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hnts20140603.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9036066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hnts2014060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hnts2014060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hnts2014060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hnts2014060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hnts2014060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龙源期刊网 http:/布依族古籍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作者:林伯珊 文毅 晏猛来源: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年第06期关键词:布依文古籍;保障体系;文献资源建设 摘 要:布依文典籍是布依族文明的集中体现,具有很高的 历史、文化、科学价值。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成立布依族古籍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委员会,有利于布依族地区特色文献 资源的共知、共建、共享,有利于提升地方文献的价值和利用率,有利于布依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8.22 文献 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6-0080-03 收稿日期:2014-04-16 作者简介:林伯珊(1965-),黔南民族 师范

2、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文毅(1964-),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馆员;晏猛(1986-),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 *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黔南州布依学会研究基金 资助项目“布依文古籍文献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2JD007。 布依族自称“濮越” ,是先秦百越民族“骆越”的一支。早在一千多年前,布依族繁衍生息在今天贵州南部和广西北部珠江水系一带,并 创造了灿烂的物 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布依文典籍 则是布依族文明的集中体现,具有很高的 历史、文化、科学价值。随着贵州省16部布依文古籍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成功以及2012贵州省布依古文

3、字与摩文化典籍望谟研讨会等一系列学术研究会的成功召开,布依族古籍文献开发、利用工作全面展开了。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这一独具特色的地方文献,有效提高文献的利用率,布依族古籍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势在必行。 1 布依族古籍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背景、意 义和条件 1.1 背景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国 发2号文件、 贵州省十届十次全会以及国 务院、贵州省人民政府2011110号 关于 抢救和保护民族古籍的意 见等重要文件的相继下发,文化建 设已经在包括贵州省在内的全国各地掀起了热潮。摩、傩文化典籍是布依族古籍文献的一部分, 对其开展的普查、搜集、翻译、整理、开发、利用是布依族文化建 设的基础性工程。

4、为此,贵州省政府、民委,黔南州政府、民委,黔西南州政府、民委,黔东南州政府、民委等加大了抢救和保护布依文典籍的力度,相继拨出专款来抢救和保 护布依文典籍, 贵州省布依学会将布依文典籍 抢救工作列为今后五年工作的重点。另外,随着贵州省16部布依文古籍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成功以及2012龙源期刊网 http:/贵州省布依古文字与摩文化典籍望谟研讨会等一系列学术研究会的成功召开,布依学研究 队伍正在不断壮大,研究正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一些学者获得了国家级、省部级甚至国外学术研究基金的资助,学术成果不断 问世,形成了方志、评注、译著、 论著、词典、论文、教材、课题研究报告等不同载体的研究文献

5、1。 1.2 意义 1.2.1 有利于地区特色文献资源的共知、共建、共享。由于受历史、科技、经济发展水平及人文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相关主管部 门及收藏单位对文献资源共享保障体系的建 设缺乏主动性和能动性。布依族古籍文献及相关研究性文献没有得到很好的收藏、传承,许多古籍文献濒于流失、散落于民间甚至海外,使得其查 找、研究、利用、开发受到了制约。 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有利于实现布依族文献资源的共知、共建、共享。 1.2.2 有利于提升地方文献资料的价值和利用率。由于布依族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其长期以来在文化 传播、建 设、发展方面相对滞后。随着网络信息化在经济建设、

6、文化建设中作用的显现,民族文献资源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尤为突出。因此,只有通过文献保障体系平台的建 设,才能使广大 读者快捷、方便地获取所需的文献资源,促进文献价值的提升,为地方 经济、文化、学科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才能使布依族文化在多元文化的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得到其他民族的认同。 1.2.3 有利于布依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布依学是一 门以单一民族 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从 20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末是布依族学科的酝酿期,从 20世纪初 50年代开始到80年代末是布依族学科的萌芽期。在酝酿期,明确了布依族的前身“仲家”作为研究对象,并开始用民族学方法 进行研究。在萌芽期

