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熟料煅烧技术,本章学习要点:本章主要介绍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熟料煅烧技术以及煅烧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以旋风筒换热管道分解炉回转窑冷却机为主线,着重介绍当代水泥工业发展的主流和最先进的煅烧工艺及设备、生产过程的控制调节等。,6.1 概 述,硅酸盐水泥主要由熟料所组成。熟料的煅烧过程直接决定水泥的产量、质量、燃料与衬料的消耗以及窑的安全运转。,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是以悬浮预热和窑外分解技术为核心,把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成果,广泛用于水泥生产全过程,使水泥生产具有高效、优质、低耗、符合环保要求和大型化、自动化为特征的现代水泥生产方法,并具有现代化的水泥生产新技术和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管理方
2、法。,悬浮预热、窑外分解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物料的预热、分解过程的传热状态,将窑内物料堆积状态的预热和分解过程,分别移到悬浮预热器和分解炉内进行。,预分解窑的关键技术装备有旋风筒、换热管道、分解炉、回转窑、冷却机(简称筒-管-炉-窑-机)等。这五组关键技术装备五位一体,彼此关联,互相制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熟料煅烧的热工体系,分别承担着水泥熟料煅烧过程的预热、分解、烧成、冷却任务。,6.2 生料在煅烧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生料在加热过程中,依次发生干燥、粘土矿物脱水、碳酸盐分解、固相反应、熟料烧结及熟料冷却结晶等重要的物理化学反应。这些反应过程的反应温度、反应速度及反应产 物不仅受原料的化学成分
3、和矿物组成的影响,还受反应时的物理因素诸如生料粒径、均化程度、气固相接触程度等的影响。,6.2.1 干 燥,排除生料中自由水分的工艺过程称为干燥,6.2.2 脱水,脱水是指粘土矿物分解放出化合水 。 层间水在100左右即可排除,而配位水则必须高达400600以上才能脱去。 粘土中的主要矿物高岭土发生脱水分解反应如下式所示: Al2O32SiO22H20 Al2032SiO2 + 2H2O高岭土 无水铝硅酸盐(偏高岭土) 水蒸气Al2032SiO2 Al203 + 2SiO2 高岭土进行脱水分解反应属吸热过程。 生成了非晶质的无定形偏高岭土 ,具有较高活性 。,6.2.3 碳酸盐分解 MgC03
4、 MgO + CO2(10471214)J/g CaC03 CaO + CO21645 J/g,生料中的碳酸钙和夹杂的少量碳酸镁在煅烧过程中分解并放出CO2的过程称碳酸盐分解。 碳酸镁的分解温度始于402480左右,最高分解温度700左右; 碳酸钙在600时就有微弱分解发生,但快速分解温度在812928之间变化,1可逆反应; 2强吸热反应;每1 kg纯碳酸钙在890时分解吸收热量为1645J/g,是熟料形成过程中消耗热量最多的一个工艺过程。分解所需总热量约占预分解窑的二分之一; 3烧失量大; 4分解温度与CO2分压和矿物结晶程度有关 。,6.2.3.2 碳酸钙的分解过程,热气流向颗粒表面传进分
5、解所需要的热量; 热量以传导方式由表面向分解面传递的过程; 在一定温度下碳酸钙吸收热量,进行分解并放出CO2的化学过程; 分解放出的CO2,穿过CaO层,向表面扩散传质; 表面的CO2向周围气流介质扩散。分解速度或者分解所需的时间将决定于化学反应所需时间,即反应生成的CO2通过表面CaO层的扩散是整个碳酸钙分解过程中的速度控制过程。,6.2.3.3 影响碳酸钙分解速度的因素,1石灰质原料的特性 2生料细度和颗粒级配 3生料悬浮分散程度 4温度 5系统中CO2分压 6 生料中粘土质组分的性质,6.2.4、固相反应,通常在碳酸钙分解的同时,分解产物CaO与生料中的SiO2、Fe2O3、Al2O3等
