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滨海方言特点(其实恩么山芋腔还是蛮好听滴,值得发扬光大)作者: 王蓉蓉滨海位于黄海之滨,江苏省东北缘、盐城中东北部,西南与阜宁相连;西与涟水接壤;南襟射阳河、苏北灌溉总渠与射阳毗邻;北依废黄河、中山河与响水相望。按照传统方言分区,滨海方言江淮方言区的淮扬片。明初“洪武赶散” ,强迁大量苏淞居民移居苏东沿海,促使吴方言对本地区产生一定影响,本地方言于是逐步掺入一些吴语的语音和语汇。本地历史上的外来移民,尚有来自省内镇江、常州、南通等地及皖、浙、闽、赣、诸省,甚至有一些少数民族同胞,这些移民所带来的客籍方言,均对本地方言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作为地处江淮地域而兼具南北特色的滨海方言,值得深入研究。
2、 词汇特点与普通话词汇相比,滨海方言中相当一部分词语只存在语音形式上的差异,词的结构、词义没有差别,如“风、太阳、山、轮船、小麦、扁担、小河 ”等等。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词语的词形词义存在一定差别,从而具有自己的方言特色。1、词形相同而词义不同的。例如:黄河、捣鬼、添人、媳妇、满月等。2、词形不同而词义相同的,可分为三种情况。构词语素完全不同的。如:冻铃铛(冰锥)、塘灰(尘土)棒头(玉米)锅屋(厨房)、夹剪(钳子)、电棒(荧光灯)。构词语素相同但顺序相反的。如:欢喜(喜欢)、构词语素部分相同。如:家鹅(鹅)、旋网(撒网)、从词语组成方面看,滨海方言中除有相当数量的具有本地特点的成语、谚语、歇后语外
3、,以下几组词语也很有方言特色。( 1)利用事物特征和比喻方法产生的词语,这类词语具有通俗生动、口语性强的特点。如:尖嘴子(老鼠)、刀螂(螳螂)、推屎虫(屎壳郎)、帽舌子(帽檐)、老甲鱼(刁滑之人)、打拦头板(阻挡别人说话、办事)。( 2)四字格的喻词。结构上虽不像成语那样固定、表达效果却相差不大。如:假么若鬼(假装姿态)、鼻塌嘴歪(彻底失败的样子)。( 3)避讳语、吉祥语。这类词语,有些在日常生活交往中使用频率较高,如:有些则在特殊的时间或场合使用,如:称叫花子、乞丐为财神、过年时称花生为元宝。此外,滨海的方言中存在少量的吴语词,或明显具有吴语的语音特点。如:你侬、他侬(对年纪较大的人的尊称)
4、。语法特点滨海方言在语法上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词法和句法两个方面,词法中以名词词缀 “子 ”、 “头 ”、 “家 ”、 “t”用法特殊;句法中则以双宾句、被动句以及动补句缩略式为典型。1、构词法( 1)词缀 前缀 “雪 ”:很,非常的意思。一般修饰颜色或亮度,如:雪红的、雪亮的、雪黑的等等。 “稀 ”:比 “雪 ”的程度深一些的 “很 ”、 “非常 ”,如:稀冷的、稀酸的、稀脏的、稀害怕的等等。 “死 ”:相当于副词 “狠 ”、 “猛 ”、 “一个劲地 ”,死懒、死吃、死苦(干活)等等。 中缀 “不 ”:直不笼统、滥不睁眼(闭着眼睛乱来)、硬不如杵等等。 “没 ”( “么 ”的音变):
