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盛产葡萄的吐鲁番盆地新疆吐鲁番盆地,东西长 245 公里,南北宽 75 公里,四周围绕着高山。这里的夏季,白天长达 15 个小时,温度升高很快;由于受四周高山的阻挡,高温无法扩散出去。每年有三个月气温在 40以上。盆地内没有河流,平时很少下雨,被蒸发了的水分得不到补充,便形成了一种又干又热的“焚风” 。高温有利于棉花和瓜果的生长。葡萄沟一带,农民在这里开掘了许多水渠。气温高,而植物生长的水分又比较充足,这里就成了著名的葡萄产地。吐鲁番盆地被称为“火洲”是天山东部一个封闭的盆地。盆地东西长约 240 公里,南北宽约 75 公里,四周全是山峰。盆地最低处是艾丁湖,水面低于海平面 150 多米,是
2、中国的最低点。作为“火洲”的象征,是一条长 100 公里的火焰山。这就是唐僧玄奘一行经过的火焰山,据说他们曾在火焰山下的高昌古城居住过。盆地上有“火” ,也有风。四周的高山无法阻止强劲的风。人们可以看到在风的作用下形成的沙山:有山脊、山坡和山谷,和山地完全一样,然而它的山体全部是细纱。吐鲁番盆地的年降水量极小(仅 16 毫米) ,但当地的年蒸发量理论上可达 1600 毫米。虽然它北面冰封雪掩的博格达峰可以提供较为丰富的水源,但由于天热风急,地面河流里的水流不了多远就被蒸发干了,因而劳动人民发明了地下人工渠。人们每隔一定的距离,向地下挖一个竖井,从井底向前后两端平行挖去,造成一节渠道。把渠道一节
3、一节连接起来,便形成了数公里到数十公里长的大渠。利用大渠引水可减少高温的蒸发,充分发挥水的作用。这就是驰名中外的坎儿井。吐鲁番人民利用这种方法,引入博格达峰南坡的雪水,灌溉农田和果园。据说在吐鲁番盆地有数百条这样的渠道,总长度达 5000 公里。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体会到这项创造的伟大和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近年来,吐鲁番市已由原来在东头咳嗽,在西头可以听到的偏远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吐鲁番到乌鲁木齐的高速公路已于 1998 年 10 月开通。180 公里的距离,乘车 2 个小时即可到达乌市。在吐鲁番市区以东 2 公里处耸立着一座古塔-额敏塔。其全称为额敏和卓报恩塔,又称苏公塔,当地维吾尔群众称之为吐鲁番塔。该塔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 ,是新疆伊斯兰教的著名建筑,也是全国唯一的一座此种建筑风格的古塔,属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额敏塔塔身用灰黄色砖砌成,呈向上均匀收缩的圆柱体形。塔高 44 米,底部直径10 米,下粗上细,顶呈盔形,别具一格。塔身砌砖表面装饰有菱格纹、水波纹、变体四瓣2花纹、山纹等几何图形共 15 种,都是维吾尔族的传统纹样,构造精致,颇为壮观。塔的内部结构,没有基石,也没有木料,而是用砖砌出 72 级螺旋体中心柱。既可加固塔身,又可作楼梯攀登,直上塔顶。塔身在不同高度和方向开出 14 个窗口,人们沿梯可直上塔顶的了望室,欣赏四周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