6、通过质点的相互扩散而进行固相反应,形成熟料矿物。 固相反应的过程比较复杂,其过程大致如下:,800 CaO+ Al2O3 CaOAl2O3 (CA)Ca0+Fe2O3 CaOFe2O3 (CF) 2Ca0+ Si02 2CaOSi02 (C2S)开始形成 800900 7(CaOAl2O3)+5CaO 12CaO7Al2O3 (C12A7) 9001100 2CaO+Al2O3+Si02 2CaOAl2O3Si02 (C2AS)形成后又分解12CaO7Al2O3+9CaO 7(3CaOAl2O3) (C3A)开始形成 7(2CaOFe2O3)+2CaO+12CaO7Al2O3 7(4CaOAl
7、2O3Fe2O3)(C4AF)开始形成 1100l200 大量形成C3A和C4AF,C2S含量达最大值。,水泥熟料矿物的固相反应是放热反应,固相反应的放热量约为420500J/g。 固相反应通常需要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影响固相反应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生料细度及均匀程度 (2)原料性质 (3)温度,6.2.5、熟料烧结,在高温液相作用下,固相硅酸二钙和氧化钙都逐步溶解于液相中,硅酸二钙吸收氧化钙形成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矿物硅酸三钙,其反应式如下: C2S + Ca0 C3S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延长,液相量增加,液相粘度降低,氧化钙、硅酸二钙不断溶解、扩散,硅酸三钙晶核不断形成,并逐渐发育
8、、长大,最终形成几十微米大小、发育良好的阿利特晶体。与此同时,晶体不断重排、收缩、密实化,物料逐渐由疏松状态转变为色泽灰黑、结构致密的孰料,以上过程为熟料的烧结过程,简称熟料烧结。,130014501300称为熟料的烧结温度。在此温度范围内大致需要1020 min完成熟料烧结过程。 影响熟料烧结过程的因素 : 1.最低共熔温度 2.液相量 3.液相粘度 4.液相的表面张力 5.氧化钙和硅酸二钙溶于液相的速率,6.2.6、熟料冷却,熟料烧结过程完成之后,C3S的生成反应结束,熟料从烧成温度开始下降至常温,熔体晶化、凝固,熟料颗粒结构形成,并伴随熟料矿物相变的过程称为熟料的冷却。,冷却的目的,1.
9、改善熟料质量与易磨性; 2.降低熟料温度,便于熟料的运输、储存和粉磨; 3.部分回收熟料出窑带走的热量,预热二、三次空气, 4.降低熟料热耗,提高热利用率。,急冷对改善熟料质量的作用,1防止或减少C3S的分解2避免-C2S转变成-C2S3改善了水泥安定性4使熟料C3A晶体减少,提高水泥抗硫酸盐性能5改善熟料易磨性 6克服水泥瞬凝或快凝,6.3 悬浮预热技术,6.3.1悬浮预热技术 6.3.2悬浮预热技术的优越性 6.3.3悬浮预热器的构成及功能 6.3.4旋风预热器是主要的预热设备,6.3.1悬浮预热技术,悬浮预热技术: 是指低温粉状物料均匀分散在高温气流之中,在悬浮状态下进行热交换,使物料得
10、到迅速加热升温的技术。,6.3.2悬浮预热技术的优越性,物料悬浮在热气流中,与气流的接触面积大幅度增加,因此传热速度极快,传热效率很高。生料粉与燃料在悬浮态下均匀混合,燃料燃烧产生的热及时传给物料,使之迅速分解。由于传热、传质迅速,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热效率。,6.3.3悬浮预热器的构成及功能,构成旋风预热器的热交换单元主要是旋风筒及各级旋风筒之间的连接管道(换热管道) 。 预热器必须具备三个功能: 使气、固两相能充分分散均布 迅速换热 高效分离三个功能,6.3.4 旋风预热器是主要的预热设备,旋风预热器是由旋风筒和连接管道组成的热交换器。 换热管道是旋风预热器系统中的重要装备,它不但承担着
