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工艺美术鉴赏02.ppt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9047181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PPT 页数:177 大小:14.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工艺美术鉴赏0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7页
中国工艺美术鉴赏0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7页
中国工艺美术鉴赏0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7页
中国工艺美术鉴赏0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7页
中国工艺美术鉴赏0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工艺美术鉴赏 -第二章 先秦工艺美术 (公元前21世纪 公元前221年 ),在工艺美术范围中,青铜工艺、漆器工艺有显著的成就。,第一节 先秦的漆器,中国是漆器工艺的发祥地,是我们祖先对世界文化的杰出贡献。先秦漆器工艺,经历了发生、缓进、发展三个时期,在制作工艺、器物造型和装饰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对秦汉乃至以后的漆器工艺有着深刻的影响。,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的商、西周时期漆工艺比新石器时代漆工艺制作水平有明显的进步,这时期漆工艺技术已逐渐趋于成熟。考古发现商代漆器比新石器时代显著增多。在河北蒿城县台西村商代早晚期遗址、湖北盘龙城商代中期墓葬中,在殷墟1001号大墓、殷墟花园庄东地5

2、4号大墓、武官村大墓、小屯388号墓及其他中小型商代晚期墓中,以及在河南罗山夫湖的商代晚期墓地和山东益都苏埠屯商代晚期墓葬中等都发现了商代不同时期的漆器。只是出土的商代漆器多数胎骨腐朽。,春秋楚国-漆瑟残片,战国曾侯乙衣箱-后羿射日图侧面,战国楚-彩绘凤纹盘-江陵马山出土,战国曾侯乙衣箱侧面,战国曾侯乙衣箱顶部-二十八星宿图,战国曾侯乙墓1978年,湖北随州西郊擂鼓墩发现了一座战国前期的大型陵墓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乐器、礼器、兵器、金器、玉器、车马器以及漆木竹器,另外还有一些竹简,共计一万五千件。,第二节 先秦的青铜器,青铜时代(Bronze Age)是由丹麦考古学家GJ汤姆森首

3、先提出来的人类物质进化史上的分期概念。世界上所有的古老文明都经历了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中国的先民在青铜时代(距今约4000年至2200年)创造了独步世界的青铜文化。,铜器是最初的金属工具。金属工具的出现代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商代后期虽盛行青铜的用具和兵器,然而农耕仍用石器。因此,真正引起生产力的巨大变革的是铁器的应用,是在春秋中叶以后。最早的铜器是以纯铜铸造的。我国最原始阶段的纯铜器尚未发现 。一如我国最早期的青铜合金器物一样,也还有待未来的考古发掘。我国现存最早的铜器,是青铜工艺相当成熟的时期商代时期的产物。,1、先秦青铜冶炼的起源,商代青铜合金中,也有再加入一定比

4、例的铅质的,甚至有完全用铅代替了锡的。铜锡合金加入极少量的铅,可以在铸造花纹时,收到花纹清晰,减少气孔的良好效果,在战国时代的铸镜工艺中,已开始有意识地加以利用。,2、先秦青铜器的发展,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褥富丽。随后,青铜器胎体开始变薄,纹饰逐渐简化。春秋晚期至战国,由于铁器的推广使用,铜制工具越来越少。,青铜器时代开始干夏代 夏代青铜器最初发现的地点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青铜器数量和种类已不少,主要是青铜容器、兵器、乐器、工具和饰件。二里头文化地域

5、分布和夏代版图相符合,二里头文化的碳14年代测定都在夏纪年的范围之中,这导致了许多学者以二里头文化为夏文化的共识。 考古工作者曾在堰师二里头遗址中发掘出炼渣、炼铜坩埚残片、陶范碎片,这些也说明二里头文化巳经有了冶炼和制作青铜器的作坊。目前考古发现的均为夏代晚期青铜器。,1)夏代青铜器-萌生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夏代青铜容器有明显的仿陶器特征,器壁匀薄。青铜器的纹饰,除了乳钉、圆饼和几何纹以外,就是镶嵌绿松石的牌饰了,牌上的兽面纹,两眼之外,其他部分是抽象而不写实的,它也是已知青铜器上最早的兽面纹。,2)商代青铜器-育成期(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流行饕to餮ti纹 。,青

6、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或称饕餮纹,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此兽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种猛兽的特征,同时加以自己的想象而形成的,其中兽的面部巨大而夸张,装饰性很强,研究者称为兽面纹,常作为器物的主要纹饰。兽面纹有的有躯干、兽足,有的仅作兽面。,饕餮纹,它是阴间和阳界沟通的使者,也有专家认为,这种狰狞的饕餮就是早期的龙,是龙的一种变体。在烟雾缭绕之中,龙会把祭祀的信息带到天上。,其他还有鸟纹,象纹,鱼纹等,一般采用主纹和地纹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即以饕餮纹为主题,以回纹为陪衬,形成主次效果。图案组织多采用单独纹样并采用对称式。多用于祭祀或酒器;,3)周代青铜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8世纪),周代多用夔(葵

