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7 页 (高三语文试卷)成都七中高 2012 级三诊模拟考试语 文 试 卷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卷两部分。 第 卷 答 案 用 2B 铅 笔 涂 在 答 题 卡 上 , 第 卷 ( 含 作文 ) 必 须 用 0.5mm 黑 色 签 字 笔 写 在 答 题 卡 上 。第卷(共 30 分)一、 (12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骠勇(pio ) 授予( y) 呼天抢地(qing) 间不容发(ji n)B脊梁(j) 下载(zi ) 敛声屏气(lin) 暴戾恣睢(su)C强迫(qing) 租赁(ln) 量体
2、裁衣(ling) 为虎添翼(wi)D谙熟(n) 看守( kn) 上不着天(zhu) 忧心忡忡(ch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锦缎 绊脚石 积思广益 赶鸭子上架B蹊跷 电线杆 时过境迁 盛名之下,其实难符C肄业 必须品 蓬筚生辉 言必信,行必果D羸弱 流线型 披沙拣金 可望而不可即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距离同济大学校庆还有 5 天,世界各地的校友不日将启程,前往上海参加庆典,共贺母校百年华诞。B俗话说,大丈夫一言九鼎,说是怎样就是怎样,更何况是公众人物?赚足了注意力,却不兑现当初的承诺,最终得罪的就是关注你的人。C写文章首先要言之有物,否则,无论文字如
3、何优美,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能打动读者。D “耐克”等国外运动服装品牌完全是靠质量赢得了消费者青睐,它对面料的牢固度、弹性回复和缩水比率等方面的要求近乎苛刻,国内产品只能望其项背。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打击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的 “亮剑”行动中,市公安局经侦大队顺藤摸瓜,及时破获了一起制售假冒“南山牌”铝合金案。B调查显示,食用西式蛋糕、咖啡、巧克力等都有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风险,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它们都含有同一种物质氢化油。C2 月 27 日下午,人大代表孙长生接受了一次在线 “微博访谈” ,由于网友提问的热情高涨,原本安排的一个小时的活动时间不
4、得不延长了 50 分钟。D新赛季开始了,作为投资人的姚明是否会跟随球队征战客场呢?似乎姚明对此还是有很多顾忌,但一些客观因素让他不得不做更多考虑。第 2 页 共 7 页 (高三语文试卷)二、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以柔克刚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 传统智慧。 举世闻名的太极拳就是 这种思想的直接产物,而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防震的方法堪称“建筑版太极拳”。中华民族自文明伊始就睿智地选择了木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而且发展形成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 、技 术成熟度最高的结构体系 柔性的框架体系,这种体系具有框架结构的种种优越性,如“ 墙 倒屋不塌”的功
5、效,其柔性的连接,又使得它具有相当的 弹性和一定程度的自我恢复能力。我国古代很少建造平面复杂的建筑,主要采用 长宽比小于 2:1 的矩形。规则的平面形态和结构布局有利于抗震。传统建筑往往是中 间的一间(当心间)最大,两侧的次间、梢间等依次缩小面宽, 这样的设计非常有利于抵抗地震的扭矩。中国古代建筑一般由台基、梁架、屋顶构成,高等级的建筑在屋顶和梁柱之间还有一个斗栱层。中国古代建筑的台基用现 代结构语言描述,堪称 “整体浮筏式基 础”,好比是一艘大船 载着建筑漂浮在地震形成的“惊涛骇浪”中,能够有效地避免建筑的基础被剪切破坏,减少地震波对上部建筑的冲击。中国传统建筑的梁架一般采用抬梁式构造,在构
