷蚴-尾蚴是无性繁殖期)雷蚴:长袋状,体前端有咽及原肠,虫体内有胚细胞和正在发育的尾蚴。尾蚴:由体部和尾部组成,体部为长

5、椭圆形,前端有眼点一对,尾部长约为体部的 2-3 倍。尾的背侧有背鳍,腹侧有腹鳍。囊蚴:圆形,略带淡黄色,囊壁中等厚,囊内有童虫,童虫可见口腹吸盘,部分肠管和排泄囊。生活史:(肝胆管内)成虫虫卵(随粪便排出)毛蚴胞蚴(淡水螺)雷蚴尾蚴囊蚴(淡水鱼、虾)生活史特点:成虫寄生部位:人或哺乳动物肝胆管内。感染阶段:囊蚴。感染途径 :经口食入含活囊蚴的淡水鱼或淡水虾宿主:终宿主:人。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豆螺、纹绍螺等)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淡水虾 保虫宿主:猫、狗等哺乳动物致病阶段:成虫致病机理:主要危害性是患者的肝受损(胆管壁反复发生炎症,虫卵、虫体碎片、脱落细胞形成结石核心,胆管阻塞引起胆汁淤滞

6、,继发细菌感染加重胆管炎症,胆汁淤滞性肝硬化)临床表现类型 1 轻度感染:无症状带虫者 2. 中重度感染:消化、吸收不良、肝大、黄疸 3. 晚期表现:胆汁淤滞型肝硬化 5 并发症:胆石症、胆管炎、胆囊炎 4. 类侏儒症病原学检查:粪检虫卵:直接涂片法。浓集法:水洗沉淀法、小瓶倒置沉淀法。十二指肠引流液查卵 流行概况 全国除西北和内蒙等省区外,25 个省区流行流行因素:传染源:病人、带虫者及保虫宿主;虫卵下水机会感染方式:饮食习惯(生食鱼虾)3三、裂体吸虫(血吸虫) 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间插血吸虫、眉公血吸虫、马来血吸虫 成虫:虫体似线虫,口、腹吸盘,雌雄异体,雌雄合抱。睾丸多为

7、 7 个。卵巢一个。虫卵:淡黄色,椭圆形卵壳厚薄均匀,有侧棘,内含有成熟的毛蚴。毛蚴:有纤毛,前端有锥状突起。胞蚴:长袋状,无口,无咽。虫体内有胚细胞和正在发育的尾蚴。尾蚴:叉尾。童虫生活史:中间宿主: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毛蚴转入钉螺体内,经母胞蚴、子胞蚴,最后发育为尾蚴,尾蚴从螺体逸出入水。成虫寄生部位:肠系膜静脉。感染阶段:尾蚴感染途径和方式:经皮肤宿主:终宿主:人中间宿主:钉螺保虫宿主:多种哺乳动物,如牛羊猪兔。虫卵的去向 1)沉积肝脏(入水)虫卵孵化2)沉积结肠肠壁 虫卵最后死亡3)脱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初产卵 11 天 成熟卵 10 天 变性卵 钙化(含卵细胞卵) (含毛蚴

8、卵) (死亡) 致病阶段:进入人体后每一个阶段。主要致病阶段: 虫卵1. 尾蚴性皮炎:尾蚴穿透皮肤所致,为速发 I 型或迟发 IV 型变态反 应。表现为瘙痒和丘疹2. 童虫移行性损害:血管炎3. 成虫所致损害:静脉内膜炎和静脉周围炎。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引起 III型变态反应。4. 虫卵所致损害 引起虫卵肉芽肿和纤维化,是慢性血吸虫病肝肠病变的根本原因主要病变脏器:肝和结肠1)虫卵肉芽肿形成机制:IV 型变态反应2)虫卵肉芽肿的害和利:害大于利害:肝脏硬变和肠壁纤维化利:破坏清除虫卵;隔离和清除 SEA;临床表现1. 急性血吸虫病:发热、粘液血便、肝脾肿大2. 慢性血吸虫病:见于反复感染者。轻

