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读书有味 第29课《孙权劝学》教案2 沪教版五四制.docx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047797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读书有味 第29课《孙权劝学》教案2 沪教版五四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读书有味 第29课《孙权劝学》教案2 沪教版五四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读书有味 第29课《孙权劝学》教案2 沪教版五四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读书有味 第29课《孙权劝学》教案2 沪教版五四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孙权劝学1 教学目标2 学情分析3 重点难点4 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 教学活动活动 1【活动】孙权劝学一、朗读要求:读通读顺读懂方法:自由放声朗读,自己译读,同座译读,质疑解难二、积累要求:圈出并掌握引发关注并需要积累的词方法:自己圈出,落实意义和用法,教师点拨强调(以自行整理或统一练习的方式积累)以下词需要强调:实词:谓 当涂 涉猎 见 就 过虚词:以 岂 但 若 乃 及 即 更 何 遂人称:卿 孤 孰古今异义:博士 往事语气词:邪 耳 乎成语: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三、品析要求:找寻文中独特的“三”组合并作分析,感受文章写人记事的美妙手法方法:教师示例,学生独立寻找,教师巡视点

2、拨,学生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文中的“三”组合有以下一些内容:1.三个段落示结构根据情节把文章分成三个部分,这就是事件的三个阶段,即: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这三个段落是:初/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2.三个人物证蒙学穿插人物介绍:孙权、吕蒙、鲁肃简析三个人物(孙权、鲁肃、蒙母)对吕蒙学习并成功的证明作用孙权: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劝他读书,对吕蒙满是关心与厚望正因为有孙权的善于劝说,才有了吕蒙的“就学”及学有所成鲁肃:鲁肃“与蒙论议”,一句“非复吴下阿蒙!”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鲁肃地位高于吕蒙,且学识丰富,由他说出此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非同一般蒙母:从情节的

3、角度讲,文章的最后一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似乎多余,然而,细细揣摩,就可以感受到它的意味深长了鲁肃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通过他“拜蒙母”,看得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二人情投意合,侧面衬托出吕蒙富有学识;更重要的是,这一情节传达出古代对读书的另一个角度的理解:一个人因为读书而有丰厚的学问,会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敬,更使自己的父2母也得到尊敬,既而甚至可以提高自己家族的社会地位及威望这一情节深化了选文的中心在表现孙权劝学的效果和吕蒙学习的成果上也都是很重要的一个补笔3.三句话语见形象要求:体会文中人物的语气语调,感受说话人的心理方法:以读促析,能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心理,感知人物形象简

4、析:(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表现出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深切关心,希望吕蒙能胜大任(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大有所益”这一句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但又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尤其是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读来让人感动孙权是善劝的他对吕蒙既严格要求,又殷切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不失人主身份(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出鲁肃是个忠厚长兄,这句话流露出他

5、重视学问、善于欣赏他人、对年轻将领的亲切赞美之情4.三次态度现性格:(1)蒙辞以军中多务用军务繁重来推脱,这里折射出吕蒙之前不读书只尚武的性格和成长经历(2)蒙乃始就学在孙权的教育和指点之后,吕蒙无可推辞并知错能改,这是他实现自我转变的重要一环(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可以看出吕蒙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充满自信我们仿佛能听到他那坦诚豪爽的笑声小结:吕蒙的三次态度的作用:(1)让文气有起伏;(2)丰满了人物形象;(3)三次态度就是事件发展的三个阶段,也是他成长的三个阶段(拒学就学成学);(4)比衬出其他的人物形象5.三个留白显详略要求:根据文

6、字展开适当的联想,揣摩作者这样安排情节和详略的意图方法:说读结合、讨论交流简析:(1)蒙辞以军中多务会以怎样的说来“辞”?扣紧文意想象、表达(2)蒙乃始就学为什么不写他如何勤学?(3)肃遂拜蒙母为什么要交代这个环节?删去了会怎样?鲁肃会对蒙母说些什么呢?前两个留白是略写,而最后一个则是扩充出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吗?除了以上的“三”,还有一些“三”也不能忽视如:三个称呼表亲密:3“卿”,是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第一次出现是孙权称呼吕蒙,表现出孙权对吕蒙真切的关心和殷切的期望,既郑重,又亲切第二次出现是鲁肃“与蒙论议”后很吃惊地喊出的,表现出鲁肃对吕蒙的认可、赞扬“大兄”,面对鲁肃的吃惊和赞叹,

7、吕蒙巧妙接应“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对话中有同僚间的调侃趣味,更显两人志同道合的兄弟般的情谊三种语气传态度人物语言,尤其是语言中流露出的语气语调能够揭示人物心理、情感和性格(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邪”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中“耳”表示限止语气,“罢了”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传达出孙权对吕蒙的关心、爱护(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乎”表示感叹,可译为“啊”此句一出,吕蒙自得、自豪、“书中多阅历,胸中有沟壑”的自信如在眼前四、诵读要求:读熟、读美能够生动地读出人物的语气语调,通过朗读表现出丰满的人物形象;努力做到熟读成诵方法:同座位配合演读;全班男女生配合演读;全班背诵五、总结1.文言文章学习的角度:积累词汇2.文学作品学习的角度:品析写人记事的妙法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