6、架的垂直方向上,形成下大上小的结构形状,实践证明这种构造方式具有 较好的抗震性能。优雅的大屋顶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最突出的形象特征之一,而且对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也做出 过相当的贡献。形成大屋 顶(尤其是庑殿顶、歇山顶等)需要复杂结 构和大量构件,大大增加了屋顶乃至整个构架的整体性;庞大的屋顶以其自重压在柱网上,也提高了构架的 稳定性。斗栱是中国古代建筑抗震的又一位重要战士,在地震 时它像汽 车的减震器一样起着变形消能的作用。被各种水平构件连 接起来的斗栱群能够形成一个整体性很 强的“刚盘”,按照“能者多劳”的原则把地震力传递给有抗震能力的柱子,大大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安全性。除了这些较显著的手法外,
7、中国古代 传统建筑中还使用了大量的其他技 术措施, 这些措施是古建筑抗震的关键。比如榫卯的使用:榫卯是极 为精巧的 发明,我 们的祖先早在 7000 年前就开始使用,这种不用钉子的构件 连接方式,使得中国 传统的木 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钢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它不但可以承受 较大的荷 载,而且允 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 应。又比如柱子的生起、侧脚等技法降低了建筑的重心,并使整体结 构重心向内倾斜,增 强了结构的 稳定性;柱顶、柱脚分别与阑额、地袱以及其他的结构构件连接,使柱架 层形成一个闭合的构架系 统,用 现代术语来说,就是形
8、成上、下圈梁,有效地制止了柱头、柱脚的移动,增强了建筑构架的整体性。在外檐柱 间设置较厚的墙体,起到现代建筑中“ 剪力墙”的作用。 诸如此类, 举不胜举 ,大到建筑群体的布局处理,小到构件断面的尺寸设计,处处都展示出古代工匠 们在抗震设计 方面的知识和匠心。5下面对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防震方法的表述,不符文意一项是( )A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以木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采用了柔性的框架体。B我国古代很少建造平面复杂的建筑,规则的平面形态和结构布局有利于抗震。C优雅的大屋顶大大增加了整个建筑构架的整体性,提高了构架的稳定性。D榫卯的应用,可以让房屋承受地震的荷载,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6
9、下面关于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表述,不能充分体现其“以柔克刚”思想的做法是( )A采用具有相当的弹性和一定程度的自我恢复能力的柔性框架体系。第 3 页 共 7 页 (高三语文试卷)B被各种水平构件连接起来的斗栱群能够把地震力传递给有抗震能力的柱子。C利用柱架层形成一个闭合的构架系统,增强了建筑构架的整体性。D中国古代建筑的台基像一艘大船载着建筑漂浮在地震形成的“惊涛骇浪”中。7根据原文意思,下列各项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规则的平面形态和结构布局有利于抗震,因此我国古代很少建造平面复杂的建筑。B我国传统建筑的梁架一般采用抬梁式构造,是因为这种构造方式具有抵御地震的性能。C现在那些没用榫卯而采用排
10、架、钢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的建筑都不能抵抗地震。D “建筑版太极拳”这一提法表明了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防震的方法主要得益于太极拳。三、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810 题。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 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吾日以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 劳 苦,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吾晚学无师,虽日为文,中甚自惭;及闻昌言说,