11、上下两级旋风筒间的连接和气固流的输送任务,同时承担着物料分散、均布、锁风和气、固两相间的换热任务,所以,换热管道除管道本身外还装设有下料管、撒料器、锁风阀等装备,它们同旋风筒一起组合成一个换热单元。,旋风筒的作用主要是气固分离, 传热只占6%12.5%。,气流主要受离心力、器壁的摩擦力的作用 粉尘主要受离心力、壁的摩擦力和气流的阻力作用 两者还同时受到含尘气流从旋风筒上部连续挤压而产生的向下推力作用,这个推力则是含尘气流旋转向下运动的原因。 含尘气流中的气流和粉尘的受力状况基本相同,但由于两者物理特性不同,致使两者在受力状况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得到不同的运动效果,从而使得含尘气流最后得到分离。,
12、旋风筒的分离效率,旋风筒的分离效率的高低,对系统的传热速率和热效率有重要影响。 旋风筒的分离效率愈低,生料在系统内、外循环量就愈高。 系统内生料循环量等于喂料量时,废气温度将升高38。 外循环量增加,就会增加收尘设备的负荷,降低热效率。 最高一级旋风筒的分离效率决定着预热器系统的粉尘排出量,提高它的分离效率是降低外部循环的有效措施,因此一级旋风筒一般为并联的双旋风筒。,热交换主要在连接管道内进行约80以上,对管道的设计十分重要 管道风速太低,虽然热交换时间延长,但影响传热效率,甚至会使生料难以悬浮而沉降积聚,并且使管道面积过大 风速过高,则增大系统阻力,增加电耗,并影响旋风筒的分离效率 正确确
13、定换热管道尺寸,必须首先确定合适的管道风速,管道风速的确定,可根据生料粒径、悬浮速度以及工况等因素进行理论计算。 由于影响因素复杂,许多因素的考虑也不能完全符合实际,故计算后亦常需要以实验数据或经验数据予以修正,故各国设计或制造单位,一般根据实践经验数据选定各部换热管道风速,作为管道尺寸设计的基础。 各种类型的旋风预热器的换热管道风速,一般选用1218m/s。,必须采取的措施:,目的:使生料能够充分的分散悬浮于管道内的气流中,加速气固之间的传热。 措施1:1.在生料进入每级预热器的上升管道处,管道内应有物料分散装置,一般采用板式撒料器(如图6-4所示)和箱式撒料器。作用:在于防止下料管下行物料
14、进入换热管道时的向下冲料,并促使下冲物料冲至下料板后飞溅、分散。装置虽小,但作用极大。 2.选择生料进入管道的合适方位,使生料逆气流方向进入管道,以提高气固相的相对速度和生料在管道内停留时间。 3.两级旋风筒之间的管道必须有足够的长度,以保证生料悬浮起来,并在管道内有足够的停留运行距离,充分发挥管道传热的优势。 4.旋风筒下料管道上设有锁风翻板排灰阀,要求结构合理、轻便灵活不漏风,生料能连续卸出,有料封作用。,撒料板装置,锁风翻板排灰阀,锁风翻板排灰阀(简称锁风阀)是预热器系统的重要附属设备。 它装设于上级旋风筒下料管与下级旋风筒出口的换热管道入料口之间的适当部位。其作用在于保持下料管经常处于
15、密封状态,既保持下料均匀畅通,又能密封物料不能填充的下料管空间,最大限度地防止由于上级旋风筒与下级旋风筒出口换热管道间由于压差容易产生的气流短路、漏风,做到换热管道中的气流及下料管中的物料“气走气路、料走料路”,各行其路。 既有利于防止换热管道中的热气流经下料管上窜至上级旋风筒下料口,引起已经收集的物料再次飞扬,降低分离效率;又能防止换热管道中的热气流未经同物料换热,而经由上级旋风筒底部窜入旋风筒内,造成不必要的热损失。,锁风阀,6.4 预分解技术,定义:预分解(或称窑外分解)技术是指将已经过悬浮预热后的水泥生料,在达到分解温度前,进入到分解炉内与进入炉内的燃料混合,在悬浮状态下迅速吸收燃料燃
