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 页,共 14 页秭归县民族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选择题1 在点电荷 Q 的电场中,一个质子通过时的轨迹如图带箭头的线所示,a、b 为两个等势面,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Q 可能为正电荷,也可能为负电荷B运动中粒子总是克服电场力做功C质子经过两等势面的动能 EkaE kb D质子在两等势面上的电势能 EpaE pb2 桌面上放着一个 10 匝矩形线圈,如图所示,线圈 中心上方一定高度上有一竖立的条形磁体,此时穿过线圈内的磁通量为 0.01Wb. 把条形磁体竖放在线圈内的桌面上时,穿过线圈内磁通量为 0
2、.12Wb. 如果把条形磁体从图中位置在 0.5s 内放到线圈内的桌面上,计算可得该过程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为A. 2.2V B. 0.55V C. 0.22V D. 2.0V3 (多选)2013 年 12 月 2 日 1 时 30 分,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嫦娥三号的飞行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假设嫦娥三号在环月段圆轨道和椭圆轨道上运动时,只受到月球的万有引力,则( )A若已知嫦娥三号环月段圆轨道的半径、运动周期和引力常量,则可算出月球的密度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2 页,共 14 页B嫦娥三号由环月段圆轨道变轨进入环
3、月段椭圆轨道时,应让发动机点火使其减速C嫦娥三号在环月段椭圆轨道上 P 点的速度大于 Q 点的速度D嫦娥三号在动力下降阶段,其引力势能减小4 (2018 江西赣中南五校联考)如图所示, a、 b 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分别在半径不同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的周期小于 b 的周期B.a 的动能大于 b 的动能C.a 的势能小于 b 的势能D.a 的加速度大于 b 的加速度5 一段东西方向放置的横截面积为 0.05 平方厘米的导电材料中,每秒中有 0.4 库仑正电荷向东移动,有0.6 库仑负电荷向西移动,则电流强度是:( )A.0.4 安培;B.0.2 安培;C.0.6
4、安培;D.1 安培.6 (多选)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动势为 E,内阻为 r,当开关 S 闭合后,小型直流电动机 M 和指示灯 L都恰能正常工作。已知指示灯 L 的电阻为 R0,额定电流为 I,电动机 M 的线圈电阻为 R,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 IRB.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 IE-I2RC.电源的输出功率为 IE-I2rD.整个电路的热功率为 I2(R 0+R+r)7 、 两点各放有电量为 和 的点电荷, 、 、 、 、 、 、 七个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bQ4abcdefg= = = = = ,cdefgb 如图所示,取无限远处为零电势,则( )A. 处的场强和电势均为零Qa
5、cdefb+4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3 页,共 14 页B. 处的电势比 处的电势高efC. 电子在 处的电势能比在 处的电势能小gD. 电子从 移到 ,电子所受电场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ce8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 O 点(图中未画出)物块的质量为 m,AB=a,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物块从 O点缓慢拉至 A 点,拉力做的功为 W撤去拉力后物块由静止向左运动,经 O 点到达 B 点时速度减小为零,重力加速度为 g则上述过程中( )A物块在 A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 1-2gaB物块在 B 点时,弹簧
6、的弹性势能小于 3mC.经 O 点时,物体的动能等于 -WD物块动能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物块在 B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9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的光滑固定斜面上,垂直纸面放置一根长为 L,质量为 m 的直导体棒。在导体棒中的电流 I 垂直纸面向里时,欲使导体棒静止在斜面上,下列外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和方向正确是A ,方向垂直斜面向下B ,方向垂直斜面向上C ,方向竖直向上D ,方向竖直向下10如图所示,含有 、 、 的带电粒子束从小孔 O1 处射入速度选择器,沿直线 O1O2 运动的粒子在小孔 O2 处射出后垂直进入偏转磁场,最终打在 P1、P 2 两点。则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
7、析版第 4 页,共 14 页A打在 P1 点的粒子是B打在 P2 点的粒子是 和CO 2P2 的长度是 O2P1 长度的 2 倍D粒子在偏转磁场中运动的时间都相等11在阳台上,将一个小球以 v=15m/s 初速度竖直上抛,则小球到达距抛出点 h=10m 的位置所经历的时间为(g=10m/s 2)A. 1s B. 2s C. D. (2+ )s317s612将一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小球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小球的速率成正比,已知 t2 时刻小球落回抛出点,其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则在此过程中At=0 时,小球的加速度最大B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小球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8、gCt 2=2t1D小球的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13图示为一电场的的电场线图,关于 A、B 两点的电场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5 页,共 14 页A. A 点的电场强度小于 B 点的电场强度B. A 点的电场强度大于 B 点的电场强度C. B 点的电场强度度方向向左,A 点的向右D. 负电荷在 B 点受到的电场力向左14有一台小型直流电动机,经测量: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两端电压 U=5V,通过的电流 I=1A,电机线圈电阻,这台电机工作 5 分钟时间将电能转化为焦耳热和机械能的值为A. 焦耳热为 30J B. 焦耳热为 1500JC. 机械能为 150