11、乃颇自喜。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乃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庭,建大旆,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自思 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自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 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 “既出境,宿 驿亭, 闻介马数万 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 马迹,尚心掉不自禁。 ”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也;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大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 为 也。孟子曰: “说大人者藐之。 ”况
12、于夷狄!请以为赠。(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 稍:渐渐。B察其意甚恨 恨:遗憾。C建大旆,从骑数百 从:使跟随。D说大人者藐之 说:通“悦” ,取悦。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 )A又以亲戚故甚狎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B吾日以壮大,乃能感悔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C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 如姬为公子泣D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 余 亦 悔 其 随 之 而 不 得 极 夫 游 之 乐 也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追忆自己与石昌言既是近邻又是亲戚,且得
13、到昌言的关心和鼓励,两人关系融洽,第 4 页 共 7 页 (高三语文试卷)情感深厚。 B文章写石昌言出使异域之前的意气,表达对他的敬仰和赞颂,意在激励石昌言能够在外交场合不辱使命。C文章用奉春君出使冒顿的故事,劝喻石昌言要识破敌国的阴谋,无所畏惧,英勇善战,为国立功。D这是一篇临别赠序,采用叙议结合的写法,既写出了作者与石昌言的交情,也暗示出对石昌言的勉励和期许。第 II 卷(共 120 分)四、 (23 分)1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吾晚学无师,虽日为文,中甚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 (4 分)答: (2)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
14、,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 (6 分)答: 1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8 分)梦 回林景熙梦回荒馆月笼秋,何 处砧声唤客愁。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注】作者林景熙,宋末诗人,宋亡不仕。(1) “愁”是本诗的诗眼,请分析全诗是怎样表现诗人的“愁”的。 (4 分)答: (2)最后一句中的“未眠鸥” ,意蕴丰富,请对此加以赏析。 (4 分)答: 13按要求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 (5 分)(1) ,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此去经年, 。(柳永 )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用“ , ”写出了屈原因君王的昏庸、小人的陷害所处的困境。(2) ,此时无声胜有声。