16、烧热,使生料中的碳酸钙迅速分解成氧化钙的技术。,预分解窑的特点,.在悬浮预热器与回转窑之间增设一个分解炉或利用窑尾上升烟道, .装设燃料喷入装置,喷入煅烧所需的60%左右的燃料 .使燃料燃烧的放热过程与生料的碳酸盐分解的吸热过程,在分解炉中以悬浮态或流化态下极其迅速地进行, .使入窑生料的分解率达到85%95%。 .减轻窑内煅烧带的热负荷,有利于缩小窑的规格及生产大型化,并且可以节约单位建设投资,延长衬料寿命,大幅度提高了窑系统的生产效率,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分解炉内气、固流运动方式及功能,分解炉内的气流运动,有四种基本型式:即涡旋式、喷腾式、悬浮式及流化床式。 在这四种型式的分解炉内,生料
17、及燃料分别依靠“涡旋效应”、“喷腾效应”、“悬浮效应”和“流态化效应”分散于气流之中。由于物料之间在炉内流场中产生相对运动,从而达到高度分散、均匀混合和分布、迅速换热、延长物料在炉内的滞留时间,达到提高燃烧效率、换热效率和入窑物料碳酸盐分解率的目的。,1.旋流式分解炉又称旋风式分解炉,以SF型为代表。现已发展为NSF(New Suspension Preheatcr Flash Calciner) 型,它的原理已发展为旋流-喷腾式分解炉类型。,2涡流燃烧式分解炉,以RSP(Reinforced Suspension Prcheater)型为例。,3喷腾式分解炉,以FLS (FLSmidth)型
18、为例,4沸腾式分解炉,以MFC(Mitsubish Fluidized Calciner)型为代表,如图所示为MFC系统工艺流程与带出式N-MFC沸腾分解炉的示意图。该炉分四个区: (1)流化层区 (2)供气区 (3)稀薄流化区 (4)悬浮区,新型分解炉的发展方向,(1) 适当扩大炉容,延长气流在炉内的滞留时间,以空间换取保证低质燃料完全燃烧所需的时间; (2) 改进炉的结构,使炉内具有合理的三维流场,力求提高炉内气、固滞留时间比,延长物料在炉内滞留时间; (3) 保证物料向炉内均匀喂料,并做到物料入炉后,尽快地分散、均布;(4) 改进燃料燃烧器形式与结构,以及合理布置,使燃料入炉后尽快点燃;
19、 (5) 下料、下煤点及三次风之间布局的合理匹配,以有利于燃料起火、燃烧和碳酸盐分解; (6) 根据需要,选择分解炉在预分解窑系统的最优部位、布置和流程,有利于分解炉功能的充分发挥,提高全系统功效,降低NOx,SO3等有害成分排放量,确保环保达标。,新型分解炉型及结构分析,1、“喷-旋”型分解炉 “喷-旋”迭加型分解炉的喷腾作用有利于物料在炉内的分散、均布,旋流有利于延长物料在炉内的滞留时间: RSP炉SC室对中低质及低挥发分煤的点火预燃的优异作用 流阻力较大,喷-旋流场组织不好,不但不能充分发挥两种流场迭加的应有作用,反而引起系统阻力增加 2、“喷腾”型及“喷腾迭加”型分解炉 喷腾型及喷腾迭
20、加型分解炉,由于其阻力小,结构简单,布置方便,炉内物料分散、均布以及点火起燃条件、换热功能良好,只要结合原燃料条件,保证有一个充足的炉容是很有发展前途的。,3、“流化悬浮”型分解炉 MFC窑具有“两步到位”,适应中低质燃料,充分利用窑气热量和防止“粘结堵塞”的优点; N-MFC炉是对MFC炉流化床阻力大、流化风温度低等缺点的改进和优化 在使用中低质燃料、甚至劣质燃料时都可以适应 4、“悬浮”型分解炉 “悬浮型”分解炉以Prepol和Prolong型炉为代表。其主要特点是以延长和扩展的上升烟道作为管道式炉,虽然“悬浮效应”的固气滞留时间比值较其他炉型小,炉内气固流湍流效应较差,但是由于它们有较充
21、裕的炉容补差,炉型结构也比较简单,布置方便,随着中低质燃料的使用、工业垃圾的处理和环境保护,因而得到了较为广泛地应用。,预分解窑及各种分解炉 技术创新的共同趋势和目标,一是中低质及低挥发分燃料在炉内的迅速点火起燃的环境改善; 二是使用中低质及低挥发分燃料时,要“以空间换时间”,即扩大炉容,改进结构,提高燃料燃尽率; 三是降低窑炉内NOx生成量,并在出窑入炉前制造还原气氛,促使NOx还原,满足环保要求; 四是采取措施,促进替代燃料和可燃废弃物的利用。,第一种方式,分解炉与窑连接方式,分解炉直接坐落在窑尾烟室之上,称为同线型分解炉。这种炉型实际是上升烟道的改良和扩展。它具有布置简单的优点,窑气经窑
