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塑造民族精神.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9056759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塑造民族精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塑造民族精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塑造民族精神.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塑造民族精神.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塑造民族精神.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国防教育与我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塑造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民族传统教育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宝贵民族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凝聚着民族文化水平、民族精神、民族感情、民族意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夺目的明珠。它所蕴涵的文化内质是在少数民族的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是通过人类在后天学习时取得的经验、技能和知识。民族传统教育始终离不开各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感情,体现出各族人民群众建立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教育观,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这种教育观中包含着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热爱和自豪。人们在参与民族传统教育的过程中,不但

2、传承和发展着伟大的民族传统文化,而且该文化形态又能深深地渗透到民族心理、民族意识之中,对其产生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一)民族精神培育与国防教育相结合,打牢全民动员的社会响应基础 民族精神培育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因为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受着社会生产方式、社会制度等条件的制约,也受到民族历史以及文化传统的影响。它的生长演化需要国家的教育引导以及多种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民族精神培育作为一个巨大的社会工程,不是某一个部门可以承担得起的,需要在国家的主导下,结合国防教育等形式,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育,综合治理,形成国家、军队、学校、社会、家庭五位一体的民族精神培育体系。尼尔弗格森说:“如果缺乏将经

3、济成果转化为军事硬件的政治机制,或者公众对公共事务漠不关心,则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只是潜在的权力,并不完全等于拥有权力。”他认为“权力”要实现,即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要有良好的政治制度,另一个就是要有一个能使全国人民“关心公共事务”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民族精神。从以色列民族精培育和战争动员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道理在战争动员领域也同样适用,即要实现快速高效的动员,不光要制定有完善灵活的动员机制,还必须用民族精神统领全国人民思想,使大家都来“关心”战争动员-这一对现代战争进程及至结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公共事务”。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这个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密不可分,它产

4、生于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民族继续向前发展,历史继续蔓延的推动力。因此,在新时期培育民族精神,就要继承和弘扬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即传承“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自强精神,培养整个民族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传承“贵公贱私”的大公无私精神,培养人民对国家与社会的奉献意识和无私胸怀;传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意识,培养人民对国家的责任感;传承“ 【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自省意识,培养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增强整个民族的危机感;传承“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就是要注重弘扬和谐思想,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思想基础;传承“威武不

5、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人格情操,培养高尚的民族气节;传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真务实作风,培养人民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国防动员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国防动员建设成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是惠及全体人民的伟大构想,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它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无形的软实力。国防动员建设是连接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桥梁和纽带,其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方面。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合理地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在量上把握两者发展的最佳结合点,使国防和经济建设两个社会发展【1】 范

6、仲淹岳阳楼记的巨轮共同和谐运转。 发挥传统文化的凝聚和宣传作用,打牢国防动员的思想基础。在发展软实力过程之中,传统文化将发挥其独特作用。文化有着征服人心的号召、吸引作用,也是一种软实力。因此要将国防教育与我国传统文化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使人们在相同的民族传统文化中产生共鸣,实实在在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 (三)用外交的辐射,达成动员的共识。利用外交活动的辐射功能,增强战时国家联盟动员的认同基础。一个国家的外交能力是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开展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交往与交流也是战时进行国家联盟动员的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平时打好基础,对战时争取最多数国家和人民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因而,要积极开

7、展政府间的交流活动,利用参加各种国际论坛、国际会议、国际组织的机会,表达我国的外交和国防思想,使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同时,积极开展非官方的友好交流活动,进一步加深各国人民对我国的文化传统、民族习俗等的了解,从而取得普遍的信任与认同。 (四)国防教育的意义与传统文化的必然联系。国防教育是国防领域里的教育现象,它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有针对性地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和威胁,对全体公民的国防政治、思想品德、军事技术战术和体质等诸方面施以影响的一切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高校国防教育不仅是全民国防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高校思想政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

8、神,初步学会防御外敌武装侵略的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进而锻炼其能适应战争要求的坚强的体魄和意志。国防教育的核心是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牺牲奉献精神和国防意识教育。民族传统教育在高校教学中所延伸出的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民族精神的塑造、对民族情感的培养等功能,能够激发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恰恰与国防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这一核心任务不谋而合。民族传统教育蕴含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宝贵精神,民族传统教育蕴含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义利观,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提取民族传统体育中所蕴含的宝贵精神财富,与学校军事、

9、国防教育相结合,并融入到军事、国防教育的内容中,对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朴素的民族情感、深厚的爱国热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换而言之,从这个角度可以把民族传统教育宝贵的精神财富看作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依托军事、国防教育载体和现实,培养高素质人才。民族传统教育进入高校和国防教育的开展,与学生民族感情的培养和爱国热情的激发这一目标基本保持着一致。诚然,民族传统体育有力、有效的开展,在相当程度上应和着国防教育的进行,并达到国防教育在培育学生爱国情感的目的。(五)国防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与对国家的国防影响。国防教育可以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体育可以造就青少年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更好

10、地适应时代和适应社会,更好地接近自然、丰富社会交往,扩大人际交流。体育活动体现出来的自由开放精神,使其成为人们和睦相处的良方妙药,起到净化人们身心的作用。人们在参与体育健身的同时,生活方式得以转变,生活态度得以改善,生活空间得以拓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由于其特殊的历史传统及广泛的群众性,对于少数民族成员,对于各民族之间更有特别的社交功能和文化交往意义。借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之机,促进国防动员体制和手段的创新。政治经济体制的优越性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源泉。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正在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经济相关制度和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国防动员活动是以国家政治经济活动为基础的,国防动员体制本

11、身就涉及国家政治和经济的相关部门和领域,因此国防动员体制与手段也必须随着国家的发展和改革而变化。一是进行体制的完善。由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国防动员的机构设置、职责分工有的已不适应现实的情况和动员准备与实施的要求。在政府机关进行体制编制调整的同时,动员机构的设置也可借机调整,力量不足的部门要充实,职责不明的要明确,特别是涉及地方部门的职责,要进一步落实。二是手段的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软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动员领域的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高新技术的运用,动员资源主体的多元化,人力动员资源流动的随机性等新形势,都对动员方式与手段提出新的要求。加强创新机制与创新方法的研究,已成为一个时不我待的重大课题摆在我们面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