9、者可无症状,重者腹痛、腹泻、粘4液血便、肝脾肿大3. 晚期血吸虫病 1)巨脾型:肝脏内静脉压,脾脏充血,虫卵毒素,刺激脾脏细胞增生2)腹水型:门脉高压,腹壁、食道或胃底静脉曲张,腹水, 呕血,黑大便3)侏儒型:垂体前叶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导致骨骼发育障碍,性器官发育不全病原学检查:粪检虫卵毛蚴孵化肛门直肠镜检及肠组织活检分子生物学检查免疫学检查:环卵沉淀试验流行一、 分布:长江流域及以南的 12 个省、市、区二、 流行环节1. 传染源: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病猪、病牛等) 2. 传播途径: 人们接触疫水防治:一、消灭传染源,查治病人、病牛-吡喹酮二、控制和消灭钉螺三、加强粪管四、注意个人防

10、护四、线虫因虫体呈圆柱状而得名,雌雄异体。雄虫尾端卷曲或膨大。雄虫一般较雌虫小。内脏器官:消化、生殖。消化系统:由口孔、口腔、咽管,中肠,直肠和肛门组成。生殖系统:雄虫生殖系统为单管型,由睾丸、贮精囊、射精管及交配附属器组成。雌虫多有 2 套生殖系统,称为双管型。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排卵管、阴道和阴门等部分。线虫卵的卵壳主要由 3 层构成:由外到内,受精膜、壳质层,蛔甙层。线虫发育的一个特征是:蜕皮。线虫幼虫一般蜕皮 4 次。有的线虫于第二次蜕皮后成为感染期幼虫,第 4 次蜕皮后发育为成虫。五、似蚓蛔线虫成虫:圆柱形,形似蚯蚓,活时呈粉红色或微黄色,死后呈灰白色。体表有细横纹(前进、后退,

11、便于行动) ,两侧可见明显的侧线(掌握方向) ,口中有品字型排列的 3 个唇瓣(1 个背唇瓣较大,2 个亚腹唇瓣较小) ,下见唇瓣内有细齿(吃半消化食物,不能嚼碎食物,只能于小肠吸收) ,外缘尚有感觉乳突和头感器。虫卵:有受精卵(未脱蛋白膜和脱蛋白膜之分)和未受精卵之分。受精卵呈宽椭圆形,卵壳较厚,无色透明,由外向内为受精膜、壳质层,蛔甙层。卵内含有一个卵细胞,在其两端和卵壳间可见新月形空隙。未受精卵呈长椭圆形,无蛔甙层。卵壳厚而透明是蛔虫卵的主要特征。生活史:正常寄生部位:小肠感染阶段:感染期卵5感染方式:经口感染所需宿主:终宿主:人寿命一般为一年左右,产卵量:24 万个/天/条。是产卵量最

12、大的寄生虫。致病:1.幼虫致病:蛔蚴性肺炎。大量幼虫在 肺移行时,使细支气管撒、上皮细胞脱落,肺点状出血。表现为咳嗽、干咳、哮喘,白色粘黏性痰。肝炎:大便为黄,肝区疼痛。胆道蛔虫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大便为白,有虫卵,放射于背部疼痛。寄生于小肠的典型症状:肚脐周围放射性疼痛(代谢物下放)。蛔虫:穿孔习性。实验诊断:直接涂片法。流行广的原因:1 生活史简单 2 雌虫产卵量大 3 用未经处理的人粪施肥和随地大便的习惯 4 人的不良卫生行为和缺乏完善的卫生设施 5 虫卵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六、钩虫人体常见钩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板口线虫(美洲钩虫):共同点:体长约 1cm,