22、尾烟室直接进入分解炉,由于炉内气流量大,O2含量低,要求分解炉具有较大的炉容或较大的K值(固气滞留时间比)。这种炉型布置简单、整齐、紧凑,出炉气体直接进入最下级旋风筒,因此它们可布置在同一平台,有利于降低建筑物高度。同时,采用“鹅颈”管结构增大炉区容积,亦有利于布置,不增加建筑物高度。,第二种方式,分解炉自成体系,称为离线型炉。采用这种方式时,窑尾设有两列预热器,一列通过窑气,一列通过炉气,窑系列物料流至最下级旋风筒后再进入分解炉,同炉系列物料一起在炉内加热分解后,经炉系列最下级旋风筒分离后进人窑内。同时,离线型窑一般设有两台主排风机,一台专门抽吸窑气,一台抽吸炉气,生产中两列工况可以单独调节
23、。在特大型窑,则设置三列预热器,两个分解炉。,第三种方式,分解炉设于窑的一侧,称半离线型炉。这种布置方式中,分解炉内燃料在纯三次风中燃烧,炉气出炉后可以在窑尾上升烟道下部与窑气会合(如RSP、MFC等),亦可在上升烟道上部与窑气会合(如N-MFC、SLCS等),然后进入最下级旋风筒。这种方式工艺布置比较复杂,厂房较大,生产管理及操作亦较为复杂。其优点在于燃料燃烧环境较好,在采用“两步到位”模式时,有利于利用窑气热量和防止粘结堵塞。,6.5回转窑,回转窑的功能 预分解窑系统中回转窑具有五大功能。1、燃料燃烧功能2、热交换功能3、化学反应功能4、物料输送功能5、降解利用废弃物功能,回转窑两个很大的
24、缺点和不足,一是作为热交换装置,窑内炽热气流与物料之间主要是“堆积态”换热,换热效率低,从而影响其应有的生产效率的充分发挥和能源消耗的降低; 二是熟料煅烧过程所需要的燃料全部从窑热端供给,燃料在窑内煅烧带的高温、富氧条件下燃烧,NOx等有害成分大量形成,造成大气污染。,预分解窑工艺带的划分,从窑尾起至物料温度1280止(也有以1300)为过渡带,主要任务是物料升温及小部分碳酸盐分解和固相反应。 物料温度128014501300区间为烧成带; 窑头端部为冷却带,物料在窑内的工艺反应,分解反应 固相反应 烧结反应,熟料的冷却,熟料冷却机的功能及发展 目前,熟料冷却机在水泥工业生产过程中,已不再是当
25、初仅仅为了冷却熟料的设备,而在当代预分解窑系统中与旋风筒、换热管道、分解炉、回转窑等密切结合,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新型水泥熟料煅烧装置体系,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具有多重功能的重要装备。,熟料冷却机的功能及其在 预分解窑系统中的作用,(1)作为一个工艺装备,它承担着对高温熟料的骤冷任务。(2)作为热工装备,在对熟料骤冷的同时,承担着对入窑二次风及入炉三次风的加热升温任务。 (3)作为热回收装备,它承担着对出窑熟料携出的大量热量的回收任务。 (4)作为熟料输送装备,它承担着对高温熟料的输送任务。,2熟料冷却机作业原理,熟料冷却机作业原理在于高效、快速地实现熟料与冷却空气之间的气固换热。,冷却机性能指标,
26、(1) 热效率(c)高,各种冷却机热效率一般在40%80%之间。 (2) 冷却效率(L)高,各种冷却机冷却效率一般在8095%。 (3) 空气升温效率(i)高。,本指标为篦冷机评价指标之一,一般i 0.9。 (4) 进入冷却机的熟料温度与离开冷却机的入窑二次风及去分解炉的三次风温度之间的差值小。 (5)离开冷却机的熟料温度低。 (6)冷却机及其附属设备电耗低。 (7)投资少,电耗低,磨耗小,运转率高等。,篦式冷却机的分类及其发展,篦式冷却机属穿流骤冷式气固换热装备,冷却空气以垂直方向穿过熟料料层,使熟料得以冷却。 篦冷机根据篦子运动方式可分为震动式、回转式和推动式三种类型。80年代后期研发的第
27、三代控制流篦冷机以及90年代末期研发的第四代固定篦床冷却机都是在第一、二代推动式篦冷机的基础上的创新产品。,表6-5各种篦冷机有关性能指标,第三代篦冷机的特点,(1)篦冷机入口端采用阻力篦板及充气梁结构篦床和窄宽度布置方式,增加篦板阻力在篦板加料层总阻力中的比例,力求消除预分解窑熟料颗粒变细及分布不均等因素对气流均匀分布的影响。 (2)发挥脉冲高速气流对熟料料层的骤冷作用,以少量冷却风量回收炽热熟料的热量,提高二、三次风温 (3)由于脉冲供风,使细粒熟料不被高速气流携带,同时由于细粒熟料扰动,增加气料之间换热速度。 (4)高压空气通过空气梁特别是篦冷机热端前数排空气梁向篦板下部供风,增强对熟料