9、0J D. 机械能为 1470J15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木块 A、B 用轻质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此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用水平恒力 F 推 A,则从力 F 开始作用到弹簧至弹簧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A弹簧压缩到最短时,两木块的速度相同B弹簧压缩到最短时,两木块的加速度相同C两木块速度相同时,加速度 aAvB16如图甲、乙两图是电子技术中的常用电路,a、b 是各部分电路的输入端,其中输入的交流高频成分用“”表示,交流低频成分用 “”表示,直流成分用“” 表示。关于两图中负载电阻 R 上得到的电流特征是( )A.图甲中 R 得到的是交流成分B.图甲中 R 得到的是直流成分C.图乙中
10、 R 得到的是低频成分D.图乙中 R 得到的是高频成分17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 g 值,g 值可由实验精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6 页,共 14 页确测定,近年来测 g 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 O 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所用的时间为 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 O 点高 H 处的 P 点,小球离开 P点至又回到 P 点所用的时间为 T1,测得 T1、T 2和 H,由可求得 g 为A. B. 218HgT218C. D. 2424g18如图甲所示,地面上有一质量为 M 的重物,用力 F 向
11、上提它,力 F 变化而引起物体加速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 F 小于图中 A 点值时,物体的重力 MgF,物体不动B图中 A 点值即为物体的重力值C物体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和力 F 成正比D图线延长线和纵轴的交点 B 的数值的绝对值不等于该地的重力加速度二、填空题19一部电梯在 t=0 时由静止开始上升,电梯的加速度 a 随时间 t 的变化如图所示,电梯中的乘客处于失重状态的时间段为_(选填“09 s”或“1524 s”)。若某一乘客质量 m=60 kg,重力加速度 g 取10 m/s2,电梯在上升过程中他对电梯的最大压力为_N。20在测量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可供选用
12、的器材如下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7 页,共 14 页待测金属丝:R x(阻值约 4 ,额定电流约 0.5 A);电压表:V(量程 3 V,内阻约 3 k);电流表:A 1(量程 0.6 A,内阻约 0.2 );A 2(量程 3 A,内阻约 0.05 );电源:E 1(电动势 3 V,内阻不计); E2(电动势 12 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 20 );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开关 S;导线(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_mm (2)若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为使测量尽量精确,电流表应选_、电源应选_(均填器材代号),在虚线框内完成电路原理图21如
13、图所示,一个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31,原线圈两端与平行导轨相接,今把原线圈的导轨置于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 B=2T 的匀强磁场中,并在导轨上垂直放一根长为 L=30cm 的导线 ab,当导线以速度 v=5m/s 做切割磁感线的匀速运动时(平动),副线圈 cd 两端的电压为_V 。三、解答题22一列火车总质量 m500 t,机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 P610 5W,在水平轨道上行驶时,轨道对列车的阻力 Ff是车重的 0.01 倍,g 取 10 m/s2,求:(1)火车在水平轨道上行驶的最大速度 vm;(2)在水平轨道上,发动机以额定功率 P 工作,当行驶速度为 v11 m/s 时,列车的
14、瞬时加速度 a1;(3)在水平轨道上以 36 km/h 速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实际功率 P;(4)若火车从静止开始,保持 a0.5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这一过程维持的最长时间 t。23如 图 ( a) 所 示 , 水 平 放 置 的 平 行 金 属 板 AB 间 的 距 离 d=0.1m, 板 长 L=0.3m 距 金 属 板 右 端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8 页,共 14 页x=0.5m 处 竖 直 放 置 一 足 够 大 的 荧 光 屏 。 现 在 AB 板 间 加 如 图 ( b) 所 示 的 方 波 形 电 压 , 已 知 U0 1.0102V。 有 大 量 带 正 电
15、 的 相 同 粒 子 以 平 行 于 金 属 板 方 向 的 速 度 从 AB 正 中 间 持 续 射 入 ,粒 子 的 质 量 m=1.010-7kg, 电 荷 量 q=1.010-2C, 速 度 大 小 均 为 v0 1.0104m/s。 带 电 粒 子 的重 力 不 计 。 求 在 t=0 时 刻 进 入 的 粒 子 ,能 否 射 出 电 场 , 如 果 不 能 , 请 说 明 原 因 ; 如 果 能 , 请 求 出 射 出电 场 时 竖 直 方 向 的 速 度 , 及粒 子 射 到 荧 光 屏 上 的 P 点到 O 点的距离。秭归县民族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16、试卷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C2 【答案】A【解析】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故 A 正确,BCD 错误。3 【答案】BD【解析】4 【答案】 AD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9 页,共 14 页【解析】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G 2Mmr=ma=m2Tr ,解得: T=23rM.。由于卫星 a 的轨道半径较小,所以 a 的周期小于 b 的周期,选项 A 正确;由 G 2=ma 可知,a 的加速度大于 b 的加速度,选项 D 正确。5 【答案】D6 【答案】CD【解析】电动机两端的电压 U1=UU L,A 错误;电动机的输入功率 P=U1I,电动机的热