7、)纹,分尾的鸟纹,窃曲纹,环带纹,重环纹等,组成二方连续,地纹减少或无地纹,具有质朴和韵律的美,多用于礼器或纪念性用品,以歌颂周王美德或记对贵族赏赐,或交换,婚嫁,诉讼,以及记事祭祖一类。,夔,神话中形似龙的兽名。夔,说文:“夔,神也,如龙一足。”主要形态近似蛇,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有的夔纹已发展为几何图形。常施于器皿的足、口的边上和腰部作装饰。,夔纹始于商和盛行西周前期。商的夔身短,作单独纹样构成的较多;西周的夔纹身长,通常作成二方连续纹样。在当时的玉器上,亦常见雕琢有夔纹。 有的夔纹已发展为几何图形化的装饰,变化很大。常见的有身作两岐,或身作对角线,两端各有一夔首。盛行于商和西

8、周前期。,4)春秋战国青铜器,(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早期青铜器形制和组合与西周晚期基本相同, 纹饰也沿袭西周的特点。春秋中期以后的青铜器以蟠pn螭ch 纹的流行为标志,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主要特点是:列国器物大量出现。西周的有铭青铜器属周王室和王臣制作的占大多数,诸侯国的为数甚少。到了春秋时期,王室、王臣的礼器几乎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列国诸侯、卿大夫甚至卿大夫家臣铸造的器物。这和当时王室衰微而诸侯、大夫及家臣势力不断壮大的形势相吻合。,地域风格的形成。大体上呈现以三晋为中心的中原、以秦国为中心的西方和以楚国为中心的南方三足鼎立的格局。此外,北方、西南

9、方、东南方等几处少数民族区域也各有其独特风格。各地区之间逐渐交流。例如吴越地区流行的细线云雷纹在楚地也时有发现,而原先用于北方的带钩也传播到了南方,从物质文化角度反映出东周时期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铸造技术的长足进步。器物制作方面主要体现在合范法铸造的高度发达、失蜡法的应用、模印法制范、镶嵌工艺的普遍流行,以及兵器的表面处理技术等。,青铜器工艺的冶铸方法与青铜器的造型及装饰方法密切相关。 青铜器都是铸成的,是把原料放在熔炉内经高温熔化成液体,然后倒入范中,待温度下降后,铜液在模型中就凝成了人所要求的器物。拆除范便得到了成品。,3、先秦青铜器工艺的基本技术,铜的原料是铜矿,是孔雀石(氧化铜)。,

10、熔锅是一种红黄色的陶质器,发现这种熔炉的农民称之为“将军盔”。熔锅可以达到装12.7公斤铜液的容量。冶炼青铜需要的热度是1000度左右。这样高的温度,可能有鼓风炉的设备,燃料是木炭。,古代熔锅,在安阳曾发现很多陶范和为了制造陶范所用的“模”。模-就是模仿实际的铜器的形状,为制范的坯型。,青铜器的范是陶制的,由多块拼成,一部分称为外范,上面并且有花纹。外范在翻铸时形成铜器器形的外面。一部分是内范,在翻铸时形成铜器器形的内面。外范和内范全部拼合在一起时,内外之间空隙部分,留待铜液填充而形成所要制作的铜器。所以,范上的凸凹和左右与实际器物上的凸凹和左右应恰恰相反。,直接用陶范翻铸铜器是古代青铜器铸造

11、的一般的方法。花纹和文字都是铸出来的,不是刻的(战国时的文字有刻成的)。 蜡模法在翻铸结构较复杂或镂空的装饰时,范型的设计比较困难,往往内用蜡模,外加湿柔陶泥涂墁,干后自然成为范。然后加烧使蜡熔解流出,遗留之空隙为浇铸时之铜液填充,即成型。在战国以前是否已经使用尚难证实。,青铜合金的特点是硬度较纯铜高,而同时可以保持纯铜所具有的韧性,并且有明亮的光泽。青铜合金的熔点也较低。加锡至百分之二十时,熔点可低到摄氏900度左右(纯铜为摄氏1083度)。青铜合金的硬度与韧度相结合,宜于制作带锋刃的兵器。,青铜合金中,铜锡比例的不同,合金的性能因而也不同。我们现在还不能具体地说明古人如何利用这一科学事实。

12、但是周礼考工记(春秋末年齐国官府工匠所记)中列出了六种不同的比例:“六齐”(即六剂)钟鼎之齐,铜六锡一;斧斤之齐,铜五锡一;戈戟之齐,铜四锡一;大刃之齐,铜三锡一;削,杀矢之齐,铜五锡二;鉴燧之齐,铜锡各半。这六种不同的配合,还可以探讨,但可以说明当时就已知道冶炼不同配方、不同性能的合金。,青铜器的装饰在设计时就知道利用铸造技术上的特点,避免铸造技术上的种种困难殷代铜器上往往有突出的觚(孤)棱,就是因为陶范拼合时有不能完全密合的缺点,主动加以利用而产生的。古代青铜器的铸造方法与造型及装饰方法的密切联系,说明中国工艺美术中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传统。,对青铜器的名称和形状先加以说明,可以便利下一步的