28、均布、冷却和对篦板的冷却作用,消灭“红河”,保护篦板。 (5)设有对一段篦床一、二室各行篦板风量、风压及脉冲供气的自控调节系统,或各块篦板的人工调节阀门,以便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同时,一段篦速与篦下压力自动调节,保持料层设定厚度,其他段篦床与一段篦床同步调节。,国产TC型第三代篦冷机,(1)采用TC型“充气梁”技术,研发了TC型充气篦板及TC型阻力篦板。 (2)采用厚料层冷却技术,中小型篦冷机设计最大料层厚600650mm,大型篦冷机700800mm (3)合理配风 关键在于淬冷区和热回收区“充气篦床”配风适当。 (4)全机篦床配置适当 淬冷高温区设置固定充气篦床,高温区设置活动充气篦床,中温区
29、设置固定篦床,低温区设置普通篦床,整机效率高,结构简化,维修方便。 (5)锁风良好 设置了全机自动控制和安全监测系统,保证了系统稳定安全运行。,预分解窑技术的生产控制,预分解窑生产中重点监控的主要工艺参数 窑系统由废气处理系统、生料喂料系统、预热器、分解炉、回转窑、冷却机系统和喂煤系统等组成,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气体流量、物料流量、燃料量、温度、压力等工艺过程参数的检测和控制,使它们相互协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而对窑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1)烧成带物料温度 (2)氧化氮(N0x)浓度 (3)窑转动力矩 (4)窑尾气体温度 (5)分解炉或最低一级旋风筒出口气体温度 (6)最上一级旋风筒出口
30、气体温度 (7)窑尾、分解炉出口或预热器出口气体成分 (8)最上一级及最低一级旋风筒出口负压 (9)最下一、二级旋风筒锥体下部负压 (10)预热器主排风机出口管道负压 (11)电收尘器入口气体温度 (12)窑速及生料喂料量 (13)窑头负压 (14)篦冷机一室下压力。 (15)窑筒体温度,预分解窑工艺控制的自动调节回路,(1)窑头负压篦冷机余风 排风机阀门开度。 (2)篦冷机一室下压力 篦床速度。 (3)分解窑加煤 量最下级旋风筒(或分解炉)出口气体温度。 (4)增湿塔入口压力 增湿塔出口阀板开度。 (5)增湿塔出口气温 增湿水泵回水阀门开度。 (6)窑尾主排风机风门开度 最上级旋风筒出口气体
31、O2含量及压力。 (7)电收尘器进口风压 电收尘出口风机风门开度。 (8)喂料秤测重负荷传感器 喂料仓自动调节计量阀门开度。 (9)气力提升泵下松动压力 计量滑动阀门开度。 (10)生料计量标准仓重量 均化库出口阀板开度。 (11)其他可根据需要设置,中央控制室简介,中央控制室是指能够把全厂所有操作功能集中起来,并把生产过程集中进行监视和控制的一个中心场所。在中控室里,通过计算机等技术能将整个生产过程参数、设备运行情况等全面迅速反映出来,并能对过程参数实现及时、准确的控制。因此。中央控制室是全厂的控制枢纽和指挥中心。把生产过程集中在中控室内进行显示、报警、操作和管理,可以使操作人员对全厂的生产
32、情况一目了然,便于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度指挥,从而有利于优化操作、实现高产、优质、低消耗。,中央控制室,应用以微型计算机为基础的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是一种控制功能分散化、监视操作集中化的控制系统,既所谓的集散控制系统。 集散控制系统将4C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讯技术、CRT显示技术)相结合,解决了计算机集中控制所存在的问题。,集散控制系统满足了水泥生产 自动化对设备的主要要求,首先,它能做到功能上的分散,包括过程控制设备(或单元)与显示、操作、管理的分散,过程控制与顺序控制功能的分散,以及现场控制单元按工段的分散等; 其次,集散控制系统具备灵活的、足够容量的可编程系
