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和比例》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素材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047013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和比例》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素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和比例》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素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比和比例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编写意图(1)教材首先以小精灵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复习比和比例的基础知识,比较它们的联系与区别。通过例 1,借助表格梳理,引导学生重温比和比例的意义、各部分名称和基本性质,体现让学生自主归纳的思想。(2)例 2,仍然借助表格的方式,梳理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把学生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学会整体地、一般性地把握知识,使知识融会贯通,体会变中有不变的思想。(3)例 3,让学生回顾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之间的联系,揭示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内在一致性。(4)例 4,让学生复习正比例关系、反比例关系的概念,并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两种量成正、反比例的判断方法

2、,培养学生的函数思想。教学建议(l)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复习。本节内容几乎涵盖了比和比例的全部知识点,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前对本节内容进行自主归纳与整理,形成知识体系。例如,让学生梳理比、比例、正(反)比例的前后承接关系,了解概念的逐步发展。通过课上交流,把自己整理过程中不够完备的地方进行补充、完善。(2)引导学生发现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形成知识网络。除了让学生理清前面所述的比、比例、正(反)比例的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外,还要像例 2、例 3 那样,把相关的概念、性质放在一起进行整理,使学生看到不同形式背后的一致性。如例 2,除了让学生交流展2示自己整理的结果,还可追问: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吗?即 ababa:b(b0) ,并由此引出例 3 的问题,将表面上看似不同的三个知识整合为本质相同的“一个知识” 。(3)加强函数思想的教学。例 4,通过实例理解、描述正、反比例的概念时,要注意强调“前提” ,即在什么前提下,哪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在什么前提下,哪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