7、,“布依族 ”名称的确定,对开展布依族调查研究、凝聚研究的方向起了重要作用,为布依学成为独立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1988年贵州省布依学会成立大会 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的成立和召开成为了布依学创立与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 2。随后黔南、黔西南、黔东南自治州、安顺市、六盘水市、毕节地区、遵义市、 铜仁地区等相继成立了布依学会、布依研究会,贵州省、州、市、县民委、古籍办、民族院校布依族古籍研究会(所)也相继成立。布依族古籍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将成为布依学研究和发展的一个重要信息平台,有助于推 动布依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1.3 条件 1.3.1 布依族古籍文献的抢救、保护 工作受到重视。党的十七届

8、六中全会、国发2号文件、贵州省十届十次全会以及国务院、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 抢救和保护民族古籍的意 见等重要文件相继下发,都为布依族古籍文献的抢救、保 护、 传承以及调查研究提供了重要保 证。此外,随着 16部布依文龙源期刊网 http:/古籍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成功以及2012贵州省布依古文字与摩文化典籍望谟研讨会等一系列学术研究会的成功召开,已 经形成了国家、省、州、市、县的逐级抢救和保护机制,布依族古籍的抽查、摸底、清点、编目、整理、翻译等工作已全面展开,布依族古籍的存量、分布、流传及收藏等情况已经明朗。如贵州省黔南州民族研究所遵照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 总目提要编写纲要的要求原则进行收录,

9、完成了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 布依族卷的编写工作,共收 录布依族地区的方志野史、布依族文人著作、布依族家谱、宗教经书等共282条;布依族民间地契及官方文书、执照等26条;布依族或布依族地区的石碑、墓志、摩崖石刻、木匾等共260条;布依族神话、传说、故事、古歌、生活歌、情歌、苦歌等共2,201条。 1.3.2 布依学研究机构相继成立。继 1988年贵州省布依学会成立之后,黔南、黔西南、黔东南自治州、安顺市、六盘水市、毕节地区、遵义市、铜仁地区等相继成立了布依学会、布依学研究会。省、州、市、县民委、古籍办以及民族院校布依族古籍研究会(所)也相继成立,布依文古籍收集、研究工作自此全面展开。学者们

10、从文化学、人类学、民族学、 语言学等不同的角度, 对布依族古籍文献进行了研究,形成了论著、论文、译著、课题等不同形式的研究成果的同时,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献,这就为布依文古籍文献保障体系的建 设拓宽了 资源建设的广度和深度,确保了文献保障体系建设的连续性、系统 性、完整性。 1.3.3 重点研究项目的启动。近年来,国家及贵州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重视民族学研究,加大了扶持的力度(省布依学会、黔南州布依学会相继出台了布依学研究成果 资助办法),一批重点 课题相继立项和启动。如贵州民族大学 图书馆在2010年成功申报 的中央支持地方高校专项基金项目“贵州世居民族文献数字图书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黔

11、南民族民间信仰文化调查”,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布依文古籍文献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等。这些项目的建设、启动,目的就是通过整合学校及各收藏 单位的多种载体类 型的地方文献,收集散佚在民 间的文献资料,对贵州世居民族文献和 贵州地方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抢救、保护以及数字化开发,建成关于贵州世居民族文献 资源建设和网络服务平台 3。 1.3.4 JP2构建布依族古籍文献保障体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布依族文献资源是中华民族文献资源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文献 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布依族文献保障体系建设势在必行。另外,中国高等教育文化保障体系(CALLS)、中国科学院国