33、统,能满足现场过程控制与顺序控制的要求; 第三,集散控制系统配置了具有显示、记录、操作、管理功能的CRT人/机接口设备; 第四,集散控制系统能够与个人计算机通讯,在系统中,可以使用个人计算机对自动化系统进行组态、在线监视、操作和管理。,1.集散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设置了操作员CRT接口系统,有彩色CRT显示器及键盘、打印机,CRT上以图象形式形象地显示出生产流程,还设有工程师操作站和计算机接口设备。 2.操作员CRT接口系统是具有集中监视、操作和管理功能的操作站。彩色CRT显示器显示内容丰富,可以动态图显示出工艺过程中各项参数的瞬时值以及设备的运转状态,可以进行操作器模拟显示,可以用棒图
34、的高低显示快速过程,也可以显示当前与过去报警的情况以及显示过程变量的变化趋势供操作员参考。CRT是以总体图像、局部图像和详细图像来显示过程功能、检测控制环路、控制联锁功能、实际故障情况、历史信息、平衡报表及趋势记录。3.对于CRT画面的选择、过程参数和设定值的输入以及驱动组件启动和停止都是通过操作键盘实现,操作人员通过CRT显示器就可观察到全厂的过程变化,对全厂进行操作控制。4.CRT显示器显示画面除了部分生产工艺流程外,还显示生产线上的设备运行信息,画面中ON/OFF表示电机开/停状态,阀门的开启状态用开度百分比表示,画面中的数值表示了温度、压力、流量等过程参数的值。,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
35、发展,1.世界超大型水泥熟料预分解窑的发展状况 世界10大水泥集团水泥生产能力已达6亿吨以上,其中,最大的拉法基集团通过兼并,生产能力已达2亿吨t以上;新型干法生产线单线最大的生产能力已达12000t/d熟料;德国自1996年兴建的3条5000t/d级生产线,美国及瑞士2000年新建了5400t/d 、6000t/d、10000t/d熟料生产线,还采用多级燃烧分解炉、BAT技术及网络技术平台,并且均可采用可燃废料替代天然优质燃料等。 2.我国超大型水泥生产技术的发展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2500t/d熟料左右的生产线,在沿海发达地区的竞争能力已经大大下降,国家有关部门已制订了4000 t/d以
36、上级生产线的发展规划,许多大型集团亦把建设5000t/d以上级生产线作为发展重点,到2005年底,全国累计建成投产的预分解窑有600条以上(仅海螺集团一家就建成投产了四条10000t/d熟料生产线),预分解窑水泥产量占全国水泥总产量(10.5以吨)的比例,由2002年的16.8%增长到38.8%,而且在未来的5年里,中国水泥工业的平均增长率有望保持在8%左右。,铜陵海螺10 000t/d熟料生产线工艺系统介绍,铜陵海螺210000t/d熟料生产线的范围为石灰石破碎至熟料出厂(包括煤粉制备及输送),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生产辅助设施。由于生产规模超大型化,因而该生产线在原燃料输送、均化储存、制备及烧成等各环节完全不同于现有规模的生产线,在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配置等各方面有其显著特点,工艺流程见图。,铜陵海螺万吨线掠影,本章学习小结,通过本章学习,应该掌握新型干法水泥煅烧工艺过程及其物理化学变化,熟悉新型干法水泥煅烧过程的核心技术和煅烧过程的调节控制技术,同时,应能对常见故障进行判断,并对现代水泥煅烧工艺的发展及其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