15、 (白居易琵琶行)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 六国论)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 。 五、 (2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孤独的守望方爱华第 5 页 共 7 页 (高三语文试卷)在穿越了一条条宽阔马路, 躲过来来往往的车辆以及川流不息的人群,准备走进那座高楼的时候,却忽然被不知藏在什么地方的孤独感袭击。于是,我飞离城市,开始找寻那些遗失在远处的疼痛或者温柔,来到那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转过一道山梁,又穿过一道峡谷,眼前豁然开朗。那是一种惊诧!仿佛一下子掉进了一幅最浓艳的油画里。一朵秋阳,斜挂山腰,被染红的山风成了最随心的
16、画家。一笔画山,山披灿烂;一笔描水,水放金光;一笔泼在山沟里,沟里成了五彩的天堂。拨开路边密密麻麻鲜嫩的细叶,下面,竟藏有一弯清溪。凝神敛息,闭目细听,一股山泉之清凉,潺潺之清音,朗朗之清虹,刹那间沁过心田,直达肺腑,更是说不出的爽朗。寻着水声一路走来,水却似多羞的少女般犹抱琵琶半遮面,一会儿被浓阴掩翠,一会儿环佩叮当,一会儿弯成一枚碧玉,一会儿又不知躲 藏到哪里去了。 细看那水宁静之极,无波无痕,柔润如美玉。那是谁家女儿悬挂于颈间的玉璞?押着唐韵,携着 汉风,一点点的走近,走近,将心清凉成一片温润的水域。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外桃源”,是在尘世苦苦寻求而不得的心灵的栖息地。我在进入小村的那
17、一瞬,突然 变得很宁静。我用了很大的努力,才从 这幅静默的油画中走出来,一路跋山涉水而来的疲倦和烦躁一扫而光。一 处处低矮的 农舍以最简单的装束站立在我面前,而它后面是五彩锦缎装扮起来的山坡,像一首天地之间的赞歌,我看见纯朴与艳丽的和谐统一。田园,多么美妙的字眼,它让许许多多流浪的心灵找到了家的温暖。 袅娜的炊烟,鸡鸣狗叫,满山遍野的牛羊,子孙绕膝,我多么希望看到曾经在这里上演过的那些温暖和最原始的一幕幕生活图景啊。然而这里拥有的除了安静 还是安静。看不 见 炊烟,听不见鸟语,也听不见动物的欢鸣,就连风都停驻在不知什么名字的山那 边。物竞天择,时代犹如一列火 车, 轰鸣着滚滚向前。贫困终被繁华
18、取代,宁静总被喧哗掩盖,那些没了主人的房屋,虚掩的房门,荒凉的院落,都似在诉说着一种久已淡去的生活,房前屋后的柿子树上,挂满红艳艳的小灯 笼,就 连地上也落了许多熟透的柿子。这些原本代表丰收的累累果实,在这里忽然受到冷落。一方石碾,丰碑一样默默地站在 时光的怀抱里。深深的 皱纹 里记载着多少酸甜苦辣的过往?它在怀念那些五谷丰登的日子吧, 还有那吱吱唱着的 远去的歌谣。我看 见空地上面的水井里面装满了生活的百般滋味。所有的土地都荒芜着,那些被收割的玉米秸杆,怀抱成一堆坐在秋阳里,哀伤而无助。曾几何时啊,仿佛还看到它们挺拔着腰杆,向上生长着浓浓的丰收和喜悦。一些被开垦的梯田就那么闲散敞着怀,留着斑
19、驳的印 记,像是刻 满了主人点滴的心事。几垄白菜,几颗萝卜,成了这些被弃置土地的最后守望者。我停下探访的脚步,对着一片宁静和 绚丽沉默。我不知道繁华在身后隐退的时候,是不是一些 东西也会随之消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就这样被遗弃在远离尘世的地方,在 时光的隧道里独自演 绎着一场兴衰与荣辱。美 丽与孤独同在,寂寞与哀愁共存。在村庄的深处,终于见到了真正的主人。一位老人,就那么安然地倚在门口,身后巴掌大的小院里,两棵参天的老槐,像硕大的两把巨伞, 卫士一样的护着庭院。树是老人出生时爷爷种下的。老人手捧山里红,热情地招待我 们这些远方来的客人,她说家里没什么好吃的,只有这些第 6 页 共 7 页 (
20、高三语文试卷)山里的果子。问她为什么不和儿女一起走,老人只憨憨地一笑:“ 舍不得啊,几十年的家! ”已是夕阳西下,那些山、那些树、那些落寞的房屋都开始变得暗淡起来。我最后一次回望山村的时候,老人正被金色笼 罩,仿佛坐在一片灯影里。她在守望着一个人的山水,守望着一个她自己的家么?(选自散文百家2010 年第 2 期,有 删改)14在段中,作者为什么要极力渲染“世外桃源”般的自然美景?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4 分)答: 15第段中作者写道“我停下探访的脚步,对着一片宁静和绚丽沉默” ,请简要分析“沉默”中所包含着的复杂情感。 (6 分)答: 16纵观全文,简要阐述孤独的守望这一标题所蕴含的意思。