13、圆柱形,肉红色,死后乳白色。雄虫末端膨大呈交合伞。雌虫尾部末端为圆锥状。寄生于十二指肠。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体型:背部和尾部均向背面弯曲,呈“C” 。 头向背弯,尾向腹弯,呈“S”口囊:椭圆形,腹侧前缘有两对钩齿。 圆形,腹侧前缘有一对板齿背辅肋:远端分 2 支,每支再分 3 小支。 基部分 2 支,每支再分 2 支。交合刺:2 刺呈长鬓状,末端分开。 合并成一刺,末端呈倒钩状。尾刺:有 无生活史:丝状蚴的生活特点及侵袭力1. 分布 2. 聚集性 3. 向温、向湿性 4. 不食能动5. 分泌胶原酶,溶解皮肤组织,进入皮下成虫寄生部位:小肠上段感染阶段:丝状蚴 感染途径:经皮肤所需宿主: 终宿

14、主:人 可能的其它感染方式与途径: 经口直接吞入丝状蚴 ;经胎盘、母乳感染 幼虫的致病作用1. 钩蚴性皮炎(粪毒) 丘疹 水泡 感染 脓疱2 . 肺部炎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哮喘 成虫的致病作用61 . 消化道症状:消化道出血、异嗜症2 . 贫血:低色素小细胞性慢性失血原因: 钩虫吸血且血液迅速排出,形成唧筒样作用;分泌抗凝素;更换咬附部位3 . 婴幼儿钩虫病:幼虫经胎盘或母乳感染婴儿。临床表现:急性便血性腹泻,大便呈黑色或柏油样。钩虫性贫血可引起可凹性浮肿和反甲。 实验诊断;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漂浮法;钩蚴培养法 流行传染源 :钩虫病人和带虫者;生产劳动与生活过程中与泥土接触防治原则:治疗病

15、人和带虫者;个人防护;粪便无害化处理七、蠕形住肠线虫(蛲虫) 成虫:乳白色,虫体细小,雄虫肉眼仅能看到,尾部向腹面卷曲。雌虫较大,尾部尖直而透明,细长似针。雌虫头部角皮膨大,形成头翼。咽管末端呈球形为咽管球。虫卵:无色透明,长椭圆形,两侧不对称,一侧扁平,另一侧稍凸。卵壳较厚,分为 3 层:由外到内为光滑的蛋白质膜,壳质层,脂层。但光镜下仅可见到两层。内有幼虫。生活史:1.正常的寄生部位:回盲部 2. 感染阶段:感染期卵 3. 感染方式:1)经口感染:肛-手-口 2)吸入感染-粉尘,空气4. 所需宿主:终宿主(人) 致病作用肛门瘙痒,影响儿童睡眠,发育不良异位寄生-阑尾炎,泌尿生殖系统及盆腔炎

16、症 实验诊断1.查虫卵: 肛门拭子法-透明胶纸法、棉签拭子法2.查成虫 流行 传染源-病人和带虫者;感染方式:肛-手-口 。儿童成人,城市农村 八、绦虫概论 虫体扁平,两侧对称,呈长带状;大小因种而异 虫体分节(头节、颈部、链体) 头节呈长形、方形或球形,上有固着器官 颈部内有生发细胞 链体由数目不等的节片前后相连而成,以节片内生殖器官的发育程度又分为幼节、成节和孕节 无体腔,内脏器官包埋于实质组织中 无消化道,靠体壁吸收营养7 大多雌雄同体,每个节片内含有 1 套雌雄生殖器官 人体寄生绦虫属于多节绦虫亚纲的圆叶目、假叶目圆叶目绦虫生活史特点常见种类: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 ;肥胖带绦虫(牛带