13、介绍。商代青铜器名目比较复杂,战国时代和汉代又有一些特殊的形制,但古代青铜器仍形成一定的体系。我们现在介绍的青铜器造型,是沿用目前常用的传统的体系。,4、先秦青铜器的形制名称及代表作品,青铜器可分为:a、日用器:b、乐器c、兵器,1)青铜日用器(包括礼器):,炊煮器, “鼎”就是煮肉的锅,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三条腿可以直接支在火堆上。按照容量大小分别置入牛、羊、猪、鱼等不同的肉食。,青铜鼎,鼎在古代被认为是青铜器的最可尊贵的代表,它可以象征国家的统治权。在古代,鼎是贵族身份的代表。典籍载有天子九鼎、诸侯 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司母戊大方鼎是商后期(约公

14、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此鼎形制雄伟,重达 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新中国成立后,于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司母戊鼎出土的大坑,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

15、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北的农田中,被当地农民吴希增探寻到的。出土后因过大过重不易搬迁,最后砸掉了鼎耳,使方鼎受到严重破坏。然后又将其重新掩埋。司母戊鼎在1946年6月重新出土。,司母辛鼎商代晚期 通高80.1厘米,口长64厘米,宽48厘米 1976年河南安阳小屯5号墓(殷墟妇好墓)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长方形口,短沿方唇,立耳,直腹平底,柱状空心足。口下四面及转角饰兽面纹,雷纹作地,腰边底饰乳丁,

16、足上部兽面醒目,殷墟妇好墓妇好作为商王武丁的王后,自然拥有王家的奢华礼遇。妇好墓虽然墓室不大,但保存完好,随葬品极为丰富。共出土随葬物品1928件,其中青铜器460多件,玉器590多件,骨器560多件。此外还有石器、象牙制品、陶器、丝麻织品以及6000多枚贝壳、1枚阿拉伯绶贝、2个红螺毂。这些器物异常精美、工艺精湛。由这些器物的铭文可以看出,它们有的是墓主人生前自己所拥有的,有的是王室成员为墓主人特做的祭器,有的则是其他国家的贡品,它们不仅是武丁时代社会面貌的真实写照,更是墓主人妇好的人生缩影。,1976年安阳殷墟妇好墓的发掘给出了我们答案。妇好乃商五武丁的一个王后,史载她主持祭祀、打猎、英勇

17、善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赫赫有名的女将军。考古学家在妇好墓中发现了司母辛鼎,而通过对比发现司母辛鼎的形制、纹饰和铭文的风格均和司母戊鼎一致,两鼎之间的合金配比情况也极其相似,这就有力地证明司母戊鼎确属殷墟2期。这也帮助我们断定司母戊的“戊”应该就是武丁王的另外一个王后“戊”,此鼎乃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而作的祭器。,殷墟妇好墓的玉器,殷墟妇好墓出土象牙杯,青铜人面方鼎又叫大禾方鼎,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后期,1959年湖南宁乡黄村出土,通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宽23.7厘米。身体为矩形,口稍大于底部。立耳、深腹、四足为柱状直足。颜色青绿,晶莹如玉。湖南省博物馆藏。,方鼎的四面各浮雕了

18、一个大而醒目的人面做主题纹饰。人脸宽而方,双耳肥大,颧骨凸起,双唇紧闭突出,表情严肃,与现在的中国人的脸没有什么区别。鼎腹的内壁有铭文“禾大”二字,“禾”字象形,是谷子成熟时,谷穗沉甸甸下垂的形象,故此鼎可能是为庆祝丰年或者祈求丰年而铸造的礼器;也有可能是铸器者的名字,即物主标记。,1959年,湖南宁乡县黄材乡的一位农民上山开荒种地,一锄就挖到了在这里沉睡多年的青铜人面鼎。后来,被打烂成十几块。,毛公鼎毛公鼎为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器物。清道光末年于陕西岐山出土的重器。由作器人为毛公而得名。被誉为晚清“海内三宝”之一。先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毛公鼎通高近54厘米,重34.5公斤,大口圆腹,整个造型

19、浑厚而凝重,饰纹也十分简洁有力、古雅朴素,标志着西周晚期,青铜器已经从浓重的神秘色彩中摆脱出来,淡化了宗教意识而增强了生活气息。,铭文长达499字,为皇皇钜制,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其内容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 ,结体方长,较散氏盘稍端整。,毛公鼎的高度和重量与其他殷商时期所挖掘到的巨大青铜器可说是天差地远,然而,毛公鼎上刻的铭文却是当今出土的七千多件铭文青铜器中最多的,有32行,499字,是西周青铜器之最,相当具有研究价值。商代,是

20、甲骨文和金文并存的时代,由于二者书写“工艺”的不同,它们都始终保持着各自的风格特征和审美内涵。,大克鼎铸造于西周孝王(公元前10世纪末)时期,清光绪中期在陕西扶风法门寺任村出土,当时出土的另有7件克鼎,形制与纹饰都和大克鼎相同,只是体积小得多。被誉为晚清“海内三宝”之一。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大克鼎气魄雄浑,威严沉重,高93.1厘米,重201.5公斤,口沿饰兽面纹,腹部饰流畅的波曲纹。大克鼎颈部饰有三组对称的变形饕餮纹,相接处有突出的棱脊,凡六出;腹部饰一条两方连续的大窃曲纹,环绕全器一周。,腹内壁有铭文290字,字体工整,笔势圆润,堪称西周中晚期青铜器铭文的典范。,大盂鼎造于西周周康王时期。相传

