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山东省威海市 2017-2018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五四制时间: 120分钟 满分: 120分同学们,不知不觉半个学期已经过去了,语文知识你掌握了多少?请你用严肃的态度,认真对待这份试卷,检测一下自己的水平。祝你成功!(本试卷满分 120分,卷面分 4分)一、积累与运用:( 25分)1. 给划横线的字注音( 5分):洗 濯 玲珑 剔 透 蹂 躏 脑 髓 书 塾 撷 取 九 曲 连环 嗥 鸣 炽 痛 默 契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误找出并修改( 4分):烦燥 付诸东流 荒草凄凄 险象叠生坍塌 茫然若失 魂不守舍 异国它乡3.古诗默写( 8分)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
2、,何人不起故园情。 ,上有黄鹂深树鸣。 ,青山独归远。 ,崔九堂前几度闻。 约客 中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作者的寂寞心情的句子是: , 。4.根据文段内容,选择短语填空(只填序号) ( 2分):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 ;宽容是一种镇定剂, ; 宽容是一束阳光,;宽容是一座桥梁, 。 可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 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可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 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5.运用下列词语中任意四个说一段话,要求: 50字左右,至少运用一种修辞。 ( 4分):心旷神怡 举世无双 多愁善感 天灾人祸 兴致勃勃 人声鼎沸 喃喃自语 白驹过隙26、 ( 2分)与阿廖沙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中,他喜
3、欢的人有( ) ,反感的人有( ) 。A.外祖母 B.外祖父 C“小茨冈 ” D.好事情E.舅舅们 F.表哥们 G.继父 I.母亲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 711题。 (12分 )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 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 “泯然众人矣。 ”李贺作诗
4、(李贺 )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 (当时著名文人 )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 (早就构思好的 ),自目曰 高轩过 ,二人大惊,自是有名。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 (带着小僮仆。奚, x),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 (牵强符合 )程课 (固定的格式 )者。及暮归,足成之 (母 )见所书多,即怒曰: “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7从这两则文言文中可以看出仲永与李贺的共同点是 。 2分 )8仲永的最后结局是 “泯然众人矣 ”,而李贺则成了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童年 时的相同点和成年后的不同结果,给你的启发是 (4分 )9.解释下列划横线的字( 2
5、分)( 1) 世 隶 耕( ) ( 2)邑人 奇 之( ) ( 3)父异 焉 ( ) ( 4)自 是 有名( )10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 )(1)稍稍宾客其父: 3(2)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11 李贺作诗 选段中与 伤仲永 选段中 “指物作诗立就 ”一 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2分 )四、现代文阅读(29 分)(一)阅读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 ,完成 1216 题(13 分)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包利民一个不眠的寒夜,窗外依然是飘飞的雪和小兴安岭腊月的寒流。辗转反侧中,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 一枕 的冷清。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 润了一生的时光,从来不需要想起,却一直在
6、心底盈然 。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沿着时光的脚步追溯,我想起了最初的那个刹那。那个时候,我刚刚从农村搬进城里,内心总有些许黯淡。或许是自卑心理的影响,便开始用偏激的行动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一次和别人打架后,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了。当时心里正愤愤,便与老师顶撞了。当我离开,老师关上门的瞬间,我看见他嘴角扬起一丝笑意,一句他和其他老师的说笑从门缝挤了出来:“这孩子和我小时候特别像”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老师曾经那么多的严厉话语,都不及这无意间的一丝笑意半句闲话。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老师根本不知道,是他当年的微笑和话语,使一个