17、绦虫)九、链状带绦虫又称:猪带绦虫,猪肉绦虫,有钩绦虫 成虫:头节、成节、孕节。乳白色,袋状,长约 2-4 米。虫体前端较细,头结为球形,有 4 个吸盘,其上有顶突,顶突上有 25-50 个小钩。颈结细,幼节短而宽。成节近方形,内有雌雄生殖系统各一套,睾丸 150-200 个,分布于节片的两侧,卵巢分 3 叶,子宫纵列于节片中部,为一棒状盲囊。孕节长大于宽,隐约可见其生殖系统。缺消化系统。 虫卵:卵壳薄而脆弱,胚膜较厚,棕黄色,具有放射性条纹,胚膜内是球形的六钩蚴。六钩蚴有六个(3 对)小钩。 囊尾蚴生活史:1、感染阶段:囊尾蚴-人作为终宿主2、感染方式:经口吃入含活囊尾蚴的米猪肉而感染3、宿

18、主:终宿主:人。中间宿主:人、猪4、寄生部位:成虫-人体小肠上段;囊尾蚴-人体皮下、肌肉、脑、 眼成虫寿命:可达 25 年 致病阶段:成虫、囊尾蚴 成虫所致肠绦虫病 一般无症状,常在粪便内发现排出的节片而就诊 头节、体壁机械性损伤肠壁而引起消化道症状 绦虫毒素刺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和过敏症状 幼虫所致囊虫病 皮下肌肉囊尾蚴病 眼囊尾蚴病 脑囊尾蚴病 癫痫型、颅内高压型、脑膜炎型、精神障碍型人吃囊尾蚴:猪带绦虫病;人吃虫卵(孕节):人囊尾蚴病。猪带绦虫病的检查 粪检孕节片、虫卵 确诊:驱虫查头节猪囊尾蚴病的检查 免疫学检查 皮下结节活检 眼底检查 脑 CT、核磁共振8 传染源:病人及带虫

19、者 传染途径:猪-人 流行因素:与饮食习惯和猪饲养方式有关治疗病人:绦虫病 : 南瓜子-槟榔疗法囊虫病 : 手术、对症治疗加强粪便管理;注意个人卫生,不生食或食未煮熟的猪肉,严格肉类检查十、肥胖带绦虫(牛肉绦虫)猪带绦虫 牛带绦虫随粪便排出 可主动爬出肛门体长:2-4m 4-8m节片:700-1000 节,较薄,略透明 1000-2000 节,较厚,不透明头节:球形直径 1mm。有顶突小钩个 略呈方形直径 1.5-2.0mm 无顶突25-50 个 及小钩成节:卵巢分 3 叶,即左右两叶和 卵巢只分两叶,子宫前端常可见中央小叶 短小的分支孕节:子宫分支不整齐、每侧约 7-13 支 子宫分支较整齐

20、,每侧约 15-30 支,支断多分叉囊尾蚴:头节具有顶突和小钩,可 头节无顶突及小钩,不寄生于人体寄生于人体,引起囊尾蚴病 生活史:1、感染阶段:囊尾蚴2、感染途径:经口食入含活囊尾蚴的牛肉3、终宿主: 人。中间宿主:牛4、寄生部位: 小肠致病:常无明显症状或消化道症状,肛门逸出节片、伴瘙痒诊断:询问病史;粪检查虫卵或孕节,肛门拭子法流行及防治:与猪带绦虫大体相同十一、医学原虫 属原生动物亚界 为单细胞真核生物(与细菌的区别) 形态学结构类似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细胞 生理学上具备多细胞动物的一切生理功能胞膜:使虫体保持一定的形状,参与虫体的营养、排泄、感觉等活动,具有抗原性。胞质:外质透明、凝胶