21、此鼎於清道光间在陕西眉县礼村出土,为该地郭氏所得,后归周雨樵。同治间左宗棠以重金购得,又归苏州潘祖荫。解放后,1951年潘氏后人捐献国家。为上海博物馆所收藏,1959年拨交中国历史博物馆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被誉为晚清“海内三宝”之一。,鼎高一百点八厘米,口径七十八点三厘米,重一百五十三点三公斤,鼎身为立耳、圆腹、三柱足、腹下略鼓,口沿下饰以饕餮纹带,三足上饰以兽面纹,并饰以扉棱,下加两道弦纹,使整个造型显得雄伟凝重,威仪万端。,内壁有铭文291字,内容为周王告盂,殷代因酗酒而亡国,周代忌酒面与,要盂一定要很好地辅助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大盂鼎虽属西周早期金文,但书法体势严谨,结字、章法

22、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端严凝重,并达到了十分精美的程度,加之器形巨大,造型端庄堂皇、浑厚雄伟,故作品更呈现出一种磅礴气势和恢弘的格局,从而为世人所瞩目。,炊粥器,“鬲”的用途和“鼎”相同,但形式不同,鬲的三条腿成囊形,中间是空的,称为“款足”,因此鬲中的液体和火焰直接接触的面积较大。,青铜鬲(力),但商代晚期以后,袋腹逐渐蜕化,且多数青铜鬲有精美的花纹,不宜于火煮,当为盛粥器。鬲的形式在古代有悠久的传统,在考古学上是把它当作商周文化前身的标志。,“甗”的下半是鬲,上半是个蒸锅,上下之间通气。鼎、鬲、甗,一般都是三足,器身是圆形的;但也有时是四足,器身是方形的。,青铜甗(演),是古代专门

23、盛放腌菜、肉酱等调味品的器具。青铜豆最早出现于商代晚期,盛行于东周时期。,青铜豆,青铜豆的主要形制为上有盘,中有柄,底有圈足。初期的豆盘较浅,柄粗而短,至春秋时派生出了一种带盖的豆,盖子器身相合后成为球体,器盖上有四钮,可倒置盛物,器身有四环耳,体现了古代先民在实用生活中的艺术追求。,是古代盛放饭食的器具。青铜簋最早出现在商代中期,至西周时达到鼎盛。商周时期,青铜簋是重要的礼器,特别是礼器以“重食组合”的西周时期,在祭祀和宴食时以偶数组合和以奇数组合的鼎配合使用,共同成为等级、身份的代言物。据记载,西周时期,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元士用三鼎二簋。,青铜簋(鬼),簋是圆

24、形、有把手、圈足的盆子,簠是古代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具。簠出现于西周早期,主要盛行于西周末春秋初,战国晚期以后消失。,青铜簠f,簠的基本形制为长方形器,敞口,有足的盘子,往往上下两半扣在一起,盖和器身形状相同,大小一样,上下对称,合则一体,分则为两个器皿。,“盨”古代盛食物的铜器。盨是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礼器或食具。由圈足簋发展而来,用途相同。盨出现于西周中期后段,主要流行于西周晚期,到春秋初期已基本消失。盨一般成偶数组合。,青铜盨x,椭圆口,有盖,两耳,圈足或四足,青铜爵的一般形状为前有流,后有尖锐状尾,中为杯,下有三足,流与杯口之际有双柱。,青铜爵,青铜爵是最早的

25、青铜容器,也是最早的青铜礼器。青铜爵是古代饮酒器,兼可温酒,同时,爵作为饮酒器的总称,涵盖了爵、斝、觚、觯、角等,作为专名,即指饮酒器或温酒器,相当于后世的酒杯。青铜爵这种独特奇巧的式样是中国所独有的,没有任何一种酒器能象青铜爵那样深入人心,它成了中国所有古酒具中的形象大使。,青铜角为古代饮酒器,也可作温酒用。角最初系用兽角制成,商代始有铜铸,但传世甚少,西周后期便绝迹了。或有专家据礼记礼器:“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而认为青铜角为罚酒器。考工记梓人引韩诗云:饮酒五器中,“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依此说,青铜角与爵之容量比为四与一之比,从后世考证来看,此论不

26、甚确切。,青铜角,青铜角的形制为无柱无流,口沿前后有对称的两尾,其余与爵相似。,青铜斝为古代饮酒器,或云兼可温酒。青铜斝的使用贯穿整个商代至西周早期。,青铜斝(钾),青铜斝的形状与爵近似,但器体较大。从形制上看,无流无尾,口沿上有双柱,有把手和三足,腹部为圆形或方形。专家大多认为古文献中的“散”即是指青铜斝。礼记礼器:“尊者献以爵,卑者献以散”。,青铜盉是古代盛酒器,也可作调和水与酒的器具。青铜盉的形制一般为深腹,圆口,有盖,前有流后有銴,下有三足或四足。,青铜盉,青铜盉出现于商代早期,盛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往后逐步演变为后世茶壶的雏形。在使用中,青铜盉主要是盛玄酒(水)以调和酒味浓淡的,有时

