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望岳1 新设计在诵读中品鉴作者在诗歌中描绘的意境,理解作者在诗歌中抒发的情感。2 新设计理解诗歌中层次分明地描写出的景物特点,感受泰山雄壮、秀丽、险峻的美景。3 教学目标引领学生感受山水之美,激发学生学习作者勇于攀登高峰的人生态度。4 学情分析整本书共八个单元,从学生熟悉的家庭、同龄人的故事入手,带领学生领路科幻、动物的世界,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诗歌、文学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通过文学作品了解生活的道理,领略诗词中描绘的山水美景。在整本教材中古诗共 5 首,古文 4 篇,现代诗歌 7 首,总计诗文共 16 首(篇)。占到整本教材 34 篇课文的近一半的比例。除此之外,语文教材的八个单元,每个单元
2、后都有两首每周一诗。应该说诗歌在预初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分量。诗歌是学生在预初语文学习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学生理解我们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一个重要媒介,是品味我们汉语言文字的一项重要载体。5 重点难点通过反复诵读品鉴作者在诗歌中描绘的意境,理解作者在诗歌中抒发的情感。6 教学过程6.1 第一学时6.1.1 教学活动活动 1【导入】温故而知新复习第三单元已经学习的诗词,小结这些诗词在内容、目的上的特点,明确朗读时预初阶段学习诗歌最有效的方法。活动 2【讲授】 初读课文:(一)明确学习目标:望岳写了哪些景物?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怎样朗读能更好地传达情感?(二)检查预习:初步朗读,给与正音活动 3【讲授】
3、品读课文:(一)诗中描写了哪些美景?(请找出诗中描写景色的诗句,并做解释。)(二)有感情的朗读写景的诗句。(通过朗读表现诗中描写景物的特点。)(三)小结诗中描写泰山的特点,再深入品读体会景物描写中角度的变化。首联:泰山的雄伟、壮阔颔联:泰山的神秀、险峻颈联:泰山的纯净、迷人2在朗读中体会:景物描写中由远近,由整体局部,层次分明。(四)尾联:抒发了作者勇攀高峰的豪情壮志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壮志豪情通过背景资料补充,了解作者的人生志向。(五)配音朗读,体会全诗的情感、意境。诗歌小结: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泰山雄伟、神秀、险峻的美景)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作者勇攀高风、意志坚定的情感)写景时有什么特点?(由远及近及细,层次清晰)抒情时有什么变化?(层层深入,感情浓烈)活动 4【讲授】学法指导初读,疏通文意。品读,体会内涵。读书朗读吟诵活动 5【讲授】拓展延伸介绍杜甫的春望,让学生通过吟诵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