21、状,具运动、摄食、排泄等功能;内质溶胶状,含有各种细胞器和内含物;细胞器;内含物胞核:核膜、核质、核仁、染色质 细胞器:普通细胞器: 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内质网、溶酶体等特殊细胞器:运动细胞器:伪足、鞭毛、纤毛;其它细胞器:胞口、胞咽、胞肛等9常见种类阿米巴-叶足纲,鞭毛虫- 动鞭毛纲,纤毛虫-毛基裂纲,孢子虫- 孢子虫纲1. 人际传播型:人-人 2. 循环传播型:人-脊椎动物 3. 虫媒传播型:人-昆虫生理:1. 运动:伪足运动;鞭毛运动;纤毛运动2.生殖:无性生殖: 二分裂;多分裂;出芽生殖。有性生殖:接合生殖;配子生殖:雌、雄配子结合为合子3. 摄食:渗透;胞饮;吞噬4. 代谢:厌氧代

22、谢-腔道内原虫 有氧代谢-血液、组织内原虫 十二、溶组织内阿米巴(痢疾阿米巴) 有两期:滋养体;包囊滋养体:比白细胞略大(10-40 微米) ,内外质分明,外质透明,内质颗粒状,可见吞噬的 RBC泡状核,核仁小,居中;核膜内缘有染色质粒,大小一致,均匀排列;核仁与核膜间有时可见网状核纤维包囊:10-20 微米,可见 1 核、2 核和 4 核包囊。圆形,核结构与滋养体一致,特征性内含物为拟染色体、糖原泡。铁苏木素染色:拟染色体(黑色棒状) ,糖原泡(空泡状)基本生活史过程:包囊 滋养体 包囊生活史:寄生部位:结肠,可移行于肝、肺与脑等感染阶段:四核包囊感染方式:经口食入宿主:人致病阶段:滋养体诊

23、断阶段:滋养体与包囊致病因子:由滋养体表达。凝集素介导吸附于宿主细胞;穿孔素破坏靶细胞;蛋白酶溶解靶细胞。原发灶:增殖的滋养体可突破粘膜肌层,侵入粘膜下层,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溃疡间组织正常,这点与细菌性痢疾的弥漫性病灶不同;重症时可深达肌层,发生肠穿孔。继发灶:肝、肺和脑脓肿。潜伏期为几天到几个月、甚至一年。 一、肠阿米巴病:阿米巴痢疾典型阿米巴痢疾好发部位:回盲部,乙状结肠;表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褐色粘液脓血便,巧克力便或果酱便,奇臭。现多见为慢性迁延性肠炎,伴有腹胀、消瘦与贫血等。二、肠外阿米巴病:肝、肺、脑脓肿;皮肤阿米巴病病原学检查查滋养体:取粪便脓血和粘液部分作生理盐水

24、涂片(对象为急性阿米巴痢疾、10慢性腹泻病人 ) ;查包囊:碘液涂片(带虫者或慢性间歇型患者的成形粪便)免疫学检查:主要用于肠外阿米巴病的诊断流行特征多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与人群中经济状况、卫生及饮食习惯等有关;我国南方高于北方、农村高于城市。目前带虫者多,病人很少流行因素:传染源:包囊排出者;传播途径:经口传播;包囊污染水和食物防治原则及措施:同消化道传染病的防治措施查治病人 首选药物:灭滴灵(甲硝咪唑)粪便管理 无害化处理以保护水源个人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十三、疟原虫疟疾:属世界六大热带病和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对人类危害极大。 寄生人体的四种间日疟原虫( P.v) 最常见, 全国。恶性

25、疟原虫 (P.f) 危害最大。三日疟原虫 (P.m) 少见。 卵形疟原虫 (P.o) 仅云南发现几例。人体内的发育 蚊体内的发育裂殖子侵入红细胞的过程:裂殖子粘附红细胞表面,红细胞变形,侵入红细胞,封口全过程约需 10-15 分钟间日疟原虫寄生于 RBC 内可见 4 个阶段环状体(小滋养体):胞质淡蓝色,环较大,约为红细胞直径的 1/3,核一个,偶有两个。红细胞内只含有一个原虫,偶有两个。大滋养体(晚期滋养体):核一个,胞质增多,形状不规则,有伪足伸出,空泡明显;疟色素棕黄色,细小杆状,分散在胞质内。裂殖体:未成熟的裂殖体:核开始分裂,胞质未分裂,空泡消失,疟色素开始集中(散在) 。成熟滋养体