21、 (6 分)答: 17文中的有些句子兼用了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请列举两例简析其表达效果。 (6 分)答: 六、 (15 分)18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只写序号,3 分)水陆 寺、拱极楼讲述着元代宗教文化的兴盛橘子洲是一座承接历史的桥毛泽东 站在橘子洲 头发出的“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的天问改写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曾国藩操 练 水上湘军的号声依稀回荡在橘洲上空南宋朱熹、张栻往来于岳麓书院与城南书院讲学过江的朱 张渡, 诠释着八百年前湖湘子弟求学的盛况她浸染着湖湘文化,形成了浓厚的历史底蕴答: 19激将法是用刺激性言语或者反话去激励他人做某事的一种表达方式。阅读
22、下面的材料,请在横线处,填上一句话,使之与上下文连贯得体,其中至少一处要使用激将法。(6 分)李雪峰父亲是有十来年的“烟龄”的老烟民。李雪峰妈妈劝其父戒烟,他父亲不戒, 还振振有辞:“抽烟是男子 汉的本色。我不抽烟, 还算什么男人?”在她妈妈的示意下,李雪峰假装生气了,大声对他父亲说:“老爸,您根本就是借口。我听 说 。”他爸爸听了李雪峰的话,真的很生气,把桌子狠狠一拍,说:“你说你爸爸意志薄弱?我就戒给你们母子看看。 ”李雪峰和她妈妈异口同声地说:“ !”结果,这次,李雪峰的爸爸果真把烟戒掉了。20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保留加点词语,变换对象,写一个句子。 (6 分)天空的星星常常如
23、地上的人群一般拥挤,地上的人 们有时 却像天空的星星一样疏远。答: 第 7 页 共 7 页 (高三语文试卷)七、 (60 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60 分)在非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花呈四瓣,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它的独特并不止于此,在那里,根系庞大的植物才能很好地生长,而它的根,却只有一条,蜿蜒盘曲着插入地底深处。它通常要花 5 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一点地 积蓄养分,在第六年春,才在地面吐绿绽翠,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这种极难长成的依米小花,花期并不长, 仅仅两天之后,它便随母株一起香消玉 殒了。读了以上材
24、料,你有何感受或联想?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 ,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第 1 页 共 2 页 (高三语文答案)高 2012 级三诊模拟考试参考答案1A(B 项“载”读 zi;C 项“强”读 qing;D 项“着 ”读 zho)2D(A 集思广益;B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C 必需品)3A(A 不日:要不了几天,几天之内(限用于未来) 。 B 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C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常用来形容某些华而不实,外表光鲜美丽而无修养内涵的人。D 望其项背:虽然落在后面,但还能望见前面的人的颈项后背,形容还赶得上。一般前面要用
25、否定词。 )4C(A 成分残缺,应该在“知识产权”前加上“侵犯” ;B 句式杂糅,去掉“由于” ;D“对此”指代不明;不合逻辑,删去“但” ,或者改为“因为” )5D(“可以让房屋承受地震的荷载 ”表达不准确,文中的表达为“承受较大的荷载” )6C(根据文意,闭合的构架系统,能有效地制止了柱头、柱脚的移动,这不是用“以柔克刚”思想来防震的。 )7A(B 推断的表述太绝对。原文为“这种构造方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C 无中生有。D 根据文意,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防震的方法是得益于以柔克刚的思想。 )8D(说:游说,说服。 )9A(故:名词,缘故。 故:连词,所以。B 都是副词,于是,这才。C
26、 都是介词,向,对。D都是连词,因而。 )10C(石昌言是外交使节, “英勇善战,为国立功”错误。 )11 (1)我读书很晚,没有老师,虽然每天写文章,但自己心中非常羞惭;等听到昌言的话,这才感到非常高兴。 (句意正确 2 分。 “中” 、 “及”翻译准确各 1 分。 ) (2)剑与槊相互碰撞,整夜都有声音,随从惊恐失色,等到天亮,看到道路上的马蹄印,还心里惊恐得不能承受。 (句意正确 2 分。 “摩” 、“明” “尚” “禁”翻译准确各 1 分。 )12. (1) “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第一句,描写梦醒时荒凉的旅馆中见到的秋夜月色,渲染心中的悲愁。 (1 分)第二句,用砧声来表现客居
