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数学上册 六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6.4 整理与练习教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046617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上册 六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6.4 整理与练习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 六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6.4 整理与练习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 六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6.4 整理与练习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 六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6.4 整理与练习教案 苏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 六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6.4 整理与练习教案 苏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 整理与练习(1)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进一步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能根据算式的数据特点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3、能运用所学的分数运算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前分析及准备指导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与整理” ,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 14 题。教学方法及媒体运用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必须把学生零碎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让新旧知识进行连接。教学预设 教学生成一、复习口答小组讨论:1、 说一说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的运算顺序。2、 举例说明整数的运算律对分数运算同样适用。3、 用分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集体交流。二、课堂练习1、 做教科书第 87 页“练习与应用”的第 1 题。直接写出得数,师巡视,核对,对于错的学生说说想法。2、 做教科书第 87 页“练习与应用”的第 2 题。独立计算,再说说哪几题可以简便计算,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律。3、 做教科书第 87 页“练习与应用”的第 3 题。独立解答,再比较这两小题解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2四、课堂作业做教科书第 87 页“练习与应用”的第 4 题。教学评价及反思教师心中有棵“树”,教学才有

3、“数” ! 感受一:我认为复习课与练习课的不同之处,在于复习课使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重新审视前段时间所学的零散知识点,发现知识间的本质联系,建立立体化、网状化、结构化的知识网络,也就是我们教师心中的那棵“树”。因而今天在复习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寻找各知识点间的联系,然后组织多层面、多维度的交流活动,帮助学生有效建构认知,并结合学生的回答作了点评与提升。 感受二:要使复习课的效果有所提高,我觉得课前复习是尤为重要的。因为梳理知识是复习课中最重要的环节,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整理数学知识,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更加全面、更加系统的整体理解,掌握相关知识。而要达成这样的要求,学生的课前复习

4、是基础。所以,我课前就布置了学生自主复习本单元内容,让学生知道本单元有哪些知识,并回忆学习新知的过程与体会。我发现,把课前复习做扎实,课中梳理知识这一环节就会轻松许多。 吴正宪老师对于复习课说了这样的话:“一颗颗珍珠放在那儿是散沙,只有串成项链才是美丽的。”多美好的境界啊,让我们都为之努力不懈吧!教学内容 整理与练习(2)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进一步感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等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探究新知识过程中的表现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课前分析及准备开展“探索与实践” , “评价与反思”的活动,完成第 88 页的第 5、6

5、 题。教学方法及媒体运用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必须把学生零碎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让新旧知识进行连接教学预设 教学生成3一、做“探索与实践”的第 5 题先让学生画一个指定长、宽的长方形,并把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分别增加 ,算出各是多少厘米?,再画一画。然后算出新长方形的面积以及新长方12形的面积是原来长方形面积的几分之几?二、做“探索与实践”的第 6 题先让学生作出猜想,再按要求画图操作,并进行计算。交流不同数据的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三、 “评价与反思”让学生在小组里对照评价指标说说自己的收获与存在的不足。根据自己的表现对自己笨蛋员的学习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四、作业:练习册相关作业教学评价

6、及反思“探索与实践”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数学实践活动。第 5 题根据题目要求,我先让学生动手画一个长 6 厘米,宽 4 厘米的长方形;并让学生把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增加 1/2,算出新的长和宽;再求出新旧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并计算新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长方形面积的 9/4。然后直入第 6 题,让学生自主作出一个任意长方形,再把长和宽分别增加 1/2,算出长和宽、新旧面积,得出新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长方形面积的 9/4;用大量的例证证明学生口欲言而不能的规律,在比较中让学生归纳出规律:任意一个长方形,长和宽分别增加 1/2(长、宽分别是原来的 3/2),增加后的长方形面积是原来的 9/4(长方

7、形的面积应该是原来的 3/23/2 =9/4 )。接着又根据预设“趁热打铁”补充出示“画一个长 6 厘米,宽 3 厘米的长方形。(1)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增加 1/3,各是多少厘米,算一算,再画一画。(2)现在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现在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在探索与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促进学生对规律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到规律的可探索性,只要你是一个有心的、善于观察探究的孩子,你一定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的规律无处不在。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奥秘及所学知识的作用与价值。 在整节课中学生的探索与实践的热情很高,计算也较少出现错误。让我感受到学生在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他是全身心投入的,因而效果就比较明显。给我带来的思索:在平日的学习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始终有高涨的热情投入学4习中?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