26、:裂殖子 12-24 个,排列不规则,疟色素集中。配子体:完成几次裂体增值周期后,裂殖子侵入 RBC 后形成的一个特殊时期,有雌配子体、雄配子体之分。雌配子体:核小质密,深红色,偏向一侧。雄配子体:核大,松散,淡红色,位于中央。间日疟原虫 RBC 变化:除环状体外,其余各期均胀大,色淡;并常见较多鲜红11色 、细小的薛氏小点生活史:1.寄生部位:肝细胞、红细胞2.感染阶段:子孢子3.感染方式:蚊虫叮咬;输血4.宿主:中间宿主:人。终宿主:按蚊5.致病阶段:红内期原虫6.诊断阶段:红内期原虫1、潜伏期:从疟原虫感染到疟疾症状出现的一段时间潜伏期时间:不同的虫种、同种不同株潜伏期存在差异。P.v

27、12 天P.f 6-27 天(平均 11 天)疟疾的发作:冷(寒颤)热(发热)汗(出汗退热)间歇发作机制:与红内期疟原虫裂体增殖周期有关 发热机制:裂殖子疟原虫各种代谢物 入血 部分被白细胞及红细胞碎片 巨噬细胞吞噬 内源性致热源(红细胞)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发作 外源性致热源(疟原虫)2、疟疾发作:1)临床表现:先寒颤、后发热、再出汗。2)发作的机理:血液中的疟原虫密度达到一定的数量(发热阈值) ,不同的虫种发热阈值不同。疟原虫在红内期裂体增殖的结果破坏了大量红细胞,裂殖子、红细胞代谢产物及红细胞碎片直接或间接地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寒颤、发热。随着这些刺激物被吞噬与降解,机体出汗后

28、恢复。3)发作的周期性:与疟原虫的红内期周期是一致的。 3、疟疾的再燃与复发疟疾发作停止后一段时间,在没有重复感染的情况下,又出现了再次疟疾发作,称“临床复发” (包括再燃和复发)再燃血液内残余的少量疟原虫抗原变异后再次繁殖起来引起的疟疾再次发作。复发肝细胞内迟发性子孢子发育繁殖后引起的疟疾再次发作。4、疟疾的其他临床表现贫血: 疟原虫破坏受染红细胞,自身免疫因素等引起。脾肿大:巨噬细胞增多,高度充血,早期较软,反复发作变硬。发病 34 天后可触及疟性肾病:由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5、凶险型疟疾脑 型:头痛、昏迷、抽搐等超高热型:发热高达 4212厥冷型:皮肤湿冷,体温下降,血压下降胃肠型:呕吐、

29、腹泻等病原学检查1)方法:厚、薄血膜染色镜检法。2)检查对象:间日疟原虫红内期各阶段,恶性疟原虫红内期的环状体及配子体。3)采血时间:恶性疟原虫在发作开始,间日疟原虫在发作后数小时至 10 小时。流行:传染源:外周血中含配子体的病人和带虫者。传播媒介:按蚊(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易感人群:儿童、外来人口自然因素:温度 2030,雨量充沛的季节,多流行于夏秋季社会因素:经济条件、生活习惯、文化素质等预防药物:氯喹;乙胺嘧啶+磺胺多辛防疟疫苗:1.子孢子疫苗 2.裂殖子疫苗 3.配子体疫苗。发展方向:1.多价疫苗;2.抗毒疫苗;3.DNA 疫苗治疗-间日疟:氯喹(杀灭红内期无性体) ;抗复发用伯氨喹啉, (杀灭红外期原虫和配子体) 。恶性疟原虫用氯喹,对抗氯喹株则宜用青蒿素类药物、奎宁、磺胺多辛和乙胺嘧啶等联合用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