27、的羁旅之愁。 (1 分)第三四两句,用深夜不眠,表现了诗人怀着心事的愁苦。 (2 分)(2)A通过写鸥鸟深夜未眠,来衬托作者辗转反侧的内心愁苦。含蓄而深沉地表达了作者的悲苦之情。B以“未眠鸥”自比,表现了诗人不问世事的悠闲背后的无奈。 (相传白鸥是最无机心的禽鸟,白鸥喻心志之悠闲或隐逸之情怀。 )13又闻子规啼夜月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雨霖铃 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别有幽愁暗恨生 苟以天下之大 苏洵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14 (4 分)表达自己逃离城市喧嚣、享受到自然美景的喜悦心情。 (2 分)为后文写荒凉的村庄作铺垫。 (2 分)15 (6 分) (1)对美丽山村被遗弃成为空村的荒凉景象感到痛
28、惜;(3 分) (2)对逃离喧嚣城市却因乡村衰落而陷入更大孤独感到迷惘。 (3 分)16 (6 分) (1)老人:孤独地留在被遗弃的村庄,表现了老人对家的守望;(2)作者:孤独地守望着美丽的精神家园,表现了作者心无所依的迷茫;(3)村庄的一切:孤独地守望着过去的生活,表现了这个时代里农村的荒芜与冷落。 (每点 2 分,共 6 分)17 (6 分)示例:例 1:第 3 段“水却似多羞的少女般犹抱琵琶半遮面,一会儿被浓阴掩翠,一会儿环佩叮当,一会儿弯成一枚碧玉,一会儿又不知躲藏到哪里去了” 。将“水”比喻成少女,然后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溪水的若隐若现、娇羞含情。例 2:第 2 段中, “一朵秋阳,
29、斜挂山腰,被染红的山风成了最随心的画家。一笔画山,山披灿烂;一笔描水,水放金光;一笔泼在山沟里,沟里成了五彩的天堂” 。作者将秋阳比喻成“画家” ,然后用拟第 2 页 共 2 页 (高三语文答案)人的手法,描绘了秋阳对自然山水的美化。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每个例子列举正确 1 分,分析 2分。共 6 分)1819示例:抽烟是有瘾的,跟吸毒一样。意志薄弱的人是根本无法戒掉的。那我们就等着瞧20示例:辽阔的大海常常如人们的心灵一样平静,人们的心灵有时却像辽阔的大海一般波涛汹涌。(两个分句的前后词语换序 2 分,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2 分,两个分句的意思形成对照、反衬 2 分。语句不通顺的酌扣 1-
30、2 分)【文言文参考译文】昌言参加科举考试时,我才几 岁,还没有开始读书。回想起在先父身边与一群孩子玩耍时,昌言从一旁取来枣子和栗子给我吃的情景。我 们两家挨得很近,又因为是亲戚的缘故,十分亲密。昌言参加进士考试,日 渐有了名声。我后来逐渐长大,也 渐渐知道了 读书,学 习句 读、 对仗、声律,但还没有学成就停止了。昌言听说我停止了学业, 虽然不说,但细究他的心思是感到遗憾的。过了十几年,昌言考中进士获得第四名,在四方作官,彼此 间没有了联系。我日渐长大成熟,就感到后悔,压低自己,重新学习。又过了几年,我到京都游学,在长安见到昌言,我们互相安慰,感到了人生的 欢娱;我拿出自己写的文章十几篇,昌
31、言看了十分高兴, 说很好。我读书很晚没有老师,虽然每天写文章但心中自感羞惭;等听到昌言的话,才又感到非常高兴。现在又过了十几年,我又来京师,而昌言已经当上了两制官,并替天子访问那万里之外强悍不屈的胡虏朝廷,树起大旗,几百车骑随从,送行的车子多达千 辆,走出京都城门,意气勃发 。我心里想,小时候在先父身旁看到昌言时,怎么会知道他能这样荣耀?富贵不足为奇,我 对于昌言独有一些感慨罢了。男子汉一生不当大将,能担当使臣,在唇枪舌剑之中击败敌人,也就足够 了。往年彭任随从富公出使回来,对我 说:“出了国境后,住宿在路边的驿站,听到披着铠甲的数万战马沿路驰过, 剑槊相互碰撞,一整夜都不停止,随从惊恐失色,天亮之后,看到道路上的马蹄印,还禁不住胆战心惊。 ”凡是胡虏用来向中原炫耀的,大多是这一 类;中原人看不明白,所以有人竟会受到震 骇而说 不出话,被夷狄讥笑。唉!为什么会如此不用脑筋啊!从前奉春君出使冒顿,壮士和大 马 都隐藏起来,所以有了平城大捷。今天的匈奴,我知道他 们是没有什么能力的。孟子说:“游说 大人物,那就要轻视他。 ”更何况是面对夷狄呢!请允许我把这句话作为赠序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