17、功率 P 热 =I2R,则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P2=PI 2R,故 B 错误;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 P 总 =UI=IE-I2r,故 C 正确;整个电路的热功率为 Q=I2(R 0+R+r),D 正确。7 【答案】D8 【答案】B【解析】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0 页,共 14 页9 【答案】BC 【解析】外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下,则沿斜面向下的安培力、支持力与重力,所以棒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故 A 错误;外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则沿斜面向上的安培力、支持力与重力,如果 ,即 ,则处于平衡状态,故 B 正确;外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的方向
18、竖直向上,则水平向右的安培力、支持力与重力,如果 ,即,则处于平衡状态,C 正确;外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的方向竖直向下,则水平向左的安培力、支持力与重力,所以棒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故 D 错误。10【答案】BC【解析】通过同一速度选择器的粒子具有相同的速度,故 的速度相等,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 ,由此可知,设核子的质量为 m,质子带电荷量为 q, 的半径 ,的半径 , 的半径 ,故打在 P1 点的粒子是 ,打在 P2 点的粒子是 和 ,选项 A 错误,B 正确;O 2P1=2R1= ,O 2P2=2R2= ,故 O2P2=2O2P1,选项 C 正确;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 运动的
19、时间与 和 运动的时间不同,选项 D 错误。11【答案】ABC12【答案】AB【解析】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1 页,共 14 页【名师点睛】考虑空气阻力的竖直上抛运动,是具有向上的初速度,加速度变化的变加速直线运动,上升和下降过程并不对称,所以时间也不相等。变加速运动问题,其解题关键仍是先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运动状态分析。在分析变加速运动的某段过程时,虽然加速度变化、速度非线性变化,但可以使用平均值进行分析。13【答案】B【解析】电场线的疏密代表场强的强弱,根据图象可知,在电场的 A 点的电场线较密,所以在 A 点的电场强度要比 B 点的电场强度大,故 A 错误,B 正确;
20、电场线的方向就是电场强度的方向,由图可知 B 点的电场线的方向向左,A 点沿着该点切线方向,指向左方,故 C 错误;负电荷在 B 点受到的电场力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反,所以受到向右的电场力,故 D 错误。所以 B 正确,ACD 错误。14【答案】AD【解析】根据焦耳定律可得焦耳热为: ,故 A 正确,B 错误;电动机做的总功为:W=UIt=51560J=1500J ,机械能为:E =W-Q=1500-30J=1470J,故 D 正确,C 错误。所以 AD 正确,BC 错误。15【答案】ACD【解析】16【答案】答案:AC【解析】解析:当交变电流加在电容器上时 ,有“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
21、频”的特性,甲图中电容器隔直流,R 得到的是交流成分,A 正确,B 错误; 乙图中电容器能通过交流高频成分 ,阻碍交流低频成分,R 得到的是低频成分,C 正确,D 错误。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2 页,共 14 页17【答案】B18【答案】AB 【解析】在 A 点之前,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拉力 F 小于重力,当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零时,即刚要开始运动时,拉力等于重力,即 A 点的值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AB 正确;从图象可知图线不是过原点的直线,故两者不成正比,C 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即 ,所以纵截距的绝对值等于该地的重力加速度,D 错误。二、填空题19【答案】1524
22、 s 660(每空 3 分)【解析】20【答案】(1)177317711775 间均正确(2)A 1;E 1;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21【答案】0【解析】由于是匀速运动,产生恒定的电流,则变压器副线圈电压为零三、解答题22【答案】(1)12 m/s( 2)1.1 m/s 2【解析】(3)5105W(4)4 s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3 页,共 14 页23【答案】解析:带电粒子穿过偏转电场的时间 s1035vLt恰好是交变电场变化的周期。在交变电场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 s/m108dqUat=0 飞入电场的粒子,飞出电场时,竖直方向的速度为 s/m10323Tav同时判断该粒子是否打到极板 m015.3213.02221 Taayyy=0.035md/2t=0 时刻飞入电场 ,由第一问得 y=0.035m打到屏上的位置为: 8.0yvxd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4 页,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