7、叛逆的少年从此有所改变。短短的一瞬,影响着长长的一生。或许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着类似的情节,看似遗忘,却一直在散发着温暖与力量,像落在心间不经意的一粒种子,刹那间的感动会不知不觉生长成郁郁葱葱的希望和美好。就像一个朋友所说,自闭恐惧与防备,一直是她从小到大的常态,只因为她是孤儿。就这样一直到高中,她几乎一个朋友都没有。就算别人善意的结交,她也是冷漠以对。班上有个女生是城里人,对她也总想关心,可是不管是否真心真诚,她都不予理会,她只觉得是怜悯。有一天,好些天没来上学的女生遇见她,低沉地说:“现在咱们一样了,我也成了孤儿了!”原来,那个女生的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身亡。4朋友说,只那一句,就让她打开了
8、心扉。并不是因为女生真的变得和她一样,而是女生眼中的真诚与失落。对于朋友来说,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想起曾经写过的一件事。邻家大伯很健谈,可是每年中总有固定的一天,终日无言。后来我们知道了原因,却是久久震撼。他的父母是聋哑人,有一年冬天,父母带着六岁的他去爷爷家过年。半路上,汽车忽然出了故障,慢慢地滑向山路下的深谷。车门无法打开,人们砸开车窗时,车身已经向下倾斜。大家纷纷涌向车窗向外跳,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他回头看,父母眼中全是不舍和牵挂,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从此,每一年的那一日,他都会 禁言一天,用来体会父母当年的沉默无
9、声,脑海中全是汽车坠崖那一刻父母的眼神与笑容。在生命中的每一个那一天,邻家大伯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怀念着那份爱与悲情。足够了,漫长的岁月中,哪怕有过一个能融入我们生命的刹那,所有的日子便都有了意义。不管风雨起落,长路夜路,那份感动,那份爱,成为念念间最美的心灵家园!(选自做人与处世 ,有删改)【注释】盈然:漫溢的样子。12.作者写了令人感动的三个片断,请概括出第二、三片断的内容。 ( 2分)片断一: 我因为当年老师的微笑和话语,从此,叛逆的性格有所改变。 片断二: 片断三: 13. 结合句子,说说下面加点词的词性。 ( 3分)一些 散乱 的情节却 温暖 了一枕的 冷清 。( ) ( ) ( )
10、 14联系前后文,具体说说下面这个比喻句表达了作者 “那一刻 ”怎样的心理感受?( 2分)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15. 文章第 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分)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516. 本文题目含蓄而富有韵味,下面最能诠释题目含义的一项是( ) ( 2分)A. 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B. 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C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D. 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二)阅读孤独的老乡 ,完成 1721 题.(
11、16 分)孤独的老乡夏 阳我不知道他叫什么,暂且叫他小吴吧。第一次盘问小吴,真不能确定他在我眼皮底下多久了。偌大的天安门广场,游客络绎不绝,人流涌动如潮。大家背对巍峨的城楼,无不在忙着摄影留念。小吴不是这样。他到处转悠,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总是撵在人家身后,时不时还支棱起耳朵,偷听人家在讲些什么,形迹可疑。我作为广场的巡逻人员,截住小吴,问:“你干吗?”他捏着衣角,嗫嚅道:“我在丰台那边打工。 ”“我是问你来天安门广场想干吗?”“ 没干吗呀 。 ”“老实点,我注意你不是一回两回了,你老盯着人家游客干吗?”“我我在找人。 ”“找谁?”“找老乡。我来北京三年,还没遇到过一个老乡。 ”我鼻子一酸,拍
12、了拍小吴的肩,叮嘱道:“注意点形象,别太露骨,更不准妨碍人家。 ”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天安门广场,草原一样广袤,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群,河流一般朝这里涌来。黄昏时候,夕阳之下,人流涌得愈加湍急。小吴迎着无数面孔走去,仔细辨别暮色下的每一张脸、每一句方言。夜深了,广场上游客稀疏,灯火慵懒,小吴拖着疲惫的身躯,追上了 20 路公交车。公交车从我跟前一闪而过时,我看见小吴抓着吊环,挤在一群人中间,眼里满是恋恋不舍。小吴来的时间很固定。每个星期天早上,换乘三趟公交车来,晚上又换乘三趟车回去。我6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找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黯然。有一次,我发现他神情大异,跟着一个旅行团很久,最
13、后还是悄悄地离开了。我问他:“不是吗?”他失望地答道:“不是,是相邻那个县的。 ”“相邻那个县也是老乡啊。 ”他摇了摇头,固执地说:“连一个县的都不是,能算是老乡吗?”我安慰他说:“实在想家了,就回去看看吧。 ”他笑道:“回家?我爹在山上打石头被炸死 了,那个女人改嫁去了外省,哪有什么家?”说完,撇开两条瘦腿,消失在人海中。小吴找到按照他的标准定义的老乡,是在一个下午。远远 地,看见他和一个夹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在国旗下拉扯。我立即赶了过去。小吴看见我,激动地说:“他是我老乡,绝对的 老乡!”那中年男人甩开小吴的手,整了整领带,呵斥道:“老乡?谁和你是老乡,老子是北京人!”小吴说:“你耍赖,你刚
14、才打电话说家乡话,我听出来了,你是我们县的。 ”中年男人厌恶地挥了挥手,骂道:“神经病。 ”听了这话,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这件事后,很长时间没有看见小吴在我眼皮底下转悠了。我心中不禁想:是死心了还是离开北京了?这孩子,挺好的,时间长了没见,还真让人心里有点挂念。小吴再一次出现,是带一对老人来看升国旗。这对老人脸色凄苦,衣衫褴褛。我问他:“你找到老 乡了?”小吴说:“没呢。他们是一对聋哑夫妇,东北的,也没有老乡,我就对他们说,我们做老乡吧。 ”我欣慰地笑了,说;“那加我一个吧。 ”小吴狐疑地问:“你?”我看着远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在这里巡逻快三年了,也没遇见一个老乡。 ”(选自201 5