27、也与青铜盘组合,担任青铜匜的角色,起到盥沐的作用。,代表作品-鸭形盉是西周中期青铜铸器。1980年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应国墓出土。鸭形盉器通高38.8厘米,鸭形盉通体作鸭形,昂首直颈,双目圆睁,体粗壮有四柱足。背部负有盉器,鸭尾部立一人,双手竭力攀扶器盖环。鸭形盉造型特异,装饰及铸造精美,是青铜器中的精品。鸭形盉为研究西周时期礼仪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现藏河南省博物院。,鸭形盉盖内有四十三字的铭文,铭文是现存完整的铭文。铭文辞精妙而完整,古奥艰深,是西周散文的代表作鸭形盉铭文书法体势严谨,结字、章法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端严凝重,并达到了十分精美的程度,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青

28、铜觚是古代饮酒器。最早见于商代早期,流行于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觚通常为圆形,有喇叭形大侈口,腹内收,圈足外张,常与爵成套出土,或与斝相结合使用。,青铜觚(古),青铜觯为古代饮酒器。青铜觯盛行于商代,西周后期绝迹。商代青铜觯多为侈口,小颈,腹深膨出,西周时期的青铜觯逐渐变得细长,口近似瓶口。,青铜觯(智),青铜尊为古代盛酒器,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是当时主要的青铜礼器。,青铜尊,由于尊在古代常被作为重要的礼器,祭祀、宴饮典礼时摆放的位置也就格外重要。青铜尊从器形上分为有肩大口尊、觚形尊和鸟兽尊三类。 同时,青铜铭文中常将尊和彝连用而统称青铜礼器。由于尊与酒的密切关系,后人更将金尊作为美酒的代名词

29、。,代表作品-四羊方尊,四羊方尊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方口,大沿,长颈,高圈足。颈饰三角夔纹和兽面纹。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肩部四隅是四个卷角羊头,尊腹即为羊的前胸,羊腿则附于高图足上。羊的前胸及颈背部饰鳞纹,两侧饰有美丽的长冠凤纹。现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商周青铜器中,以羊为造型的器物不仅数量较多,而且制作几近完美。四羊方尊被认为中国青铜铸造史上最伟大的作品,是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古代一

30、种盛酒的容器。青铜罍的形体有圆体和方体两种,其特征为敞口、广肩、短颈、肩上有两耳,正面下腹有一环鼻,圈足。,青铜罍li,青铜罍为古代大型盛酒器。青铜罍诞生于商代晚期,流行于西周至春秋中期,绝迹于战国时期。由于流行时间短暂及器型庞大等原因,所以存世极为稀少。,代表作品-青铜皿方罍li商代晚期青铜铸器。传1920年于湖南省桃源县漆家河出土。器身于2001年在纽约亚洲艺术品拍卖会上以924.6万美元成交,藏家不详;器盖现藏湖南省博物馆。原器身通高63.6厘米,器盖高21.5厘米。该器形体高大,造型雄浑,通体集立雕、浮雕、线雕于一身,其高超卓绝的铸造技术,神彩飞扬的气势和令人倾倒的精美纹饰,是其他古代

31、青铜器无与伦比的,堪称“罍中之王”。器口铭有“皿天全作父己尊彝”八字,故名“皿天全方罍”。,古代用来盛酒的容器,也有说卣专门盛放祭祀时用的一种香酒。卣主要流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卣的基本形制为扁园、短颈、带盖、鼓腹、圈足,有提梁。还有少数为直筒形、方形和圆形,还有动物形状的鸟兽卣。商代铜卣多为扁圆体,盖较高,上有钮,提梁多横跨两面,腹最大颈在中部或略下,圈足较高。器饰饕餮纹、云雷纹和联珠纹。,青铜卣(友),筒形卣主要出现在晚商、早周,数量不多。方卣也在晚商时期出现,器形呈圆口方腹、长束颈、方圈足、大提梁,器上花纹为浮雕式。器物端庄浑厚,在商器中属精品。,青铜壶,青铜壶是古代盛酒器。一般的都有盖,

32、两侧有系、庞大的腹部和长颈,由此可见,青铜壶是长颈容器的统称。青铜壶在历史上使用的时间自商至汉代或更晚,时间跨度长,因而形式相当复杂。青铜壶就形制来讲,大致有圆壶、方壶、扁壶和瓠壶等大类。,代表作品-颂 壶 西周晚期青铜铸器。原器出土地不详,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原器通高63厘米。颂壶形制硕大雄伟,花纹流畅且富有变化,秀丽而不失庄重,壶中铭文详细记载了颂受周王的册命,接受管理洛阳仓库职务的整个过程,是西周青铜器的代表作品。,觥gng,古代酒器,腹椭圆,上有提梁,底有圈足,兽头形盖,亦有整个酒器作兽形的,并附有小勺。觥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为古代盛酒器。青铜瓿流行于商早期至