5、跷没奇怪、火没燎辣、灰没了狗(指色彩灰黑难看,也指物体或人体上沾上很多灰尘)等等。 “里 ”:花里斑 “铎 ”(借音字,意为处所或场地)、糊里糊涂、挖里挖倔(刁钻)、麻里木足等等。 “里不 ”半里不顿、憨里不吞(慢吞吞)、鸦里不斜(读 “掐 ”的阳平声)等等。 后缀 “子 ”:侉子、蛮子、小伢子、舀子等等。 “头 ”:耳头(耳朵)、上头、下头、里头、外头等等。 “的 ”(相当于 的人):打铁的、开车的、唱歌的等等。 “一头子 ”(相当于 “一通 ”、 “一气 ”) :瞎说一头子、乱来一头子、胡闹一头子等等。 说明: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指称范围较窄的后缀,如双字后缀:秃头抹杂、胡子辣撒、四腿拉巴;三
6、字后缀:黑不溜秋、干不拉喳、白不辣擦; “个 ”:该个、后个、迟个; “兮 ”:跟兮(跟前)、面兮(面前); “受 ”:有拿受(有办法)、没走受(没出息)、有遮受(有遮盖物)等。 ( 2)叠词 名词重叠 .称谓重叠: 爹爹(读作 “嗲 ”的阴平声)、妈妈、哥哥、兄兄、姐姐、妹妹等。 说明:称谓重叠一般作述称使用,只有 “爹爹 ”(读作“低 ”)、 “奶奶 ”既可以作述称,又可以作面称使用。 .事物名称重叠: 蛛蛛、柴瓜瓜、鸽鸽哥(斑鸠)、歪歪油(用蚌壳盛装的护肤脂)、苣苣菜(野莴苣)等。 .方位词重叠: 东头头(最东边)、西孟猛( “面儿 ”的音变,指最西面等。 量词重叠 .AA 式:个个 .
7、A 的 A 式:个的个 .AAA 式:个个个 说明:相对而言 A 的 A 式用得较少,比如说 “天天 ”和 “年年 ”有 “天天天 ”和 “年年年 ”的说法,但是没有 “天的天 ”和 “年的年 ”之说。 动词重叠 . AA 式:走走、站站、跑跑、晃晃 .A 一 A 式:走一走、站一站、看一看、笑一笑 .A 的 A 式:说的说、跳的跳、去的去、来的来 .AABB 式:说说笑笑、摇摇晃晃、跌跌撞撞 .ABAB 式:商量商量、核计核计、打算打算 .连 A 是 A 式:连跑是跑,连抢是抢、连说是说 说明:另外还有一个 “动补重叠 ”的特例 “行行的 ”,表示某些动作、事物正在进行中。但凡用到这个词,后
8、面紧跟着的就要叙述在正常情况下出现的不正常情况。比如:饭吃行行的,他突然肚子疼。 形容词及其词缀重叠 .ABB 式:红彤彤、黑乎乎、亮堂堂、干巴巴、活脱脱 .ABAB 式:雪白雪白、冰凉冰凉、稀苦稀苦 .AABB 式:花花绿绿、大大小小、高高爽爽 .AA 式:饱饱、短短、多多 .AAAA 式:此式是 AA 式的重复,目的是加强语气或加深程度。 .A 的 A 式:方的方、圆的圆、大的大、小的小 副词重叠 .半 A 半 B 式:半推半就、半漂半沉 .没 A 没 B 式:没头没脸、没里没外、没大没小 .有 A 有 B 式:有来有往、有滋有味 不 A 不 B 式:不大不小、不疼不痒、不三不四 象声词重
9、叠 .ABAB 式:咣当咣当、哗啦哗啦、轰隆轰隆 .ABB 式:轰隆隆、哗啦啦、咣当当 .AAA 式:通通通、咚咚咚、突突突 ( 2)虚化 说明:这三省略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将某字省去,但在省略之处仍保留一个字时值的小停顿。如: 我 的 钢笔在那儿 手冻 得 冰凉的 把书丢 在 桌上 手表掉 到 水里去了 2、语法例句 你这才间在哪块准尼的?我在顶东头跟人家谈话的。 我看你有点过把了吧! 一个好看,一个公道,买哪个好尕尕呢? 他根年多大年纪了? 我们等个时甚再去垓上创创。 拿本书把她看看。 这怎安好呢? 那间家屋里人大发呢。 这桌子是铁打的,你敢是搬不动。 他冒不投空朝我跟兮一杵,直上把我吓死了。