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第2课时).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997303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第2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第2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第2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第2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第2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榆林市第一中学分校 叶展雄一、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是新课标教材(人教版)第八章第二节内容。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非金属元素氧、碳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学习了本章内容之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将较为完整,使同学们不仅对前面的非金属的性质有所了解也对金属的性质有所了解,同时本节内容的学习也为酸、碱、盐的知识奠定基础,而且本节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可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视野。2.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a. 通过实验探究金属与氧气,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b. 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

2、活动性顺序解释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2) 过程和方法a. 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初步学会运用对比、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并用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b. 通过符合认识规律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3.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难点: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的判断

3、二、学情分析1.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做过镁条、铝箔、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基于学生的已有的基础知识,采用实验事实归纳的方法,归纳出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2.由生活常识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比平淡的言语过渡更具“挑逗性”,学生也觉得“学习化学真有用”。3.在第五单元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学习过铁可以与硫酸铜反应,可引导学生推测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 ,然后设计实验验证。三、教学方法与学法1、教法分析根据新课标及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及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为主线,结合使用启发法、归纳分析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师提出探究的问

4、题,认可学生的探究行为并鼓励学生尝试,引导学生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分析、概括以及对所得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2、学法指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实验法、归纳总结法。通过实验、合作交流、收集与处理信息,获得知识,并在技能、情感与态度方面得到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的发展和学习。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在教师引导下按科学的方法处理所得的证据,得出结论。四、评价方式侧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思路的综合评价。5、教学手段实物呈现,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六、教学策略1.以活动形成探究的链节,以问题的解决建构知识的阶梯,多层次获取规律与结论。2.利用学习的合

5、作与竞争意识,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合作探究,组间互动评价,使学生才智展示与评价激励和谐发展,创设积极探究的氛围,形成严谨的思维品质。七、教学过程(一)、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1.学生分组探究,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2.比较上面三个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属于哪种反应类型?3.根据以上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设计意图):给出一定线索为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在学习金属化学性质的同时,也了解了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另一方法。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分析、归纳、综合总结的能力。突出重点,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同时,享受它带来的喜悦。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以组

6、汇报,教师补充完善,展示结论:1、金属活动性:Al Fe Cu Ag2、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反应出来。(二)、金属活动性顺序1.学生分组比赛,看谁记得又对又快。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分组讨论交流、归纳总结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设计意图)以课件展示回顾金属与酸、金属与盐的反应方程式,突出规律性,直观、生动的再现,便于学生观察、发现规律,体验学习的乐趣。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以组汇报,教师补充完善,展示结论: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

7、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三)、练习反馈1.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写出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反应类型。(1)铁和硫酸铜溶液 ( );(2)铝和硝酸银溶液 ( );(3)铜和硝酸银溶液 ( );(4)铜和硫酸锌溶液 ( );(5)铜和氯化银 ( ).【教师点拨】金属的化合物必须溶于水2.X、Y、Z 是三种金属,根据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1)Z+YSO4=ZSO4+Y (2)X+YSO4=XSO4+Y(3)Z+H2SO4=ZSO4+H2 (4)X+H2SO4=不反应A.ZXY B.XYZ C.ZYX D.XZY3.下列金属能和

8、酸反应并放出氢气的是( )A.铁和浓硫酸 B.银和稀盐酸 C.铜和稀硫酸 D.铝和稀硫酸4.下列物质可以由相应的金属和酸发生置换反应而制得的是( )A.Fe2(SO4)3 B.CuCl2 C.AgNO3 D.Al2(SO4)35.在氢前面的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 ,反应的速率就越 。5.请自行设计方案,验证 Fe、Cu、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教师点拨】“两金夹中盐”或“两盐夹中金”【中考连接】把一定量的 Fe 粉放入 AgNO3、Zn(NO 3)2、Cu(NO 3)2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对滤出的固体和滤液中溶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含有

9、Ag,滤液中一定含有 Cu(NO3)2、Fe(NO 3)2、Zn(NO 3)2,可能含有 AgNO3 B滤出的固体中有 Ag、Cu,滤液中一定有 Cu(NO3)2、Fe(NO 3)2、Zn(NO 3)2 C滤出的固体中有 Ag、Cu、Fe,滤液中一定有 Zn(NO3)2,可能含有 Fe(NO3)2 D滤出的固体中有 Ag、Cu、Fe,滤液中一定含有 Zn(NO3)2、Fe(NO 3)2,可能含有 Cu(NO3)2 (设计意图)及时反馈练习,突出重难点,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四)、小结反思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10、通过讨论,学生的自我总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团结协作中获得成功,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通过反思,总结自身获得的经验和不足,促进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内在智慧,使印象更深刻,知识要点更突出。七、教学效果预测。本节教学,我以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为主,辅以学生的合作探究,会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教学步骤层层深入,最后水到渠成的获取知识,相信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八、教学设计说明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教学要以学生主动构建过程为核心,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并与学生的原有经验紧密结合,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内容适合学生,并能被学生吸收到自身的知识结构中,使他们进一步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根据这样的原则,这节课在整体设计上,采用多层次的探究,力求让学生完成对“金属活动性顺序”这一知识的主动建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