12、家科学数字图书馆(NSDL)、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中心等在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这些成功经验,为布依族古籍文献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了 实践的基础,从中可以找到可行性发展的思路,建立目标体系 4。JP 2 布依族古籍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构成 龙源期刊网 http:/布依族古籍及研究文献因其民族性、地域性、原生性、研究性、发行以及传播的局限性、 载体形式的单一性、收藏所有权 的分散性,影响了收藏文献的有效利用和开发。尽管地区图书馆、档案馆、民族研究机构、古籍办、史志办、地方高校等在布依文古籍文献的挖掘、整理、保护与利用上做了很多工作,但因文献资源管理间部门分割、行

13、政壁垒、责任分工不明确等诸多因素,阻碍了布依文古籍及研究文献收藏的连续性、系 统性、完整性,抑制了布依族古籍及研究文献 资源在公共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发 展方面的步伐。 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有制度作为保障的,联合高校与地方图书馆、档案馆、民族研究机构的布依族文献资源管理中心,共同肩负起布依族文献资源在整体收藏布局、建 设规划、数字化研究以及制定和提交文献资源的共享方案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工作。 3 布依族特色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 3.1 成立布依族古籍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委员会 民族地区高校在特色办学的进程中具有丰富的民族文献资源、人力资源、 现代化的手段和高级人才,为地方民族文化遗产

14、的普查与申报、保 护与利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此,笔者认为,民族地区高校理应成为布依族文献 资源保障体系管理的中心枢 纽,并成立以地方政府、图书馆、档案馆、史志办、民族研究所等机构组成的联合专家组,组织、协调、开展布依族文献 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工作。 3.2 编制布依族古籍文献收藏机构藏书联合目录 联合目录是提示、报道布依族文献收藏 单位所藏布依族文献的目 录。 计算机、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为所藏机构的布依族文献在 联合目 录统一标准、数据交 换、集中排序等方面提供了可行条件。联合目录 的建立使得中心对收藏单位的文献种 类、公开出版物、非出版物及非书刊资料的数量、分布状况、收藏现状

15、等一目了然,能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查询服务。 3.3 建立布依族文献书目信息控制系统 系统包括:布依族文献遗产数据库。主要文献有:原版布依文文献,以地方书目和地方文献书目发掘布依文文献资源的信息源, 记载古籍文献的情况及流向等的相关文献 书目。 现当代布依族责任者数据库。其可通 过社科新书目科技新 书目及时了解作家、 专家、学者以及布依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的最新研究成果,如最新专著、译著、 论文等,并予以收藏, 为读者服务提供查询线索,提高查询 效率。 通过地方特色网站、电视台的专题报导等信息资源,使用标准通用置标语言,统一资 源名称等手段对布依族文献 资源进行网上编目,走 实体收藏与虚拟收藏并

16、存之路,并使之形成具有完整性、系统性、适用性且针对性较强的实体与虚拟文献资源收藏格局。 3.4 建立布依族文献非出版物收藏中心 龙源期刊网 http:/JP2联合目录的编制使中心掌握了新版及已被收藏布依族文献的信息,而非公开出版物和非书资料的文献信息资料获取的难度却很大,布依族文献保障体系委 员会的成立为此事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中心可以通过:法定关系,如地方文献呈缴关系(建立地方文献呈缴本制度)。协议关系,建立单位与个人收藏之 间的文献或信息交 换关系。默契关系,建立在友好关系上的相互协作关系。通过这些切 实可行而又可靠关系的建立,使中心通过捐赠通道、私有公管、私家藏书联合目录、收集等方式能

17、 够清晰地掌握相关文献非正式出版物出版的 动态 5,实现了布依文族古籍文献资源在公共体系建设中的连续性、系统性、完整性,确保了公共服务体系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ZK(#周国茂 .布依族摩文化研究 综述C .2012贵州省布依古文字与摩文化典籍望 谟研讨会论文集,2012:10. 2 周国茂.论布依学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2. 3 龚 剑.民族高校图书馆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兼论我国少数民族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2(6):145. 4 张 邺,赵兰香.民族高校图书馆民族文献 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构想 J.图书馆学刊, 2012(6):44. 5 金沛霖.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11):33-50.ZK) (编校:严 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