33、商晚期前段。在青铜罍普通使用之时,正是青铜瓿逐渐消失之时。就形制而言,青铜瓿似青铜罍而比其低矮,且既无耳又无鼻钮,似青铜尊但比其肥粗,瓿口小而不侈,圆腹,敛口,有圈足且足上还有方形孔。,青铜瓿,商代晚期青铜铸器。1959年于湖南省宁乡县寨子山出土。现藏湖南省博物馆。原器通高42.5厘米,口径23厘米。兽面纹瓿主纹突出,再辅以云雷纹衬地,使得整体装饰层次极为丰富,是商瓿中的精品。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一件通高达59.8厘米的与此相类的兽面纹瓿,更为精致华丽。,代表作品-兽面纹瓿,为古代盛水或盛冰之器。说文云:“鉴,大盆也”。而庄子则阳篇云:“灵公有妻三人,同鉴而浴”。由此可知,青铜鉴在古代至少有三

34、种用途,即首先是盛水或盛冰,其次是在铜镜没有盛行的时候,常以青铜鉴盛水照容貌,第三种用途就是沐浴。青铜鉴出现于春秋中期,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极为流行,西汉时仍有铸造。从形制上看,青铜鉴形似大缸,大敞口,广腹,平底,无足或圈足,有两耳或四耳。,青铜鉴,代表作品-青铜冰鉴战国时期青铜铸器。1978年于湖北省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原器通高63.2厘米,宽63厘米,重约157公斤。铜冰鉴造型奇特,设计颇具匠心,是罕见的、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方鉴与方缶之间有空隙,可置冰块,用以把方缶内的酒变凉或防止变质,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最环保的、最具物理性的“冰箱”。,为古人沃盥时承弃水的用具

35、。商周时期祭祀、宴饮时要行沃盥之礼,青铜匜是盛水浇手之器,而青铜盘则是盛水和接水之器。在使用上,西周中期以前流行盘盉相配,西周晚期及春秋战国时,则多为盘匜相配,战国以后,盘渐渐地被一种称为“洗”的器具代替。青铜盘出现于商代早期,至商代晚期逐渐流行。盛行于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青铜盘主要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商代的青铜盘都是敞口、圈足、无耳,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青铜盘的形制变化较大,一般都增设双耳,盘腹变浅,有的还有宽流和銴手,更有的在圈足上另外附足,以增加盘的高度。,青铜盘,代表作品-史墙盘 西周中期青铜铸器。1976年于陕西省扶风县庄白家村出土,现藏陕西省周原博物馆。原器通高16.2厘米,口径47.

36、3厘米,重约12.5公斤。史墙盘造型规整,纹饰精美,盘内底有铭文十八行共二百八十四字。是建国后发现铜器铭文最长者,对于研究西周历史及其政治经济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被誉为“青铜史书”。,代表作品-散氏盘 西周晚期青铜铸器。传清乾隆初年于陕西省凤翔县出土,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原器通高20.6厘米,口径54.6厘米。散氏盘内底铸有铭文十九行三百五十七字,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资料。同时,散氏盘铭文由于笔画粗细均匀,结体宽博疏阔,章法错落有致,显得茂密质朴。由于书风恣放草率,又有“草篆”之称,后世书家对散氏盘铭文评价极高,誉之为“金文四宝”之一。,代表作品-虢季子白盘 西周中期青铜铸器。传清道光年间

37、于陕西省宝鸡市虢川司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器通高39.5厘米,口长137.2厘米,宽82.7厘米,重约215.3公斤。虢季子白盘造型端庄厚重,气势雄伟,纹饰精美工致,是“西周三大重器”之一,内底所铸铭文字大而体势隽美,结构严谨匀称,用笔娴熟而洒脱,布局和谐,体势在平正凝重中流露出优美潇洒的韵致,为“金文四宝”之一,是金文中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精品。,代表作品-双兽三轮盘春秋晚期青铜铸器。1957年于江苏省武进县淹城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器通高15.6厘米,口径26厘米。双兽三轮盘铸造精美,设计别具匠心,形制不落俗套。素雅的盘体与轮结合在一体,别具动感。这种极富创意的盘形不见于其他任何地

38、区,是吴国春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杰作。,代表作品-曾侯乙盘 战国早期青铜铸器。1978年于湖北省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原器通高24厘米,口径58厘米,重19.2公斤。在中国古代所有的青铜器物中,若以工艺先进复杂、铸作精湛、装饰瑰丽而论,当以此铜盘为首。曾侯乙盘的惊人之处在于那些玲珑剔透、鬼斧神工、纷繁纤巧的透空蟠螭装饰。这些装饰表层彼此独立,互不相连,由内层的铜梗支撑,内层铜梗又分层联结,参差错落,令观者凝神屏息,叹为观止。这种极其复杂巧妙的装饰技法,形成了对称配列、主题突出、节奏鲜明的艺术效果,是一件罕见的工艺美术佳作。,是古代盥手注水之器。左传即有“奉匜沃盥” 之语,意思