15、中国年度小小说 ,漓江出版社,有删改。 )17.根据文意,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面表格。 ( 2分)情节 主要事件开 端 小吴找老乡被盘问。发展 ( 1)高潮 ( 2)结局 小吴与一对东北聋哑夫妇做老乡, “我 ”也主动加入。18.文中的 “我 ”对小吴的态度有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根据文章内容,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 2分)怀疑 ( ) ( ) 认同719.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 4分)( 1)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答: ( 2)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他: “找到了吗? ”他总是一脸黯然。答: 20.第 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4分)小
16、吴的身体晃了一下。答: 21.联系全文,说说小说结尾有哪些妙处。 ( 4分)答: 五、写作( 50分)跨入青春的门槛,追求远大的理想,走进美丽的家园,享受爱心的阳光,触摸科学与时尚 生活是多么精彩!请以 “生活因 而精彩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在文题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友谊、诚实、歌声等) ,除诗歌、剧本外,文体自选,要求语言生动,题材新颖,情节具体,描写细腻,书写认真,不少于 600字。8初一期中考试答案13 题 略4、 5、 略6、 ( ACDI) ( BEFG)7、 他们小时都很聪明。 (意思对即可给分 )8、 20回答要点: (1)后天努力的重要性; (2)家庭环境及教育的重
17、要性。以上两点,每点 2分,能从其它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9、 ( 1)属于 ( 2)对 感到奇怪 ( 3)此,这 ( 4)此,这10、 (1)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或:渐渐地以宾客之礼接待他父亲;或:渐渐地以他父亲为宾客。(2)这孩子要呕出心才会停止 !11、 援笔辄就如素构。12、 片断二:望友因为女生的真诚亲切而以改变自己冷漠的性格;片断三:邻家大伯因为父母舍身救子而禁言一天,怀念着那份爱与悲情。 (两个片断各 1分,意合即可)13、 ( 3分)形容词 动词 名词14、 ( 2分)表达此刻 “我 ”因为得到老师的同情和理解,内心黯淡愤愤的情绪瞬间消失的喜悦心情。 (意合即可)
18、15、 (4分)动作描写( 1分) ,通过 “护 ”“挤 ”“推 ”三个连贯的动词 (1分) ,生动地刻画了父母在生死关头舍身救子的感人形象,奏出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 2分) 。16、 ( 2分) B( A项只强调了感动影响的深远; CD项只强调了此刻瞬间的感受)17、 ( 2分) ( 1)小吴找到了邻县人,但不认为是老乡。 ( 2)小吴找到了同县老乡,却遭到对方的拒绝和辱骂。(各 1分)18、 ( 2分)理解 关心(或关爱、挂念)19、 ( 4分) ( 1) “汪 ”极言小吴眼中蓄满了泪水,生动传神地表现出小吴因 “我 ”的理解而深受感动的情态( 2分) 。 ( 2) “黯然 ”写出小吴情绪
19、低落的神情,表现出他没找到老乡时的极度失望( 2分) 。20、 ( 4分)运用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 ,表现了小吴惊愕、尴尬、痛苦、绝望等心理(答到两点心理即可) 。21、 ( 4分)收到出人意料、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深化了主题:以小吴为代有的孤独者们面对孤独、不甘孤独的积极人生态度(言之成理即可) 。9作文(50 分)项目 一类卷 二类 卷 三类卷 四类卷 五类卷分数 5043 4235 3426 2510 10-0内容(20 分)立意新颖,切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立意较新,切合题意,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具体。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具体。与题意有联系,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文不
20、对题。表达(30 分)文体特点突出,语言准确、流畅、生动,构思巧妙,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符合文体特点,语言通顺,条理较清晰,结构较严谨。基本符合文体特点,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条理尚清晰,结构基本完整。不符合文体特点,语言不够通顺,语病较多,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无伦次,机构残缺,不成文扣分项1.没有标题扣 2 分,错别字每 2 个扣 1 分,不重复计算; 2.字数不足 600 字,每少 50 字,扣 1 分;不足 300 字,四等以下;3.标点符号不规范扣 1 分。4 3 2 10卷面(4 分)卷面整洁:凡卷面整齐清洁,偶有修改但没有涂抹的。字体工整:凡是字体书写端正、整齐、规范的。卷面较整洁:凡卷面较整齐清洁,有修改,甚至偶有涂抹的。字体端正:凡是字体书写规范、不歪斜的。卷面基本整洁:凡卷面基本整齐清洁,有多处修改或涂抹的。字迹清楚:凡字迹潦草,但尚可辨认的。卷面不整洁:凡卷面不整齐,不清洁,给人以脏、乱 感觉的。字迹难辩:凡字迹潦草,难以辩认影响评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