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翡翠常识 1翡翠基础知识集合(引自摩太识翠)1、什么是硬玉?泛指一切带颜色的各种质量(档次)的辉石族钠铝硅酸盐矿物的纤维状集合体。组成硬玉的三种主要物质组分为:二氧化硅(SiO2)、三氧化二铝(Al2O3)、氧化钠(Na2O),它们的理论含量值为:氧化硅(SiO2)59.44%,三氧化二铝(Al2O3)25.22%氧化钠(Na2O)15.34%。此外还有少量的闪石类矿物及钠长石、铁铬等矿物。硬度 6.5-7,比重 3.33 左右,折射率 1.66。韧性很强、破碎表面能121000 尔格/厘米 2,破碎韧度7.110(8)达因/厘米(-3/2)。而石英玉仅 4320 尔格/厘米 2,710(7)
2、达因/厘米(-3/2)。2、什么是翡翠?从广义上讲翡翠是指具有商业价值,达到宝石级硬玉岩的商业名称,是各种颜色宝石级硬玉岩的总称。狭义的翡翠概念石单指那些绿色的宝石级硬玉岩。地质学称翡翠为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并以铬为致色元素的硬玉岩。达到宝石级的翡翠单从组分上讲,非常接近硬玉的理论值。3、什么是翡翠的种?指翡翠的结构和构造,是翡翠质量的重要标志。新“种”(也称新坑新厂等)的翡翠,质地疏松,粒度较粗且粗细不均,杂质矿物含量较多,裂隙及微裂隙较发育,但不一定透明度就差,比重硬度均有下降。老“种”(也称老坑老厂等)的翡翠,结构细腻致密,粒度微细均匀,微小裂隙不发育, 它的硬
3、度比重最高, 是质量较好的翡翠。但不一定透明度就好。新老种翡翠介于新种和老种翡翠之间,是残积在山坡原地的翡翠,未经自然搬运或短距离自然搬运的翡翠。新种翡翠是制作翡翠 B 货的原料,按照粒度大小,可将质地分为致密级(3),达到致密级的翡翠在放大观察时几乎看不到颗粒,透明度极高,4、什么是翡翠的地?“地”的含义是翡翠的绿色部分及绿色以外部分的干净程度与水(透明度)及色彩之间的协调程度,以及“种”、“水”、“色”之间相互映衬关系。民间称“地”为“地张”或“底障”等。翠与翠外部分要协调,若翠很好,但翠外部分水差杂质脏色多,称“色好地差”。翠的“水”与“种”要协调,如“种”老色很好,水又好,杂质脏色少,
4、相互衬托,强烈映衬出翡翠的情丽,润亮及价值来。“地”的结构应细腻,色调应均匀,杂质脏色少,有一定的透明度,互相照应方能称“地”好。好的“地”称玻璃地,糯化地,蛋清地。不好的“地”称石灰地,狗屎地等。水不好的翡翠称“底干”。5、什么是翡翠的水?翡翠的水是指它的透明度,也称水头。翡翠的水与翡翠的结构构造有关,也就是说与“种”有关。还与杂质的含量有关,那些“种”老,杂质少,粒度大小均匀,纯净度高的翡翠水就好。透明度高的即为水头足,这样的翡翠显得晶莹透亮,给人以水汪汪的感觉,而透明度差的翡翠干涩、呆板,给人以干巴巴的感觉,即为水头差,水分不足。在聚光电筒下观察翡翠的透明度,并且用光线照入的深浅来衡量水
5、头的长短,如 3mm 的深度为一分水, 6mm 的深度为二分水, 9mm 的深度为三分水。翡翠的透明程度可大致分为透明、较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翡翠越透明,则其价值越高。云南省地方标准翡翠饰品分级将翡翠的透明度分为 5 个级别:(1)透明:(透过翡翠饰品)可以较清晰地看到其背面物体的图像,中午的阳光能透进 10 毫米以上者为透明透明的翡翠多为中高档至高档商品,如部分玻璃底的老坑玉(老坑玻璃种)等,纯净致密的无色或白色翡翠,也常常具有透明的特征。(2)较透明:(透过翡翠饰品)隐约可见到其背面物体的图像,中午的阳光能透进 610 毫米者为较透明较透明的翡翠有高档品,也有中高档品如部分老坑玻
6、璃种翡翠,但较多的是中高档品种如蓝花冰、透水白及蛋清底的翡翠等。(3)半透明:不能透过翡翠饰品看其背面物体的图像,中午的阳光能透进 36 毫米者为半透明其特征是在投射光下观察,可发现翡翠内部构造不均匀,或有混沌感半透明的翡翠常为中档品,如具有藕粉底的翡翠,但高档翡翠的透明度也有在这个档次中的半透明。(4)微透明:翡翠饰品只能微弱的透入中午的阳光,透光深度约为 13毫米微透明的翡翠若种、色不好,只能算中低档次;但若颜色好,则可以算为中档或中档略高的商品,如白底青翡翠等瓷底的翡翠多具微透明的特征,绿浓质粗的翡翠如铁龙生、广片、干青种(近称钠铬辉石)等,也常在此列。(5)不透明:(光线完全不能透入者),俗称“水差”,如“干白底”、“糙白底”一类翡翠,完全不能透入光线不透明的翡翠多为低档品,一般不用其制作饰品,但有用来雕刻摆件作为工艺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