39、是执匜浇水于手洗沐。青铜匜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期后段,流行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青铜匜的器形仿自瓜瓢,一般为椭圆形器身,前有流,后有鋬,少量带盖,西周时多为四足,春秋以后出现三足或无足的青铜匜,且数量较大。在使用上,青铜匜一般与青铜盘和织巾共用。,青铜匜y,代表作品 -人足兽鋬pn匜春秋时期青铜铸器。传世品,原器出土地不详,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原器通高24.5厘米,长24.5厘米。人足兽鋬匜鋬手是一体形硕大的巨耳兽。兽前足攀附在匜的口沿之上,探首入匜,造型生动逼真。足作袒裸的男性人体,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代表作品-兽形匜 春秋晚期青铜铸器。原器出土地不详,1946年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原器

40、通高22.3厘米,长42.7厘米,重约4.88公斤。兽形匜有兽头形曲管式流和龙虎形鋬,圜底下有四个扁形兽足,器身饰有蟠虺纹。兽形匜装饰华丽,铸工精湛,是青铜匜中的精品。,青铜制的乐器中最贵重的是“钟”。钟悬挂方式有两种:直悬或侧悬,因而钟上的钮的形状不同。钟和石制的磬同为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单独一个钟,称为“特钟”,或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按音阶高低组成,称为“编钟”。一种执在手中敲打的乐器叫“钲zhng”,商代的钲往往是大中小三个一套。“铎du ”是装上活动的舌,执在手中摇的。“铃”是悬挂在固定的地方(如马身上或车上)因震动而作响的。,2)青铜乐器,是古代祭祀、宴食时用的一种青铜打击乐器。钟的形

41、式是从商代的青铜铙演变而来,它始于西周中期,延用于今。青铜钟的基本形式是在两侧尖锐的扁体共鸣箱上部的平面上,有一个可悬的柄。我国的钟可分为响器、乐器、法器、警示、工艺及礼器等六大类,此处所讲的是指乐钟。青铜乐钟还分为甬钟、钮钟和镈钟三类。频率不同的青铜钟,以大小顺序排列,成为合律合奏的音阶,称之为编钟,目前考古发现的最大型最完整的青铜编钟当数湖北省随县擂鼓墩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青铜钟,代表作品-四虎鎛钟西周时期青铜铸器。原器出土地不详,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原器通高44.3厘米,重约16公斤。四虎镈钟体饰兽面纹,上有云雷纹方钮。与其他钟不同之处在于镈钟体两侧各附饰二伏虎,一上一下,均头

42、下尾上,并以立柱与镈钟体连结,是西周时期精美的青铜乐器。,代表作品-曾侯乙编钟 战国早期青铜铸器。1978年于湖北省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全套编钟共计六十五件,总重量达2500公斤。编钟分三层八组悬挂在曲尺形的钟架上,曾侯乙编钟是至今世界上业已发现的最雄伟、最庞大的乐器,被誉为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迹”。全套编钟音乐性能良好,音域宽广,音调准确,音色优美。,代表作品-错金云纹编钟战国时期青铜铸器。1972年于四川省涪陵县小田溪出土,现藏四川省博物馆。原器全套编钟共计有十四枚,最大者通高27.5厘米,重3公斤,最小者通高仅14.6厘米,重约0.475公斤。整套编钟有极其精细的蟠

43、虺纹装饰,编钟的钲、于、铣都有错金纹饰,整套编钟巧雕细镂,纹饰精美,反映了当时四川地区高超的青铜铸造水平,对研究巴人文化和中国音乐史有极高的价值。,在古代多用于作战中指挥军队进攻,退却号令及宴会、祭祀的乐器。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更将其作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商周早期的鼓绝大多为木质,铜鼓最早见于商代,在秦汉时期的西南地区及今天的广西等少数民族地区极为流行。,青铜鼓,代表作品-兽面纹鼓商代晚期青铜铸器。1977年于湖北省崇阳白霓新堰汪家嘴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原器通高75.5厘米,鼓面竖径39.5厘米,横径38厘米,重42.5公斤。兽面纹鼓鼓面无纹饰,鼓身下部承有矩形圈足座。通体饰有单线雷纹组成

44、的兽面纹,鼓面边缘有三周乳钉纹,兽面纹鼓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国内唯一的仿木腔皮鼓形铜鼓。,代表作品-神人纹双鸟鼓 商代晚期青铜铸器。原器出土地不详,现藏日本泉屋博古馆。原器通高79.4厘米。神人纹双鸟鼓鼓身横置,上有相背的双鸟,鼓身上饰有双角高耸弯曲的神人纹。整件器物造型怪异,装饰繁缛复杂,充满神秘色彩。,铜鼓,是彝、苗、瑶、侗、壮、布依、毛南、水、黎、白、土家、纳西、仡佬、佤、傣等族 和克木人的敲击体鸣乐器。苗语称妞 、涅,侗语称每甲、甲多,布依语称主、根,佤语称土洛、格花,克木语称彦。流行于滇、 黔、川、粤、桂、湘、海南等省区。,为古代最早出现的青铜乐器。周礼春官载:“大祭祀,鸣铃以应鸡人”

45、,故青铜铃又为古代宗庙祭祀之乐器。同时青铜铃在古代还是车、旗、犬、马身上的饰物,车马走动或旗子随风摆动,就会发出悦耳的铃声。青铜铃形似钟但比钟小,青铜钟腔内无锤而铃内悬有锤,顶上有拱形钮,可悬挂之。,青铜铃,代表作品-鹰形铃商代晚期青铜铸器。1986年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现藏三星堆博物馆。原器通高14.2厘米,宽6.5厘米。鹰形铃整体作鹰蹲栖状,钩鼻、尖喙、大眼的鹰与三星堆的其他雕像一样极富夸张色彩。,代表作品-虎头铃商代晚期青铜铸器。1986年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现藏三星堆博物馆。原件通高7.6厘米。铃为椭圆形,饰有虎首纹,是一件图腾味十足的青铜乐器。,是最早的打击乐

46、器。其形状似铃但却比铃大,体短宽,上侈下敛,有月牙形口朝上,首部有短柄,柄端有銎可安装木把,便于执握,使用时用槌敲击。青铜铙始于商代早期,流行于商代晚期,西周初期沿用。据周礼地官鼓人载:“以金铙止鼓”,说明青铜铙是退军时用以指示停止击鼓的。,青铜铙no,青铜錞于即錞,是古代与鼓相配合的古代军乐器。青铜錞于始于春秋时期,盛行于战国及东汉时期,现今发现的錞于多出土于四川、安徽、湖北、湖南等地。青铜錞于的基本形制为形似圆筒,上大而下小,顶上有钮,而钮多为虎形,以绳悬之,如同钟一样以槌敲击发声。,青铜錞chn 于,虎钮錞于演奏现场,代表作品-虎钮錞于 战国晚期青铜铸器。1972年于四川省涪陵县小田溪出

47、土,现藏四川省博物馆。原器通高47厘米,底径19厘米。虎钮錞于器壁极薄,顶部成盘形,盘中铸一咧嘴龇牙、昂首扬尾的虎形钮。这可能与以白虎为图腾的巴族人相关。,青铜兵器中的“锛”、“矛”、“戈”都是装了长柄使用的。戈有时在上端更加了矛,运用方式较多,可以刺,可以啄,可以击。“戚”就是斧,商代极华丽的装饰着的“戚”很多,“斤”是砍刀。“削”是小刀子,在商代后期已作得很精美。另外,在北方鄂尔多斯青铜器(内蒙古河套一带发现的,相当于汉代)中也有很多。“剑”是春秋以后在南方流行起来的一种兵器。,3)兵器,是商周时期兵器中最常见的一种,是古代一种主要的进攻性兵器,古称勾兵,是用以钩杀的兵器。戈一般由戈头、柲

48、、柲冒和执柲末的鐏构成。戈按形制大体分为直内戈、曲内戈和銎内戈三种,盛行于商代至战国,秦以后逐渐消失,由于流行时间长,其形制发展相当复杂。,青铜戈,代表作品-鸟纹内三戈商代晚期青铜兵器。传河北省保定市或易县出土,现藏辽宁省博物馆。鸟纹内三戈是指大祖日己戈、祖日乙戈、大兄日乙戈三件兵器,旧时亦称易县三勾兵。经专家研究,鸟纹内三戈为北方侯国仪仗用器,对研究商代宗法制度及亲属称谓具有重要意义。,是古代用于冲刺的兵器,通常与盾配合使用,青铜矛分身和骹qio两部分,身分前锋和两翼,骹尾部有銎qing,可插木柲。青铜矛盛于行商至战国,秦汉以后则少见。,青铜矛,代表作品-吴王夫差矛 春秋晚期青铜铸器。198

49、3年于湖北省江陵马山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吴王夫差矛制作工艺超卓,锋刃至今锐利,矛体上的金字清晰鲜明,通体装饰瑰丽优美,是古代兵器中的珍宝。这件兵器其状如矛,原器通长29.5厘米,宽5.7厘米。两面脊部均有凹槽,凹槽基部有铺首装饰,铺首有孔可系绦,銎部中空,器身遍饰精美的几何形花纹,上篆错金铭文八字:“吴王夫差自乍(作)甬(用)”。铭文最末一字未见著录,经北京、广州和武汉有关专家辨识,看法不一,但他们考证的不同形音的字,都是古代矛属兵器。,公元前496年,吴王阖(h)闾(l)率军攻越国,由此揭开了吴、越两国长达21年的争霸历程。其间,历经了夫差伐越和勾践卧薪尝胆。公元前475年,越王勾践伐吴,夫差自刎,这场历时多年的战争,终于随着越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任霸主而宣告结束。大国争霸是春秋时代的显著特征。青铜兵器,作为当时主要战争兵器,见证了这场残酷的战争。,是青铜戈和青铜矛合体的兵器,也就是在戈的顶端安装上矛。青铜戟既可钩击也可刺杀,是具有双重性能的兵器。青铜戟最早发现于商代,经常使用至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争的需要而不断改进,有整体合铸的戟,也有联体合装的戟,更有后期的多戈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